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能量变化和能量守恒的角度认识热化学反应的相关概念和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根据不同的信息条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构建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模型,如书写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或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一、图像在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中的应用例1(2018长沙期末)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H2O(g)=CO(g)H2(g)H(ba) kJmol1B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CamolC和amolH2O反应生成amolCO和amolH2吸收的热量一定为131.3akJD1molC(g)、2molH、1molO转变成1molCO(g)和1molH2(g)放出的热量为akJ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H2O(g)=CO(g)H2(g)H(ba) kJmol1,A正确;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B正确;没有指明水的状态,C不正确;由图可知,1molC(g)、2molH、1molO转变成1molCO(g)和1molH2(g)放出的热量为akJ,D正确。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通过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是这类题目的最大特点。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1)读懂图像,明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2)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判断、计算。变式1下图表示乙烷、二甲醚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a_。(2)乙烷的燃烧热为_kJmol1。(3)等物质的量的液态乙烷比气态乙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_(填“多”或“少”)。(4)根据题图写出二甲醚完全燃烧时的热化学方程式:_。(5)从环保角度分析,放出相同的热量时选择_(填“乙烷”或“二甲醚”)作为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答案(1)(2)1560(3)少(4)CH3OCH3(g)3O2(g)=2CO2(g)3H2O(l)H1455kJmol1或CH3OCH3(g)O2(g)=CO2(g)H2O(l)H485 kJmol1(5)乙烷解析先根据原子守恒确定a、b、c、d的值,然后依据燃烧热的概念等分析解答。(1)反应生成1molH2O(l),根据原子守恒可确定a,b,c1,d。(2)由图可得C2H6(g)O2(g)=CO2(g)H2O(l)H520kJmol1,所以乙烷的燃烧热为520kJmol131560kJmol1。(3)由于液态乙烷具有的能量小于气态乙烷具有的能量,故等物质的量时,液态乙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较少。(5)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放出相同热量时,乙烷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相关链接能量变化图像题的解题策略(1)根据下图(能量变化关系图)判断吸、放热反应:AB:H0;属于吸热反应。BC:H0;属于放热反应。(2)注意活化能在图示中的意义。从反应物至最高点的能量数值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从最高点至生成物的能量数值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催化剂只影响正、逆反应的活化能,而不影响反应的H。(3)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要注意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二、根据已知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例2燃烧ag液态乙醇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QkJ热量,经测定ag液态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5.6 L氢气。则液态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C2H5OH(l)3O2(g)=2CO2(g)3H2O(l)HQkJmol1BC2H5OH(l)3O2(g)=2CO2(g)3H2O(g)H2QkJmol1CC2H5OH(l)3O2(g)=2CO2(g)3H2O(l)H2QkJmol1DC2H5OH(l)3O2(g)=2CO2(g)3H2O(l)HQkJmol1答案C解析根据2C2H5OH2Na2C2H5ONaH2及生成标准状况下5.6 L H2可求出a g液态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根据0.5 mol液态乙醇燃烧放出Q kJ热量,可知1 mol液态乙醇燃烧放出2Q kJ热量,故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2H5OH(l)3O2(g)=2CO2(g)3H2O(l)H2Q kJmol1。根据已知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思路(1)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标明各物质的状态。(2)根据题中一定量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或生成)时对应的热量变化,求出1mol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或生成)时对应的热量变化,标明该反应的H。(3)注意特殊要求。如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H2O(l)的化学计量数必须是1。变式2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H2O。已知室温下2g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kJ。SiH4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CuCl(s),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已知断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4)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5)FeS2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101kPa时:2SO2(g)O2(g)2SO3(g)H1197kJmol1;H2O(g)=H2O(l)H244kJmol1;2SO2(g)O2(g)2H2O(g)2H2SO4(l)H3545kJmol1。则SO3(g)与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kJmol1(2)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6kJmol1(3)N2(g)3H2(g)2NH3(g)H92kJmol1(4)A2(g)B2(g)=2AB(g)H(ab) kJmol1(5)SO3(g)H2O(l)=H2SO4(l)H130kJmol1解析(1)2g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kJ,1molSiH4自燃放出热量1427.2kJ,故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kJmol1。