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威第十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化学第 十 单元(章)教材分析(一)本单元在化学课程及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它单元的联系前几单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知识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继续和总结。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第十一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二)本单元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本单元内容对应于新课程标准一级主题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四)中的部分内容。(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 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实验探究酸碱的性质。(三)本单元内容的特点本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从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四)新老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比较:新教材将老教材中第八章内容分解成第十、第十一两个单元,老教材中的第二节、第三节部分内容合并成课题一,但是新教材在课题一中只介绍了酸与酸碱指示剂、较活泼金属以及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同时介绍了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而将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单独作为一课题来进行学习。此外,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概念、化合物的分类等知识移至第十一章学习。新教材删去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淡化了酸、碱、盐的概念,尤其是酸、碱的概念,新教材中没有下严格的定义。在介绍盐的概念之前,通过让学生找出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物的共同点,为盐的概念作了铺垫。 X| k |B | 1 . c |O |m新教材只重点学习盐酸和硫酸。关于硝酸的性质在本单元没有介绍,仅介绍硝酸的化学式,磷酸的化学式没有出现。浓H2SO4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改为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新教材中关于溶液的导电性知识没有设立专题来介绍,只是利用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酸和碱的通性没有作出具体的要求。(6) 新教材除了加强实验所占的比重以外,还大力改革实验内容,使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和微型化,以适应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例如,自制酸碱指示剂要求学生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取酸碱指示剂,并试验它们在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这个实验既应用了所学的知识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起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又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用的,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的。武威第十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九 年级 化学 学科 下 册第 十 单元(章)单元(章)名称、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时划分6课时教学课时第1课时总备课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使用酸碱指示剂;认识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特性及稀释方法;认识酸常见的一些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注重化学实验探究,运用师生合作展示交流方法,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及规律的记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会用指示剂;浓硫酸的特性;酸的几点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掌握酸的几点化学性质教法 讲解,实验,合作学法运用师生合作展示交流方法,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及规律的记忆教学准备书本实验10-(16)所需实验仪器与器材,小黑板,实物投影仪等教 学 过 程教 学 札 记(一)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和预习1精读课文、实验演示、活动探究,了解指示剂,学会使用。2会比较二种常见酸的颜色、状态、物理性质及其用途。3理解浓硫酸的特性。4总结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二)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1常用指示剂有哪几种?如何使用指示剂?怎样判定溶液的酸碱性?2说出常见酸的性质、用途。3浓硫酸有哪些特性?其稀释方法是怎样的?4说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新 课 标 第 一 网(三)教师精解点拨预习作业:(或根据生生互动交流情况灵活处理)1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实验10-1现象记录:加石蕊后颜色加酚酞后颜色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结论:酸性中性碱性石蕊酚酞2.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实验10-2现象记录: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打开瓶盖现象原因气味3浓硫酸特性实验10-3现象记录:结论: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 浓硫酸是某些常见气体(如:O2、CO2等气体)的液体干燥剂实验10-4:现象:结论:稀释浓硫酸时要注意什么?注意: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忌往量筒中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课堂练习(5):敞口放置的浓硫酸和浓盐酸,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试分析?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硫酸浓盐酸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课堂小结: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课后作业:课后习题课后反思武威第十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九 年级 化学 学科 下 册第 十 单元(章)单元(章)名称、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时划分6课时教学课时第2课时总备课数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酸的化学性质。(2)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知识。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2)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形成规律性知识教法 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教学准备药品:两瓶未知溶液1(NaCl溶液和稀盐酸)、两瓶未知溶液2(NaCl溶液和稀硫酸)、两瓶未知溶液3(蒸馏水和稀醋酸)、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镁条、锌粒、铜片、生锈的铁钉若干。教 学 过 程教 学 札 记慧眼识酸问题1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两个无色试剂瓶,分别装有稀盐酸和NaCl溶液,如何把它们鉴别出来? 实验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利用桌面上提供的试剂及仪器进行实验。交流展示汇报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盐酸1、石蕊溶液 变红 2、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问题2如果把问题1中的稀盐酸换成稀硫酸,能否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鉴别?小结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总结硫酸的化学性质:硫酸1、石蕊溶液 变红2、Mg + H2SO4 = Mg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H2 Fe + H2SO4 = FeSO4 + H2讨论根据上面的实验,比较盐酸、硫酸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的反应有什么规律?总结 新课 标 第 一 网1、 酸能与指示剂作用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2、酸 + 活泼金属 金属化合物 + 氢气环节二:除锈专家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除铁锈的方法,用到过哪些除锈的方法?上面是物理方法除锈。在化工生产中人们用什么化学原理除锈?实验生锈严重的铁钉分别加入稀盐酸、稀硫酸进行实验。总结3、酸 + 金属氧化物 金属化合物 + 水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Fe2O3 +3H2SO4 = Fe2 (SO4)3 + 3H2O通过学习酸的化学性质,能不能将它提升成为我们的技能呢?1、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两个棕色试剂瓶,分别是蒸馏水和稀醋酸,可用哪些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25题详见学案。