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规划道路的大跨现浇箱梁公路桥高墩及盖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跨规划道路的大跨现浇箱梁公路桥高墩及盖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跨规划道路的大跨现浇箱梁公路桥高墩及盖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跨规划道路的大跨现浇箱梁公路桥高墩及盖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跨规划道路的大跨现浇箱梁公路桥高墩及盖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编制依据与原则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1二、工程概况22.1 工程概况22.2气象、水文52.3地质条件52.4施工准备6三、高墩及盖梁施工方法73.1 墩柱施工73.2 盖梁施工18四、危险因素分析224.1 高墩、柱系梁及盖梁施工危险源辨识224.2 高处作业危险源防范措施22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85.1 安全目标285.2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285.3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285.4 安全生产制度295.5 风险接受准则325.6 一般风险源控制335.7 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335.8 安全技术措施335.9、安全检查和验收34六、安全应急预案356.1应急救援机构356.2 职能职责366.3 应急预案响应程序386.4各项应急预案386.5 应急物资与通讯506.6应急预案中的各种急救措施516.7 培训与演练56高墩及盖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与原则1.1 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JTGF801-2012);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7、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表;8、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强制性要求(渝交委201581号);9、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JY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1.2 编制原则1、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消除事故发生隐患,保证安全生产过程中无伤亡、无人为灾害等事故发生,并提高职工在生产活动中所拥有的内在的安全意识,让职工掌握、执行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加强标段项目高空作业、设备处于安全状态下作业,结合本标段施工现场实际,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危险因素,实现安全、有序、连续、合理施工,特制定本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尽可能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根据中交一公局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扩能)JY1合同段K0+000K6+120段内桥梁的特点,本着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加强管理、突出重点、保证安全质量、确保工期、合理投入、安全文明的原则,编制高墩及盖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指导本管段内高墩及盖梁的高空作业施工。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中交一公局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扩能)JY1合同段全长6.12Km,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33.5m,分离式路基宽16.75m。桥梁15座主要为跨规划道路的大跨现浇箱梁,施工进场条件好,沿途均有地方公路分布,施工区域主要为砂岩,地质条件良好。桥梁墩柱均为圆柱墩,采用定型钢模板浇筑。盖梁施工采用穿棒法施工。我标段墩柱共有106根,总长1350.98米,其中沙堡互通E匝道桥4号墩墩柱最长,高度为19.26米,沙堡互通B匝道桥1号墩墩柱最短,高度为6.76米。墩柱混凝土标号C30,钢筋主筋为C28。