(2)由题意知,生成的黑色固体是氧化铜,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再根据反应每消耗1molCuCl(s)放热44.4kJ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6kJmol1。(3)N2(g)3H2(g)2NH3(g)H(94643633916) kJmol192kJmol1。(4)由图可知,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A2(g)B2(g)=2AB(g)H(ab) kJmol1。(5)2SO2(g)O2(g)2SO3(g)H1197kJmol1;H2O(g)=H2O(l)H244kJmol1;2SO2(g)O2(g)2H2O(g)2H2SO4(l)H3545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2)得SO3(g)H2O(l)=H2SO4(l)H130kJmol1。相关链接(1)“五步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一写方程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二标状态用s、l、g、aq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三标条件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101kPa、25时可不标注)。四标H在方程式后写出H,并根据信息注明H的“”或“”。五标数值根据化学计量数计算并写出H的值。(2)“五审法”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一审“”“”放热反应H一定为“”,吸热反应H一定为“”。二审单位单位一定为“kJmol1”,易错写成“kJ”或漏写。三审状态物质的状态必须正确,特别是溶液中的反应易写错。四审数值反应热的数值必须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即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值相等,符号相反。五审是否符合概念如燃烧热(燃料的化学计量数为1,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中和热(H2O的化学计量数为1)的热化学方程式。(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不准确的常见原因:忽略了同素异形体的名称的标注。没有判断物质的聚集状态的标注是否正确。忽略了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的判断。H的正、负及单位书写错误,放热反应的H为“”,吸热反应的H为“”。H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不对应,相同的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时,H不同。三、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H)例3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H1akJmol1S(s)2K(s)=K2S(s)H2bkJmol12K(s)N2(g)3O2(g)=2KNO3(s)H3ckJmol1则x为()A3abcBc3abCabcDcab答案A解析本题已知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kJmol1S(s)2K(s)=K2S(s)H2bkJmol12K(s)N2(g)3O2(g)=2KNO3(s)H3ckJmol1由盖斯定律可推出,3可得热化学方程式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kJmol1(3abc) kJmol1。思维模型应用盖斯定律计算H的一般步骤解题步骤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对比已知的反应与需要求H的反应,找出需要消去的物质第二步:思考怎样消去这些物质,是相加还是相减或需要乘以某一个数后再相加减,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剔除无关反应”第三步:运算将热化学方程式按第二步的思路进行运算,得出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第四步:计算列出算式,代入数据计算变式3由盖斯定律结合下述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1)已知:C(s)O2(g)=CO2(g)H1;2CO(g)O2(g)=2CO2(g)H2;TiO2(g)2Cl2(g)=TiCl4(s)O2(g)H3。则TiO2(g)2Cl2(g)2C(s)=TiCl4(s)2CO(g)的H_(列出关于H1、H2、H3的表达式)。(2)已知:温度过高时,WO2(s)转变为WO2(g)。WO2(s)2H2(g)W(s)2H2O(g)H166.0kJmol1WO2(g)2H2(g)W(s)2H2O(g)H2137.9kJmol1则WO2(s)WO2(g)的H_。答案(1)2H1H2H3(2)203.9kJmol1解析(1)将热化学方程式2即得目标方程式,故H2H1H2H3。(2)由可得WO2(s)WO2(g)HH1H266.0kJmol1(137.9kJmol1)203.9kJmol1。相关链接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计算反应热最基本的方法是应用盖斯定律。其题目往往给出几个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要求计算与之有关的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此时可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或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H之间的换算关系。(2)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绝对值不变。(4)在设计反应过程时,会遇到同一物质三种状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当物质的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其思维导图如下:四、反应热(H)的大小比较方法例4(2018福州期中)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C(s)O2(g)=CO(g)H2S(s)O2(g)=SO2(g)H3S(g)O2(g)=SO2(g)H4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aq)H8ABCD答案C解析中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得CO(g)O2(g)=CO2(g)HH1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1H20,所以H1H2;固态硫变为气态硫时需要吸收热量,故固态硫和气态硫与O2反应产生同样多的SO2(g)时,气态硫放出的热量多,即H3H4;同一燃烧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参与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故H5H6;碳酸钙分解吸收热量,H70,CaO(s)与H2O(l)反应放出热量,H80,显然H7H8。(1)产物相同时,气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等量的同种固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反应物相同时,生成液态物质放出的热量比生成等量的同种气态物质放出的热量多。(2)生成等量的水时,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比弱酸和强碱(或弱碱和强酸,或弱酸和弱碱)的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多。(3)对于可逆反应,因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实际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要小于相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数值。