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棣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 说明书第一章 现状概况与分析第一节 城市概况一、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无棣县地处山东省北部,位于北纬3741-3818,东经11731-11812之间。东北濒临渤海湾,东南连接沾化县,南靠阳信县,西接德州市庆云县,北与河北省沧州地区海兴县、黄骅市为邻。县城距北京260公里,距济南130.5公里,距滨州市54.5公里。县域东西横距60公里,南北纵距70公里,全县总面积1998平方公里。(二)地质地貌无棣县辖区位于华北新生代沉降带埕宁隆起和济阳拗陷接触部的北端,断裂运动是区内构造运动的主要特点,断裂不仅数量多、活动强度大,且有阶段性特点。伴随断裂而产生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发展成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县境内最老的岩浆岩是埕口凸起前震旦系地层中的酸性侵入岩,埋深1000米;其次是车镇凹陷2360米深处的玄武岩,厚10米;最新的岩浆活动是第四纪中更新世大山的玄武岩喷发。残留火山口,形成大山(马谷山)。火山喷发时岩浆沿低洼处向东北方向流去,形成了一条长10公里的舌状岩被。无棣县地貌属华北平原鲁西北泛滥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坡降度万分之一。境内自西向东依次为黄泛平原、滨海平原和渤海湾岸。县境北部黄泛平原和滨海平原的分界线上有滨州市黄河北部唯一的一座山丘-碣石山。(三)气候特征无棣属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春季多干燥,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长而干寒。全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79.7毫米,最大为1127毫米(1964年),最小为280毫米(1968年)。县境年均日照时数为2724.5小时,年均日照百分率为61%,最多为2975.5小时(1965年),最少为2432.8小时(1985年)。冬季西伯利亚寒流不断南侵,盛行西北风,春季夏初多西南风,7月多东南风,8月以后多东北风。县境东北沿海地带受海面影响,夏季海陆风交替明显,一般是上午刮西南风,下午刮东北风,晚间转南风。县境年均相对湿度为65%,1964年最大,为74%,1968年最小,为59%。县境沿海日潮汐规律为半日潮,日出、日落各出现一次高潮。(四)土壤县境土壤母质主要由第四纪沉积物组成。从沿海到内地,土壤种属分布呈带状,而内地局部洼地则呈复区分布。全县共分潮土、盐土和褐土3个土类,潮土、盐土又续分为滨海潮土、滨海盐化潮土、滨海潮盐土、滨海滩地盐土4个亚类,各个亚类再分砂质、壤质、粘质3个土属,107个土种,现有土壤总面积2340140亩。滨海潮土:是县境主要土壤类型,各乡镇均有分布,西部较集中,总面积731822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1.27%。潮土土层深厚,保水肥性好,养分含量较丰富,PH值7.4-8.3,为高产田土壤。滨海盐化潮土:面积663896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8.36%,大部分是耕地,生态条件脆弱,可改造成良田,也可演变为盐土,有不少盐斑分布,不能正常保苗。滨海潮盐土:总面积551141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3.54%。主要分布在佘家巷、西小王、庞家集、大山、柳堡、常家、马山子诸乡镇,虽经一定脱盐淡化过程,但由于海潮侵袭的影响,仍保持盐碱荒洼状态,在内地则呈盐斑分布。PH值7.6-8.5,养分含量较低。滨海滩地盐土:多为海蚀平地,面积392882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6.72%,因脱离海侵淤泥阶段未久,没有明显的成土过程,未经耕作利用,均系自然土壤。褐土:是与大山特殊的地貌相适应的土壤类型,面积399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02%。特点是土色鲜艳,呈褐色,乃至棕褐色、灰棕色;土壤淋溶作用较强,可溶性盐类淋失殆尽,土壤无盐化现象。大山褐土养分含量较低,有机质、全氮含量均比附近潮土低。(五)水文据1984年调查,县境内潜水埋深平均值1.7米,矿化度平均值6.13克/升。埋深小于1米的3.8万亩,占农业乡镇总面积的1.52%,主要分布在低洼地带及贮水坑塘、水库附近;埋深1-2米的188.2万亩,占76.11%,各乡镇大部分土地属之;埋深2-3米的47.8万亩,占19.34%,主要分布在局部高地及无水源的地区;埋深大于3米的7.5万亩,占3.03%,主要分布在个别高岗地。地下潜水不同矿化度类型的分布为:弱矿化水(0.5-2克/升)31.2万亩,占12.62%,主要分布在无棣镇、信阳乡、车镇乡的幸福河、德惠新河沿岸地带;矿化水(2-5克/升)103.6万亩,占41.88%,分布于水湾、庞家集、车镇、大山、小包头等乡镇;强矿化水(5-10克/升)58.3万亩,占23.58%,分布在内地盐碱地区;盐水(10-30克/升)30.4万亩,占12.31%,分布在沿海荒碱地;高浓度盐水(大于30克/升)23.8万亩,占9.61%,沿海光板地属之。地下水质结构少量是淡咸淡型,大多是咸淡型。深层淡水大多含碘、氟量较高,不宜饮用。县境有干流河道3条,支流河道11条,其中发源于外地区、外县的6条,发源于县境内部的8条。自西北向东南依次分属于卫运河、马颊河、徒骇河3个支系,又统属于山东海河水系。(六)主要动、植物状况县境地处落叶阔叶林地带鲁北平原植被区。境内大部为栽培作物区域,只有东部滨海地带和内地盐碱地上还保留着某些自然植被。