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都市三期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_第1页
东方都市三期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_第2页
东方都市三期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_第3页
东方都市三期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_第4页
东方都市三期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 前言11.1项目由来11.2评估工作依据及任务11.3评估工作概述21.4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31.5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42地质环境条件72.1气象、水文72.2地形地貌72.3地层岩性72.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82.5工程地质条件112.6水文地质条件132.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3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53.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153.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64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74.1 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174.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8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195.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195.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195.3防治措施196 结论与建议216.1结论216.2建议211 前言1.1项目由来盱眙贝斯特房地产有限公司拟在盱眙县经济开发区建设东方都市三期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为此,盱眙贝斯特房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对拟建东方都市三期工程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我院接受任务后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国家和江苏省有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开展工作,编制、完成了本报告。1.2评估工作依据及任务开展本次工作的主要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及其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苏政复200631号;、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苏国土资发200395号:江苏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盱眙贝斯特房地产有限公司提供的与该项目有关的资料等。主要任务是: 收集评估区及附近地区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各种有关资料,加以分析和研究,并对评估区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调查,阐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分布、产生原因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和拟建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作出建设场地土地适宜性评价结论。1.3评估工作概述1.3.1工程概况与用地范围拟建工程位于盱眙县经济开发区东方大道东侧淮源矿业公司北侧(图1)。拟建项目规划土地23362,约合35亩,用于新建东方都市三期工程。图1 地理位置图拟建建筑物为八幢6+1层商用住宅楼,底层为商铺,楼高约24m。1.3.2以往工作程度对评估区所在地区地区,以往有关单位曾开展过区域性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近十多年间有关部门针对盱眙县城区工程建设又开展了不少专门性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一步查明了浅部土层的岩性、结构、分布及其它工程地质特征等。以往取得的这些成果资料,为本次评估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次评估主要参考的文献资料见表1。前人主要工作成果一览表 表1序号资 料 名 称提交单位及提交时间11:20万盱眙幅区域地质报告江苏省地质局区调队 197921:20万盱眙幅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84.053盱眙县东方都市三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江苏省华信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2008.014江苏省盱眙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2006.07 1.4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关要求、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拟建项目特点,本次评估以收集,分析、研究现有资料为主,在此基础上,补充开展了野外地质和地质灾害调查,重点调查评估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下水、地质灾害类型和特征。