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精品解析分类汇编:考点20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17年湖南株洲,20题,2分)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 C64 D96【答案】B【解析】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化学系数的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14+X=44+18 得X=48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A+3B=2C+2D14 4828 3y14:48=28:3y 得y=32故选B 6. (2017年四川广安,6题,5分)右图是实验室中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标签。某同学为了测定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上相符,用烧杯取该溶液50克,加入二氧化锰1克,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49.4克。请回答下列问题: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通过计算回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上相符?【答案】催化作用 (1分)1.6克 (1分)解: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X,根据题意得 2H2O2 = 2H2O + O2 (1分)68 32X (50149.4)克=1.6克 68/32=X/1.6克 解,得 X = 3.4克 (1分)3.4克50克100% = 6.8% 7% 不符 (1分)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上不相符。【解析】(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而且加快反应的速率,是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2)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的质量即:50+1-49.4=1.6g(3)根据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比解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从而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解: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X,根据题意得 2H2O2 = 2H2O + O2 (1分)68 32X (50149.4)克=1.6克 68/32=X/1.6克 解,得 X = 3.4克 (1分)3.4克50克100% = 6.8% 7% 不符 (1分)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上不相符。(2017年福建泉州,22题,5分)氮化铝(AlN)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Al2O3N23C=2AlN3CO,现欲制备13.3吨氮化铝,需要参加反应的氮气质量多少?【答案】设:需要氮气的质量为xAl2O3N23C=2AlN3CO28 82X 13.3t28:x=82:13.3t x=4.5t答:需要氮气的质量为4.5t。【解析】根据氮化铝的质量,和所给出的化学方程式,找到两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反应系数),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求解既得。设:需要氮气的质量为xAl2O3N23C=2AlN3CO29 82X 13.3t28:x=82:13.3t x=4.5t答:需要氮气的质量为4.5t。37. (2017年湖北黄冈,37题,2分)用不纯的锌与稀硫酸反应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实验室用13g 锌粉和2g 铜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答案】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铜不能与硫酸反应,能产生氢气的只有锌粉与稀硫酸的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 (1 分)65 213g x (2 分)即有:65x=13g2 解得x = 0.4g (1 分)答:可生成氢气0.4g (1 分)【解析】据题意铜不能与硫酸反应,能产生氢气的只有锌粉与稀硫酸的反应。写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和根据提供的锌粉的质量,找到锌与氢气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反应系数),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求解既得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铜不能与硫酸反应,能产生氢气的只有锌粉与稀硫酸的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 (1 分)66 213g x (2 分)即有:65x=13g2 解得x = 0.4g (1 分)答:可生成氢气0.4g (1 分)(2017浙江杭州,37题6分)载人宇宙飞船内常用含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可溶性碱,具有碱的通性)的过滤网吸收宇航员呼出的CO2,以净化空气。若载人宇宙飞船内每名等航员平均每天呼出的CO2为550升,请回答:(l)每天吸收一位宇航员呼出的CO2需氢氧化锂多少克?(列式计算,计算时CO2密度以=2.0克升计,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 C 12; Li 7 Na 23)(2)载人宇宙飞船使用的过滤网内选用氢氧化锂,而不用价格更便宜的氢氧化钠,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1)1200克;(2)氢氧化钠有较强的腐蚀性【解析】(1)质量=密度体积 即:m=解得:m=1200克。(2)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腐蚀性太强,故不用氢氧化钠。26. (2017年山东潍坊,26题,8分)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入盛有49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1)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仪器,接下来的操作是_(只写一步即可)。(2)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成计算推理过程)。【答案】(1)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2分,加着重号的词句为答案要点) (2)设8g氧化铁完全反应后生铁的质量为x。Fe2O3+3CO2Fe+3CO2-1分160 1128g xx=5.6g-1分设5.6g铁消耗硫酸的质量为y。Fe+H2SO4=FeSO4+H2-1分56 985.6g yy=9.8g-1分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g/49g)100%=20%-2分答: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其它解答推理过程,只要合理即得分,但必须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或对分析过程的描述,只列出一个或几个代数式不得分。)【解析】(1)一氧化塔具有可燃性,纯度不到加热时会发生爆炸,先同CO的目的就是排出试管内的空气。据题意可知需要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Fe+H2SO4=FeSO4+H2根据提供氧化铁的质量,找到氧化铁与铁、铁与硫酸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反应系数),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求解既得解:设生成铁质量为x消耗硫酸的质量为y(1)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2分,加着重号的词句为答案要点) (2)设8g氧化铁完全反应后生铁的质量为x。Fe2O3+3CO2Fe+3CO2-1分160 1128g xx=5.6g-1分设5.6g铁消耗硫酸的质量为y。Fe+H2SO4=FeSO4+H2-1分56 985.6g yy=9.8g-1分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g/49g)100%=20%-2分答: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其它解答推理过程,只要合理即得分,但必须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或对分析过程的描述,只列出一个或几个代数式不得分。)17(2017年四川宜宾,17题,10分)(10分) 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还得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滤液。(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推断试管内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3) 计算氯酸钾的质量及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4) 计算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MnO2加热【答案】(1)2KClO3=2KCl+3O2(2)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有3.25g的二氧化锰和7.45g的氯化钾。MnO2(3)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加热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x 7.45g yx=12.25g y=4.8g(4)12.25g氯酸钾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2.25g35.5/122.5100%=3.55g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3.55g/(12.25g+3.25g)100%22.9%答:略。【解析】(1)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条件是加热以及二氧化锰为催化剂条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加热2KClO3=2KCl+3O2(2)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且不溶于水,溶解过滤后的固体的质量就是二氧化锰的质量:3.25g,氯化钾溶于水得到的滤液的溶质的质量就是氯化钾的质量:100g7.45=7.45g。