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米河鱼运输船技术设计(总体方案及第七部分)_第1页
42米河鱼运输船技术设计(总体方案及第七部分)_第2页
42米河鱼运输船技术设计(总体方案及第七部分)_第3页
42米河鱼运输船技术设计(总体方案及第七部分)_第4页
42米河鱼运输船技术设计(总体方案及第七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米河鱼运输船技术设计总体方案及第七部分说明书专 业 班 级 学 生 指导教师 前 言近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趋于成熟,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投资环境继续改善,中国已加入WTO,中国的技术经济合作国际化,船舶工业和船用运输势必进一步发展。可是目前国内的河鱼运输船的开发还比较落后。早在六十年代国外就开始了对河鱼运输设备的研究,七十年代中期已经普遍推广使用了。我国对此设备的研究较晚,并且多停留在汽车运输的研制上。为此我们开展活鱼运输船的研制工作,这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在这方面研究不足的状况,让我们更好的利用内河的鱼类资源;也可以提高中国在河鱼运输船界的国际地位。这次设计的主要任务:42米河鱼运输船技术设计。在这个阶段里,要确定与船舶技术经济性能关系最大的一些项目,如船的主尺度和排水量、船体型线、建筑型式及总布置、结构设计、主辅机及主要装置系统等等。同时要进行船舶主要性能计算,绘制型线图、总布置图、中横剖面图、主机座图等主要图纸,编制出全船说明书和材料设备清单。本人主要进行总体方案及第七部分设计,包括船型方案及主要要素比选、型线设计、总布置设计,绘制主机座图、焊接规格表、中横坡面图、吨位计算书。其中区分本区其他同学的部分是绘制主机座图、焊接规格表、绘制中横坡面图、吨位计算书,这也是我所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次设计为运输河鱼的专用船舶。常年航行于长江三峡库区三斗坪至重庆航段。属B、J2级航区(段)的深舱舱口液货船,具备夜行能力。设计航速22km/h。 按船东对“码头浮吊”的有关要求,按照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及其修改通报(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修改通报(2008)和补充规定(2004),其它现行规范与法规,进行设计。本船为钢质、横骨架式结构的单底、单甲板、焊接船舶双艉型线。本船舱底每档设置实肋板,纵向设3道龙骨;舷侧为交替肋骨制,且上舷纵向设舷侧纵桁一道。强力甲板横向与舷侧相同,强肋骨处设强横梁,其余为普通横梁。货舱区域舱口围板兼甲板纵桁,纵向联通。新船设计主要是采用母型改造法,广泛收集优秀母型船资料(如船舶类型、主尺度系数和排水量、航速及型值等等)并加以整理和保存,然后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针对新船进行对母型船参数的选取和参照,最后通过一定的改造措施,提取母型船优秀的因素,集中起来,便得到新设计船的所用的主要要素的数据,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工作。在最终选定船型后,详细设计过程中,要克服一些缺点。在首先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使其工作起居环境更舒适、人性化,更加注重人与船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目 录摘 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1 概述11.2 设计背景说明11.3 生产设计任务书11.3.1航区,用途,船型与船级11.3.2主要量度21.3.3船体结构21.3.4航区及稳性21.3.5承载及航速21.4 设计方法31.5 主要参考文献31.6 研究重点3第2章 设计船主要要素的确定52.1 母型船资料52.2 计任务书提要52.3 主尺度修改方式及主尺度的确定52.4 主尺度初步确定62.4.1总长、船长、水线间长及方形系数62.4.2船宽B、吃水d、型深D62.5 净吨位估算62.6 校核和横摇周期估算92.6.1初稳性高GM92.6.2横摇周期92.7 估算数据总结10第3章 型线设计113.1 简述113.2 船型113.3 型线设计基本要求113.4 型线图的设绘123.4.1型线图设绘的几种方法123.4.2本船的型线设计123.4.3型线设计过程133.5 本章小结14第4章 总布置设计154.1 简述154.2 总体布局的区划164.2.1主船体内船舱的划分164.2.2上层建筑划分164.3 舱室和通道布置174.3.1生活舱室的布置174.3.2工作舱室的布置174.3.3通道的布置174.4 主要舾装设备布置184.5 外部造型与内装设计194.5.1外部造型设计194.5.2内装设计194.6 本章小结19第5章 主机座图205.1 