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习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湖北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习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湖北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习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湖北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习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湖北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习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比较,错误的是A. 单细胞生物大多通过分裂产生子代 B. 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可占有多个层次C. 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 D. 多细胞生物不一定都有“系统”这一生命层次【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多细胞生物有多种分化的细胞组成,生命活动依靠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详解】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一般通过分裂产生子代,A正确;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可以是细胞层次,也可以是个体层次,B正确;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增殖方式可能有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C错误;多细胞生物不一定都有“系统”这一生命层次,如高等植物,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明确单细胞生物只能依靠多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且植物没有系统层次。2.下图甲、乙依次为蛋白质、核酸的单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可为羧基或氨基,R基的种类决定了单体的种类B. 图甲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影响蛋白质的多样性C. 若是脱氧核糖,则图乙是SARS病毒核酸的单体D. 若是胞嘧啶,则图乙可代表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其结构式中的、可以分别表示氨基酸、羧基;图乙是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可以表示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其分子式中是脱氧核糖或核糖,是磷酸,是含氮碱基。【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为氨基酸的结构式,其中可为羧基或氨基,R基的种类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A正确;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B正确;SARS病毒的核酸是RNA,因此其结构式中的是核糖,C错误;若是胞嘧啶,则图乙可代表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胞嘧啶核糖核苷酸,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单位的结构式,并能够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3.棉子糖是一种由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结合而成的非还原性三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棉子糖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相同 B. 棉子糖是由三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C. 棉子糖可直接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被利用 D. 棉子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产生砖红色沉淀【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棉子糖是一种三糖,由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结合;棉子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详解】棉子糖的水解产物是半乳糖、果糖、葡萄糖,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A错误;根据题意分析,棉子糖是一种三糖,是由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的,B正确;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棉子糖属于能源物质,但是不能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棉子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棉子糖的类型,明确其是由三分子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其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4.下图为某真核细胞局部结构的模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与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均为双层膜结构B. 处发生某种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C. 为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均位于其上D. 细胞核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信息可通过到细胞质【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为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为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是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是核孔,是大分子的运输通道。【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是内质网,是由单层膜组成的,A错误;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中,B错误;为染色质,是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于染色质上,C错误;是核孔,是大分子的运输通道,如细胞核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信息可通过核孔到细胞质,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的结构和生物膜系统,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结合各自的功能分析答题。5.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 某些物质运输过程受氧气浓度的影响,但可能不需要载体B. 组成膜结构的蛋白质、磷脂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不能确定洋葱细胞液的准确浓度D. 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时,细胞中ATP/ADP的值都会变大【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吐和胞吐等,其中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协助;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但是需要载体的协助;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的协助;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依靠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详解】氧气浓度影响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产生,会影响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过程,其中胞吞、胞吐过程耗能,但不需要载体,A正确;组成膜结构的蛋白质、磷脂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B正确;质璧分离和复原实验能验证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但不能确定洋葱细胞液的准确浓度,C正确;葡萄糖进入人的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细胞中ATP/ADP 的值不变,而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消耗ATP,ATP/ADP 的值会一定程度地变小,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法,弄清楚每一种方法进行的条件,进而根据选项要求分析答题。6.卡尔文用以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过程,即卡尔文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示过程将光能转变成ATP中活泼的化学能B. 