自然木本植物只有柽柳(红荆)、杜梨、棘(酸枣)、野猫牙等数种。草本植被又分为盐生草甸和典型草甸两类。1、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木本植物:有杜梨、苦楝、柽柳、野猫牙、棘、罗布麻、枸杞、红姑娘棵、海葚子棵等。野生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有的可食用,有的可榨油,有的可入药,有的可作饲料,有的还是工业、手工业原料。浮游植物:海水浮游植物以硅藻类中的圆筛藻为最多,淡水浮游植物多为蓝藻门的平裂藻和硅藻门的针杆藻。2、野生动物资源兽类:有黄鼠狼、刺猬、獾、狐、野兔、老鼠、地松鼠、艾虎、蝙蝠等。鸟类:种类较多,已发现48种,隶属9目、22科、36属。爬行类:有蛇、蜥蜴、壁虎等。还有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等。昆虫类:农业害虫天敌资源分属昆虫纲、蛛形纲,共10目、14科、124种,昆虫纲以膜翅目居多,蛛形纲以蜘蛛目居多。3、水生动物类:分淡水、海水两大种淡水类有淡水鱼8目、14科、31属、35种,淡水虾、蟹主要有沼虾、中华绒螯蟹等。浅海有鱼类27科、85种,虾蟹类40余种,贝类近40种。其他水生动物还有海蛰、乌贼、海龟、海豚、海豹、丰年虫及淡水中的鳖等。二、社会经济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无棣已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2009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2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9.22亿元,同比增长1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04亿元,同比增长17.4%。无棣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9年三产比重为16.5:57.6:25.9。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9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0.29亿元,比上年减少4.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1亿元,增长15.01%(同口径);地方财政支出1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3%。职工收入快速增长。2009年全县城镇在岗职工平均人数2.02万人,同比增长6.20%。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4.33亿元,同比增长28.79%;其中机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4050元、事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475元、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669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97%、13.17%、19.91%。农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9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纯收入5835元,比上年增加533元,同比增长10.0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75元,增长8.92%。三、环境保护无棣县是国家级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县和省级生态示范区,拥有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以及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碣石山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各一处。自2008年无棣县提出创建山东省环保模范县以来,不断强化“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无棣”的发展理念,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协调决策,以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为目标,严格环保执法,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科技支撑,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扎实开展创模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根据2008年环境统计,全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437.78万吨,COD排放量为2830.83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150984万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872.11吨。目前,无棣县列入省、市控重点污染源为11家工业企业和1家污水处理厂,共12家(省控污染源5家)。