(3)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找到氧气与氯化钾、氯酸钾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反应系数),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求解既得解:设生成氯酸钾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解得。(4)根据求出氯酸钾的质量求得,氯酸钾里面氯元素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是氯酸钾的质量和二氧化锰的质量。(2017年安微省,16题,6分)在科学家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可以制金刚石 CO2+4NaC(金刚石)+2Na2O请计算92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答案】解:设92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为x,CO2+4NaC(金刚石)+2Na2O 92 12 92g 96%x=解得:x=12.5g答:92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为12.5g【解析】代入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必须纯物质的质量、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根据题意和提供的化学方程式找到金属钠和金刚石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反应系数),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求解既得解:18(2017年福建福州,18题,6分)根据图12所示的信息计算:图12(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 g。(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方程式:2KOH + H2SO4 = K2SO4 + 2H2O)【答案】 24.5 解:设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为x H2SO4 +2KOH = K2SO4 + 2H2O 98 112 x 56 g10 = x = 4.9 g 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 20% 答: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解析】(1)据提供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既没有沉淀也没有气体生成,混合后的溶液就是反应前两种溶液的质量之和;得稀硫酸的质量为:80.5-56=24.5g(2)代入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必须纯物质的质量、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根据题意和提供的化学方程式找到氯化钾的质量(5610%)和硫酸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反应系数),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求解既得解: 解:设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为x H2SO4 +2KOH = K2SO4 + 2H2O 98 112 x 56 g10 = x = 4.9 g 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 20% 答: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18、(2017年四川雅安,18题,8分)将氯化钠和硫酸钠固体混合物共15g完全溶于水后,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208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净、烘干得到23.3g沉淀。计算:(1)所加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X,硫酸钠的质量为YNa2SO4 + BaCl2 = 2NaCl + BaSO4 (1分)142 208 233Y X 23.3g(1分) (2分)X=20.8g Y=14.2g(2分)氯化钡的质量分数20.8g208g100%10%(1分)氯化钠的质量15g14.2g=0.8g(1分) 答略【解析】据题意可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 + BaCl2 = 2NaCl + BaSO4,生成固体的质量为硫酸钡的质量,根据题意和提供的化学方程式找到氯化钡的质量(23.3g)和硫酸钠、氯化钡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反应系数),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求解既得解:【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X,硫酸钠的质量为YNa2SO4 + BaCl2 = 2NaCl + BaSO4 (1分)142 208 233Y X 23.3g(1分) (2分)X=20.8g Y=14.2g(2分)氯化钡的质量分数20.8g208g100%10%(1分)氯化钠的质量15g14.2g=0.8g(1分)(2017年四川南充,18题,9分)某工厂利用废硫酸和废铁屑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铁屑起反应,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多少?【答案】解:设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为 x Fe+H2SO4=FeSO4+H2 98 152 9.8t10% x98:152=(9.8t10%):x解得:x=1.52t答: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1.52t【解析】据题意可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代入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必须纯物质的质量、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根据题意和提供的化学方程式找到硫酸的质量(9.8t10%)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反应系数),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求解既得解:【答案】解:设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为 x Fe+H2SO4=FeSO4+H2 98 152 9.8t10% x98:152=(9.8t10%):x解得:x=1.52t答: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1.52t28(2017年山东济宁,28题,4分)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方案一: 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右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方案二:另取1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相关资料: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质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答案】(1)42.7(2)57.3原因:(1)中石灰石可能内有反应完全;(2)石灰石中可能含有少量耐高温但能和稀盐酸反应的物质【解析】(1)高温加热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物质减少的质量为CO2 ,根据题意和提供的化学方程式找到CO2的质量(10-8.12)和CaCO3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反应系数),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求解既得解:CaCO3为4.27g,其质量分数为42.7%;同理根据CaCO3+2HCl=CaCl2+H2O+CO2求得方案二中CaCO3为2.52g,其质量分数为57.3%;原因:(1)中石灰石可能内有反应完全;(2)石灰石中可能含有少量耐高温但能和稀盐酸反应的物质10. (2017年山东临沂,10题,8分)张玉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他主为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了,需要重新测定其质量分数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称量该溶液34.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至不再产放出气体后,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称量结果是33.7g。(1)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理由是 ;(2)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5g,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3)计算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 (1)溶液中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1分)(2)0.8(1分)(3)解:设产生0.8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 2H2O+ O2(1分)68 32x 0.8g(1分)解得:x=1.7g(1分)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1分)答: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解析】 (1)溶液中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故质量分数会减小。(2)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O2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减少的质量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34-(33.7-0.5)=0.8g(3)根据题意和提供的化学方程式找到O2的质量0.8和H2O2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反应系数),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求解既得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