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专业考核大纲_第1页
国贸专业考核大纲_第2页
国贸专业考核大纲_第3页
国贸专业考核大纲_第4页
国贸专业考核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管系国际与贸易专业考核大纲(2009版)目 录1.政治经济学考核大纲12.线性代数考核大纲 33.微观经济学考核大纲54.管理学原理考核大纲75.宏观经济学考核大纲106.会计原理考核大纲137.国际贸易学考核大纲158.统计学考核大纲169.世界贸易组织概论考核大纲2010.国际金融考核大纲2111.货币银行学考核大纲2212.计量经济学考核大纲2813.财政学考核大纲3014.世界经济概论考核大纲3115.国际投资考核大纲3216.商务英语口语考核大纲3317.国际商法考核大纲3518.国际贸易实务考核大纲3619.国际结算考核大纲3820.外贸函电考核大纲3921.发展经济学考核大纲4022.国际市场营销考核大纲4123.国际货物与运输考核大纲4224.国际贸易地理考核大纲4325.证券与期货考核大纲4426.经济法考核大纲4527.电子商务考核大纲4728.国际贸易单证制作考核大纲4929.国际商务谈判考核大纲5030. 人力资源管理考核大纲5131.企业战略管理考核大纲54政治经济学考核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48学时学 分:3学分一、 考核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但比较系统的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而且使学生学到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学好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道它的思想方法、意义和用途,以及它与其它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2. 培养思维能力。能够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运用课程中的概念、方法及性质进行整体思考。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3.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提出并解决相关学科中与本课程有关的问题。能够自觉地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 二、考核内容1.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2.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3. 商品和价值4. 货币与流通规律5.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6.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7.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8. 竞争与垄断9.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产生10. 资本主义的分配11.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13.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14.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5.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9.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20.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三、考核方式1. 本课程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2. 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作业及平时表现(考勤,课堂发言)占20%;期末考核占 80%。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 材: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 参考书目:1马克思:资本论,第1. 2. 3. 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2吴树青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会性1997年版3洪银兴:现代经济学第3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4成思危等:风险投资在中国,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会性1974年版6成思危: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会实践2003年版7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全集第27卷8列宁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9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0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01年第三者1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2年12吴敬琏,刘吉瑞: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13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同心出版社会性1996年版14程恩富等:现代政治经济学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5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陕西人民出版社会实践2000年版线性代数考核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48学 分:3一、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试目的就是检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等。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理解,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正确地使用它们;掌握,指学生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进行有关推导和计算。二、考核内容第一章 行列式1. 了解行列式的概念,了解行列式的基本性质。2. 掌握行列式的计算。4. 理解克里姆法则。第二章 矩阵1. 了解矩阵概念,掌握矩阵的运算。2. 理解逆矩阵、分块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求法。3. 理解矩阵秩的概念,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 第三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1. 了解向量的概念、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2. 理解向量空间的基、维数与坐标的概念,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 1. 了解高斯消元法。2. 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3. 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第五章 矩阵对角化 1. 了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掌握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2. 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掌握相似矩阵的求法。第六章 二次型1. 了解二次型的概念、性质。2. 理解二次型的矩阵表示。3. 掌握二次型标准型求法。4. 掌握二次型有定性的判定。三、考核方式1. 考试类别:闭卷 考试2. 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 考试时量:120分钟4. 试题总数:约25题5.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客观性的题目应占比较重的份量。6. 题目类型(1)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2)综合类 (计算,证明或应用等) (60分)7. 各类题目的特点及考试的目的(1)填空题。一般来说有填写内容较少,而且十分准确,并具有答案的唯一性特点。这是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所填写的内容多半是一些基本原理的结论、条件;名词概念的简单解释;表示一定意义的公式、字母;客观规律等。用这类题目进行考试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能否做到少而精地理解、掌握和记忆。(2)综合题。要求根据相关知识,对所给出的缝合问题,得出正确答案。主要考查学生计算能力、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等。 8. 答题要求同学们拿到考卷以后,首先要把各类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弄清楚,切忌看错题目,所答非所问。对于各类题目的回答要求如下:(1)对于填空题,要求填写要准确,无需解释。(2)综合题。要求解题思路清楚,步骤完整,格式规范化。这类题一般按演算步骤记分,如果计算结果不对,但演算步骤对了,仍可得一定分数。计算题有很多题型,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主要考查学生计算能力、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等。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 材:线性代数;复旦大学出版社;周勇主编。参与书目:线性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刘金旺主编。微观经济学考核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总学时数:56学时学 分:3.5学分一、考核要求、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经济研究方法及其知识体系。了解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并能对一些现实出现的经济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二、考核内容1.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宏观经济学?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经济学发展简史。