近年来,无棣县深入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的污染防治,积极实施县城区集中供热、家庭改用天然气、锅炉煤改气、汽车油改气等工程,大大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06-2009年上半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好于级(良好)及以上天数所占比例为100,其中2006年级空气质量级别出现8次,2007年级空气质量级别出现11次。2009年上半年级空气质量级别出现3次。无棣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别为月湖水库、三角洼水库、芦家河子水库3大水库,饮用水供水河道为幸福河。近年来,无棣县在幸福河和这三个饮用水源保护区进、出水口均设置了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和频次均按相关规定进行,即每月监测1次,全年监测12次,监测项目为14个。通过无棣县环境监测站对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这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幸福河供水河道2006-2008年度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从监测数据看,全县6个功能区噪声污染夜间小于昼间,昼间以商业、居住混杂区污染较重;夜间以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污染较重。全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点次超标率为27.4%。无棣县共有11个乡镇,县政府驻地为无棣镇,其余10个乡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少,大多形不成径流,生活废水多集中在无棣镇。2008年,无棣县城区生活污水产生总量为297.30万吨,排放总量为266.00万吨,达标排放量为260.60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0%,污水排放达标率为98%。2009年底,无棣建涤污水处理厂将完成技术改造,部分中水实现回用,外排污水达标率进一步得到提高。无棣县生活垃圾通过实施防渗卫生填埋等处理措施,大部分实现了无害化处理。2008年,城区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38万吨,无害化处理量为3.81万吨,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7%,垃圾渗滤液均进行了妥善处理。为切实提高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无棣县于2009年启动了占地200亩、日处理能力200吨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工作,计划2010年3月份建成投运,届时全县生活垃圾将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同时,为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作,无棣县积极推行了 “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置机制,启动了城区丁家等16个村庄垃圾收集贮运体系建设。四、历史文化(一)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无棣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7000年前,就有一个相当稳定、生机勃勃的东夷土著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于此,春秋中已有“无棣”之名。自隋开皇六年(586年)建县至今,无棣县的历史文化底蕴日愈深厚,世称其为“东省文明之区”、“北海翰苑之府”。无棣县辖无棣镇、水湾镇、小泊头镇、埕口镇、马山子镇、碣石山镇6个镇,信阳乡、车镇乡、柳堡乡、西小王乡、佘家巷乡5个乡,共有3个居委会、593个村委会,568个自然村。(二)文物古迹无棣县已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处:1、金石学家吴式芬故居:吴世芬故居为明清建筑,占地7000平方米,位于旧城区海丰路南段西侧27号。1986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报审市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明清建筑,具有官宅庄园与园林相结合独特的建筑风格。该故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较深的人文内涵。2、冯安帮故居:位于旧城区海丰路南段西侧,吴式芬故居北邻,为抗日爱国将领冯安帮的宅地。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明显的晚清建筑风格特点,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大觉寺遗址及清代高等小学堂:无棣大觉寺原名普照寺,寺中浮屠“海丰塔”原名“普照寺舍利塔”,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明初,“普照寺”改称“大觉寺”,无棣改名为海丰,寺内舍利宝塔遂有“大觉寺塔、海丰塔”之名,沿用至今。清末兴办学堂,知县杨增辉将大觉寺改建成清代高等小学堂。