图示中的a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C. 14CO2中的碳原子经光合作用转移到b物质中D. 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小球藻的叶绿体基质中【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光合作用暗反应(卡尔文循环)过程,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其次发生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即三碳化合物被还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该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因此图中a表示ATP和NADPH,b表示葡萄糖等有机物。【详解】图示为暗反应,而将光能转变成ATP中活泼的化学能的是光反应,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表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B正确;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通过暗反应过程转移到了葡萄糖等有机物(b)中,C正确;暗反应(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过程,明确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进而确定图中a、b代表的物质的名称。7.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B. 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C. 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 d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染色质)的系列变化过程,其中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发生在前期;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发生在后期。【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A正确;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发生在前期,B错误;过程中染色单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相等,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个阶段所处的时期。8.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适宜时段剪取洋葱根尖,可得到较多的处于分裂期的细胞B. 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处理,可使根尖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C. 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D.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详解】一般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期的较多,A正确;用盐酸与酒精(1:1)混合形成的解离液处理根尖,可使根尖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正确;本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C正确;根尖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杀死和固定,因此观察不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连续变化,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的解离步骤细胞已经被杀死了,不可能观察到动态的变化过程。9.人和动物体的细胞中都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这些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B. 原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C.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D. 与癌变有关的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即会导致细胞癌变【答案】A【解析】【分析】在环境中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DNA损伤,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的分类和生长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癌细胞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详解】癌细胞具有不受机体控制、无限增值的特点,A正确;抑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B错误;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因此其在正常细胞中是表达的,C错误;细胞发生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且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癌细胞的概念、特点以及发生的原因,区别清楚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10.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假说B. 等位基因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发生C. 孟德尔遗传规律可适用于细菌的有性生殖过程D. 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是F2出现一定性状分离比的条件【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假设(如孟德尔根据亲本杂交实验,得到F1,Aa这对基因是独立的,在产生配子时相互分离;这里假设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演绎就是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最后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孟德尔遗传规律可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雌雄配子的数量一般不等,正常情况下,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明确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11.下图是某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由细胞可推测该动物是雄性动物B. 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C. 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D. 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均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对称排列在赤道版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版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因此无法判断该动物的性别,A错误;据图分析,图中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图中细胞中含有的核DNA数都是8,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弄清楚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物质的规律性变化,进而判断图中四个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12.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4携带有致病基因C. 7不携带致病基因D. 3和4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且1、2正常,且1不携带致病基因,而后代5患病,说明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且母亲2是携带者。【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据图分析,6是患者,则4为携带者,B正确;7为正常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 C正确;3为男性患者,4为携带者,则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无中生有”的特点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再结合题干信息判断该病再什么染色体上。13.下列有关线性DNA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每个DNA片段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分别位于DNA两端B. DNA分子中某些脱氧核糖只和一个磷酸分子相连C. 