变式4已知有关甲烷燃烧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H4(g)2O2(g)=CO2(g)2H2O(g)HakJmol1CH4(g)2O2(g)=CO2(g)2H2O(l)HbkJmol1CH4(g)O2(g)=CO2(g)H2O(l)Hc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a|kJmol1BbaCb2cDac答案C解析表示CH4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应为液态,故|b|kJmol1为甲烷的燃烧热,A项错误;因a、b均为负值,放出的热量越多,值越小,故ba,B项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大小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故b2c,C项正确。相关链接反应热的求算或大小比较方法(1)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的绝对值也要加倍例如,H2(g)O2(g)=H2O(l)H1akJmol1;2H2(g)O2(g)=2H2O(l)H2bkJmol1,其中H2H10,且b2a。(2)同一反应,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在同一反应里,反应物状态或生成物状态不同时,要考虑A(g)A(l)A(s),或者从三状态自身的能量比较:E(g)E(l)E(s),可知反应热大小亦不相同。如S(g)O2(g)=SO2(g)H1akJmol1S(s)O2(g)=SO2(g)H2bkJmol1(3)晶体类型不同,产物相同的反应,反应热不同如C(s,石墨)O2(g)=CO2(g)H1akJmol1C(s,金刚石)O2(g)=CO2(g)H2bkJmol1(4)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比较反应热大小其他条件相同,燃烧越充分,放出热量越多,H越小,如C(s)O2(g)=CO(g)H1;C(s)O2(g)=CO2(g)H2,则H1H2。对于可逆反应,由于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实际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小于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绝对值。如:2SO2(g)O2(g)2SO3(g)H197 kJmol1,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g)和1molO2(g),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小于197kJ,但H仍为197kJmol1。(5)中和反应中反应热的大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57.3kJ(浓硫酸稀释和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都会放出热量)。醋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57.3kJ(醋酸电离会吸热)。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57.3kJ(SO和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会放热)。1现有如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1akJmol1H2(g)O2(g)=H2O(l)H2bkJmol12H2(g)O2(g)=2H2O(l)H3ckJmol1则由下表所列的原因能推导出后面的结论的是()选项原因结论AH2的燃烧是放热反应a、b、c均大于零B和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相同abC和中H2O的状态不同,化学计量数不同a、c不会有任何关系D的化学计量数是的2倍H2H3答案A解析中由于产生的水的状态不同,故H不同,即a、b也不同,B项错误;中由于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要放热,故c2a,C错误;中因H32H2,且H2、H3均为负值,故H2H3,D项错误。2甲烷与CO2可用于合成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4(g)CO2(g)=2CO(g)2H2(g),1gCH4(g)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kJ的热量,下图中能表示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答案D解析1 g CH4完全反应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1 mol CH4完全反应释放的热量为247.36 kJ。3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O2(g)=SO2(g)H2O(g)H12H2S(g)SO2(g)=S2(g)2H2O(g)H2H2S(g)O2(g)=S(g)H2O(g)H32S(g)=S2(g)H4,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AH4(H1H23H3)BH4(3H3H1H2)CH4(H1H23H3)DH4(H1H23H3)答案A解析根据盖斯定律,2得2S(g)=S2(g)H4(H1H23H3),A正确。4(2018宁波十校联考)已知:2H2(g)O2(g)=2H2O(g)H1483.6kJmol12H2(g)O2(g)=2H2O(l)H2571.6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H2O(l)=2H2(g)O2(g)H3xkJmol1,x小于571.6B2mol氢气和1mol氧气的能量大于2mol液态水的能量C1molH2O(l)转变成1molH2O(g)放出44.0kJ热量D1molH2O(g)转变成1molH2O(l)放出88.0kJ热量答案B解析热化学方程式反向后,H的数值不变,符号相反,x为571.6,A错误;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正确;由(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2可得H2O(l)=H2O(g)HkJmol144kJmol1,C、D错误。5(2018苏州期初调研)现代火法炼锌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三个主要反应:2ZnS(s)3O2(g)=2ZnO(s)2SO2(g)H1akJmol12C(s)O2(g)=2CO(g)H2bkJmol1ZnO(s)CO(g)=Zn(g)CO2(g)H3c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上三个反应中,只有是放热反应B反应的作用是仅为反应提供还原剂C反应ZnS(s)C(s)2O2(g)=Zn(g)SO2(g)CO2(g)的HkJmol1D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是纯净的锌单质答案C解析碳的不完全燃烧也是放热反应,A错误;反应既可以为反应提供还原剂,同时又能提供能量,B错误;根据盖斯定律,由(2)/2即得到ZnS(s)C(s)2O2(g)=Zn(g)SO2(g)CO2(g)HkJmol1,C正确;用题给方法得到的锌单质中含有杂质,D错误。6(2018河南豫南、豫北名校精英联赛)N4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已知:断裂N4(g)中1molNN键吸收193kJ能量,形成N2(g)中1molNN键放出941kJ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4(g)比N2(g)更稳定BN4(g)=2N2(g)H724kJmol1C形成1molN4(g)中的化学键放出193kJ的能量D1molN2(g)完全转化为N4(g),体系的能量增加362kJ答案D解析N4(g)=2N2(g)的H6193kJmol12941kJmol1724kJmol1,所以N2比N4稳定,故A、B错误;一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N键,形成1molN4(g)中的化学键放出6193kJ的能量,故C错误;根据上述分析,1molN2(g)完全转化为N4(g),需要吸收362kJ的热量,即体系的能量增加362kJ,D正确。7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CO(g)2H2(g)CH3O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和曲线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91kJmol1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H变小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H增大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 A错误、C正确;加入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对反应热无影响, B错误;生成液态CH3OH时释放出的热量更多,H更小,D错误。