现存的清代高等小学堂及原海丰塔塔基199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高等小学堂部分建筑已恢复原貌。1996年清代高等小学堂被滨州地区行署列入滨州地区1996-2010年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1991年,县委、县政府重建海丰塔。新建海丰塔在旧塔遗址以北50米处,座落在荷花湾南侧,五子闹佛塑像座落在旧塔遗址上。2006年4月,无棣县社会各界自发捐款600余万元,用于恢复大觉寺原貌,重建了部分建筑,并对原有古建筑进行修缮。4、钟鼓楼遗址:为元代遗址,位于无棣旧城遗址东南隅,与海丰塔隔荷花湾相望,199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张为仁故居:位于旧城区海丰路南段东侧,与吴式芬故居相对。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典型的清代建筑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200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县衙大堂:位于旧城区城里大街北侧,原县法院院内,199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明清建筑,具有明清府治建筑特点,现保存完好。7、张衍重故居:位于旧城区海丰路北段,原县社院内。建于清道光年间,为典型的清代官宅庄园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200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旅游资源无棣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在县域范围内主要有:1、碣石山:位于县城北30公里,碣石山镇驻地。海拔62.5米,方圆0.39平方公里,系73万年前火山爆发喷出而形成的锥形复合火山堆,是鲁北平原唯一山体,被誉为“京南第一山”。碣石山唐尧时称碣石山,春秋时称无棣山,魏晋时称盐山,唐初称马谷山,相传有龙马自山洞中出没,故称。“马谷朝云”列入无棣八大景之一,元朝俗称大山。古时山上有碧霞元君祠、文昌阁、吕祖祠、关帝庙、盐神庙、 天爷庙、奶奶殿、魁星阁、二廊庙、阎罗殿、清凉庵,山下寺院为观音堂。这些庙宇供奉玉皇大帝、关圣帝君等诸神,另外还有疯和尚像、王灵官、赵灵官等塑像。清凉庵的住寺心怡和尚于1950年圆寂。大禹、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曹操、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等帝王,或治水、或巡游,都在此留下遗迹和诗文。刘长卿、陆游及明太宰杨魏等当地文人游鉴此山,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为后人所传颂。1999年3月,列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举行了碣石山复名仪式。2004年,举办首届碣石山旅游文化节。2009年8月,碣石山旅游风景区被山东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棣贝壳堤岛位于无棣县最北部渤海湾西南岸,是集自然保护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度假区。无棣为古九河入海之域,黄河迁徙、海岸线变迁、潮汐运动、贝壳堆积,时永日久,积累成堤。淤泥与贝壳堤交互更替,形成了两列平行于海岸线的贝壳堤。两列贝壳堤岛之间的湿地和向海的潮间湿地与潮下湿地也组成了世界罕见的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区内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衍地,是研究黄河变迁、海岸线变化、贝壳堤岛的形成等环境演变以及湿地类型的重要基地。3、大口河:位于无棣县北部,大济路的终点站。大口河即漳卫新河入海口,因河入海,水面渐宽而得名。大口河从岛上至北6公里才到达深海区,平日潮水涨满,水深也不过腰际,游客可嬉水,观海潮;落潮时,可海滩拾贝,捉螃蟹,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区。4、滨州港:滨州港紧靠京津冀,是鲁西北地区唯一的货物进出口岸,既是环渤海经济圈与胶东半岛的交汇点,又是山东与天津滨海新区连接最近的海上通道;既是连接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西部省市的桥梁,也是连接环渤海经济圈的主要枢纽。同时,港区滩涂、水域广阔,可以为港口及临港产业提供充裕的土地资源和为港口发展及航船锚泊提供广阔水域。5、黄河岛:位于黄河岛三角洲腹地、滨州北海新区,东北濒临渤海,南倚黄河,占地面积24.5平方公里。黄河岛由秦口河、套尔河环抱左右,四面环水,水、陆交通方便。黄河岛属滨海平原与海岸滩涂交接地带,年均气温13.6,属海洋性气候,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植物有芦苇、柽柳(红荆)、杜梨、棘(酸枣)、海椹子、碱蓬等。动物有野兔、狐狸、天鹅、野鸭、海鸥等,其中不乏国家二、三级保护珍禽。在这里既能体会到远离喧嚣都市、回归大自然的质朴,又能尽享海上游乐的浪漫激情,原始神秘的自然风光和渤海湾独有的海岛风情在这里相映成趣,极具生态旅游观光综合开发价值。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性合理开发,已建起了黄河岛商务会所、文化广场、海水浴场、拓展训练基地、水上垂钓、黄河文化书画院、名人苑、多功能厅、休闲吧、行动、出山、水产养殖科技园、畜牧科技产业园、农业生态示范园、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栽植了几百万株绿化树木,铺设了主干柏油道路,配备了豪华游艇、摩托艇、仿古画舫船等,解决了水、电、有线光缆、电视电话、宽带上网等,黄河岛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居住环境得到提升,一个路相连、园相接、树成林、林成荫的文化生态观光旅游景区逐渐形成。