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编写了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5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1.5.1评估范围拟建葵花新寓项目用地范围为一近似矩形,长约224m,宽102m,规划用地面积约23362m2(约35亩),见图2。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所在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特征等,本次评估以规划用地为主,向四周分别适当外扩。图2 评估区位置及平面布置图1.5.2 评估级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划分。拟建葵花新寓项目主要为八幢多层商用住宅楼,属一般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确定该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2地质环境条件2.1气象、水文2.1.1气象拟建场地地处半温润温暖带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4.7,一年内最热为7、8两月,年均气温27,最冷为1、2两月,年均气温1-2;年均降水量950mm,雨季为6-9月,含全年降雨量的50-80%;年均蒸发量为1550mm。2.1.2水文 拟征场地西侧5.5km为淮河,场址区附近有大小水库数个,离场址区最近的为其东侧1.7km的小太湖、北侧1.3km的牛坝水库。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基岩裂隙水,含水量均较小。2.2地形地貌评估区及其附近在地貌上属岗地区,地形略有起伏。征地范围内已为人工填平,场地标高约在3845m。征地范围内有一水塘,长约20m、宽约10m、深12m,以后2楼将坐落于此水塘上。拟建场地西侧59km分布丘陵,主要山体为小团山、磨盘山、天台山(标高146.0m)、第一山(标高101.0m)、戚大山。2.3地层岩性评估区地层处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的西北部边缘,具扬子地层区向华北地层区过渡的特点。根据钻孔揭露与前人资料,主要地层有震旦系上统黄墟组及灯影组、白垩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见表2)。区域(盱眙县)地层简表 表2界系统地层名称及(代号)厚度(米)主要岩性分布范围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34.7粉质粘土、粉土、淤质土沿淮河湖圩及山间沟谷上更新统戚咀组(Q3q)37粉质粘土、粉细砂,含铁锰质钙质结核鲍集管镇、渔沟十里店木店马坝张洪中更新统泊岗组(Q2b)26.02粉砂质粉质粘土、中细砂洪山头淮河南岸,多见于十里营马坝一带钻孔中下更新统豆冲组(Q1d)21.5粉砂、细砂见于马坝维桥一带钻孔中上第三系上新统桂五组(N2g)171.65306.1玄武岩夹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砂砾岩夹玄武岩西南山区中新统下草湾组(N1x)93.5砂质泥岩、砂砾岩夹玄武岩鲍集、管镇、河桥及东阳以南峰山组(N1f)137.6砂岩夹粉砂质页岩和泥岩鲍集、管镇一带下第三系古渐新统E1-32000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夹粉细砂岩鲍集、管镇、河桥及东阳以南地区中生界白垩系上统K21000粉砂岩、细砂岩、砂砾岩、凝灰角砾岩见于黄花塘泥沛、维桥一带钻孔中古生界二叠系上统P2500灰岩、白云质灰岩、石英砂岩、粉细砂岩寒武系见于维桥一带钻孔中上元古界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d929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千枚状页岩含硅质条带或团块老子山佛窝一带黄墟组Zh580薄层灰岩夹千枚状页岩、千枚状粉砂岩张八岭群Ptzh7738千枚状粉砂岩、变凝灰石英角斑岩2.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2.4.1地质构造场地所在区域位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秦岭纬向构造带重迭复合形成的苏北凹陷西部边缘,南邻淮阳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外缘。图3 近场区地质构造图评估区所在区域在构造上位于苏北坳陷的西部边缘,郯庐大断裂的东侧,构造形迹多样。近场区断裂构造主要以NNE向为主,主要断裂构造如下:淮阴响水口断裂(F1 )、老子山石坝断裂(F2 )、穆店上何郢断裂(f1 )、马庄古城断裂(f2)、渔沟桂五断裂(f3 )、淮河自来桥断裂(f4)和戚庄汊涧断裂(f5)。(见图3)。现将郯庐断裂及距离评估区较近的断裂叙述如下:(1)郯庐断裂:该断裂为我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的NNE向区域性深大断裂,大体由五条互相平行的主干断裂组成,走向5O15 O,北宽30公里,南宽22公里。其东界为山左口泗洪断裂,西界为纪集王集断裂。第四纪以来,该断裂在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分段性差异活动,在时间上表现为多期活动特性。山东境内断裂活动强,时间新,1668年山东郯城8.5级特大地震就发生在该断裂上,属全新世活动段;江苏境内宿迁泗洪段断裂活动较弱,历史上从未有过破坏性地震发生的记录,据有关资料(测年等),推测该段断裂属晚更新世。评估区距离该断裂大约29km,受郯庐断裂的影响微弱。(2)渔沟桂五断裂(f3)该断裂分割西侧老子山佛窝断褶隆起带和十里营古城断陷带。断裂呈北520东走向,被北西向断裂切割成不连续的数段,其西侧为震旦系上统,以东为第四系,为挤压逆冲断层。断裂在工程场地东侧数百米远。 (3)淮河自来桥断裂(f4)断裂位于老子山佛窝断褶隆起带西侧,沿淮河经天明化工南延至自来桥,呈北1020东走向,总长约60公里。断裂沿淮河发育,可见一系列陡崖,断面略向西倾斜。