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0461-1989 小豆》是中国关于小豆质量标准的国家推荐性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小豆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旨在统一小豆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其在市场上的流通与贸易。

分类

标准首先对小豆进行了分类,通常依据小豆的颜色(如红小豆、白小豆等)、大小或用途进行区分,确保不同类别小豆有明确界定,便于生产和交易中的分类管理。

技术要求

  • 外观品质:要求小豆颗粒饱满、均匀,表面光滑,无明显病虫害、破损、霉变及杂质。
  • 纯度:指小豆中混入其他作物种子的比例,标准设定了最大允许限度,确保产品纯正。
  • 水分含量:规定了小豆的安全水分范围,过高易导致霉变,过低则可能影响口感和储存稳定性。
  • 杂质含量:限制小豆中泥土、石块、异种作物种子等杂质的最大含量,保证产品清洁度。

试验方法

标准详细说明了如何检测小豆的外观、纯度、水分含量及杂质含量,包括采用的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判断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检验规则

规定了小豆在出厂、交易前的检验程序,包括抽样方法、检验批次的确定及不合格品的处理原则,以维护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 标志:要求产品外包装上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等级、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等。
  • 包装:规定了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防潮,能够保护小豆免受外界污染和损坏。
  • 运输:强调在运输过程中避免暴晒、雨淋,防止受潮、发热,确保小豆品质不受损害。
  • 储存:要求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温度湿度适宜,定期检查,防止虫害和霉变。

该标准为小豆的生产加工、商品流通及质量监管提供了具体指导,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质量控制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与市场秩序。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0461-2008
  • 1989-03-22 颁布
  • 1989-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0461-1989 小豆.pdf_第1页
GB 10461-1989 小豆.pdf_第2页
GB 10461-1989 小豆.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0461-1989 小豆.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UDC 6 3 5 . 6 5 4/ 1豆G日 10461一 89Sma l l b e a ns1 主面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豆的分类、 质量指标、 名词术语、 检验方法、 包装、 运输和储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收购、 销含、 调拨、 储存、 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小豆。 不适用于小豆中的名贵品种2 引用标准G B 2 7 1 5 粮食卫生标准G B 5 0 0 9 . 3 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 B 5 4 9 1 粮食、 油料检验 扦样、 分样法G B 5 4 9 2 粮食、 油料检验 色泽、 气味、 口 味鉴定法G B 5 4 9 3 粮食、 油料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法G B 5 4 9 4 粮食、 油料检验 杂质、 不完善粒检验法G B 5 4 9 7 粮食、 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3 名词术语3 . 1 纯粮率: 净试样重量减1 / 2 不完善粒重量, 占净试样重量的百分率。32 不完善粒: 不完善但尚有食用价值的顺粒, 包括下列几种:3 . 2 . 1 未熟粒: 籽粒不饱满, 皱缩达粒面1 / 2 及以上, 与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顺粒。3 . 2 . 2 虫蚀粒: 被虫蛀蚀, 伤及子叶的顺粒。3 . 2 . 3 病斑粒: 粒面带有病斑, 伤及子叶的颖粒。3 . 2 . 4 破损粒: 子叶残缺、 横断、 破碎的顺粒。3 . 25 生芽粒: 芽或幼根突破种皮的顺粒。3 . 2 . 6 霉变粒: 粒面生霉、 变色的顺粒。33 杂质: 通过规定筛孔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 包括下列几种:3 . 3 . 1 通过直径2 . 0 m m圆孔筛的筛下物。5 . 3 . 2 砂石、 煤渣、 砖瓦块、 金属物等矿物质。3 . 3 . 3 泥土块、 无食用价值的小豆拉、 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3 . 4 色泽、 气味: 指一批小豆的综合色泽和气味。4 分类4 . 1 根据小豆种皮的颜色分为三类:4 . 1 . 1 红小豆: 种皮呈浅红、 鲜红、 深红、 紫红色泽的小豆占9 7 %及以上。4 . 1 . 2 其他色小豆: 种皮颇色相同( 如单纯的白色、 燕色、 绿色、 黄色、 花斑色) 的小豆占9 5 %及以L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 9 8 9 一 0 3 - 0 9 批准1 9 8 9 一 1 0 一 0 1 实施G B 1 04 61 一 8 94 . 1 . 3杂小豆: 不符合以上两类的小豆5 质t指标51 各类小豆按净纯粮率分等, 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下表:等级纯粮率I 环杂质, %水分 肠色泽、 气味最低指标总量矿物质1239 8 . 09 5 . 09 2 . 01 . 00 51 3 .5正常5 . 2 各类小豆以二等为计价标准。5 . 3 卫生指标按G B 2 7 1 5 及有关规定执行.5 . 4 植物检疫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6 检验方法6 . 16 . 26 . 38 . 46 . 5扦样、 分样: 按G B 5 4 9 1 的规定执行。色泽、 气味测定: 按G B 5 4 9 2 的规定执行。类型及互混测定: 按G B 5 4 9 3 的规定执行。杂质、 不完善粒测定: 按G B 5 4 9 4 的规定执行。水分测定: 按G B 5 4 9 7 的规定执行。6 . 6 卫生项目测定: 按G B 5 0 0 9 . 3 6 的规定执行。7 包袭、 运翰和储存 小豆的包装、 运抽和储存, 必须符合保质、 保量、 安全和分类、 分等储存的要求。 严防污染。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商业部粮食储运局提出并归口。本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