根据规划,现正以“黄三角开发“和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黄河文化为轴心,以自由、自然、人文开发为原则,依托黄河岛地理、交通及资源优势,按山水生态法则和中国古代园林典型格局,实施“文化九州”项目,主要建设一湖一山(龙湖、贝壳山)、三线(水线、绿线、文化线)、九州。九州是规划中的九个节点,依次为御苑、燕京、东京、长安、吴都、金陵、宋都、丽水、万塘,涵盖唐、宋、明、清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精华,每个节点由不同特色的古式王府院落组成,生态环境与古代建筑完美融合,营造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态文化生活意境,从而形成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式古建筑群,为国内外成功人士提供养生、度假、商务府邸。将黄河岛打造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集文化产业,生态旅游、高效农业、休闲娱乐、影视拍摄、拓展培训于一体的文化生态观光旅游景区,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基地、中国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第二节 绿地现状分析一、城市绿地概况无棣县现有各类公园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匀,不能很好满足市民的休憩娱乐需要。特别是为广大居民服务的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无法满足居民出门300-500米即可到达公园绿地的要求。另外,公园绿地内游憩设施配备不全,缺乏艺术性与观赏性,无明显的主题和特色。无棣县建成区内现有生产绿地(苗圃)1处,为无棣县园林处苗圃,总面积约30.89公顷。生产绿地存在如下问题:1)年出圃苗木量不足,苗木的种植规模仍需扩大。2)苗木种类多为当地乡土树种,对外来树种和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培育较少。3)缺少科研项目,尤其对耐盐碱植物的研究与培育有待深入研究。无棣县现有防护绿地主要有滨水防护绿地、道路防护绿地两类,面积约44.26公顷。目前,城北大济路防护绿地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对防护冬季季风对城市的干扰有一定的功能,但还未形成完整的环城生态防护林带,总体生态效益不突出。河流防护林带宽度较窄,断断续续,使景观割裂,防护效果不佳,不能发挥河流廊道的整体功能。工业用地周边尚无完整的防护隔离带,有防护绿地的也仅是单排的,防护效果差。附属绿地包括道路绿地、单位绿地、居住绿地。无棣县现有附属绿地185公顷,其中道路绿地占56.6%,单位绿地占33.1%,居住区绿地占10.3%。可见道路绿地建设较为突出,居住区绿地建设相对缺乏。新城区的各类附属绿地建设面积基本得到保证,但植物长势不佳,绿化效果一般。旧城区各类附属绿地面积不能得到保证,但已有的附属绿地植物长势良好,已形成较好的绿化效果。以明湖水库、月湖水库和环城防护林为主的其他绿地,对改善无棣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一定作用。总体来讲,无棣县城区绿地面积360.18公顷,绿地率30.27%,绿化覆盖率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山东省园林城市的指标要求。但也存在新老城区绿地建设差距较大,城市绿地结构不合理,绿地建设缺乏地方特色,对立体绿化、节约型绿地的建设不足等问题。二、现状绿地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无棣县城市园林绿化现状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2010年)序号项 目 名 称数量 1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9平方公里2城区人口10万3公园绿地100.03公顷4生产绿地30.89公顷5防护绿地44.26公顷6附属绿地185.00公顷7其他绿地434公顷8城区绿地面积360.18公顷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10绿地率30.27%11绿化覆盖率35%三、各类绿地现状分析1.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指开放的,具有一定休闲设施,供市民休息游览及进行体育和娱乐活动的园林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无棣县现有公园绿地100.0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0平方米。(表1-2、表1-3)表1-2:公园绿地现状一览表序号公园类型数量面 积(公顷)1综合公园(G11)160.002社区公园(G12)31.583专类公园(G13)322.564带状公园(G14)16.605街旁绿地(G15)129.29合计20100.03(1)综合公园现状与评价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第2.2.2条规定,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应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儿童游戏场和安静休憩区,也可设游戏型体育设施。