碱基对通过氢键相连排列在DNA分子的内侧D. DNA中的A/T碱基对越多,该DNA越耐高温【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两条反向平行脱氧核苷酸链,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结,内侧碱基对(氢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根据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分析可知,每个DNA片段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分别位于DNA两端,A正确;DNA链末端的脱氧核糖上只连着一个磷酸分子,B正确;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链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碱基对通过氢键相连排列在DNA分子的内侧,C正确;DNA中的G/C碱基对越多,该DNA越耐高温,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DNA分子的结构以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明确双链DNA分子中G/C对越多,DNA分子越稳定。14.下图中ae表示中心法则的有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c过程需要3种RNA参与,a、b、c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能发生图中的a、b、c过程C. 以RNA为模板,以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的生理过程为d、eD. 基因通过b、c过程合成的蛋白质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的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DNA分子的自我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翻译,d表示逆转录,e表示RNA分子的自我复制。【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c表示翻译,该过程需要mRNA(模板)、tRNA(运输氨基酸的工具)和rRNA(核糖体的主要成分)的参与;图中a(DNA的复制)、b(转录)和c(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进行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但是不能进行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B正确;图中d过程表示的是逆转录,模板是RNA,原料是脱氧核苷酸,C错误;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的蛋白质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的性状,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准确判断各选项。15.爱德华氏综合征又称为18三体综合征,是仅次于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的第二种常见的常染色体三体综合征,患者有智力障碍、发育延迟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8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B. 可以通过基因诊断的方式来确定胎儿是否患18三体综合征C. 近亲结婚会大大增加18三体综合征在后代中的发病率D. 其形成原因可能是亲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18号染色体未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18三体综合征患者的8号常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体细胞多了一条,该条染色体可能来自于父方或者母方。【详解】18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是18号染色体有3条,A错误;18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不是基因病,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即可确定胎儿的染色体是否异常,B错误;近亲结婚会大大增加隐性遗传病在后代中的发病率,而不会影响染色体异常病的发病率,C错误;该病的患者体内有3条第18号染色体,其形成原因可能是亲本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18号染色体未分离,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三体综合征的病因,明确其染色体组数没有增加,只是18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16.DNA作为经典的多聚长链分子,和自然界一切又长又细的物品一样,具有自我“打结”的特性。这种DNA扭结也存在于活细胞中,但细胞自身具有某种特异性的酶来“解开”这种扭结。下列关于DNA扭结的推测,错误的是A. DNA发生扭结时,扭结部位的直径可能发生改变B. DNA发生扭结后,其功能可能发生改变C. 解开DNA扭结的酶不具有专一性D. 扭结的形成是一种异常现象,但不一定影响生物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DNA具有自我“打结”的特性,导致打结处的DNA分子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但是细胞自身具有某种特异性的酶来“解开”这种扭结,因此结构和功能又恢复正常。【详解】和自然界一切又长又细的物品一样,DNA发生扭结时,扭结部位的直径可能发生改变,A正确;根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原则,DNA发生扭结后,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其功能的改变,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细胞自身具有某种特异性的酶来解开这种扭结”,说明解开DNA扭结的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据题可知,扭结的形成是一种异常现象,但细胞自身具有某种特异性的酶来“解开”这种扭结,因此该现象不一定影响生物的性状,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获取有效信息,明确DNA分子的结构决定功能,进而对各选项进行分析。17.某雄性动物在由精原细胞形成如图所示细胞的过程中,一定没有发生的是A.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B. 部分基因发生突变C. 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 DNA分子的复制【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为初级精母细胞。【详解】图中染色体上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还没有分开,A错误;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该细胞在间期DNA复制时很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B正确;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C正确;精原细胞在间期时发生了DNA分子的复制,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以及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和细胞名称。18.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进入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含有与荚膜形成相关的基因B. 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C. 产生该变异的原因是基因突变D.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蛋白质等物质不是转化因子【答案】C【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菌转化为R型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详解】进入R型菌内的DNA分子含有与荚膜形成相关的基因,可以控制多糖夹馍的形成,A正确;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总是与嘧啶配对的,嘌呤占总碱基数50%,因此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B正确;该变异产生的原理为基因重组,C错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蛋白质等物质不是转化因子,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明确其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以及实验的结论,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9.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延长保温时间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B. 若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可检测到放射性只分布在上清液中C. 艾弗里及赫尔希和蔡斯所做实验的设计思路及所用研究方法是一致的D. 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存活【答案】D【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若延长保温时间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上清液放射性增强,A错误;3H既能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能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可检测到放射性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有分布,B错误;艾弗里及赫尔希和蔡斯所做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均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研究,单独观察各自的作用,但是方法不同,赫尔希和蔡斯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而艾弗里没有采用该方法,C错误;DNA酶能将DNA水解,因此S型菌的DNA用DNA酶处理后,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小鼠存活,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20.