8(1)Bunsen热化学循环制氢工艺由下列三个反应组成:SO2(g)I2(g)2H2O(g)=2HI(g)H2SO4(l)HakJmol12H2SO4(l)=2H2O(g)2SO2(g)O2(g)HbkJmol12HI(g)=H2(g)I2(g)HckJmol1则:2H2O(g)=2H2(g)O2(g)H_kJmol1。(2)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原理为CO(g)2H2(g)CH3OH(g)H。下表所列为常见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化学键CCCHHHCOCOHO348414436326.81032464则该反应的H_kJmol1。(3)恒温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H2_kJmol1。答案(1)2ab2c(2)128.8(3)S(s)O2(g)=SO2(g)H297kJmol178.64解析(1)将题给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由22得2H2O(g)=2H2(g)O2(g)H(2ab2c) kJmol1。(2)H1 032 kJmol12436 kJmol13414 kJmol1326.8 kJmol1464 kJmol1128.8 kJmol1。(3)由图可知1 mol S(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97 kJ,故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297 kJmol1。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n(SO2)1 mol0.2 mol0.8 mol,根据2SO2(g)O2(g)2SO3(g)H196.6 kJmol1,H20.8(196.6 kJmol1)78.64 kJmol1。题组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及其图像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25,100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DH(aq)OH(aq)=H2O(l)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答案C解析A项中硫粉变为硫蒸气要吸热,前者放出热量多,错误;B项中石墨能量低,更稳定,错误;D项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错误。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如下: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CH3OH(g)O2(g)=CO2(g)2H2(g)H192.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B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推知反应CH3OH(l)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答案D解析中H2(g)不是稳定的氧化物,A项错误;为吸热反应,而图示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据题给可知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可能吸收能量,也可能放出能量,C项错误;由于CH3OH在气态时的能量比液态时的高,可知等量CH3OH(l)比CH3OH(g)反应时放出热量少,D项正确。3(2018福州台江区校级月考)已知:2NO2(g)N2O4(g)H1akJmol1,N2O4(l)2NO2(g)H2bkJmol1,又知“2NO2(g)”的总能量高于“N2O4(g)”,下列有关这两个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H10BH1H2C能量关系如图所示D消耗2molNO2(g)生成1molN2O4(g)时,放出的热量为|a|kJ答案B解析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高,故H10,A项正确;由于两个反应中N2O4的状态不同,故H1H2,B项错误;“2NO2(g)”的总能量高于“N2O4(g)”,气态N2O4的能量高于液态N2O4的能量,C项正确;由2NO2(g)N2O4(g)H1akJmol1及A项中的分析可知,D项正确。题组二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23H22NH3H92.2kJmol1BH2(g)O2(g)=H2O(l)H285.8kJmol1C2H2(g)O2(g)=2H2O(l)H571.6kJDC(石墨,s)O2(g)=CO2(g)H393.5kJmol1答案B解析A项,没有标出各物质的状态,错误;C项,H的单位应为kJmol1,错误;D项,C(石墨,s)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为负值,错误。5含NaOH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kJmol1C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1D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1答案D解析含NaOH 20.0 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的热量,则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57.4 kJ的热量。A项,焓变的符号应为“”、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错误;B项,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错误;C项,焓变的符号应为“”,错误。6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5O2(g)=4CO2(g)2H2O(l)H2bkJmol1BC2H2(g)O2(g)=2CO2(g)H2O(l)H2bkJmol1C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1D2C2H2(g)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办公技巧培训
- 装修垃圾倒运方案范本
- 唐山学院《中医基础综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文理学院《歌唱的呼吸与发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激光器件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枣庄职业学院《工程制图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大学《路桥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合同协议范本
-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员工招聘与素质测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沂职业学院《电工电子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达克效应
- 2024年新瓦斯检查工国家考试题库
- 滚筒式柑橘分选机的设计
-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界定(共32页)
- V带轮设计说明书
- 上海高考词汇手册及时雨QR
- 大宗商品贸易及风险资料讲解
- 【精选】教导处范文“听、观、记、评、思”五字听课法
- 电路图与实物图互画练习一二
- 拼音表(声母、带声调的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全自动咖啡机的设计【全套图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