2. 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弹性理论的应用。3.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4.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规模经济。5. 机会成本;短期成本分析;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长期成本分析。6. 厂商和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7. 垄断;垄断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市场上产量的决定;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博弈论。8. 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和需求曲线;买方垄断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10. 要素的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利润理论;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重点、难点:劳动供给曲线;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11. 一般均衡;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2. 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三、考核方式1. 本课程考核方式:考试。2. 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作业及平时表现(考勤,课堂发言)占20%;期末考核占80%。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 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参考书目:1美保罗.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2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朱善利主编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黄亚钧,郁义鸿.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版.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6梁小民.经济学教学指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版.管理学原理考核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56课时学 分:3分一、 考核要求:管理学原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里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考核,检验学生对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掌握的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全面学习后续 的课程 打下坚实的基础。2、 考核内容:第一章 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1管理与管理职能(掌握)2管理者(理解)3管理学的特点(理解)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中国传统管理理想(理解)2西方管理思想(掌握)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新思潮(理解)4未来管理发展趋势(了解) 第三章决策理论1决策及其类型(理解)2理性决策过程(掌握)3决策方法(掌握)4决策技巧(理解)第四章 计划1目标(了解)2目标管理(理解)3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4计划的类型(了解)5计划的编制过程(理解)6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第五章 组织1组织概述(了解)2组织结构的设计(掌握)3组织结构的常见形式(掌握)4组织权力(掌握)5组织变革(了解)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掌握)2人力资源规划(掌握)3职务分析(掌握)4招聘(了解)5绩效评估、薪酬管理(了解)第七章 领导1领导的性质与作用(理解)2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理解)3领导理论(掌握)4领导艺术(了解)第八章 激励1激励(了解)2激励理论(掌握)3沟通的途径与方法(掌握)第九章 信息沟通1沟通概述(理解)2人际沟通(掌握)3组织沟通(掌握)4沟通的障碍及改善的方法 第十章 控制1控制与控制系统(理解)2控制过程(理解)3控制的类型(掌握)4控制的阻力及其防范(理解)5预算(了解)6管理信息系统(理解) 第十一章 创 新 1创新职能 (掌握)2创新的基本内容 (掌握) 3创新的过程及其管理(掌握)三、课程考核成绩评定本课程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15,实训成绩占15%,期末考试按70记入课程的总成绩。四、教材及参考书参考书目:1徐国华等编著,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2周三多主编,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版3吴照云主编,管理学原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4杨文士、张雁主编,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5H.孔茨、H.韦里克美著,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九版6罗宾斯美著,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七版宏观经济学考核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56学时学 分:3.5学分一、 考核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并能够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1. 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道它的思想方法、意义和用途,以及它与其它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2. 熟悉理论精髓。能够熟悉并运用宏观经济学的诸多理论精髓,尤其是经典理论。3.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提出并解决相关学科中与本课程有关的问题。能够自觉地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 二、考核内容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1.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 国内生产总值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4.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5.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6. 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 均衡产出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 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5. 乘数论6.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7.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8.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 投资的决定2. IS曲线3. 利率的决定4. LM曲线5. IS-LM分析6.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2. 财政政策效果3. 货币政策效果4.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 经济政策目标 2. 财政政策3. 货币政策4. 资本证券市场5. 金融衍生品市场6.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2.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3. 古典总供给曲线4.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5. 常规总供给曲线6.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 失业的描述2.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3.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4. 通货膨胀的描述5. 通货膨胀的原因6.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7.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1.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2.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3. 增长核算4.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5.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6.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7. 乘数-加速数模型8.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三、考试方式1. 本课程考核方式:考试。2. 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作业及平时表现(考勤,课堂发言)占20%;期末考核占80%。