该断裂附近岩层较破碎,小构造极为发育,主要有一系列与之平行的小断层。龟山头、西山咀子一带可见数条北北东向压性、压扭性断层,均由宽数米至数十米的破碎带组成,其内构造角砾岩发育。该断裂为张性特征,工程场地位于此断裂东侧4公里左右。f2f4断裂为近场区北北东向断裂,又为盱眙构造带的主干断裂,工程场地位于该主干断裂区域内,断裂的最晚活动时代均为第三纪,其中渔沟桂五断裂晚第三纪活动最为明显,工程场地位于该断裂附近。2.4.2区域地壳稳定性本区地震主要受郯庐断裂影响。郯庐断裂为中生代以来活动的深大断裂,距评估区约29km(见图4)。据相关资料,对评估区影响最大的地震为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81/2级地震。有关地震资料反映,区内地震经常发生,但震级弱,最大震级为5级(见表3),为区域地壳相对稳定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为设计地震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盱眙地区及临近地区地震活动一览表表3 时间地点震级时间地点震级1549.6.22盱眙西北洪泽湖中51972.11.22高桥11842, 33002.11570古泗洲城附近118.5,33.1(今大桥北)3.251974.5.23洪泽湖中11844, 33193.61623.1.2县城附近3.251975.2.1洪泽湖中11842, 33111.71642大桥北旧泗洲城51978.2.12官滩集11831, 33072.81654.11.12县城附近3.251978.3.26洪泽湖中11847, 33183.0图4 郯庐断裂带宿迁泗洪地质构造图 2.5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时代、岩性、成因、物理力学性质及岩体的风化程度,结合本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踏勘,将评估区地层情况叙述如下: 层素填土:灰黄色,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大量植物根系。该层全区均有分布,层厚1.601.90m。层淤泥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饱和,含有腐殖质。该层仅在水塘区域可见。层厚0.30.8m。层粘土:灰褐色,可塑硬塑,光滑,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全区均有分布。该层未揭穿。另外,根据区域资料可知,上述层下面还有如下地层:层粘土混碎石(Q3al+pl) :灰黄色杂灰白色,硬塑坚硬,摇震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混角砾、碎石,成份以灰岩、页岩、白色凹凸棒土为主,次棱角状,直径小者0.51.0cm,大者25cm,个别达810cm,约占1530%,钻进较困难。平均厚度4.96m,厚度变化较大。场地内下伏基岩为元古界震旦系上统的灯影组(Z2dn),岩性为灰岩、页岩。灰岩力学强度较高,属较硬质岩石,页岩强度低,属软质岩石。按岩性分为层灰岩、层页岩,层根据其风化程度,以下标12分别表示全风化、强风化。层中等风化灰岩:灰黄色杂棕红色,局部为灰色、青灰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局部可见溶蚀孔洞,直径12mm,呈灰黄色,顶部碎块间夹粘土,钻进较困难。厚度0.305.70m,平均厚度2.06m。-1层全风化页岩:褐红色、棕红色,层状结构已破坏,岩芯风化强烈,呈土状、碎石状,碎石手折易碎,浸水易软化,该层零星分布。-2层强风化页岩:褐红色、棕黄色,层状结构,岩芯碎石状,碎石手折易断。厚度0.902.80m,平均厚度1.85m。该层零星分布。2.6水文地质条件根据沉积物的时代、成因、地层结构以及水文地质特征,本区地层可以划分为二个含水岩组,即潜水含水岩组、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各含水岩组主要特征如下:潜水:主要赋存于粘性土层中,水位埋深一般在3.006.50m,涌水量小于10 吨/日,为HCO3-Ca型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渗透系数0.110-7cm/s左右,透水性弱、赋水性差,水量微弱,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受季节性影响明显。岩溶裂隙水:含水层组岩性为灰岩,局部发育溶孔较多,说明历史上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盱眙幅(比例1:20万),该含水层单井涌水量150-600 m3/d ,水质好,为HCO3CaMg型水,矿化度小于1g/L,水位埋深3035m。2.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区没有影响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综上所述,评估区属丘陵区,地势相对平坦;松散沉积物厚度较小;地质构造较复杂;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一般;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综合评价,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3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3.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根据现有资料,结合本次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情况分析,评估区及周边地区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是特殊类岩土软土形变地质灾害、特殊类岩土膨胀土形变地质灾害和岩溶塌陷。3.1.1特殊类岩土软土软土仅在水塘区域有分布,主要成分为淤泥质粘土,饱和、流塑,抗剪强度低,它具有触变性、流变性、低强度、高压缩性、低渗透性等特征。在附加应力或其它一些作用下易发生地面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剪切滑移等,可导致建筑物的损伤或破坏。3.1.2 特殊类岩土膨胀土区域资料显示,评估区的上更新统灰白色、褐黄粘性土,可硬塑状,结构致密,成棱形土块,断口光滑,土体内包含钙质结核和铁锰结核,其厚度较大,自由膨胀率在4060%,具有弱胀缩性。