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二一三年三月目 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1一培养目标1二培养标准12.1 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科学知识12.2 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专门工程技术知识22.3 具备分析解决工程问题和参与项目管理的能力32.4 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42.5 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42.6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5三知识能力体系及实现矩阵6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12一基本能力要求12二培养方式13三课程设置基本框架及说明143.1课程设置基本框架143.2课程设置框架说明15四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184.1.课程体系184.2.理论类课程设置184.3.实践类课程设置2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23一培养目标23二培养标准24三管理模式24四培养计划264.1实践教学计划264.2.企业联合培养环节课程内容介绍27五企业实习基地29六教师队伍建设306.1校内专业教师任用标准及培养306.2企业教师任用标准及分类306.3企业教师聘用31附件-企业实践内容相关文档模板3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认知实习报告3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认知实习指导教师总结3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管理规定34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教学任务书35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项目进度计划表36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项目文档37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报告39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北京邮电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着眼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卓越工程师的人才需求,紧密追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前沿理论,围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方向的关键技术,依托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机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培养具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大工程背景、掌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统理论和工程知识与关键技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实施三年理论教育、累计1年实践专业教育的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精通工程制图、工程材料、机电产品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等工程设计类技能,同时兼具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具备独立思考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和存疑的态度,具有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作风、专业的表达能力、协作互助的团队意识和参与管理能力,适应我国工业信息产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相关领域研发要求的复合型工程师人才。二培养标准2.1 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科学知识2.1.1掌握系统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2.1.1.1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所需的数理知识;2.1.1.2掌握工程学基础理论,建立工程和工程系统的概念,掌握工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形成对科学研究的初步认识和综合性的思维基础。2.1.2掌握扎实的工程领域基本技能2.1.2.1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开拓国际视野;2.1.2.2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及应用和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概念,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1.2.3熟练掌握科技文献检索与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1.2.4通过工程训练熟悉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基本方法和技能。2.2 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专门工程技术知识2.2.1掌握坚实的大类基础知识2.2.1.1 熟练掌握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和数值分析等工程必备的基础知识。2.2.1.2 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2.2.1.3熟悉专业领域内的工程材料种类、性能,并具有针对不同零部件性能要求合理选材并制定零、部件加工工艺的能力。2.2.2 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2.2.2.1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以及整机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理论、方法和基本技术要素,能运用计算机进行零、部件的辅助设计(CAD)和辅助分析(CAE),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 2.2.2.2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及工艺装备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掌握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要素。2.2.2.3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 加工、特种加工、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2.2.2.4 掌握常用传动与控制技术,了解气、液传动原理及系统设计(气动系统基本管路设计、液压系统基本管路设计),掌握电气传动原理,能够正确进行电动机的选用。2.2.3 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2.2.3.1 掌握机械制造自动化有关知识,熟悉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普通的自动化机床、组合机床、刚性自动线)和柔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各自特点,了解1 o P) s; * V# 6 |0 _+ o. S/ b3 z掌握物流自动化设备分类(如上、下料/装卸自动化设备、传输/搬运自动化设备等)以及2 fr8 W4 n: K. J# H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计软件,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焊接,液压,铸造,密封,测量,工程机械,粉末冶金,轴承,齿轮,泵阀,工业自动化信息流自动化。2.2.3.2系统掌握至少一个专业课模块(专业模块一包括: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现代邮政机械、计算机控制系统等;专业模块二包括:电接触与电连接基础、电子设备机构设计等;专业模块三包括:CAD/CAM技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数字化制造等),了解其它两专业模块;掌握机电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2.2.3.3 以邮件内部处理自动化为对象,了解搬运装卸机械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营业窗口电子化的需求以及邮政自动化、邮政计算机网、现代邮政技术等专业知识。 2.3 具备分析解决工程问题和参与项目管理的能力2.3.1 熟悉机械工程应用背景,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3.1.1能够及时了解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与需求变化,提出改善机械产品、系统、服务效能的方案。2.3.1.2能够用科学方法,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以及先进技术,解决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工艺、设备操作或维修等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2.3.1.3能够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参与完成综合性工程实际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开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考虑产品开发成本、质量、外形、安全可靠性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能够创造性地发现、评估和选择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开发技术和方法,确定解决方案。