桥墩工程数量统计如下表1所示:表1 墩柱工程数量统计表序号桥梁名称墩台号墩柱尺寸根数C30砼(m3)钢筋(Kg)备注直径(m)长度(m)HPB300HRB4001津马大桥1号墩左幅1.812.868132.73 371.84063.821.813.025133.13 375.3410431.813.183133.53 378.94169.841号墩右幅1.813.132133.40 377.74156.751.812.975133.00 374.24091.261.812.818132.60 370.74050.772号墩左幅1.815.868140.36 438.94882.481.816.025140.76 442.44922.691.816.182141.16 445.94962.8102号墩右幅1.815.632139.76 433.64822111.815.475139.36 430.14781.8121.815.318138.96 426.64741.6133号墩左幅1.813.868135.27 442.54544.8141.814.025135.67 4464585.2151.814.183136.07 449.64625.4163号墩右幅1.813.632134.67 437.34484.9171.813.475134.27 433.74444.4181.813.318133.87 430.24404.2194号墩左幅1.817.863145.43 483.55418.5201.818.011145.81 486.85456.4211.818.158146.18 490.15494224号墩右幅1.817.148143.61 467.55235.4231.816.989143.13 4645169.4241.816.83142.81 460.45128.7255号墩左幅1.817.944145.64 485.45439.2261.818.048145.90 487.75465.8271.818.152146.17 4905492.5285号墩右幅1.817.079143.44 4665217.8291.816.95143.11 463.15159.4301.816.821142.78 460.25126.4316号墩左幅2.211.926145.31 478.35197.2322.211.986145.54 4805216332.212.046145.77 481.65234.9346号墩右幅2.212.141146.13 484.25264.7352.212.011145.63 480.75223.9362.211.881145.14 477.15183.1377号墩左幅2.214.008153.22 530.45562.2382.214.027153.29 530.95568.2392.214.045153.36 531.45573.8407号墩右幅2.213.686152.00 521.65461.1412.213.544151.46 517.65416.5422.213.402150.92 513.75372438号墩左幅2.213.582151.60 518.75428.5442.213.538151.44 517.55414.7452.213.495151.27 516.35401.2468号墩右幅2.213.708152.08 522.15467.7472.213.544151.46 517.65416.5482.213.381150.84 513.15365.449车行天桥1号墩1.816240.69 458.86510550沙堡E匝道桥1号墩1.816141.55528.84911.9511.816.26140.89522.94849.1522号墩1.814136.474844403.6531.814.26135.8478.24340.8543号墩1.816141.53528.54909.5551.816.265140.92523.24851.6564号墩1.819149.19566.15346.7571.819.26148.53560.45284.4585号墩1.816141.52528.44908.1591.816.26140.93523.34853606号墩1.516.5129.51444.83569.7611.516.7129.16441.13534.9627号墩1.513.5123.86363.12747.6631.513.3123.5359.42712.864沙堡B匝道桥1号墩1.86.757118.24245.72108.5651.87.167117.19232199266沙堡C匝道桥1号墩1.513.601123.55288.12174.9671.513.325124.03293.22213.3682号墩1.514.152124.48301.42477.5691.513.853125306.92518.970沙堡D匝道桥1号墩1.58.108114.1189.31384.2712号墩1.57.979114.33191.71402.1723号墩1.57.038112.3170.51226.7734号墩1.56.962112.44171.91237.2745号墩1.510.984119.47245.41821.8756号墩1.511.016119.41244.81817.376沙堡1号主线桥1号墩左幅1.88.627121.94 2662505.67771.88.475121.56 262.72472.57781.88.323121.17 259.42439.47791号墩右幅1.88.361121.27 259.82444.07801.88.491121.60 262.82472.97811.88.621121.93 265.72501.87822号墩左幅1.87.123118.12 232.22169.07831.86.962117.71 228.62107.97841.86.801117.30 2252072.17852号墩右幅1.86.862117.45 226.32085.67861.86.993117.79 229.32114.87871.87.125118.12 232.22169.47883号墩左幅1.87.125118.12 232.22169.47891.86.97117.73 228.72109.67901.86.815117.33 225.32075.27913号墩右幅1.89.359123.80 282.32691.17921.89.485124.12 2852719.17931.89.612124.45 287.82747.3794沙堡2号主线桥1号墩左幅1.512.149121.46 