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 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四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92年2斯蒂格里茨,经济学,第二版,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7杨小凯著: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8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会计原理考核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56学时学 分:3学分一、考核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二、考核内容第一章 总论 (一)会计的本质(二)会计的职能(三)会计的对象(四)会计的基本方法(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一)会计要素(二)会计等式(三)会计账户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与复式记账 (二)借贷复式记账法第四章 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 (一) 工业企业经营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二) 资金筹集的核算(三) 固定资产投资的核算(四) 供应过程的核算(五) 生产过程的核算(六) 销售过程的核算(七) 期间费用的核算(八) 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九) 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第五章账户分类 (一)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第六章 会计凭证(一)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二)原始凭证(三)记账凭证(四)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第七章 账簿 (一)账簿的意义和种类(二)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三)记账的规则(四)错账更正方法(五)对账与结账第八章 财产清查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二)财产清查的盘存制度 (三)财产清查的方法 (四)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九章 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种类(二)会计报表的编制(三)资产负债表 (四)利润表 (五)现金流量表 第十章 账务处理程序 (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4) 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程序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会计机构 (二)会计人员 (三)会计法规制度三、考核方式(一)本课程考核方式:考试。(二)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作业及平时表现(考勤,课堂发言)占20%;期末考试占80%。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 材:周密.会计学原理,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参考书目:1刘红梅,李雪莲.会计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2湖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用书.会计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国际贸易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64学时学 分:3.5学分一、 考核要求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搞清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同时,对跨国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世界贸易格局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初步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打好基础,为从事贸易实务掌握操作技能、扩展知识面打下基础;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能分析现行的国际贸易格局及政策;提高其独立自主判断、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核内容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2. 国际分工理论的核心内容3. 贸易保护理论的核心内容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5. 关税的种类、关税效应、关税保护率6. 非关税壁垒措施、进口配额和自动出口限制的经济效应、7. 鼓励出口及出口管制的措施8. 关税同盟的动态、静态效应、大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工业偏好理论9.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跨国公司10.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职能、基本原则、法律框架11. 对外贸易的静态和动态利益、贸易发展战略12. 国际服务贸易概念、特点及分类三、考核方式1. 本课程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2. 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作业及平时表现(考勤,课堂发言)占20%;期末考核占80%。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胡俊文,国际贸易,北京:清华出版社,2006版参考书目:1薛荣久,国际贸易,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4版2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3石广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版统计学考核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56学时学 分:3.5学分一、考核要求本考试大纲对考核要点的要求,分别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提出。要求“掌握”的内容,是本课程必备的最重要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操作,灵活应用,这部分内容在整个考试内容中较大比重;要求“熟悉”的内容,是本课程比较重要的业务知识和相关知识,它在整个考试内容中占一般比重;要求“了解”的内容,则是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及理论依据,它在整个考试中占较小比重。二、考核内容Chp 1 绪论 一、统计学的定义及统计工作过程掌握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总体性、数量性、客观性、数据的随机性、范围的广泛性。熟悉统计学的含义。 了解统计学派的发展。 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熟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及它们的应用范围.了解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指标和标志、变异和变量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它们的不同种类和表现形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统计指标体系的含义和作用。了解静态数据与动态的区分。Chp 2 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统计调查掌握定期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意义、作用和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它们的应用范围。熟悉调查的不同种类划分;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墙报单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室调查项目应注意之点和调查表的调查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调查的时间和空间标准确定。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及其在统计工作过程中的地位。 二、统计整理掌握设计统计分组的原则、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要点;掌握按标志特征分组和按标志多少分组的方法;掌握次数分布数据列的编制步骤;数分布的表示方法中,频数、频率、累计次数和频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掌握直方图、折线图、折线图的绘制方法。熟悉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统计整理的内容;熟悉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熟悉次数分布数列的概念和次数分布数列的种类;熟悉设计统计表的总要求和注意事项。了解统计分组的种类;了解统计表的概念、作用、结构和种类。Chp 3 综合指标 一、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掌握总量指标中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特点和相互区别;掌握六种常用重要相对指标的含义和基本计算公式。熟悉总量指标的概念和总指标的种类;概念和表现形式。二、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掌握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掌握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特点;掌握简单几何平均数与加权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方差与标准差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掌握变异系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熟悉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及常用平均数的种类;熟悉影响加权算术平均 数大小的因素及权数的作用;熟悉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特点为和计算方法;熟悉全距、平均差的计算方法;熟悉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和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Chp 4 时间数列一、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掌握不同种类时间数列的特点;掌握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熟悉时间数列的概念和作用。