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论汪文宣及其悲剧性.doc_第1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论汪文宣及其悲剧性.doc_第2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论汪文宣及其悲剧性.doc_第3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论汪文宣及其悲剧性.doc_第4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论汪文宣及其悲剧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汪文宣及其悲剧性沅江市共华中学晏畅内容提要:本文分别从悲剧内容,产生悲剧的原因及悲剧性意义三个方面充分论证了汪文宣人物性格的悲剧性和社会的悲剧性,究其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通过对评价主人公人物性格,家庭矛盾及社会现实的把握,反映出产生悲剧的必然性,是一幕血淋淋的社会悲剧,对当时黑暗的社会作了有力的控诉,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关键词:小人物老好悲剧写于1946年的寒夜是巴金建国前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巴金继家之后又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力作。小说以抗战胜利前后国民党“陪都”为背景,用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真实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及家庭忍受着战乱的痛苦和磨难,最后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家毁人亡的悲剧。这是一部悲剧性作品,其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冲突,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所有的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的生活。作者把一腔悲愤与满腔的同情融化在冷静客观的描写中,把家庭的矛盾与社会的矛盾、恶劣的环境与个体的心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显示出严峻的现实主义特色。1作者对这些小人物之间特殊矛盾和心境的把握,又可窥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揭露出汪文宣等“小人物”的悲剧不是一般的家庭悲剧、爱情悲剧、性格悲剧,而是一幕社会悲剧和时代悲剧。一、悲剧产生的原因(一) 性格的悲剧作品中的主人公汪文宣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大学生,年青时代曾经编织许多美丽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理想的中学,创办“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他没有什么宏大的理想、惊人的计划,即使他们所谓的理想也带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小资产阶级的空想,但是这却是他一生之中最光辉的东西。后来,每当他在困苦的环境里,也常常回忆起当年那富有朝气、对前途充满希望的精神而感到幸福和快乐。然而,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里,就这样一个平凡的理想如今也成为一种无法企及的梦。现实生活使他们的理想破灭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反人民政策给广大老百姓也给带他们一家带来了灾难。他的妻子曾树生无限感慨地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过日子呢?”生活所迫,汪文宣只好从上海辗转流落到重庆,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里做校对,做小职员,做着那单调、令人讨厌的工作。安分守已,忍受着一切的冷眼和嘲讽,为着那微薄的工资,他战战兢兢、怯懦地过日子。