主机基座205.1.1概述205.1.2主机基座的结构形式与要点205.1.3主机基座构建尺寸215.2 主机座图的绘制方法与规范215.3 主机座图22第6章 焊接规格表236.1 概述236.2 技术说明236.3 焊接规格表24第7章 中横剖面图277.1 概述277.2 中横剖面图的组成和表达内容277.2.1中横剖面图的组成277.2.2中横剖面图表达的内容287.3 绘制中横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287.3.1选取图样比例和图纸幅面287.3.2图面布置287.3.3绘制剖面图的外形和定出各部分结构的位置297.3.4绘制各部分结构297.3.5按图纸要求加深及标注尺寸297.3.6标注舱室及甲板的名称、编写主尺度栏和填写标题栏29第8章 吨位计算书308.1 概述308.2 船舶吨位的作用308.3 吨位丈量方法318.4 船舶吨位计算书318.4.1说明318.4.2船舶主尺度318.4.3总吨位(GT)318.4.4净吨位(NT)328.4.5总结33第9章 船体说明书349.1 概述349.1.1用途航区349.1.2设计依据349.1.3船舶主要要素349.2 船体结构349.3 总体布置359.4 稳性及干舷369.5 锚泊设备369.6 消防设备369.7 救生设备379.8 航行设备379.9 无线电通信设备379.10 消防设备379.11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37第10章 结论3810.1 结论3810.2 论文小结39谢 辞40参考文献41附 录42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内河鱼类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鱼的运输已成为业内新的关注热点。相对于传统的汽车运输,利用河鱼运输船进行运输更有利于开发那些具有得天独厚的养鱼条件的水网密布地区的水利资源。本次设计42米河鱼运输船舶适航于长江三峡库区三斗坪至重庆航段。属B、J2级航区(段)。这些地区正是河鱼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因此,该船的设计工作对河鱼的运输有着非常重要价值。根据现行规范与法规进行设计。最终完成型线设计、总布置设计、基本结构设计等工作。关键词:河鱼,运输船,型线设计,总布置设计,基本结构设计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land fish farming industry as well a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ransport river fish has become a new concern hotspots.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using River Fish Transport Ship to transport the fish is more conducive to develop the water resources of those areas over the water network with a unique fish condition. The design of the 42m river fish transport ship seaworthy in the Yangtze River B, C (J2) level navigation area (above) and the leg between The Yangtze River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Chongqing,which river fish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the vessel makes great value to the transportation of fiver fish.Be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isting norms and regulations.Finalize the profile design, general layout, the design of basic structure.KEY WORDS: river fish, transport ship, the profile design, general layout, basic structure design 第1章 绪论1.1 概述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42m河鱼运输船技术设计。设计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为:总体设计,性能设计,结构设计。在本次设计中,我主要完成:1、船型方案及主要要素比选论证书;2、型线设计;3、总布置设计;4、主机座图;5、焊接规格表;6、中横剖面图;7、吨位计算书;8船体说明书。