全园面积不宜小于10公顷。无棣县现状有镜湖公园为综合公园。镜湖公园:位于棣新四路、棣新六、府前大街和文华街之间,面积为60公顷。镜湖公园于2006年11月开工建设。日月相生的圆形湖面绿地将政务中心大楼、市政广场、府前大街及公园连接为一体。位于湖面内弯月状的圆心点位置,设置城市大型主题喷泉潜龙滕渊。外围宽阔的湖面上设七束灯光喷泉,可伴随着音乐起舞,并与主题喷泉相伴,寓意七星伴月,百川归海。镜湖周边高大乔木、低矮灌木与花草果树与清澈的湖水遥相辉映,成为碧波荡漾、绿色成荫、四季花开、景色优美的开放式城市公园。但公园现状缺乏让游人停留游憩的活动场地和文化娱乐设施,缺少厕所、公用电话、路标等公用设施。(2)社区公园现状与评价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两类。居住区公园是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其最小规模1.0公顷以上,服务半径在0.51.0km。小区游园是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其最小规模0.4公顷以上,服务半径在0.30.5km。无棣现状没有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在老区相对缺乏,新区已建成的较少,规划中有一定规模。1)嘉泰湖左岸小区游园该游园是嘉泰湖左岸小区的集中绿地,面积为0.58ha。游园以圆形水面为主,水面周边有较为丰富的绿化种植,东部有六角亭等休憩设施,能够基本满足居民的生活休憩需要,但缺少儿童设施及居民健身设施。2)阳光家园小区游园该游园是阳光家园小区的集中绿地,面积约0.50ha。游园以规则式种植为主,植物配置较为丰富,适当位置有置石点景,颇具有人文韵味。有一定面积的铺装地面供居民游憩使用,但缺少相应的活动设施。3)无棣县医院家属院游园该游园位于无棣老城区,是县医院家属院的集中绿地,面积约0.50ha。游园植被生长旺盛,有一定数量的大乔木,绿化覆盖率较好;但植被疏于管理,模纹造型已不清晰。有篮球场和居民健身设施,能够满足居民休闲健身需要,但缺少儿童活动设施。(3)专类公园现状与评价专类公园指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无棣现有植物园和历史名园两类专类公园,总面积为22.56公顷。1)植物园植物园是搜集和栽培大量国内外植物,供研究和游览的场所。它是以植物的引种驯化、栽培实验为中心,从事国内外及野生植物物种资源的收集、比较、保存和育种,并扩大在各个方面的应用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是人们普及植物科学知识的主要园地和中小学生及相关大专院校学生实习的教学基地,同时又以其种类丰富、形形色色的植物景观以及多样化的园林布局形式,供市民观赏游憩,是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以科普性为主的公园绿地形式。植物园按其性质和收集的植物种类可分为综合性植物园和专业性植物园两类。无棣植物园位于文化广场南端至经纶街,面积为20.24ha。公园以自由式种植为主,乔灌草复层种植,约有140余种植物,其间有水面及休憩小广场。植物园虽然品种较为丰富,但与植物园的建设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例如:植物园定位不明确,植物没能按一定的植物分类进行种植,不能凸显各类植物的景观特色;园内地形平坦,没能为各类植物营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以致一些植物长势不佳;另外,没有对植物进行挂牌引导,不能起到良好的科普作用等。2)大觉寺无棣大觉寺原名普照寺,寺中浮屠“海丰塔”原名“普照寺舍利塔”,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明初,“普照寺”改称“大觉寺”,无棣改名为海丰,寺内舍利宝塔遂有“大觉寺塔、海丰塔”之名,沿用至今。其“丛林塔影”为无棣旧八景之一。大觉寺与海丰塔自唐代创建,历经五代、宋元兴废,明清相继重建、修葺,寺内殿宇宏丽,松柏翠映,碑石林立。大觉寺与海丰塔是鲁北灿烂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无棣千年文明的象征。清末兴办学堂,知县杨增辉将大觉寺改建成清代高等小学堂。现存的清代高等小学堂及原海丰塔塔基199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高等小学堂部分建筑已恢复原貌。1996年清代高等小学堂被滨州地区行署列入滨州地区1996-2010年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1991年,县委、县政府重建海丰塔。新建海丰塔在旧塔遗址以北50米处,座落在荷花湾南侧,五子闹佛塑像座落在旧塔遗址上。2006年4月,无棣县社会各界自发捐款600余万元,用于恢复大觉寺原貌,重建了部分建筑,并对原有古建筑进行修缮。作为历史名园的大觉寺位于无棣旧城区,现状公园面积约1.62ha,收取门票入园游赏。园内有钟楼、鼓楼,重修的大觉寺和海丰塔,清代高等小学堂及原海丰塔塔基以及其周边的园林绿化和休憩空间,为游人提供一处可品味无棣历史人文和佛教文化的好去处。3)吴式芬故居位于旧城区海丰路南段西侧27号,占地7000平方米。