生活极端贫困,加上营养不良染上了国民党后方流行的,被视为可怕的无法医治的绝症肺结核,这是一种富贵病,生活困苦,他无钱医治,为了生活,只能抱病生活,让“病菌吃他的肺”,但即使如此,他连买一块蛋糕的钱都没有,然而,自己的上司生日请客时,却不得不省出那点工资为上司庆生日,这看来是多么地可悲与无奈呀!注文宣为人正派,一直被人叫着“老好人”这个称号,却还是被辞退了,失去了那维持生活的工作,他这个“老好人”也无法活命。当然这样一个小人物也并非没有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却无可奈何。当他拖着病体校对一本所谓的关于宣传国民党“党义”的书,是一本“歌功颂德”的大著,说什么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国家如何进步,人民生活如何改善,人民又如何提高,国民政府又如何顾念到民间的疾苦,人民又如何感激而踊跃地服役、纳税、完粮他小心仔细地校对着满纸谎言,但是他也清醒地认识到,“为了你这些谎言,我的血快要流尽了。”他在那歌颂人民生活如何改善的字句中看到了自己正滴淌的鲜血。他其实一点也不想去做那虚伪的工作,没办法,他们一家人得生活,现实总是残酷的。这是多么地无奈和无能为力呀!这是一安分守已的才好人,最终只能在贫病交加中“默默地送走一天灰色的日子,又默默地迎接一天更灰色的日子,直至死亡。”他有时想:“没有抢过人、偷过人、害过人,为什么我们不该活呢?”病危时他曾嗓音呼叫:“我要活,我要活。”但这个社会里,他要求“公平”,他能够在哪里找到公平呢?他不能够喊出他的悲愤,在这茫茫天地间,他一个渺小的病人找不一个立足安身的地方,他必须沉默地死去。汪文宣以为只要抗战胜利了,他们一家饿的生活就会慢慢地好起来了,但就在抗战胜利的一天里,在安排庆祝胜利的喜庆时刻,他默默地死去了。主人公的死去在读者的心里荡起一层不小的涟漪,这与林黛玉死在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成亲之夜,祥林嫂死在鲁镇人们的祝福声中,不是一样地悲惨吗?都同样具有强烈的悲剧寓意。2(二) 家庭文化的悲剧这样的悲剧是我们大家不愿看到的,然而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一幕社会悲剧,如果从内部看,其实也是家庭和爱情的悲剧。汪文宣和妻子同读教育系,因理想而同居。在那寒气笼罩着的家庭里,他活得是痛苦的。对母亲有着浓厚的感情,也非常爱恋自己的妻子,虽然母亲、妻子也同样地爱他,却不能理解他的心,他在“孝”与“爱”的两难境地里,给他那病弱的身体带来了更大的精神痛苦。在这家中,他觉得自己对不起每一个人,他认为自己应该受罚!所以,他明知道自己有肺病不能喝酒,却偏要喝,“宁愿来一个痛痛快快地了结。”汪文宣精神上彻底崩溃了,他的失望中,忍不住怨愤地叫道:“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呀!没有人真正关心我,各人只顾自己。谁都不肯让步!”这一切使他整日生活在婆媳之间时断时续的争吵中,嫉妒、尖刻、辱骂、嘲讽的话语像冰雹劈头盖脑地向病中的汪文宣压下来,处在缝中的汪文宣,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只能以自己的委屈来换取母亲和妻子的让步,但并不能使问题彻底地得到解决,只能加速这个原本和睦的家庭灭亡而已。这是一幕家庭悲剧,其中又夹带了汪文宣和妻子的爱情悲剧。汪文宣夫妇是相爱着的两个人,但严峻的社会现实,使得相爱的双方总是为着一点点小事情而争吵,他们夫妇间感情并不坏,可是总不能相互了解。在这个家里一切都让人觉得压抑和郁闷。当树生面对屋里摇曳着的微弱的烛光及黑影、婆母的无理挑衅、文宣苦恼的脸,她无法忍受这个贫困的家庭永远都是一片灰色。她面对年青、有权势、有钱财的顶头上司的追求,感到惶惑而又无法抵抗,此时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但最终她还是当上了别人的“花瓶”并离家出走兰州,离开了自己爱恋着的丈夫。而汪文宣卧病在床,还要挣扎着去工作,要为妻子买生日蛋糕,明知妻子在外面做“花瓶”,还得违心地在母亲面前为其辩解,不顾内心的巨大的痛苦,对母亲说:“她应该有娱乐,这几年她跟着我过得太苦了。”所以,当妻子曾树生就去兰州一事去征求意见时,明明心里非常害怕她的离开,但是嘴里却说“你应该去”,并且一再劝说妻子应该去兰州,让她放心。他知道树生将带走对他的爱,带着他的一切,大学时代的好梦,婚后的甜蜜生活,战前的教育事业的计划他失去了那一点点的温暖,更从精神上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加速这个家庭灭亡的进程。3从汪文宣的性格来看,这是一幕性格的悲剧。汪文宣是一个心地善良,忠厚老实又怯懦无能的青年知识分子。他的家中的高觉新一样,是历史转型期背负着新旧双重负荷的知识分子。他接受过新思潮的影响,有过教育救国的理想,也曾经勇敢地追求自由生活,反抗旧势力,不顾传统习俗,与树生恋爱同居。