船型资料和相关的内河船舶设计建造规范是本次设计的主要依据和遵循的原则。1.2 设计背景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内河鱼类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鱼的运输已成为业内新的关注热点。相对于传统的汽车运输,利用河鱼运输船进行运输更有利于开发那些具有得天独厚的养鱼条件的水网密布地区的水利资源。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趋于成熟,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投资环境继续改善,中国已加入WTO,中国的技术经济合作国际化,船舶工业和船用运输势必进一步发展。可是目前国内的河鱼运输船的开发还比较落后。早在六十年代国外就开始了对河鱼运输设备的研究,七十年代中期已经普遍推广使用了。我国对此设备的研究较晚,并且多停留在汽车运输的研制上。为此我们开展活鱼运输船的研制工作,这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在这方面研究不足的状况,让我们更好的利用内河的鱼类资源;也可以提高中国在河鱼运输船界的国际地位。1.3生产设计任务书1.3.1 航区,用途,船型与船级本船为运输河鱼的专用船舶。常年航行于长江三峡库区三斗坪至重庆航段。属B、J2级航区(段)的深舱舱口液货船,具备夜行能力。 按船东对“码头浮吊”的有关要求,按照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及其修改通报(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修改通报(2008)和补充规定(2004),其它现行规范与法规,进行设计。1.3.2 主要量度总 长 42.0m两柱间长 38.0m设计水线长 39.90m型 宽 6.30m型 深 1.94m吃 水 1.36m 1.3.3 船体结构本船为钢质、横骨架式结构的单底、单甲板、焊接双艉型船舶。结构强度按CCS2002年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及2004年修改通报对B级航区的舱口货船进行校核。 本船舱底每档设置实肋板,纵向设3道龙骨;舷侧为交替肋骨制,且上舷纵向设舷侧纵桁一道。强力甲板横向与舷侧相同,强肋骨处设强横梁,其余为普通横梁。货舱区域舱口围板兼甲板纵桁,纵向联通。1.3.4 航区及稳性本船按CM2004年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及2007年和2008年修改通报的有关要求计算其干舷和稳性。满足规则对B、J2级航区(段)液货船的干舷要求。本船完整稳性满足规则对B、J2级航区(段)液货船的稳性要求。1.3.5 承载及航速本船设计排水量180t,船员人数6人。满载试航速度不小于22km/h。1.4设计方法采用母型船设计法。主要要素确定、型线设计主要参考船舶原理、船舶设计原理以及规范、规则等要求;总布置设计主要参考母型船资料;结构设计按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及船型资料选取构件的尺寸。1.5 主要参考文献1方学智 刘厚森 刘增荣船舶设计原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顾敏童船舶设计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盛振邦刘应中船舶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杨永祥船体制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5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9)中国船级社20096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04)中国船级社20047长江船舶设计院. 内河船舶设计手册 船体分册M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77.8. 陈可越. 船舶设计实用手册 总体分册M. 北京. 中国交通科技出版社. 20079.Liang-jie Xu. Brief Introduction of All Systems for Well Boat. Guangdong Shipbuilding. 2008.10.Jia-fang Fan.The Calculating Methods Study of Intact Stability of the Live Fish Carrier.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6.1.6 研究重点根据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9)和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2007、2008修改通报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1、船型方案及主要要素比选论证书;2、型线设计;3、总布置设计;4、尾部及机舱段主体结构图;5、上层建筑围壁图;6、载重线标志及水尺图;7、船体说明书;8、毕业设计说明书。