膨胀土在风干收缩时易出现裂隙,具有光滑面挤压擦痕且有滑腻感,遇水则膨胀。由于评估区分布膨胀土层,在季节性水位变化情况下容易产生膨胀土的胀缩,从而导致地面及建筑物出现裂缝,造成损坏,边坡或人工切破后易引发浅层滑坡。3.1.3 岩溶塌陷灰岩在评估区内普遍分布。灰岩在溶解性水(含CO2)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岩溶。原理是灰岩所含的碳酸盐岩在酸性水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溶蚀现象,轻者形成微小的孔隙,如果溶蚀强度大,可形成直径数米的溶洞。在一定的地层结构、水动力条件下,容易产生土洞,甚至发生地面塌陷。3.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是指对已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3.2.1特殊类岩土软土由于评估区分布的软(弱)土层只存在于水塘区域,其它地方,故附加荷载较大时存在软土形变灾害的可能性。故本次野外调查未发现评估区内建筑物受软土形变灾害损坏情况。现状评估认为,评估区软土形变灾害危险性小。3.2.2 特殊类岩土膨胀土虽然评估区的上更新统粘性土具有弱膨胀性,但是只要采取适当的排水等措施就可以避免因为膨胀性岩土而产生的形变灾害。本次野外调查未发现评估区内建筑物有裂缝、不均匀沉降等受膨胀土形变灾害损坏情况。现状评估认为,评估区膨胀土形变灾害危险性小。3.2.3岩溶塌陷评估区及其周边的灰岩虽然存在着溶洞,但是由于其上覆土层为稳定的Q3粘性土,厚度大,隔水性能好,且灰岩中岩溶裂隙水水位埋深达30余米,在岩、土临界面以下10m之多,灰岩与其上覆的粘性土基本不存在水力联系,不具备产生土洞的条件。所以现状评估认为,评估区岩溶塌陷的灾害危险性小。4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是对工程项目建设中、建成后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工程项目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4.1 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4.1.1工程建设引发、加剧软土形变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虽然评估区内分布有软土,但软土分布范围比较小,仅限于水塘区域,且软土厚度小,故可以通过挖填法防止软土可能引起的形变问题。故预测评估认为,拟建项目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软土形变灾害的危险性小。4.1.2工程建设引发、加剧膨胀土形变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区内存在有膨胀土,膨胀性弱。拟建工程在有基坑开挖的前提下,基坑侧壁的膨胀性岩土在降雨、湿度变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有可能会发生浅层滑坡、塌落等形变灾害。预测评估认为,拟建项目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膨胀土形变灾害的危险性小。4.1.3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岩溶塌陷灾害危险性的预测岩溶地区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岩溶塌陷;上部有强震动性荷载也会致使溶洞支架破坏,从而产生岩溶塌陷。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可能会有震动性荷载,但其强度不会很大,不会影响到灰岩。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不会使用地下水,所以不存在因为抽取地下水而导致岩溶塌陷的问题。预测评估认为,拟建项目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岩溶塌陷灾害的危险性小。4.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4.2.1工程建设可能遭受软土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区内的软土只在水塘区域分布,水塘深12m,软土厚度0.30.8m。水塘较浅,且软土不厚,在进行基坑开挖时将软土挖除即可起到防止软土形变灾害的目的。故预测评估认为,拟建项目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软土形变灾害的危险性小。4.2.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膨胀土灾害危险性的预测拟建工程在进行基坑开挖时,有可能会发生浅层滑坡、塌落等膨胀土的形变情况,但是这一定是小规模、小方量的。预测评估认为,拟建工程遭受膨胀土形变危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小。4.2.3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岩溶塌陷灾害危险性的预测前已述及,评估区虽然存在灰岩,但岩溶裂隙水远在岩、土临界面以下,且灰岩上覆Q3粘性土厚度大、胶结好,隔水性能优越,评估区目前不会发生岩溶塌陷,而拟建工程不会改变评估区的岩、土、水条件。故预测评估认为,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岩溶塌陷灾害的危害性小。综上所述,工程建设本身可能引发、加剧和工程本身遭受膨胀土形变灾害的危险性小,可能引发、加剧和工程本身遭受岩溶塌陷灾害的危险性小。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5.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是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段)。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5.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评估区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