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为明清建筑,原有建筑100余间,由于历遭战乱破坏,不少建筑被毁,但七排主体建筑仍在,近六百年的明代建筑犹存,仍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经上级文物主管领导及专家考察于1996年分别被省政府与原滨州地区行署列入山东省19962010年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纲要、滨州地区19962010年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故居建筑风格布局既具明清的官宅之气势,又备江南园林古建艺术之情趣,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较深的人文内涵。现为无棣青少年活动中心、无棣一中德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带状公园现状与评价大火大火带状公园指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无棣现有青波沟两岸滨水公园一处带状公园。青波沟滨水公园:位于无棣旧城区南部青波沟两侧,从棣新一路至205国道段约2200米的距离,河两侧各有约15米宽绿带,植有护坡草坪和模纹,白蜡为行道树。沿河有步行道方便市民临水散步,西段还有几处观景亭供游人停留休憩。公园内滨水步道内缺乏座凳等休憩设施,绿地内需增补乔木以增加公园内的遮荫效果。表1-3:无棣公园绿地现状统计表-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序号类型名称性质功能分区面积(ha)植物品种1G112镜湖公园区域性综合公园水景区、活动区、安静休息区60桧柏、雪松、龙柏、紫荆、大叶黄杨、紫叶李、酸枣树、樱花、国槐2G122嘉泰湖左岸小区游园小区游园安静休息区、活动区、0.58黑松、红叶小檗、紫叶李、小叶黄杨、龙柏、紫薇3G122阳光家园小区游园小区游园安静休息区、文化娱乐区、科普活动区0.5紫荆、龙柏、竹、龙爪槐、侧柏、银杏、白蜡4G122无棣县医院家属院游园小区游园广场活动区、安静休息区、景观区、滨水区、健身区0.50白蜡、银杏、国槐、龙爪槐、紫叶李、侧柏、连翘、丝兰、紫荆、紫薇、冬青、小叶黄杨5G133植物园专类公园植物种植区、水景区、安静休憩区20.24白蜡、国槐、高杆女贞、紫叶李、香花槐、法桐、青桐、紫荆、紫薇、西府海棠、碧桃、石榴、蜀桧、大龙柏、金叶女贞、冬青球6G134大觉寺历史名园建筑群、管理服务区、绿化休闲区、安静休息区1.62黑松、紫叶李、小叶朴、龙柏、银杏、楸树、龙爪槐7G134吴式芬故居历史名园建筑群、管理服务区、绿化休闲区0.70枣树、蜀桧、雪松、白蜡、国槐、大叶黄杨8G14青波沟滨水公园带状公园滨水步道、模纹绿化6.60白蜡、小龙柏、金叶女贞、紫叶小檗、月季、紫薇合计90.74(5)街旁绿地现状与评价街旁绿地是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是城市中量大面广的一种公园绿地类型。无棣旧城区用地紧张,街旁绿地较少,且缺乏游憩设施,市民的使用率不高。新城区,街旁绿地的建设还未展开,数量很少,但已建成的绿地植物种植规模和配置形式多样,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游憩设施也较缺乏,市民的可达性和参与性较差。(表1-4)表1-4:无棣县公园绿地现状统计表-街旁绿地(G15)序号名称位 置面积(ha)种植品种备注1金三角绿地老富路街与205国道交汇处2.4龙柏、紫叶李、枣树、小叶黄杨优良缺乏养护管理2青波沟北街绿地青波沟北街与棣新四路交叉口东北角0.43丝兰、冬青、小叶黄杨、紫叶小檗、小龙柏优良缺乏养护管理3计生局西绿地棣新四路计生局西0.02小叶黄杨、紫叶小檗、小龙柏一般4新天地步行街东首绿地中心大街与幸福河交叉口西北角0.42白蜡、小叶黄杨、紫叶小檗、小龙柏优良5中心大街与205国道交叉口绿地中心大街与205国道交叉口0.16小叶黄杨、紫叶小檗、小龙柏、紫叶李一般6花边厂街头绿地棣新一路与院前街交叉口东南角0.05小叶黄杨、紫叶小檗、小龙柏一般7农行家属院外绿地棣新四路农行家属院外0.02小叶黄杨、紫叶小檗、小龙柏一般8棣新四路与院前街交叉口绿地棣新四路与院前街交叉口东北角0.04红叶小檗、小叶黄杨、龙柏较好9棣新六路与205国道交叉口三角绿地棣新六路与205国道交叉2.04红叶小檗、小叶黄杨、龙柏较好10棣新四路与205国道交叉口绿地棣新四路与205国道交叉口0.6红叶小檗、小叶黄杨、白蜡、矮牵牛、龙柏较好11棣新一路与205国道交叉口绿地棣新一路与205国道交叉口0.49小叶黄杨一般12政务中心前绿地政务中心前东西两侧2.62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优良合计9.292.生产绿地生产绿地是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无棣县园林处苗圃:为县建成区内最大一处生产绿地,位于中心大街以北,院前街以南,棣新七路与棣新八路之间,面积为30.89ha,苗木存量为50余万株。无棣县园林处苗圃于2006年迁至该址,是一个以苗木生产为主,科研、育苗为辅的大型苗圃。近年来,随着县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区绿化美化档次的不断提高,对各种苗木花卉的需求越来越大,苗圃现有苗木于2010年起逐步上市。苗木的产业发展既推动了建成区绿化质量的提升,又解决了城区绿化难以自足的问题。苗圃建设人员中有工程师1人,技术人员3人,这些人员还担当了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该苗圃还为职业中专园林专业、林业专业提供实验实训场所,其支撑的主要课程有园林苗圃、苗圃学、植物学等,承担的主要实训项目有: 1、播种育苗;2、扦插繁殖技术;3、嫁接繁殖技术;4、大苗移植技术;5、苗木的抚育与管护;6、园林苗圃的布局与规划;7、树种的识别。该苗圃还存在如下问题:1)年出圃苗木量不足,苗木的种植规模仍需扩大。2)苗木种类多为当地乡土树种,对外来树种和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培育较少。3)缺少科研项目,尤其对耐盐碱植物的研究与培育有待深入研究。