第2章 设计船主要要素的确定2.1 母型船资料母型船主要要素:总 长: 40.00m 主机功率: 176Kw2垂线间长: 36.50m 载 货 量: 100.00t型 宽: 6.00m 满载水线长: 38.00m型 深: 1.85m 肋 距: 0.50m吃 水: 1.30m 排 水 量: 171.45t方形系数: 0.5912.2计任务书提要航区:本设计船航区长江B、C(J2)级航区(段)及川江和三峡库区;用途:本设计船系一艘42米河鱼运输船;航速:在试航条件下,满载试航速度不小于22km/h;船员人数:船员人数为6人;排水量:180t2.3主尺度修改方式及主尺度的确定以下估算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船舶设计原理进行。由于船舶吨位变化不大,但主尺度变化尤其是船长变化有些偏大。首先考虑只修改船长进行吨位估算,除长度方向上参数改变之外,其他参数均不改变;且长度方向系数做线性换算。2.4主尺度初步确定2.4.1总长、船长、水线间长及方形系数按照母型船换算公式估算: 其中, =40.00m, L=42.00m. 所以:垂线间长: =36.50(4240)=38.26m 取=38.3m水线长: =38.00(4240)=39.90m 取=39.9m方形系数: =0.591。2.4.2船宽B、吃水d、型深D依然采用线性换算公式计算:所以: B=6.00*(42/40)=6.3m; D=1.85*(42/40)=1.9425m; 取1.94m =1.30*(42/40)=1.365m. 取1.37m2.5净吨位估算排水量计算:=L*B*d*CB 0=171.45t L=40.0m B=6.0m d=1.3m=171.45*(42/40)*(6.3/6)*(1.37/1.30) =199.2t船体钢料计算:采用平方模数法=Ch1*L*(aB+bD)=50.07t L=40.00m; B=6.00t D=1.85mCh1=0.1595=0.1595*42*(6.3+1.94)=55.2t舾装重量估算:=Co2*L*(B+D)=5.2t L=40.0m B=6.0m D=1.85mCo2=0.0166Wo=0.0166*42.0*(6.30+1.94)=5.74t机电设备重量估算:主机功率估算:由于两船主尺度、排水量相近, 形状几乎一样。且航速要求一样,因而采用海军系数法估算。由 又两船V、C一样,所以,且本船仍采用双主机得:P=195Kw*2又 =8.73t所以: * =9.19t. 燃油储备量Wf Wf0 =2g0P1tk10-3其中取: g0 =0.210kg/kWh;P1=195KW;t=72h;自持力3天k的取值范围为1.11.20,取k=1.15;所以Wf =2g0P1tk10-3=20.210195721.1510-3=6.78t. 润滑油重量WL润滑油为燃油总量的某一百分数,取为0.03WL=Wf 所以WL=Wf =0.036.78=0.2034t;取WL =0.20t. 人员及行李D R按照标准,人员重量以每人平均65kg计算,船员行李重量取为50kg(35-55kg),所以DR=6(65+50)=690kg=0.69t。. 食品及淡水DFDF=自持力(d)人员数定量(kg/(d.人) 其中,自持力=3d 人员数=6 定量=食品定量+淡水定量=3.5+60=63(kg)式中:食品定量通常按每人每天2.5-4.5kg计算; 淡水的定量标准与航程/航线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通常海船取每人每天定量100-200kg。我国国内航行船舶,因南北方气候条件相差较大,南方航行船舶淡水消耗量较大,内河船舶因部分洗涤用水可直接利用江水,因此淡水可适量少带,故取60kg所以DF=自持力人员数定量=3663.5=1.143t,取DF=1.14t综上载重量DW可进行估算:DW=199.2-55.2-5.74-9.19-6.78-0.20-1.14=120.95t最后取DW=120t2.6校核和横摇周期估算2.6.1初稳性高GM由经验公式 其中,= 1/3(2.5- CB/CW); 取母型船的重心与型深的比值,为1.49;经上式计算可得: = 0.727, =0.562,=0.078所以 =0.5621.36+0.08(6.3021.36)-1.501.94=0.74m2.6.2横摇周期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完整稳性规则中,横摇周期按下式估算式中,C=0.373+0.023B/dm-0.43LWL10-3 ,其中为水线长,为平均吃水;取=39.9m,=1.30m 所以 =0.570所以 =6.2秒所以,初稳性高和横摇周期均满足要求。2.7估算数据总结船的主要要素如下:=199.2t =42.0m=38.3m =39.9m=6.30m =1.36m=1.94m =0.591=0.74m =6.2s 第3章 型线设计3.1简述本船型线设计采用母型改造方法。型线设计采用优秀母型船资料,根据型线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修改而成。