266.4 1995.4 951.512.034121.26 264.3 1979.5 961.511.919121.05 262.1 1963.5 971号墩右幅1.512.167121.49 266.7 1997.9 981.512.084121.34 265.2 1986.4 991.512.001121.20 263.6 1974.9 1002号墩左幅1.512.649122.34 275.6 2064.7 1011.512.534122.14 273.5 2048.8 1021.512.419121.94 271.4 2032.8 1032号墩右幅1.512.661122.36 275.8 2066.4 1041.512.566122.19 274.1 2053.2 1051.512.471122.03 272.3 2040.0 我标段墩盖梁主要集中在三界互通津马大桥和沙堡枢纽互通E匝道桥,其中最大的为津马大桥右幅6#墩盖梁,盖梁规格详见下表2:表2 盖梁工程数量表桥梁部位尺寸(长宽高m)钢筋(kg)C30混凝土(m3)结构形式津马大桥左幅3#墩13.6*2.8*2.22379883.78三柱式墩180cm右幅3#墩13.6*2.8*2.22379883.78三柱式墩180cm左幅6#墩13.6*2.8*2.2(3)2630999.01三柱式墩220cm右幅6#墩17.52*2.8*2.2(3)38801127.6三柱式墩220cmE匝道桥2#墩8.1*2.5*1.8984536.5双柱式墩180cm5#墩8.1*2.5*1.81241440.2双柱式墩180cm2.2气象、水文项目区属亚热带潮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夏热,风小湿大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年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冬天少见霜雪。九龙坡气温多年平均17.5,极端最高42.2,极端最低-3.7,江津区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2.4,极端最低气温-2.5。九龙坡区年降水量多年平均1064.8mm,最大年1497.4mm,最小年740.7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104mm,年内降水分部极为不均,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8.4以上,降水日数以10月最多,次为46月。江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185mm,主要集中于每年58月,占全年降水量75。2.3地质条件本段为构造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形态上可分为桌状丘、条状丘、浑圆状丘,丘陵的类型和形态与构造、岩性和流水的切割密切相关。线路范围内地形起伏不大,沟谷一般发育,切割深度一般1530m,坡角一般1530,地面高程355.0430.0m,相对高差2580m。斜坡区多基岩出露,或覆盖较薄第四系土层,沟谷底及平缓低洼地带分布少量厚15m第四系土层,下伏地层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自流井组、新田沟组、中统沙溪庙组,岩性为砂、泥岩、页岩,构造位于北碚向斜西翼、温塘峡背斜东翼,岩层产状平缓,倾角1044,岩层倾角向温塘峡背斜核部逐渐变陡,发育两组裂隙,强风化层厚度13m,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位于斜坡区,排泄条件良好,地下水多贫乏。沿线其余段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路段区地震动峰值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2.4施工准备1、施工便道我项目部沿线地形起伏不大、可利用地方道路较多,便道方案选择明确,主要是利用现有水泥道路,局部根据实际情况征用临时用地,设置加宽段,以满足施工需要。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表3 便道基本情况介绍序号便道编号桩号备注11#便道K0+000K1+910方便标头到沙堡互通段施工22#、3#便道K1+910K2+818.75方便沙堡互通段施工34#便道K3+157.25K4+080方便三界互通段施工45#便道K4+080K4+895方便三界互通到隧道口段施工2、设备计划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对所有机械及设备进行检修及调试,并定时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待用状态。对工程中所用的各种计量设备送有关部门进行标定并取得合格证书。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安排性能好的机械设备进场,并对进场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具体机械设备如下表4所示。表4 高墩及盖梁设备计划序号机械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大小料斗大料斗2.5m2套2电焊机BX13002台3砼泵车30米14吊车25吨15发电机150KW16振动棒5047振动棒3024、劳动力计划根据施工进度情况,并且针对高墩及盖梁特点,合理安排高墩及盖梁的施工人员,项目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专业资质并持证上岗,具体人数表5所示。