囊性纤维病是常见的一种遗传病,其致病原因是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下列有关该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遗传病的病因可能是正常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B. 该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 突变导致基因缺失一个控制苯丙氨酸的密码子D. 合成的CFTR蛋白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囊性纤维病的病因是基因突变,导致CFTR蛋白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转运氯离子的功能。【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囊性纤维病是因为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而其他序列不变,说明该遗传病的病因可能是正常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A正确;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密码子在mRNA上,而不在基因上,C错误;CFTR具有转运氯离子的功能,说明其位于细胞膜上,因此合成CFTR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囊性纤维病发生的机理,能够根据CFTR的功能判断其位置,进而判断其是否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21.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男孩控制色盲的基因不可能来自其祖母B. 患者家系中白化病的遗传表现为隔代、交叉遗传C. 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的父亲一定患病D. 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是21号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男孩控制色盲的基因来自于母亲,而母亲的色盲基因来自于外祖母,A正确;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但是没有交叉遗传的特点,B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因此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的父亲可能正常,C错误;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不是由于21号染色体携带了致病基因,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掌握各种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2.某种名贵植株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全是紫花植株,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控制该花色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 紫花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4/9C. 子代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D. 子代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白花植株比例为1/9【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假设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已知子一代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是9:3:3: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若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则白花的基因型为aa_,因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该花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杂合子占8/9,B错误;子代红花植株(AAbb、Aabb)自交后代,不会出现B_,因此不会出现紫花植株,C正确;子代红花植株(1/3AAbb、2/3Aab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白花植株(aa_)的比例为2/32/31/4=1/9,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和子一代的基因型,进而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并做相关的概率计算。23.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 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会导致基因的种类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 猫叫综合征和白化病的病因都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 正常情况下,二倍体生物的A基因与其突变后形成的基因可存在于同一配子中【答案】A【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也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倒位等不会导致基因的种类发生改变,B错误;猫叫综合征是由5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所致,白化病是由基因突变所致,其中基因突变是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C错误;A基因与其突变后形成的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二倍体生物的同源染色体不在同一配子中,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的三种可遗传变异,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后期的自由组合都属于基因重组。24.某小鼠的体色和毛长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黑色长毛小鼠和白色短毛小鼠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B. F1黑色短毛和黑色长毛交配,后代杂合子占3/4C. F2黑色短毛基因型有2种,数量比为2:1D. F2性状分离比形成的原因是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等【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亲本为黑色和白色,子一代都是黑色,说明黑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子一代黑色与黑色杂交,子二代黑色:白色=3:1,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Aa,则亲本基因型为AA、aa;子一代短毛与短毛杂交,后代出现了长毛,说明短毛对长毛为显性性状,子一代基因型为Bb,亲本基因型为Bb,bb,而子二代短毛:长毛=2:1,说明BB纯合致死。【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黑色长毛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短毛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F1黑色短毛的基因型为AaBb,黑色长毛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杂合子的比例=1-1/21/2=3/4,B正确;F2黑色短毛基因型AABb和AaBb,比例为1:2,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F2中短毛与长毛的性状分离比为2:1,而不是3:1,是因为BB纯合致死导致的,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相对性状法和性状分离法确定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进而确定亲本、子一代和子二代的基因型,并能够根据子二代特殊的性状分离比确定致死的基因型。25.正常小龙虾为二倍体,其生殖细胞中只有一套染色体,但在一次交配中,其中一只小龙虾(甲)的一个生殖细胞拥有了两套染色体,该细胞经受精作用后产生了一个变异新个体(乙)乙个体不但没有产生畸形,而且它产的卵竟然可以不用受精而繁殖出下一代(丙)而且丙的染色体和乙的完全一样。丙同样可以重复上一代的繁殖过程。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的一个生殖细胞拥有了两套染色体,其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B. 乙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 乙丙过程可视为克隆D. 