母型船经过广泛的系列船模试验,其阻力、推进等试验资料较全面。优秀母型船符合新船要求,可直接选用母型船的型线资料,型线设计简单可靠。但是选用优秀的系列型线并不代表新船型线设计结果一定是最佳的,所以在后续工作中将根据技术参数对型线进行修改。型线绘制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CAD完成。3.2船型本船为航行于长江B,C(J2)级航区及三峡库区。本船采用全钢质结构,横骨架式结构的单底、单甲板、焊接双艉型船舶。3.3 型线设计基本要求型线设计是船舶总体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初步设计阶段中的型线设计在船舶主尺度确定之后,型线设计应与总布置设计互相配合进行。正式的型线图是性能计算、结构设计、各种布置和建造放样的依据。型线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快速性、稳性、耐波性等性能,同时也会影响到船舶的总布置和建造工艺。综合起来,型线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新船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型线设计通常把快速性(推进和阻力)放在主要地位考虑,同时兼顾耐波性、操纵性和稳性。2、考虑总布置的要求。总布置所需的甲板面积、货舱大开口的尺寸、纵倾的调整等对型线设计都有一定得要求,型线设计中应加以考虑和满足。3、考虑船体结构的合理性和工艺性。4、外观造型。水线以上的首尾轮廓线、甲板边线以及外露的折角线应考虑美观和造型方面的要求。3.4型线图的设绘 3.4.1型线图设绘的几种方法自行设绘法:根据新船的具体要求,按型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参考相近船型的优良型线资料,设计者经分析和思考,对新船型线特征有所把握后,自行设绘型线图。母型改造法:利用与新船相近的优秀母型船的型线资料,应用适当的修改方法,将其改造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新船型线。系列船型方法:选择与新船船型特征相近的系列船型,直接应用系列船型的型线资料,查得设计水线以下及部分设计水线以上的船体型值,需要时作局部修改。数学型线方法:应用数学函数来表达水线或横副线或船体曲面,控制形状特征参数,由计算机程序完成型线生成工作。无论采用何种型线设计方法,现在都可以借助计算机和绘图机来进行型线固的设绘。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应用的许多船舶CAD软件系统中,很多具有型线设计的功能:但是,任何型线设计软件的应用,使用者都必须掌握型线图设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否则,盲目操作软件是不可能得到符合设计意图的优良型线的。以上是船舶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此次是42米河鱼运输船的设计选用母型船改造法且型线改造的不是太大。3.4.2本船的型线设计设计新船的型线,本次设计由老师提供了一艘与新船相近的优秀母型船的型线资料,通过改造,就可得到符合新船设计要求的型线。用母型改造方法生成的型线,可以保持优秀母型船的型线特征,因而对新船的性能比较容易把握。一个有经验的设计师,从优秀线型出发经适当修改而成的型线往往优于用其他方法设计的型线。因此,用母型改造法设计型线是一种非常实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选择母型船时,不仅要考虑到母型船型线的优良性,还要注意到新船与母型船之间要素(如Fn、Cp、Cm、Xb、LppB、Bd等)的接近程度,否则修改量太大,就很难保持母型船的优良性能所以选择母型船时,要对母型船的性能和型线特征加以分析,结合需要改造的参数和修改量对新船的性能作出估计,使修改有的放矢,做到扬长避短。型线设计理论依据:1 船长的变换(仅船长不同) 将母型船各站横剖面完全不变地分别移到相应的站号上,即可得到设计船的型线图。2 船宽的变换(仅船宽不同) 算出设计船个水线的半宽值,即可绘制出设计船的型线图。设母型船船宽为Bo,设计船为B,则比例系数 K=B/Bo。在型船的横剖面图上,分别令某根水线的各站半宽为X0,X1,Xn。将各半宽值分别乘以比例系数K,则新船该根水线的各站半宽值X0=KX0.其他各根水线的半宽值也同样求得。3 吃水的变换(仅吃水或型深不同) 将母型船的各水线半宽值移到设计船的相应水线上即可。4 船长、船宽及吃水都不同 结合上述单向主尺度差异的方法改绘,逐个进行,叠加其结果而得。3.4.3 型线设计过程:在对设计船的型线图进行设计时,依据的是母型船改造法,主要是根据母型船型线图进行部分修改,运用CAD的技巧方法,将主船体首尾方向各缩进一定长度,使之与新船船型保持一致,最终得到42米河鱼运输船型线图,然后再在此图上量取型值,建立常规型值表。具体数据详见附录1。3.5 本章小结设计船的型线设计考虑了多方面的内容,参考母型船型线设计,主要对船体首尾形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具体对船长作了调整,以及对一些细节做了调整。