然而他毕竟生存在新旧交替时代,在恪守传统道德的寡母的爱中长大,因此,他的性格中有着更多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质。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理想破灭,欲独善其身,然而,战争的阴影,失业的威胁,物价的飞涨,使他难以维护生计,在生活的重压下,他唯唯喏喏,诚惶诚恐,变得懦弱无能,缺乏勇气,非常胆小气怕事,在旧势力面前,他是那么地忍气吞声,压抑自己,敢怒而不敢言,在作品中,有一段这样的心理描写:“天啊,我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人啊!我什么都忍受!什么人都欺负我!难道我的生命就该被这些纠缠不清的文字消磨光吗?就为了那一点钱,我居然堕落到这个地步!”但这只是无声的抗议,没有用,这种抗议他已经发过千百回了。毕竟谁也没有听见,谁也不知道他起过这样不平的念头。当面也好,背后也好,大家喜欢称他做“老好人”。这样的他,卑微谨慎,处理不好家庭关系,不敢主持公道,判明是非,一味地做和事佬,两边说好话。当妻子和母亲吵得厉害的时候,汪文宣唯一的办法是实行“苦肉计”,自己虐待自己,想以此来获得他们的同情,结果两方面都不满意他,反而激化了树生与婆母之间的矛盾,加速了这个家庭悲剧发生的进程。(三) 人生追求的悲剧在整个家庭中,三个主要人物的人生价值即人生追求上也是不同。汪文宣安于现状,甘于凡俗,他的愿望是卑微的,只求有一碗饭吃。而树生年轻热情,充满活力,喜欢热闹的生活,追求个性解放。现实生活拉开了他们距离:在思想观念上,汪文宣趋于保守,妻子则趋于开放;前者就像与世无争的传统中国知识分子,而后者则像摩登时代的现代西方女性。所以他们向上存在“自我矛盾”,仿佛隔着一个世界,两个人弹奏的家庭生活曲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如果仅仅于此,倒也还不至于家庭的分散,然而在家庭内容充满了紧张的婆媳冲突,再加上令人惶惶不可安宁的战争等外在压力的作用下,悲剧就这样爆发了。3汪文宣的母亲,具有浓厚的封建观念与媳妇的小资产阶级自由化情感与行为方式水火不容。如果抛开社会原因不谈,单就她与文宣和夫妇而言,对这个家庭的悲剧,她应负更多的责任。她是一个旧式知识分子,勤劳善良,为儿子降格做“二等老妈”的事,情愿为儿孙受苦。但她年轻守寡,人性被压抑,对儿子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但更多了些自私,偏执和专断的成分,是变态的母爱。她恪守旧家庭的伦理观念,看不惯“新派”的儿媳,以旧式婚姻作为武器来攻击儿媳,处处以婆婆的身份管制树生,但却把她视为汪文宣的姘头,汪母对儿、媳之间的矛盾也因此激化,她越爱儿子,就越恨儿媳,逼儿子在她和妻子之间作非此即彼的痛苦选择。她的自私和专断促成了树生的出走,加重了儿子的痛苦,导致了儿子和儿媳之间的爱情悲剧。这种矛盾的激化,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根源,是因为婆婆冥顽不化的旧式眼光、传统道德与媳妇的新派思想、现代作风两种新旧文化造成的差异日趋增大,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导致了家庭的崩溃。(四)社会的悲剧当然,如果我们把寒夜的悲剧仅仅看成是一个“性格悲剧”,那就错了,作者在描写汪文宣一家的悲剧命运的时候,着重探讨了形成的社会原因,从而使小说富有强烈的现实感。应该说,汪文宣一家人被扭曲的性格是抗战时期那个民族灾难沉重的时代和国民党大后方那个乌烟瘴气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正如汪文宣所说:“我以前并不是那样的,以前,我和树生,和我母亲,和小宣,我们不是这样地过活的。”在那里,贫穷、失业、疾病、婆媳争吵、夫妻分离、一切的不幸,都与万恶的战争和黑暗的现实分不开。战局的好坏,都牵动着这个家庭的欢乐和痛苦,希望与悲哀的丝丝缕缕。在那样的社会里,人们的理想被扼杀了,善良的真诚只能换来痛苦和毁灭,人们不能够凭自己的能力生存,而要依仗权势和金钱,这一切,作品中没有直说,但汪文宣的命运就是一张血泪控诉书,是一部血腥的社会悲剧。汪文宣到重庆三个月失业之后,好不容易谋取了一个校对的职位,但做校对,也是朝不保夕,时刻都担心被砸研讨会那“饭碗”,以至于自己无钱治病,甚至为妻子买一磅生日蛋糕的钱都没有,却不得不忍痛借一笔薪金作为“分子钱”给上司祝寿!正是这种的处境使大学时代充满幻想朝气蓬勃的汪文宣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软弱无能,懦弱顺从式的人以求苟活。对于这一切,汪文宣感到无可奈何,曾经希望抗战胜利了,时局好了,日本打退了,就会变好的,但是胜利迟迟没有到来,日本侵略者陷落桂林,打到独山的可怕消息却时时袭来。汪文宣在绝望中地呼喊了自己的不平:“这个年头,人是最不值钱的,尤其是我们这些良心没有丧尽的读书人,我自然是里面最不中用的,有时想想,倒不如死了好。”