2.3.1.4能够参与相关工程评价,具有判断力和创意,提出专业的独立技术见解;能够对完成的工程项目实施结果与原定指标进行对比评估,主动汲取从结果反馈的信息,提出进一步改进的设计方案。 2.3.1.5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的基本能力。2.3.1.6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进行工程集成的应用能力。 2.3.2熟悉机械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具备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 2.3.2.1掌握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按相关质量标准、程序开展工作;2.3.2.2能够依据合适的管理体系,制定工程项目的规划和预算,合理组织人力、资源和任务,有效协调项目相关各方的工作,提升项目组工作质量; 2.3.2.3具备应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采取恰当的措施,确保项目或工程的顺利进行; 2.3.2.4能够进行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等工程文件的编纂、说明和阐释,并能够进行相关工程的评估,提出改进建议。2.4 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4.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工程领域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重要作用,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 2.4.2具备工程相关的经济、管理、社会学、信息交流等人文知识;2.4.3具备工程相关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2.5 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2.5.1能够使用专业工程技术语言,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表达,并能从中汲取企业文化内涵;2.5.2具备个人社交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2.5.3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能够很快地融入到企业的实习环境中;2.5.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具有在团队中敢于负责任、果断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领军魄力;2.5.5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外语应用交流能力、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2.6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6.1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安全法规、环保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熟悉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管理创新的理念及应用。2.6.2熟悉企业员工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知识。2.6.3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2.6.4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熟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了解有关质量检测技术; 2.6.5 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并遵守企业机密;2.6.6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三知识能力体系及实现矩阵知识与能力要求实现环节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知识体系1.1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1.1.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工程领域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重要作用,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 1.1.2具备工程相关的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等人文知识;1.1.3具备工程相关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思想政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类、实践环节等1.2掌握系统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1.2.1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所需的数理知识;1.2.2了解工程学基本理论,建立工程和工程系统的概念,掌握工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形成对科学研究的初步认识和综合性的思维基础。数学类、物理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导论、工程训练、实验环节等1.3掌握扎实的工程领域基本技能1.3.1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开拓国际视野;1.3.2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及应用,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3.3熟练掌握科技文献检索与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3.4通过工程训练实习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基本方法和技能。外语类、计算机类、科技文献检索、工程训练、电动自行车拆装及其它技能类、实验环节等1.4掌握坚实的大类专业基础知识1.4.1 熟练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和数值分析等工程必备的基础知识;1.4.2 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1.4.3熟悉专业领域内的工程材料种类、性能,并具有针对不同零部件性能要求合理选材并制定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工程力学、电路基础、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实验环节等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知识体系1.5掌握机电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1.5.1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运用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 1.5.2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及工艺装备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掌握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1.5.3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加工、特种加工、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并掌握某些重点。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1.5.4 掌握常用传动与控制技术,了解气、液传动原理及系统设计(气动系统基本管路设计、液压系统基本管路设计),掌握电气传动原理,能够正确进行电动机的选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检测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单片机原理及PLC控制、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综合实践、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实践、工程训练、实验环节、企业认知实习等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知识体系1.6掌握机械系统理论1.6.1掌握机械制造自动化有关知识,熟悉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普通的自动化机床、组合机床、刚性自动线)和柔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各自特点,1 o P) s; * V# 6 |0 _+ o. S/ b3 z掌握物流自动化设备分类(如上、下料/装卸自动化设备、传输/搬运自动化设备等)以及2 fr8 W4 n: K. J# H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计软件,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焊接,液压,铸造,密封,测量,工程机械,粉末冶金,轴承,齿轮,泵阀,工业自动化信息流自动化。1.6.2系统掌握至少一个专业课模块(专业模块一包括: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现代邮政机械、计算机控制系统等;专业模块二包括:电接触与电连接基础、电子设备机构设计等;专业模块三包括: CAD/CAM技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数字化制造等),了解其他两专业模块;掌握机电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1.6.3熟练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分析与仿真;1.6.4掌握机械的运用技术与管理知识;1.6.5了解机械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现代设计方法、电机拖动与控制、现代邮政机械、虚拟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自动控制原理、CAD/CAM技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数字化制造、电接触与电连接理论、电子设备机构设计、有限元理论及应用、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的能力素质要求2.1熟悉机械工程应用背景,具有较强的系统集成与工程应用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1.1能够及时了解机械工程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改善机械产品、系统、服务效能的方案。