而船舶型线形状并没有做大的改动,因此对船舶稳性及浮态的影响不大。型线图见附录1。第4章 总布置设计4.1 简述总布置设计是船舶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总布置的结果对船的使用效能,航行性能以及结构工艺性能有直接影响。总布置设计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区划船舶主体及上层建筑,包括确定机舱、货舱、油水舱、工作舱室、居住舱室和其他各种舱室的位置和地位。(2)调整船舶浮态,妥善合理地安排船的各部分重量沿船长方向的分布,并且注意控制重量的垂向分布,协调稳性及摇摆性能对重心高度的不同要求。(3)布置船舶舱室和设备,包括各类居住和工作舱室的内部布置,以及舱内(除机器处所以外)和露天甲板上各种设备的布置等。(4)规划各部位的通道和出入梯口。在总布置设计时,除了注意各类船舶布置的特殊要求,还应遵守下列的基本原则:1、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提高船舶的使用效能。2、保证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3、注意船体结构的合理性及工艺性。4、满足各有关规范及规则的有关要求。5、总体布置要便于建造、检查、维修、保养及设备的更换。6、舱室布置时,要注意考虑工作生活需要,尽力改善船员及旅客的工作和生活条件。7、总布置设计要结合建筑学和美学要求,注意外部造型与内部装潢,给人以“美”感。4.2总体布局的区划根据新船的技术要求和使用特点,参考有关型船资料,并遵守法规和规范的规定,对全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4.2.1主船体内船舱的划分该部分的总布置设计主要是确定水密舱壁,甲板和平台、边舱及单层底等的设置与划分等。划分时要满足法规和规范的规定,要符合使用要求,要与适宜的船舶性能相配合。还要考虑诸如结构、强度以及建造工艺等各种因素。(1)水密舱壁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和结构强度上的需要,主船体内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水密舱壁。机舱前后端应为水密舱壁,防撞舱壁的设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横舱壁通常必须 设置在肋位上,因此确定舱壁位置时,应首先确定全船的肋位。(2)机舱的部位长度机舱的部位与长度影响全船不同区域的布局和上层建筑的位置,从而影响船舶的使用效能和技术经济性能。按机舱沿船长所处的不同部位,可以把船分为艉机型、中机型和中艉机型船等。设计船为中后机舱布置的双艉船。(3)甲板甲板和平台的设置是对主船体的垂向分隔,设置时应考虑层数和层高。设计船属于内河客船,考虑其使用要求,设置有主甲板、艏甲板、艉甲板及驾驶室顶棚甲板。艉甲板三方设有500mm的舷墙,两舷各设高靠把2根,双柱桩各1座。4.2.2 上层建筑划分设计船上层建筑主要是船员居住舱室、驾驶室;厕所以及厨房等位于主甲板上。这些建筑的尺度的确定主要考虑布置地位的需要、重心高度、受风面积、驾驶视线等因素。上层建筑的外观造型也是总布置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体布局时,还必须根据船的用途、尺度和航速,把主体、上层建筑及桅杆等单元体从总体外观上协调,使其具有自己的特性及风格。4.3 舱室和通道布置4.3.1 生活舱室的布置设计船艉甲板上2.3m处为上船员室甲板,其上设有船员室6间,铺位6个,厕所、浴室各一间;其面积和设备满足规范的有关规定,床位沿船宽方向布置。其中艉甲板长16.50m,其下为三个舱。艉甲板上布置有生活污水处理间、厨房、厕所。设备布置满足规范要求。4.3.2 工作舱室的布置设计船的工作舱室主要包括驾驶室、舵机舱。驾驶室一般位于最上层,其布置应充分考虑到驾驶人员的视线少受阻挡。驾驶室在船宽方向一般不通至两舷,留出的两舷甲板用于驾驶员瞭望观测。为保证驾驶员的视野,驾驶室的窗应该有足够的数量和尺寸,并应在中心线有一扇窗。设计船的驾驶室设置符合相关要求。本船#29至#35为驾驶甲板,高于强力甲板3.1m,船员甲板与驾驶甲板四周设有900mm高的安全栏杆。舵机舱设置在机舱后,其舱内设备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4.3.3 通道的布置船上的通道包括人行通道和货物通道,设计船不涉及货物通道。人行通道的布置原则是:满足使用和安全要求;符合法规和规范的规定;通行便捷并节省布置地位。室内水平通道(即走道)的布置从使用方面来看,尽量直通,不迂回曲折。垂直通道中的梯道布置应尽可能上下对齐,扶梯位置要明显、易寻。通道要分主次,主要通道应宽敞。通道设计除了要满足人员平时出入需要外,还必须满足法规关于脱险通道布置的要求。当船舶发生危险时,脱险通道应不妨碍人员的撤离和救援工作。船员室外通道主要考虑船员到达各处甲板操作处所的方便。梯子布置除了要考虑各层甲板之间设置斜梯(因地位限制无法设置斜梯时可以采用直梯),还要设置进入各深舱及空舱的梯子,到深舱及空舱的梯子一般可以用直梯。4.4 主要舾装设备布置主要介绍外舾装设备的布置,包括舾装设备、锚泊和系泊设备、救生设备、信号设备的布置。