表5 高墩及盖梁人员计划序号工种人数主要工作内容1管理人员1人负责盖梁施工及协调工作2现场技术员2人负责盖梁施工各个程序的报验及技术指导。3测量工程师2人负责盖梁施工的放样和监控工作4专职安全员2人负责盖梁施工现场安全维护工作5混凝土工5人负责本盖梁工程浇筑6钢筋工10人负责本盖梁钢筋安装7电焊工2人负责钢筋安装8模板工6人负责盖梁模板及支架安装9电工1人负责现场施工用电10机械操作手2人负责吊车操作三、高墩及盖梁施工方法3.1 墩柱施工3.1.1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对其施工范围内地系梁顶面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应将表面的松散、石屑等清理干净并用高压水将凿毛面完全清洗干净,再风干,以使其相接触良好;对分阶段施工的墩台身,其接缝亦应作相同的凿毛和清理处理。准确放样出墩身周边线,并调好模板底面水平。3.1.2 施工支架搭设图1 墩柱双排支架搭设平面图图2 双排脚手架墩柱支架侧面图图3 人行通道立面及侧面图3.1.3搭设技术措施1、施工准备(1)在脚手架搭设之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依脚手架搭设方案向施工队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履行交底签字手续,各持一份,互相监督,由班组长向操作人员进行班前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入档。(2)脚手架各种杆件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对使用的材料进行全数检查、验收,方准进场使用,并进入现场后分类堆放整齐。2、脚手架的基础直接搭设在地系梁上的无需处理。在路基上的,搭设脚手架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平整压实,浇筑10cm厚C20砼,保证脚手架基础稳定、牢固,在地面立杆位置垫置方木,之后按设计的立杆间距进行放线定位。3、脚手架结构技术要求(1)脚手架结构采用双排架结构,脚手架里侧立杆距墩身模板20cm,详见示意图。在搭设过程中横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扣件固定。立杆搭设要垂直,横杆搭设要水平,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cm。距地面20cm处设扫地杆。(2)脚手架外侧面必须设置剪刀撑,沿架高通长布置。每组剪刀撑上下要连续设置,斜杆除两端用回转扣件与立杆、横杆扣紧外,在中间要增加2个扣件扣牢,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结点的距离不得大于15cm,剪刀撑杆件的搭接长度为1m,用三个扣件扣牢,扣件扣在钢管端头处不小于10cm处。剪刀撑下端一定要落地。(3)脚手板的铺设,施工操作层的脚手板必须铺满、铺稳、铺严,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对接接头下面必须设两根小横杆,板端距小横杆150mm。(4)作业平台防护,防护栏杆由二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高度为1.2米,下横杆杆离地高度为0.6米,所有护栏用红白油漆刷上醒目的警示色,钢管红白油漆间距为30cm,外面挂设防坠网,并用绳系结牢固。(5)人员上下通道:人员上下墩身采用专门购买的安全爬梯,安全爬梯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安全爬梯基础采用10cm厚C20砼硬化处理。(6)墩柱施工支架高于6m时,支架上延高度上每6m紧靠墩柱设置纵横杆,抱紧墩柱,增强支架整体稳定性。(7)脚手架搭设顺序:脚手架搭设自下而上进行,在地系梁上用粉笔画出立杆轴心线,然后摆放标准底座及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脚手板安装防护栏及防护网。3.1.4 工艺流程图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施工准备及墩身测量放样凿毛墩身钢筋安装墩身钢筋验收及模板安装墩身模板验收及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钢筋制作图4 墩柱施工流程图3.1.5 施工方法3.1.5.1 测量放样墩柱施工,墩身垂直度及高程控制是施工技术控制的关键环节。墩柱中心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在墩柱沿桥梁纵横轴线位置,设置护桩,四周用砼进行包桩保护。墩柱中心位置及垂直度控制:用全站仪坐标法测设墩柱中心点,并用钢尺复核墩间跨径,然后支立模板,底节模板垂直度用吊线控制;混凝土灌注工程中,用经纬仪检查柱顶中心位置偏差,控制柱顶中心位置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在墩柱施工期间,定期对平面及高程控制桩进行复核,在盖梁、支座垫石放样关键工序施工时,必须进行复核,保证准确无误后,方能进行放样施工。3.1.5.2 钢筋骨架的加工与安装(1)墩身钢筋的加工墩身钢筋在钢筋厂集中下料,统一弯制成型,现场绑扎,用搭接焊将主筋与预留桩基钢筋焊接,钢筋与模板之间垫放砼块以梅花形布置,以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钢筋工程具有工程量大、成品的形状及尺寸各不相同、焊接及安装质量好坏对构件质量影响较大、完工后难以检查的特点,本工程钢筋全部集中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运至工地现场绑扎、焊接。(2)钢筋的施工流程材料试验技术交底下料弯制焊接绑扎安装检查结束。