2.1.2能够用科学方法和观点,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解决设计、开发、生产、设备、工艺、操作或维修产品等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2.1.3能够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参与完成综合性工程实际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开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考虑产品开发成本、质量、外形、安全可靠性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能够创造性地发现、评估和选择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开发方法和技术条件,确定解决方案;2.1.4能够参与相关评价,具有判断力和创意,提出专业的独立技术见解,对完成的工程项目实施结果与原定指标的对比评估,主动汲取从结果反馈的信息,提出进一步改进的设计方案; 2.1.5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以及工程项目集成的基本能力。2.1.6具备工程背景,并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进行工程集成的工程应用能力。中小型机械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前沿技术系列讲座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专题研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北京市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参与教师实际科研项目企业实际课题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的能力素质要求2.2具备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2.2.1掌握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按确定的质量标准、程序开展工作;2.2.2能够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制定工程项目的规划和预算,合理组织人力、资源和任务,有效协调项目相关各方的工作,提升项目组工作质量;2.2.3具备应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领导意识,并采取恰当的措施,确保项目或工程的顺利进行; 2.2.4能够进行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等工程文件的编纂、说明和阐释,并能够进行相关工程的评估,提出改进建议。专业实习课程实习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北京市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选修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技术经济等课程2.3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2.3.1能够使用专业工程技术语言,与现场工作人员下进行沟通与表达,并能从中汲取企业文化内涵;2.3.2具备个人和社交的技巧,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2.3.3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能够很快地融入到企业的实习环境中;2.3.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具有在团队中敢于负责任、果断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领军魄力;2.3.5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外语应用交流能力、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学科竞赛专业实习现场实践专题讲座学术交流双语教学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的能力素质要求2.4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4.1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2.4.2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计划。2.4.3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沿讲座学术交流专题研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北京市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专业实习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2.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5.1熟悉本行业适用的主要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2.5.2熟悉企业员工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知识。2.5.3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2.5.4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2.5.5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并遵守企业机密。专业实习企业高管讲座学习企业文化选修工程道德法规和企业安全等课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是北京邮电大学探索和培养工程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改革项目。我国的邮政事业己进入依托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阶段,在21世纪将实现邮件内部处理自动化、搬运装卸机械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营业窗口电子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是通过机电、控制结合的新型专业学习,旨在培养机电一体化、控制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以适应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专业的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数理知识、英语、机械基础、力学基础、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测控技术、电机与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企业管理概论等课程。同时,密切结合邮政自动化实际,还将学习邮政自动化、邮政计算机网等课程。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教学实行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分层次、模块化”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毕业设计,通过这些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基本能力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学习掌握有关机电设备的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企业管理等知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工程图学、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电路基础、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5、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和使用的基本能力;6、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与制造或产品虚拟制造的基本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7、掌握机电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制造工艺和生产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9、具备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能力;10、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并具有在团队中敢于负责任、果断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领军魄力。1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社会责任感强。二培养方式本专业以机械工程、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机器人技术、邮电机电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为特色,强调机电综合与创新能力的“三结合+一突出”培养方式。