(1)舵设备布置一般船舶的舵均布置于船尾螺旋桨的尾流中。此时,舵可以利用螺旋桨尾流来提高舵效,同时舵也可以起到整流作用,从而改善推进效率。舵的下缘一般不低于基线,以防止搁浅时舵被碰坏,也不高于螺旋桨盘面的最低点,以便充分利用螺旋桨尾流。舵的上缘应尽量接近船尾底部,以降低舵杆弯矩,并减少舵上缘的绕流,从而提高舵效。设计船采用双舵,以配合双桨,更好的提高推进效率。(2)锚泊和系泊设备布置锚泊设备的布置,应根据船舶种类、航区和舾装数,按有关船级社规范的要求进行配置。系泊设备按规定配备,其布置时要注意首尾各设一对平行于船体中心线的带缆桩,兼作拖桩用;系缆用的缆桩应布置在舷侧,通常是两舷对称布置;绞缆机械和绳车应作适当安排;导缆器和导缆孔的配置应与带缆桩结合考虑。本船艏甲板上安有立式人力系缆绞盘,两舷各设双柱桩2座。艏锚置于艏部甲板锚台上,舱内在舱壁前设有1000900700mm的木质锚链柜。(3)救生设备的配备与布置救生设备的配备应符合规范规定,其布置应便于需要时使用。(4)信号桅和信号设备信号桅的位置和高度按信号设备法规关于信号灯安装的规定来确定。信号设备的配备与布置应该符合相关规范与规则的规定。4.5 外部造型与内装设计4.5.1 外部造型设计船舶外部造型包括主船体、上层建筑和设备部件的造型,它们应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造型应遵循美学原则:体现船舶的特征;表现船的“前进感”和“速度感”,要显示出动态的均衡与稳定;造型力求协调、匀称和统一,在形式和内容上也要统一;造型应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时代感。总体布局处理上,应注意外形轮廓的光顺,呈流线形状;要选择恰当的比例关系和合理的尺度;门窗、开孔、栏杆等部件的细部处理上,要注意韵律感和节奏感;要注意突出视觉焦点。4.5.2 内装设计内装设计包括室内空间处理、家具、平面和立面修饰、装潢处理、艺术修饰。内装设计的美学原则:1) 恰当而完善地体现舱室功能,并服从于舱室功能。2) 舱室面积、空间大小,室内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位置应与人体尺度、人的动作和活动地位相配合。3) 舱室的一切设施和布局的安排应以人为中心,为人服务,应体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4) 合理地处理室内空间、设施等尺度的比例关系。5) 室内布局匀称,格调和谐,规整而不呆板,变化而不杂乱,在变化中求得统一。4.6 本章小结设计船的总布置设计考虑了多方面的内容,参考母型船总布置后主要对上层建筑作了改造设计。具体对驾驶甲板建筑形状作了调整,以及对一些外形作了些许修改。船舶布置没做大的改动,对船舶稳性及浮态的影响不大。总布置图见附录2。第5章 主机座图5.1 主机基座5.1.1 概述主机基座用于安装固定船上主机,保证主机在船舶横摇或纵摇时得以稳定;同时将主机的重量及运转时产生的力传递给船体结构。主机基座承受以下的作用力:1)机器重力,均匀地垂直作用于主机基座上,此系静力;2)气缸中气体燃烧压力所形成的机器运动的倾斜力矩,作为静力矩作用于基座上;3)船舶横摇时,机器的惯性力和倾覆力,作为动力作用于基座上;4)机器运转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惯性力,是作用在基座上的动力;5)此外,如基座纵桁兼作船底纵向连续桁材时,尚承受船体总纵弯曲应力和船底板架的局部弯曲应力。在一般情况下,这些作用力可分成垂直力,水平力(横向和纵向)和倾覆力矩。在水平力中,通常以横向力为最大。5.1.2 主机基座的结构形式与要点由于承受垂直与水平载荷,主机基座的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应以垂直及水平构建组成。垂直构建中有纵桁和横向隔板,水平构建为主机基座版面。主机基座通常是由两道纵桁和设在每个肋位处的横隔板及横肘坂组成。横隔板设在纵桁之间,并应尽量升高。横肘板设在纵桁外侧,宽度一般不小于其高度。横肘板还应与纵桁面坂焊接。主机基座纵桁间距由主机制造厂样本要求确定,应与底部旁桁材设在同一平面内,如不在同一平面,则应在机座纵横下增设与旁桁材等厚的局部桁材。主机基座纵桁虽不计入等值梁剖面,但在船体总纵弯曲时,也难免参与弯曲,故为减少纵桁中断处的应力集中,应通达舱壁或向首、尾方向延伸2个3个肋距,并采取逐渐降低的形式。主机基座的高度应根据轴线高度及轴线至机座面板的距离确定。此时尚须注意主机底脚下预留垫块的厚度,垫块一般约厚40mm60mm。纵桁与主机基座的固定螺栓间,须留有装拆时扳手工具的位置。基座面板用以固定机器,其尺寸由机器底座和螺孔的位置确定,一般要超出机器底座外20mm30mm。在固定螺栓附近以适当数量的垂直肘板支持。肘板的高度应为宽度的两倍。5.1.3 主机基座构建尺寸主机基座构建尺寸有两种方法决定:采用主机制造厂建议的尺寸或根据船级社规范的要求。采用柴油机主机基座的构建厚度应不小于表的要求。当主机基座及推力轴承座用螺栓直接与内底板固定时,该区域内板厚度t3应不小于下列要求:1)当装设1470kW以上的大型低速柴油主机时,t3=t,t见表;2)当装设1470kW及以下的主机时,t3该区域的内板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20mm。