二、时间数列的分析指标1. 水平指标掌握序时平均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掌握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的计算方法。熟悉根据时间数列计算各种水平指标的意义2. 速度指标掌握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掌握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熟悉根据时间数列计算各种速度的意义;熟悉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熟悉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应注意的问题。三、时间数列的分析与预测掌握测定长期趋势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掌握测定长期趋势的移动平均法的具体步骤。掌握根据时间数列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长期趋势预测的方法;熟悉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性变动。Chp 5 统计指数一、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熟悉统计指数的概念和性质;熟悉统计指数的作用。了解统计指数的种类。二、总指数及其编制方法掌握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和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掌握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方法;掌握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条件。熟悉综合指数的意义和特点;熟悉平均指数的含义和常用的基本形式;熟悉平均指数的特点;熟悉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区别及联系。了解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计算方法以及费暄理想公式。三、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掌握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方法、掌握平均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方法。熟悉指数体系的概念与作用;熟悉指数因素分析法种类及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四、平均指标指数掌握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方法。不熟悉平均指标指数的概念;熟悉平均指标指数体系与综合指数体系的关系。五、几种常用的重要指数了解我国目前常用的几种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情况。Chp 6 抽样调查一、抽样推断的意义和概念掌握抽样调查的的性质,总体、样本及样本容量、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以及常用的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矩、样本成数的概念。熟悉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熟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的概念二、抽样误差及区间估计掌握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成数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方法;掌握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成数极限误差的计算方法;掌握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三者的关系。熟悉抽样误差的概念和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熟悉抽样误差允许范围、误差及概率、概率度的含义。了解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意义。三、参数估计(一)参数的点估计熟悉参数估计的概念;熟悉参数的点估计、估计量与估计值的含义。了解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并会验证估计量的无偏性。(二)参数的区间估计熟悉参数区间估计的概念;熟悉一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的求法。(三)抽样组织方式及必要样本容量的计算掌握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方法。熟悉各种抽样组织方式;熟悉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因素,及其与确定样本数目的关系。 四、假设检验(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熟悉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了解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两类错误;了解单边和双边假设检验的概念。(二)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掌握在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条件下,单个正态总体均值假设检验的方法。(三)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掌握总体均值未知的条件下,单个正态总体方差假设检验的方法。(四)总体成数的假设检验熟悉总体成数假设检验的方法。Chp 7 相关与回归一、相关分析熟悉相关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相关关系的种类。熟悉相关关系的描述方法相关表与相关图;熟悉相关关系数的含义、相关系数的特点;熟悉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方法。二、回归分析(一)一元线性回归熟悉回归分析的概念和回归分析包括的主要内容;熟悉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掌握在最小二乘法准则下求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最小二乘法;掌握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的方法。熟悉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方法;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基本形式。(二)非线性回归了解非线性回归的概念;了解几种常见的非线性回归式双曲线型、指数曲线型、幂函数曲线、对数曲线、抛物线型。(三)多元线性回归三、考核方式(一)本课程考核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二)总成绩:期末考核80% + 平时表现20%,其中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考勤、课堂回答问题、课外实践作业如调查方案及报告等。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统计学原理、方法及应用(第二版)/王文博主编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8参考书目:1统计学(第三版)/贾俊平 何晓群 金勇进 编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统计学原理(第四版)/李洁明 祁新娥 编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3统计学(第三版)学习指导书/贾俊平 编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统计学以Excel为分析工具(第2版)/ 宋廷山 葛金田 王光玲 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三版)/ 薛薇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世界贸易组织概论考核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48学时学 分:3学分一、 考核要求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概念、基本原则、各协议所涉及的范围以及各协议的适用和例外,并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WTO各规则和规定的能力,使其能从事件的表象通过分析和论证的方式发现问题的根本;提高学生准确运用WTO规则和协议内容解决实际国际经济纠纷的能力。二、考核内容1. WTO的职能、法律框架、一揽子协议的解释和所包括的附件、WTO的最高权力机构以及成员方的类型2. WTO包含的基本原则、各原则的解释、适用和例外3. 农业协议中国内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含义4. 非关税措施所包含的协议、各协议适用的范围5. 贸易救济措施所包含的协议、各协议相关规则的适用和例外6. 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贸易的适用范围及其各适用范围含义7.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概念和分类8.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9. WTO决策的方式、争端解决的程序和政策审议的原则10. WTO所包含的新议题11. 中国“入世”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三、考核方式1. 本课程考核方式:考试。2. 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作业及平时表现(考勤,课堂小组讨论发言)占30%;期末考核占70%。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 材:张海东,世界贸易组织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书目: 1贾志勇 主编:世界贸易组织基础知识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石广生 主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一),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薛荣久 世界贸易组织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4薛荣久 世界贸易组织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5沈四宝世界贸易组织法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国际金融考核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56学时学 分:3学分一、考核要求国际金融本专业的基础专业课。