1、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增加实践环节比重,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 夯实基础与加强综合相结合: 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一二年级突出基础性,侧重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工程材料等基础课;三四年级突出综合性,教学内容进一步体现机械工程综合性的显著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用综合性的思维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3、 精英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在一二年级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要求一部分高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确立考研方向,优秀毕业生可保送推研,有利于应用型与设计型卓越工程师的贯通培养。同时设立从国家到学院多级大学生创新基金,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基本素质的培养。4、 突出理论的实践综合应用:选出几门专业课作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特色课,实施1+1的教学模式,即其中实际工程(科研)案例分析或实践环节占1学分,理论教学占1学分,理论教学着重于前续多门课程相关理论在实际工程(科研)案例中的综合应用方法。随着卓越计划的实施,这类课程将逐渐增加。三课程设置基本框架及说明3.1课程设置基本框架本培养方案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划分为通识教育、工程基础教育、工程专业教育三个层次。培养方案突出设计了工程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工程应用课程、科研训练、企业实践等教育内容,使学生结合社会需求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在实际项目中增长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研究能力。通识教育:按照工程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和培养高素质社会人才要求而设置,为全面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包括综合基础和基本技能两个模块。综合基础:设置了由“政治思想理论课、体育、军事理论”等系列课程构成的必修课程,由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系列课程构成的选修课程。一方面满足对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活动能力等各个方面素质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满足工程建设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法规知识的要求,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理解工程专业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基本技能:主要设置工程制图、计算机类、英语类、科技文献检索、工程实践等理论和实践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基本技能、良好的中外文沟通、表达与写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具有基本的工程与科研素养以及良好国际竞争能力。工程基础教育:培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工程人才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包括工程学科基础和大类专业基础两个模块。工程学科基础:设置数学、物理类基础性课程及有关实验,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大类专业基础:设置力学、电子电路、计算机硬件、检测与控制等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课程,培养工程人才在大类学科专业领域中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建立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工程专业教育:重点设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与理论相结合实习实践、毕业设计,使学生深入掌握专业领域的工程理论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机电方向所必须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其中,各类工程应用与实践课程是以工程科学研究训练为载体的工程应用课程和工程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大类专业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整体知识框架,掌握机电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 3.2课程设置框架说明 (1)学分分布总学分17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30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74.3%;实践环节41学分,约占总学分比例为23.4%,课外实践与课外活动4分,占2.3%。培养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培养,安排了累计1年工程实践,共45周,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习、工程实习、毕业设计、素质拓展等。 (2)主要课程设置和要求以培养工程师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为出发点,构筑工程师必备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重点加强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课程,数理科学、工程技术等工程科学基础课程,机械及测控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群等工程应用类课程。其中,特别强化了机械及测控应用与实践类课程的教育。主要课程设置见表1.表1 主要课程设置一览教育层次模块主要课程通识教育综合基础思想政治理论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军训、体育;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理论与实践。基本技能大学英语、工程图学、微机原理,计算机高级语言类课程、数据结构;前沿讲座、科技文献检索等。工程基础教育工程科学基础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大类专业基础工程力学、机械制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路分析、模电、数电、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创新设计等。工程专业教育专业技术平台工业机器人、电子设备机构设计、数字化制造、现代邮政机械、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基础、运动控制、CAD/CAM技术、有限元理论及应用等理论与工程实践。(主要专业课程设置见表2)工程应用工程实践实验实践环节以及企业学习设置,详见表5及企业培养方案。英语课程:学生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分别通过学校英语水平考试。学生应具有以英语书面和口语顺利进行日常交流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工程技术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快速阅读能力、听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计算机类课程:学习计算机应用软、硬件课程,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具有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程序设计等手段解决工程计算、工程模拟和工程表达等问题。工程科学基础类课程:通过数学、物理类课程,使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物理等科学基础知识解释工程问题、建立工程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求解的基本能力。通过工程学概论与项目训练等课程。使学生从总体上建立工程系统的概念,了解工程系统的构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的一般过程,并掌握一般的工程方法。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立在数学、机、电、测控交叉融合基础上,通过构建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及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路分析、模电、数电等课程的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与实验,使学生具有本专业的宽厚基础。专业技术平台:设置3个引导性专业方向模块(如工业机器人、电子行业专用设备等),通过其中一组模块主修、其他模块辅修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某一专业方向有较为深入地了解,并可以建立机电设备、系统设计的能力及整体概念,培养学生机电工程的设计、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的能力。部分专业课聘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见表2。表2: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及师资情况课程名称任课教师简况工业机器人孙汉旭: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曾参加西德技术引进培训、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MU)高级访问学者。在航天总公司811厂工作10年,先后从事了工业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液压伺服系统、烟草包装机组等项目的研制任务,先后担任厂副总工程师兼机器人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厂副总工程师兼厂长助理等职务。电子设备机构设计许良军:工学博士、教授、博士导师。北京邮电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机械制造工学硕士学位,波兰Wroclaw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获电气工程工学博士学位。