上述区域的双层底内不应装载油和水,在靠近固定螺栓处应设置局部桁材或半高桁材。邻近油水舱的纵向隔板和旁纵桁在固定螺栓附近设置局部桁材。大型船舶的柴油发电机组基座尽管不作船舶动力推进用,但其功率也不比一班船舶的主机小,该类型基座结构可以参照主机基座的设计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类基座由于布置高度的限制,基座高度一般有限,为保证其必要的刚度,在面板外侧可用签条板加固。5.2 主机座图的绘制方法与规范参考内河建造规范主机机座章节计算尺寸,机座高度和宽度参照主机图纸以及轴系高度来定。5.3 主机座图具体主机座图详见附录三第6章 焊接规格表6.1 概述本船焊接规格表按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第一分册第二篇第一章第四节“船体结构的焊缝设计”及第三分册第九篇“焊接”中第三章“船体结构的焊接” 进行编制。6.2技术说明1本船的焊接技术要求应满足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关规定。焊接材料应满足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第二篇1.4.2要求。2本焊接规格表所列系主要结构和构件的电焊规格,凡未注出的结构、构件焊接一律按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有关规定执行。3凡焊缝长度在300mm以内者一律采用连续焊,肘板与板或构件的焊接采用双面连续焊,焊脚以1级焊缝为准。4各种结构若采用断续焊或单面连续焊时,则构件的端部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双面连续焊的加强焊。(1)骨材的端部应为连续包角焊,其包角焊缝长不小于75mm。(2)骨材端部削斜时,其加强焊长度不小于削斜长度,骨材端部以焊接固定时,其加强焊长度不小与骨材高度。(3)各种构件的切口、切角、开孔(如流水孔、透气孔等)的两端,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包角焊,其长度:不小于50mm。(4)各种构件对接接头的两侧,均应有一段对称的角焊缝,其长度应不小于75mm。(5)甲板机械下构件的角焊缝,在加强区域内应为双面连续焊。6.3 焊接规格表序 号连接构件名称焊缝级别焊缝形式一、船底1中内龙骨与平板龙骨1双42中内龙骨与其面板2或双33所有实肋板与中内龙骨2或双34实肋板与其面板4或单35实肋板与外板3或单46旁内龙骨与外板3或单47旁内龙骨与其面板4或单38旁内龙骨与实肋板2双39中内龙骨与横舱壁1双410旁内龙骨与横舱壁1双411首、尾尖舱内肋板与外板2或双312舱壁与船底板1双4二、舷侧骨架1强肋骨与外板2或双32强肋骨腹板与其面板4或单33首尾尖舱内肋骨与外板,强肋骨与其面板3或单44其它区域内肋骨与外板4或双35舭肘板与外板1双4三、甲板及其支承结构1强横梁与甲板2或双32强横梁与其面板3或单43甲板横梁与甲板4或单34甲板纵桁与甲板板以及与其面板3或单45甲板纵桁与横舱壁2或双36支柱两端及其构件1双4四:舱壁1水密舱壁的周围与其相连部分1双42舱壁板与其扶强材43舱壁水平桁及垂直桁与舱壁及其面板3或单3五:甲板及舱口1主甲板的甲板边板与外板1双4六:上层建筑1上层建筑的外围壁与主甲板1双32上层建筑的外围壁与顶蓬甲板13上层建筑的内隔壁与主甲板24上层建筑的内隔壁与顶蓬甲板2或单35围壁间的连接3或单36甲板横梁、纵桁与甲板47围壁板与其扶强材4七:舾装设备及其它附件:1桅杆与甲板1双32甲板机械基座与甲板1双43系缆桩等系泊设备底座与甲板1双4第7章 中横剖面图7.1 概述中横剖面图是用船体中段范围内数个典型横向剖面图表示船体结构基本情况的全船性结构图样,它是校核船体强度和绘制其他结构图样的主要依据。7.2中横剖面图的组成和表达内容7.2.1中横剖面图的组成中横剖面图通常由肋位剖面图和主要尺度栏两部分组成。 肋位剖面图是中横剖面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表达了船体主要构件的布置、结构形式、尺寸和相互连接方式。剖面位置通常选在船体中段范围结构典型的部位,例如货船常取在机舱和货舱范围内;油船常取在机舱和油舱范围内;小型拖船常取在机舱和船员舱范围内等。对于某一舱室范围中局部不同的结构一般用局部结构图表示,而不再另取剖面绘制完整的肋位剖面图。局部结构图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采用重叠画法表示,即把不在同一剖面上的局部构件表示在肋位剖面图中的相应位置上,如货舱中的强横梁、梁肘板、支柱和货舱口围板的结构,这些构件是可见轮廓在图中用细双点划线表示,不可见轮廓用细虚线表示。二是单独绘制局部结构图表示局部变化的结构,布置在肋位剖面图形的外面,如货舱中的组合肋板结构。由于船体结构通常对称于中线面,所以肋位剖面图的图形允许不全部画出,一般只画略多于一半的图形。剖面图在图纸中根据剖面的肋位编号顺序从左至右依次布置,即靠近船尾的剖面图布置在图纸的左面,靠近船首的剖面图布置在图纸的右面。剖面图中注有两类尺寸:一是构件的定位尺寸,以“金属船体构件理论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