(3)钢筋的检查钢筋进场后必须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出厂证明书不全或没有证明书的情况下不予使用。在此基础上试验检查人员对钢筋做全面试验检查,试验内容包括:拉力试验、冷弯试验和可焊接试验等,并分批取样,每批重不大于20吨。(4)钢筋下料焊接钢筋按设计尺寸和形状全部采用机械加工成型,施工前将钢筋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保持表面洁净。钢筋下料严格执行下料单制度,项目填写完成准确,下料时必须按施工图纸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下料。钢筋下料后应对同批同类尺寸的钢筋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可继续下料加工。焊接接头采用电弧焊。所有焊工均持证上岗,并在开始工作之前进行考核和试焊,合格后方可作业施工。焊接件经质检人员检查并抽样进行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采用电弧焊焊接热轧钢筋应作到:焊缝长度、宽度、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电弧焊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应不小于10倍的钢筋直径。钢筋加工检查项目如下表。表6 加工钢筋的检查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 查 方 法1受力钢筋顺长度向加工后的全长()10按受力钢筋总数30%抽查2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20抽查30%3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5)钢筋的绑扎、安装墩柱钢筋笼的安装高度不得超过9m。钢筋现场绑扎时,其各部位尺寸和数量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骨架绑扎时增加点焊数量,以免骨架吊装时变形。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采取在钢筋上绑扎塑料垫块支承,垫块的距离一般为0.71m。墩柱钢筋笼绑扎、安装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同意后方可浇注砼。钢筋安装检查项目如下表。表7 钢筋安装检查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受力钢筋间距(mm)两排以上排距5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用尺量同排梁板、拱肋10基础、锚碇、墩台、柱20灌注桩202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0,-20尺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3钢筋骨架尺寸(mm)长10按骨架总数的30%抽查高、宽或直径54弯起钢筋位置(mm)20每骨架抽查30%5保护层厚度(mm)柱、梁、拱肋5每构件沿模板周过边检查8处基础、锚碇、墩、台10板33.1.5.3 模板安装1、钢筋骨架检查合格后,安装模板。墩柱模板的安装高度不得超过8m。模板采用半圆钢模,对扣整体钢模板。加工由角钢和槽钢组成的桁架,以螺栓连接进行模板加固。下部用桩基内的预埋钢筋加固,上部采用缆风绳加固并加以调整模板,施工时采用钢管脚手架围护,立模等作业,脚手架四周设置缆风绳,施工人员通过钢管脚手架上的爬梯上下人工配合吊车安装,模板上口高于混凝土面不少于1015cm,柱模四周用缆风绳对拉。模板安装前表面应进行打磨平整、光滑,涂脱模剂。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垂直度及墩柱中心偏位。2、模板检查与组拼(1)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要求模板具有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满足结构尺寸要求,表面平整度不大于5mm,无平面翘曲等。对不符合标准的模板进行整形、磨光。(2)模板锈蚀或表面粗糙直接影响到砼的外观,施工前应进行除锈处理。(3)安装前应有详细的模板施工工艺方案,进行拼模设计、编号。(4)根据拼模方案进行模板的组拼,不得随意更换。3、模板安装与固定(1)模板加工完成,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2)模板安装要满足要求,加固牢固可靠。模板安装完成后,专业木工要进入模板内部检查模板间的拼缝是否满足要求,不允许错台和缝隙宽度超标;(3)墩柱模板用吊车分节吊装拼接,将模板连接成为一整体。为保证模板的整体性、刚度和稳定性,加工由角钢和槽钢组成的桁架,以螺栓连接进行模板加固;(4)模板间的止水胶带粘贴位置应约低于面板12mm,连续不断,模板连接紧密后,密实且与面板相平,保证拼缝面平且不漏浆;(5)模板在安装前,先用水对面板进行擦洗干净,表面风干以后,采用滚筒或刷子对面板涂抹脱模剂,脱模剂要均匀。