他还不只一次地感叹道:“我的一生幸福都给战争、给生活、给那些冠冕堂皇的门面话,还有街上到处贴的告示拿走了。”汪文宣有知识,安分守已,勤勤恳恳,本应该有美好的生活,但那样的社会却叫这样的“老好人”也没法活命,让他最后死于肺病,死于抗战胜利的喜庆之中。然而,到后来,终于胜利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什么事都没有变好,有的反而变坏。”因此,老百姓们发牢骚说:“胜利是他们胜利,不是我们胜利。我们没有发过国难财,却倒了胜利霉。”这是以国民党反动派宣传的血泪控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死刑宣判。作者在文章中越是写汪文宣的理想,“老好”,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揭露的控诉就越是有力和深刻,越能体现出悲剧性。3二、汪文宣悲剧的意义这篇作品中,作者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展示了汪文宣这个小人物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使人们看到了一幅冷酷的、血淋淋的社会画面。作者在刻画人物性格,探索家庭悲剧的原因时,没有把眼光停留在社会层面上,而是以社会政治为背景,从人性的角度深入开掘出人物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在家庭中,文宣站在纠纷在婆媳之间,自己决不参与争吵,对妻子对母亲同样是好言相劝,极力调和他们的感情。当然他知道自己与母亲妻子的心并不相通,他们能给予他的是关切和怜悯。然而尽管如此,他还是爱着他们,要说这是懦弱也无所不可,但是,这在某种意义上不正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个共性吗?作品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矛盾以及悲剧并不只是某个时代的“特产”,而是具有超时代的普通性。当然,作者写汪文宣这个小人物的悲剧性,并不仅仅为了表达这些,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不是一般家庭中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对当时都是善良人家家庭也不得不破裂的社会善的揭露的控诉,揭露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反映出那些被生活拖死的人已经没有力气呼叫“黎明”的惨象。作者写这部作品,力求从一个家庭的矛盾显示社会矛盾,从个体的悲剧来反映社会的悲剧,深刻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命运。巴金后期创作常常提出一些“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似乎可以称它为社会问题小说”,但寒夜却更应称得上是一部社会悲剧小说。作品写的是凡人小事的悲剧,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剧,“但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的悲剧”。 一切不幸、贫穷、失业、疾病都与万恶的战争和黑暗的社会分不开。小说的背景首先奠定了这部作品的悲剧性。我们发现作家巴金在叙述故事进程之时,时刻不忘点缀故事的战争背景。甚至可以说,这部小说的抗战背景才是作家着意渲染的。当然,作者关于抗战的直接叙事不多,但仅有的一些细节描写道出了人物的感情和命运与它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小说第一章里,当空袭警报响起来时,宣母并不肯一个人先走。她说:“就是炸死了,也没关系。我们象这样过日子,还不如炸死好。”说这是宣母的自哀自怜,倒不如说是作者借她之口说出“I accuse”(我控诉)。人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变得毫不能自主,战争毁灭了人,老实善良的“小人物”们只把希望寄托在那渺茫的将来,人们的忧喜随着战争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当时局比较好转的时候,汪文宣一家喜气洋洋,连平日视若仇敌的汪母与曾树生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些,已经被丢弃的办教育的理想又重新在文宣和树生中活跃起来。小说中母亲、儿子、媳妇三人常在关键时用抗战即将胜利的藉口安慰着对方。母亲安慰着儿子:“听说战争明年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