英国IET特许工程师(CEng)。曾在化工厂、电信设备厂工作共计5年。多次出访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波兰、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同行有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并多次邀请接待外国专家学者的来访。有限元理论及应用杨福兴: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获博士学位。在江西量具刃具厂、航空总公司303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工作先后工作共计11年。主要从事机械制造、物流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现代邮政机械魏世民: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工学博士学位。在首信集团、首都钢铁公司设计院工作共计9年;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的研究领域:机器人机构学、机器人虚拟设计、移动机器人测控技术。机械创新设计李金泉:工学博士,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清华大学精仪系机器人及自动化实验室博士后。在山东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工作先后工作共计8年。主要研究领域:复杂机电装备的机械设计、工业机器人。2008年获得过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称号,承担过数十项重大横向科研项目,企业工作期间设计出单一产品销售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机械产品。运动控制叶平:工学博士,讲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曾经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过多项重大横向科研项目。主要从事工业装备的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数字化制造张恒文:工学博士,讲师。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清华大学精仪系制造所博士后,在山东电力集团工作过5年。主要从事CAPP、数字化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工程应用与实践类课程:在系统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工程实践,在应用中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培养产品设计开发、工程规划、运行维护及技术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四.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4.1.课程体系表3 课程体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175学分环节模块课程类型主要内容学分必修选修课内理论教学130学分74.3%公共课程40学分30.8%思想政治理论课140外语122体育40军事理论1.50大学生心理健康0.50素质教育课程06平台课程57学分,43.8%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232计算机基础课112学科基础课190专业课程33学分,25.4%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294实践教学41学分23.4%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20军训10实习、实验152课程设计70毕业设计(论文)140课外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选修4学分4.2.理论类课程设置表4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分类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其 中开课学期必修/选修考试/考查讲课实验上机思想政治理论332210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8481必修考试332210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2321必修考试332210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482必修考试33221000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64644必修考试105210001050形势与政策152323215必修考查外语3312110010大学英语1348321631必修考试3312110020大学英语2348321631/2必修考试3312110030大学英语3348321631/2/3必修考试3312110040大学英语4348321632/3/4必修考试大学英语选修*232323/4/5/6选修考查体育课等3812110010体育基础(上)132321必修考查3812120010体育基础(下)132322必修考查3812130010体育专项(上)132323必修考查3812140010体育专项(下)132324必修考查2122110000军事理论1.524241必修考查2122120000大学生心理健康0.5881必修考查素质教育课理科类2323218选修考查人文社科类2323218选修考查艺术类或体育类2323218选修考查公共课程 合计40学分; 要求完成必修32学分 , 选修8学分数学与自然科学3412110012高等数学A(上)580801必修考试3412110021高等数学A(下)580802必修考试3412110072线性代数348481必修考试3412110091概率论与随机过程348484必修考试3412120012大学物理B(上) 464642必修考试3412120022大学物理B(下) 348483必修考试3412110140复变函数三选一232325选修考查3412110200矢量分析与场论232325选修考查3212140071应用统计学232325选修考查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 合计25学分; 必修23学分 选修2学分计算机基础课3132100010大学计算机基础232321必修考试3132100030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34832163必修考试3142100750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645685必修考试3132100072数据结构23222103必修考试3132100142计算机网络二选一232323选修考试3132100150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322843选修考试计算机基础 合计13学分; 必修11学分 , 选修2学分学科基础课3142100041工程图学(一)4645682必修考试3122101010电路分析基础348482考试3122102001模拟电子技术348483考试3122102002数字电子技术348484考试3142100580理论力学464643考试3142100290工程管理概论232325考试学科基础 合计19学分; 必修19学分专业课3142100010机械工程专业导论116161必修考查3142100280工程材料2322844考查3142100100材料力学464644考试3142100060工程图学(二)232323考试3142100470机械原理348485考试3142100450机械设计464646考试3142100480机械制造基础3484625考试3142100410互换性与测量技术2322844考试3142100560控制工程基础3484085考试3142100520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2322665考试3142100950运动控制232326考查3142100430机械创新设计116166考查3142100240电子材料学基础232326选修考试3142100590流体传动与控制2322485选修考查3142100940有限元方法23222105选修考查3142100920移动机器人232327选修考查课程分类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其 中开课学期必修/选修考试/考查讲课实验上机专业课3142100200单片机原理及PLC控制23216166选修考查3142100610嵌入式系统控制与应用2322666选修考查3142100320三选一模块一工业机器人232327选修考试3142100900现代邮政技术232326选修考查3142100500计算机控制系统232326选修考试3142100220模块二电接触与电连接基础2323117选修考查3142100250电子设备结构设计348487选修考试3142100070模块三CAD/CAM技术2322487选修考查3142100190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232327选修考试3142100710数字化制造116166选修考查 专业课 合计33学分; 必修29学分 , 最低选修4学分理论教学 总合计130学分; 必修114学分 占87.7; 最低选修16学分 占12.3说明:1. 开课学期用1、2、3、 8分别表示一年级四年级的8个学期。2. *大学英语选修课为:3312110110 综合英语高级 2学分3312110120 科技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 2学分3312110130 实用英汉双语翻译 2学分3312110140 实用商务英语 2学分3312110150 跨文化交际实用技能 2学分3312110160 实用演讲技巧 2学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升初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 绿色农业的投资潜力
- 历史遗产的探索与保护
- 绿化校园 持续环保
- 旅游业新晋动态
- 旅游业精英之路
- 2025关于广告平面设计委托合同范本
- 2025超市供应合同
- 公司研发中心项目项目建议书
- 中国税务咨询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孩子畏难情绪心理健康教育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手术患者液体管理
- 中国融通集团北京企业管理共享中心社会招聘笔试真题2023
- T-CCSAS 042-2023 在役常压储罐检验与适用性评价技术规范
- 2024年10月自考15040习概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DB51-T 1764-2023 机械式停车设备修理保养安全技术规范
- 房屋木结构拆除施工方案
- 合同作废声明函
- 银行摄影营销方案
- 语音信号处理 第4版 课件 第3章:语音信号处理的常用算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