如果刷脱模剂后遇到下雨天气,采用塑料薄膜或彩条布及时进行遮盖;下雨中面板未干严禁刷脱模剂;面板涂抹脱模剂后,要及时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覆盖,防止灰尘污染;(6)模板下部用桩基内的预埋钢筋加固;(7)模板拼装完成后,上部采用缆风绳加固并加以调整模板;(8)模板如果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利用砂浆带进行找平,模板底口采用木板进行垫平垫实;(9)模板加固且经测量符合后,经模板工对加固情况等进行检查,监理复核合格后才能进行砼浇注施工;(10)模板检查完成后,对模板底口四周的缝隙进行封堵,先贴海绵条进行堵缝,然后在外用砂浆进行细堵,保证底口不漏浆;(11)砼浇注过程中,派2个专业模板工值班,时刻观察模板变化情况且进行处理;4、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1)模板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2)为防止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在模板就位前,模板底口需贴海绵条。(3)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脱模剂应选用优质清亮的机械润滑油调配适当的优质柴油调和而成(配比约为4:1),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重复使用的模板、支架、拱架应经常检查、维修。(5)浇筑混凝土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值如下表所示。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模板标高102模板内部尺寸203轴线偏位104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5模板表面平整56预留件中心线位置37预留孔洞中心位置108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10,-05、模板拆除与保养(1)模板装转运过程中不得有尖锐的构件压在面板上或刮到面板上,以免模板面板损坏;(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棒不得接触到模板板面振捣,泵管等移动时也不能撞击到面板上,以防面板被破坏;(3)砼浇筑完成模板拆除后及时将模板外侧残余混凝土清除,并清洁面板刷上脱模剂;(4)模板拆除后及时对模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需及时修补,以免影响后续混凝土浇筑质量;(5)拆模和安装模板需安排同样一批人员控制,以便于对模板保护;(6)拆模或装运时,模板起吊要均匀平衡受力;(7)模板存放要整齐、平整、垫实,避免在其上堆积重材料;(8)模板按每套编号对应使用,两套间不能调换安装,即模板要对号入座。3.1.5.4 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采用C30商混,经检验合格后进场使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其施工范围内基础顶面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应将表面的松散层、石屑等清理干净并用高压水将凿毛面完全清洗干净,再风干,以使其相接触良好。墩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高度不得超过6m,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不得大于5m/h。2、混凝土的运输入模混凝土由罐车运送至现场,放入料斗内,利用吊车将料斗吊至待浇筑位置入模,入模高度不能大于2m,超过2m则布置串筒。应避免串筒出料处混凝土接触钢筋,发生分离、离析。3、混凝土浇筑振捣(1)浇注混凝土前,检查模板、沉降观测点及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2)混凝土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在全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且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表8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振捣方式浇筑层厚度备注采用插入式振动器300采用附着式振动器300采用表面振动器无筋或配筋稀疏时250配筋较密时150(3)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要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灰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且满足下表要求。表9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不高于25气温高于25C30210180C30180150(4)当允许间歇时间已经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留置施工缝。(5)混凝土浇筑采用吊车吊放料斗入模,通过串筒浇筑。(6)浇筑混凝土应使用振捣器捣实,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而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10cm。表面振捣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捣部分的边缘。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为2030秒,以混凝土不再沉落,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振捣过度造成混凝土离析。