学生谈谈学完本节课的一些收获、启示、发现课后小结及作业:课后习题课后反思武威第十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九 年级 化学 学科 下 册第 十 单元(章)单元(章)名称、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时划分6课时教学课时第3课时总备课数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2)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新课 标 第 一 网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形成规律性知识教法 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教学准备药品:NaOH固体、20%NaOH溶液、CaO固体、澄清的石灰水、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洗净的鸡爪、去壳的熟鸡蛋。教 学 过 程教 学 札 记引入新课演示:1.实验(如图)观察甲、乙中发生的现象。2.清水变“牛奶”:吹入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些神奇的现象存在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实验引导NaOH的性质及用途取固体NaO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O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问题: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2.怎样保存NaOH固体?3.它能做干燥剂吗?演示实验10-8:观察用20%NaOH溶液浸泡过的鸡爪。问题:1.鸡爪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2.使用NaOH时应注意什么?3.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实验引导Ca(OH)2的性质及用途材料引入:1.冬天园林工人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2.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3.装石灰水的试剂瓶用久后瓶壁上有一层白色的膜。问题: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物质和化学性质。演示实验109:取生石灰加水观察现象。问题:1.实验现象及反应。2.Ca(OH)2的用途是什么?3.使用它有哪些注意事项?分组实验活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分组实验:1.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2.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滴加NaOH溶液,密封观察。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问题:1.上述三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2.熟鸡蛋掉下去的原因。3.“清水变牛奶”的原因。4.碱有哪些类似的化学性质?活动:竞赛书写相关的反应原理。实验引导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演示实验1010:分别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问题:1.上述哪些物质能导电?2.导电的原因是什么?3.酸、碱如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运用哪些方法?明白哪些道理?课后小结及习题:课后练习课后反思武威第十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九 年级 化学 学科 下 册第 十 单元(章)单元(章)名称、课题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课时划分6课时教学课时第4课时总备课数第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2)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教学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新课 标 第 一 网教法 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教学准备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刚好褪色。蒸发实验所得溶液结晶。教 学 过 程教 学 札 记引入:(播放录像益达无糖口香糖广告)“咀嚼益达口香糖,平衡酸碱度”。口腔内的酸碱之间会怎样呢?板书: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完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注意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指点。思考:1.观察到什么现象?2.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什么?板书: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完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注意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指点。思考:1.观察到什么现象?2.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什么?引导评价:在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评价哪个组的实验方案更方便操作,更快捷实验探究:请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来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的进行情况。提问: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麽?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呢?电脑动画:NaOH + HCl反应的微观过程,讨论上述反应中离子的变化 。讲解: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演示:新制的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分析: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硫酸铜的构成特点。引出盐的概念和中和反应,并分析中和反应特点。板书:中和反应 盐提问:同学们实验后的废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应该怎样处理?了解了中和反应,你是怎样理解酸碱平衡的?请用生活实例说明。总结板书: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问:请同学们归纳酸碱的化学性质有哪些X Kb1 . C om归纳:已学习的酸、碱的化学性质。课后作业:课后习题课后反思武威第十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九 年级 化学 学科 下 册第 十 单元(章)单元(章)名称、课题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课时划分6课时教学课时第5课时总备课数第5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2、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教学重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测试溶液pH的方法。教学难点酸碱性的变化对PH的影响教法 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教学准备演示准备:浓度不同的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组准备:橘子、糖水、肥皂水、汽水、自来水、草木灰水、洗洁精、点滴板、pH试纸、滴管、玻璃棒、镊子等。教 学 过 程教 学 札 记复习提问:1、如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导入新课:我们知道,盐酸、硫酸等酸类物质的溶液显酸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类物质的溶液显碱性,而像食盐、蔗糖等物质的水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我们将这样的溶液称为中性溶液。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通常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仅仅知道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够的,比如,正常雨水略显酸性,为何不叫酸雨呢?什么样的雨水才是酸雨呢?这就需要知道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酸碱度,即酸碱度是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稀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常使用pH试纸来测定。学生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X k B 1 .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食品工厂设计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环保造纸原料的选择考核试卷
- 液力元件在港口起重机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现代金属工艺品设计创新与实践考核试卷
- 水产加工品安全监管与质量控制措施考核试卷
- 电声器件在安防报警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子电路的智能穿戴设备电池管理考核试卷
- 电吹风风力减弱修理考核试卷
- 电机制造中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考核试卷
- 2025年-海南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5年签订好的劳动合同模板
- 物理试题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及答案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 【9道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中考一模道法试卷(含答案)
- 控烟知识培训课件
- 设备的技改和更新管理制度
- GB/T 5453-202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2024年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做好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措施
- 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
- 2025年郑州科技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