乙个体由它的卵直接发育而成,蜜蜂中,蜂王和工蜂也由配子发育而成【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小龙虾(甲)的一个生殖细胞拥有了两套染色体,说明其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了异常,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乙产生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丙的染色体说明与乙相同,说明乙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详解】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拥有了两套染色体,其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A错误;据题可知,丙的染色体和乙的完全一样,说明乙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由于丙的染色体和乙的完全一样,丙是乙的“复制品”,因此乙丙过程可视为克隆,C正确;蜜蜂中,蜂王和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而雄蜂则由配子发育而成,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都会导致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二、非选择题26.蔗糖是一种不具有还原性的二糖,在蔗糖酶催化下能水解产生单糖。在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向蔗糖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混合并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酶浓度对渗透装置渗透压的影响):(1)若向保温后的混合液中滴加一定量的双缩脲试剂,会呈现_反应;若滴加一定量的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会出现_。影响蔗糖酶活性的环境因素,除温度外还有_等,酶改变反应速率的原理是_。(2)某同学利用U型管和半透膜制成渗透装置,在U型管的一侧装入蔗糖溶液,另一侧装入等体积的清水,一段时间后两侧液面高度差为H并保持不变,如图所示。随后,在清水侧滴加23滴蔗糖酶溶液,H几乎没有变化,而在蔗糖溶液侧滴加23滴蔗糖酶溶液,H先变大,后逐渐变小,最终两侧液面保持水平。实验中清水液面下降,U型管两侧液面维持一定的高度差的条件是_。整个实验中,能透过半透膜的分子有_。在蔗糖溶液一侧加入蔗糖酶溶液时,实验发现2滴蔗糖酶和3滴蔗糖酶的效果基本相同,其原因是酶具有_的特性。若利用淀粉酶替代蔗糖酶,H几乎没有变化,这是由酶具有的_决定的。【答案】 (1). 紫色 (2). 砖红色沉淀 (3). pH (4).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5). 有半透膜且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6). 水、葡萄糖和果糖(水、蔗糖的水解产物) (7). 高效性 (8). 专一性【解析】【分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根据题意分析,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可以催化蔗糖水解产生果糖和葡萄糖。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活性易受温度、pH影响;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详解】(1)混合液中的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蔗糖在蔗糖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都属于还原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等;酶的作用机理是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发生渗透作用要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根据实验现象可知,蔗糖、蔗糖酶不能透过半透膜,而葡萄糖、果糖、水能移透过半透膜。根据题意分析,在催化蔗糖水解的实验中,2滴蔗糖酶和3滴蔗糖酶的效果基本相同,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若利用淀粉酶替代蔗糖酶,H几乎没有变化,说明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即说明了酶具有专一性。【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酶的本质、作用机理、特性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27.请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生物种类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肺炎双球菌T2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HIV病毒(1)在表格中写出T2噬菌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2)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_,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过一段时间后,小鼠_(填“有”或“无”)死亡的可能。(3)T2噬菌体和HIV病毒共同含有的碱基种类是_。(4)烟草花叶病毒在烟草细胞中能发生RNA复制,是因为病毒利用烟草细胞合成了_酶。在人体内,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有_。【答案】 (1). (2). DNA (3). 有 (4). A、G、C (5). RNA复制 (6). 转录、翻译(或者答DNARNA蛋白质)【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可以发生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可以发生RNA的复制、翻译过程;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可以发生逆转录、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如图:。(2)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被杀死的S型菌的DNA可以将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因此一段时间后,小鼠有死亡的可能。(3)T2噬菌体含有的核酸是DNA,HIV病毒含有的核酸是RNA,两者共同含有的碱基是A、G、C。(4)RNA自我复制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烟草花叶病毒利用烟草细胞合成了该酶,进而催化了烟草花叶病毒在烟草细胞中进行的RNA复制过程;人体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没有分裂能力,因此不能进行DNA复制,但是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该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为:。【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中心法则及其补充的内容,明确不同的生物遗传物质不同,可以发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也不尽相同。28.某动物直毛(A)对卷毛(a)为显性;黄色毛(B)对白色毛(b)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黄色毛基因纯合时,才表现为黄色毛。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1)两只黄色毛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毛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只写毛色有关基因),子代白色毛个体的性别是_。(2)现有足够多的直毛、白色毛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要选育出纯合卷毛、白色毛的雌性个体,请 简要写出其步骤:第一步:_,从子一代中选择出卷毛、白色毛的雌雄个体。第二步:_,若子二代中只出现卷毛、白色毛个体,则子一代雌性个体即为纯合卷毛、白色毛的雌性个体。【答案】 (1). 雄性Bb,雌性BB (2). 雌性 (3). 选择多对直毛、白色毛雌、雄个体进行杂交 (4). 选择子一代中的卷毛、白色毛雌性个体分别与多只卷毛、白色毛雄性个体杂交【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直毛基因型为AA或Aa卷毛的基因型为aa;BB为黄色毛,bb为白色毛,Bb在雄性中表现为黄色毛,在雌性中表现为白色毛。【详解】(1)亲本雌性黄色毛基因型为BB,雄性黄色毛基因型为B_,后代出现了白色毛个体(Bb或bb),则亲本雄性黄色毛基因型为Bb,因此后代白色毛基因型为Bb,性别为雌性。(2)根据题意分析,直毛、白色毛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_bb或A_Bb,需要选育的纯合卷毛、白色毛的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bb,因此第一步应该选择多对直毛、白色毛雌、雄个体进行杂交,从子一代中选择出卷毛、白色毛的雌雄个体。第二步选择选择子一代中的卷毛、白色毛雌性个体分别与多只卷毛、白色毛雄性个体杂交,若子二代中只出现卷毛、白色毛个体,则子一代雌性个体即为纯合卷毛、白色毛的雌性个体。【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尤其是Bb在雌雄性中的表现型是不同的,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29.甲、乙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为某岛屿上与外界隔绝的家系的有关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一种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甲病由A和a控制,乙病由B和b控制)。请回答下列冋题:(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2)图中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3)1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6号和7号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的概率为_,该患病男孩所患乙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