(7)混凝土质量检验如下表10所示:表10 混凝土质量检验检 查 项 目允 许 偏 差检 查 方 法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试件试压平面尺寸(mm)20钢尺量长、宽各3处竖直度(mm)H30mH/1500且不大于20吊垂线或经纬仪:测量2点H30mH/3000且不大于30顶面高程(mm)10水准仪检测5-8点轴线偏位(mm)25经纬仪检查,纵横各2处节段间错台(mm)5尺量:每节检查4处预埋件位置(mm)10尺量:每件大面积平整度(mm)52m直尺: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2测1处4、施工缝处理(1)在灌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或与砼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2)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闭,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砼砂浆,再灌注砼。5、确保混凝土工程结构外观质量的措施(1)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颜色色泽均匀、一致,同一种结构使用同一种水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制计量工作,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及搅拌时间。(2)增强模板加工和安装精度,确保混凝土结构线型顺适、圆滑。(3)混凝土结构表面尽量不留预埋件,设置预埋件时,预埋件外观尺寸一致。修复时保证新老混凝土外观一致。(4)脱模剂涂抹均匀,确保混凝土外观颜色美观。(5)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对拉拉杆安全可靠,防止变形。模板要求板面平整、清洁,接缝严密,不漏浆,无错台。(6)选用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混凝土振捣,既防止欠振影响混凝土强度,表面出现气泡,又避免因过振而产生的混凝土离析现象。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防止漏振和过振而产生混凝土表面翻砂现象,适时控制混凝土脱模时间,防止过早脱模混凝土表面被拉毛。(7)严格进行混凝土的养生,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防止混凝土外表被油污或水泥浆污染。3.1.5.5 砼的拆模及养生1、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采用塑料布等进行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2、在任意养护期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3、混凝土浇筑后,在常温条件下12h内应覆盖湿土工布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宜,养护时间不少于七昼夜。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水,应在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当气温过低时,可采取蒸气覆盖养生。4、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进行拆除,混凝土强度不小于2.5MPa,一般情况下3天后拆除模板,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拆模时间。拆除模板时要轻拆轻放,以免破坏墩柱和使模板变形。5、承重部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混凝土强度的100%,方可拆模。6、拆模工作应至上而下进行,不应使混凝土受振损伤,并减少模板损伤;拆除模板时,不应影响混凝土的继续养护。7、模板拆除后,墩柱体外覆盖塑料薄膜,顶放置水桶,水桶上开一能调节水量的开关,水量大小以持续保持立柱表面湿润为准。并由专人定期检查桶内水量,随时将水加满。8、养护时砼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用水必须使用清水,严禁使用泥浆水或有其他颜色的水进行养护,以免影响砼的质量和外观色泽。9、砼的开始养护时间一般在混凝土收浆后,此法养生期间经常使墩柱保持湿润,效果较好,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10、混凝土养护时间如下表所示。表11 混凝土养护时间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6090大于90洒水天数(天)147可不洒水3.1.5.6 墩柱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对其施工范围内基础顶面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应将表面的松散、石屑等清理干净;对分阶段施工的墩台身,其接缝亦应作相同的凿毛和清理处理。2、墩柱高度超过6m时,必须分节段施工,节段的高度宜根据混凝土施工条件和刚劲定尺长度等因素确定,但不得超过6m。上一阶段施工时,已浇节段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2.5MP。