本课程阐述的是国际金融学科的最一般规律、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介绍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和基础知识。本课程要求考查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基本原理,掌握从事与国际金融业务相关联的经济事务、涉外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所必备的国际金融学理论与实务知识等方面。具体包括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外汇汇率的计算、不同外汇交易工具和交易的方法、外汇风险防范的方法;国际资本流动以及控制等宏观理论。二、考核内容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知识1. 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2. 外汇.外汇市场.外汇管制汇率制度选择3. 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管理4.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金融理论 第二部分 实践技能方面1. 历史上发生的国际金融各方面事件案例2. 利用金融理论分析研究现在和过去的金融事件3. 要求提出自己对现实的国际金融问题解决的建议 三、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作业及平时表现(考勤,课堂发言表现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 材:国际金融,杨胜刚 姚小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二版。参考书目:1陈雨露.国际金融.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 2006 2韩玉珍.国际金融.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4货币银行学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三、编写说明本大纲根据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它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48学时)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四、课程考核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目的与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和货币形态的变迁,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货币制度的内容,重点掌握货币如何发挥其职能及货币制度的类型。【基本概念】 货币与通货;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贮藏;延期支付标准;代用货币;信用货币;本位币与辅币;银行券;货币制度;复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劣币逐良币律。【考核要点】1.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态变迁;2.货币的本质及形式;3.货币的职能;4.货币制度构成要素;5.货币制度类型。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信用与信用工具、利息与利率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并掌握信用、利息与利率的含义;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的划分与特征;信用与利率对经济的作用等内容,重点掌握信用工具的种类、利率的种类、利率的影响因素及利率在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信用工具;本票;汇票;支票;债券;股票;优先认股权;证券价格指数。【考核要点】1.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含义、特点和作用;2.信用工具的种类及特点;3.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含义及区别;4.信用对经济的影响;5.利息率的定义及种类;6.决定和影响利息率变化的因素;7.利率的作用。第三章 利息和利息率【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和金融交易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利率与利率的概念,理解利息的两种计量方法,掌握利率的主要种类;理解和掌握决定或影响利率的因素和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我国1996年以来的利率调整实践;了解利率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和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沿革,理解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及应采取的措施,了解几种主要的利率理论。【基本概念】利率;利率体系;马克思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考核要点】1.利息的含义2.利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利率的种类;4.票据和其他信用工具。第四章 金融机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理解和掌握各类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和业务特点;掌握我国经济中金融机构的构成和现状。【基本概念】直接金融;间接金融;金融机构;信用创造;信用合作社;投资基金;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融资租赁。【考核要点】1.金融机构的基本构成;2.金融机构的基本发展;3.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第五章 商业银行【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组织形式等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商业银行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并能正确认识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职能、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基本概念】银行资本;巴塞尔协议;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存款准备金;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转移理论;信用创造;混业经营;分业经营。【考核要点】1.商业银行的概念、特征、基本类型和职能;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3.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4.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原理;5.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第六章 中央银行【目的与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组织形式等基本知识,理解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的地位、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和金融监管原则,掌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产生、特殊的职能、中央银行开展的特殊的金融业务。【基本概念】单一制体系;多元制体系;代理国库;货币发行;再贴现;清算业务;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考核要点】1.中央银行的产生;2.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地位;3.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及组织机构;4.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5.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6.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原则。第七章 货币供求均衡【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货币范围的扩展和货币的层次的划分,理解货币供需理论的发展变化,掌握货币需求的概念与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的形成、货币供需均衡等,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及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基本概念】二阶式银行体制;法定准备金率;现金比率;超额准备金率;货币需求;货币均衡。【考核要点】1.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的概念;2.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3.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4.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及其决定因素;5.货币供需均衡。第八章 金融市场【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和金融交易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在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与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理解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基本框架,掌握各类金融工具的发行与交易方式及定价原理,重点掌握金融市场的功能,各种证券交易方式,如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等。【基本概念】金融市场;聚集功能;分配功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同业拆借;回购协议;外汇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