3、在模板安装前,应在基础顶面放出墩、台身的轴线及边缘线;对分节段施工的墩、台身,其首节模板安装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应严格控制。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应通过测量监控措施保证墩、台身的垂直度,并应有防倾覆的临时措施;对高墩且风力较大的墩身模板,应考虑其抗风稳定性。4、应采取措施,缩小墩、台身与基础之间的浇注混凝土的间隔时间,间歇期不宜大于10d。5、浇注混凝土时,串筒、溜槽等的布置应方便摊铺和振捣,并应明确划分工作区域。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6、墩柱高处作业的施工安全应符合安全施工文件的相关要求。7、模板必须板面平整、光滑,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隐定性,支撑牢固。横竖缝排列有序,连接紧密,保证板缝不漏浆。并设专人在砼灌注过程中加强检查、调整,以保证砼建筑物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8、墩身砼水平分层进行灌捣,厚度为30cm,且一次连续灌注。如因故中途停灌,灌注面立即整理成水平面,严格禁止斜面接缝。9、严格控制砼塌落度,砼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用滑槽、串筒等灌注,防止砼离析。砼适当振捣,既要防止振捣不足,也要防止振捣过量,以砼不再下沉、表面开始泛浆、不出现气泡为度。浇注混凝土坚持动态质量控制和“三方值班制”(分项工程施工负责人、技术和试验人员),人、机、料、工、环有一不具备,质检工程师不得签开盘令。10、墩顶预埋件,牢固固定在钢模板内侧,确保预埋件位置正确,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3.2 盖梁施工3.2.1 施工工艺流程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5所示:图5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3.2.2 支架安装根据我部现有材料及多年施工经验,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桥梁盖梁采用横穿钢棒法施工。横穿钢棒法施工要点:(1)预埋孔洞底位置准确,预留孔洞标高=设计墩顶标高-(底模厚度+横向槽钢高度+I45a工字钢主梁高度+卸落块高度+钢棒直径)。要求定位准确,误差不大于5mm。(2)I45a工字钢主梁每侧布置两根,其上按照墩间间距48cm、墩外间距30cm布置槽钢支撑,上覆定型梁底钢模。(3)横向槽钢每侧伸出盖梁100cm,作为工人操作平台,操作平台防护栏杆由二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高度为1.2米,下横杆杆离地高度为0.6米,所有护栏用红白油漆刷上醒目的警示色,钢管红白油漆间距为30cm,沿钢管四周挂设防坠网,并用绳系结牢固。施工操作平台的脚手板采用5cm厚松木板,松木板必须铺满、铺稳、铺严,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对接接头下面必须设两根小横杆,板端距小横杆150mm,并在施工平台四周采用5cm厚松木板设置一圈高度为20cm的挡脚板。(4)在墩柱预留孔内安放120钢棒,每端伸出墩柱至少35cm,做盖梁底模纵梁的底支撑。(5)钢棒预留孔采用PVC管预设,周围必须采用防崩钢筋等进行加固,防止砼压坏。盖梁支架体系见图6:图6 盖梁模板支架图3.2.3 安装底模作业平台搭好后底模安装前,凿除墩柱顶部混凝土浮浆并进行凿毛处理,使墩柱上口与盖梁底部齐平或略高于盖梁底1cm左右。盖梁模板采用厂家加工的定型整体组合钢模,为保证模板的使用性能和吊装时不变形,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进场后需要进行试拼,并进行模板验收。底模安装采用吊车辅助作业,全部底模安装就位后,由测量人员放出盖梁纵、横轴线,调整盖梁底模,要求模板中线与放样轴线相吻合,并测出模板标高,底模板的调节,可通过钢棒顶部的卸落块进行,卸落块可调节高度范围为14cm。盖梁底模接缝需紧密,在模板接缝位置贴以双面胶或采用泡沫剂填塞,避免浇筑砼时发生漏浆现象。3.2.4 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骨架加工在三界互通钢筋加工场统一制作,在桥梁施工场地内临时硬化一块地皮作为盖梁钢筋骨架存放场地,钢筋临时存放均要求上盖下垫。钢筋原材进场要通过试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钢筋焊接试验室要按频率进行抽检。钢筋加工必须按照设计构造图放出盖梁钢筋骨架各种型号钢筋的大样图,依图进行钢筋加工制作,成形钢筋上、下层焊成闭合骨架,再与其它主筋及斜筋焊成成片骨架,焊缝均采用双面焊,将成片骨架运至施工现场,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吊至盖梁底模上,进行整体绑扎施工。钢筋加工时,还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2)应避免在结构的最大应力处设置接头,并应尽可能使接头交错排列,接头间距互错开的距离大于50cm;(3)双面搭接焊长度5d,单面搭接焊长度10d(d为钢筋直径);(4)焊接时存留的焊渣应除去。在安装钢筋骨架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所示控制各种型号钢筋的位置,在骨架顶上预埋支座垫石的钢筋网及挡块预埋筋,其位置与设计要求吻合。在盖梁钢筋骨架底部和前后两侧绑扎砼垫块,其间距在纵、横向不大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