随着近年无棣新城区的建设发展,对绿化苗木的需求量很大,而县园林处苗圃新建不久,刚刚开始出苗上市,年出圃苗木仅为6万余株,远远不能满足全县城市建设的苗木需求。3.防护绿地防护绿地是为了满足城市对卫生、隔离、安全的要求而设置的,其功能是对自然灾害和城市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无棣县现有防护绿地主要有滨水防护绿地、道路防护绿地两类。(表1-5)防护绿地现状具体分析如下:1)防护绿地建设体系不健全,总体生态效益不突出。2)防护林带宽度较窄,断断续续,使景观割裂,防护效果不佳。如幸福河防护林带就间断不完整,虽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不能发挥河流廊道的整体功能。3)工业用地周边尚无完整的防护隔离带,有防护绿地的也仅是单排的,防护效果差。表1-5:无棣县防护绿地(G3)现状一览表编号名称位置面积(ha)林带宽度(m)林带长度(m)功能备注1幸福河防护绿地幸福河东侧13.30802000水土保持2205国道防护林城区段205国道防护林城区段30.9615*210321卫生防护隔离噪声3鲁北大道防护绿地鲁北大道无棣段19.7350*21973卫生防护城市形象城区范围外合计63.99城区范围内面积44.26 ha4.附属绿地附属绿地主要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无棣现状附属绿地按三大类统计:居住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现状总面积约185公顷。其中,道路广场附属绿地面积104.70公顷,居住区附属绿地面积19.06公顷,单位附属绿地面积61.24公顷。(表1-6)表1-6:无棣县附属绿地现状一览表序号类 型面 积(ha)比例1道路绿地104.7056.60%2居住绿地19.0610.30%3单位附属绿地61.2433.10%合计185100%(1)道路绿地现状分析无棣道路绿地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许多道路绿化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而且部分道路景观效果较好。但是,从整个规划范围来看,道路绿化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旧城区中的大部分道路缺少绿带,导致道路绿地率很低,迫切需要改造,增设绿化带,以提高道路绿地率。另外,广场的绿地率也较低。道路绿地现状存在问题主要有:1)旧城道路不能按规划道路断面进行建设,缺乏绿带,道路绿地率低。2)树种选择及种植形式在同一条道路上不能形成统一的绿化景观风貌,特色不明显,道路可识别性较差。3)旧城道路绿化仅停留在行道树的种植上,沿街建筑缺乏基础绿化,绿化缺乏层次。4)行道树树种较为单一,造成景观不够丰富,缺乏季相、色相变化。新城的行道树数量较少,在宽阔主干道的尺度对比下,缺乏绿荫,难以形成以人为本的道路景观。5)广场的绿地率偏低,缺少遮荫乔木,导致夏季白天的利用率较低。无棣县现有道路附属绿地104.70公顷,其中主要道路现状及绿化情况见表1-7、1-8。表1-7:无棣县主要城市道路现状一览表 序号道路名称道路性质走向红线(米)断面形式长度(米)起讫点1北环路(新大济路)城市主干道东西3633036070西环路东环路2政通街(民生街)城市次干道东西30388832830棣新三路棣新八路(在建)3府前大街(棣州大街)城市主干道东西1052258530585174190棣新一路东环路4文华街(飞龙街)城市次干道东西3633033040棣新三路棣新八路5新城大街(腾达街)城市主干道东西1102258530585225970西环路东环路6商贸街(济源街)城市次干道东西3061864340塔影路棣新八路(在建)7科教街(经纶街)城市主干道东西4053054900西环路棣新八路(在建)8中心大街城市主干道东西4053054200棣新一路东环路9棣新一路城市主干道南北4053055450北环路南环路10棣新三路城市次干道南北3061866050北环路兴业路11棣新四路城市主干道南北100265158155265833北环路南环路12棣新五路城市次干道南北50366141014633034650府前大街南环路13棣新六路城市主干道南北100265158155266150北环路南环路14棣新七路城市次干道南北3061863870人和街中心大街(在建)15棣新八路城市主干道南北3652655880北环路南环路(在建)16东环路城市主干道南北3633036510北环路南环路43无棣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 说明书表1-8:无棣县主要道路及广场绿地(G46)现状一览表序号路名道路性质绿地面积(ha)绿地率主要乔木主要灌木两侧现状生长状况现状分析1棣新一路主干道2.192%白蜡、悬铃木、木槿、紫叶李、紫荆、龙柏小龙柏、金叶女贞、紫叶小檗沿街商业,北段为村庄和农田较好青波沟至院前街段有路侧绿带,行道树贴近建筑;院前街以北只有行道树2棣新二路支路0.7225%垂柳、合欢、白蜡、龙柏、蜀桧小龙柏、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居住区、河流良好植物生长茂盛,遮荫效果好,有花池供座倚休憩。3棣新三路次干道0.8125%垂柳、合欢、白蜡、龙柏、蜀桧小龙柏、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居住区、河流良好植物生长茂盛,遮荫效果好,有花池供座倚休憩。部分地段成为农贸市场。新区部分有沿河绿带。4棣新四路(富路街-205国道)主干道1.035%国槐、白蜡小龙柏、金叶女贞、紫叶小檗沿街商业、居住区良好部分地段双排行道树,部分单位附近有路侧绿带。5棣新四路(205国道-安康街)主干道13.9260%国槐、白蜡、油松、紫叶碧桃、毛白杨、蜀桧、黑松、合欢小龙柏、金叶女贞、紫叶小檗、菊科草花、黑心菊、勋章菊、假龙头等行政办公、居住区良好有中央分隔绿带,路侧绿带出现草花种植。现有道路长2319米。6棣新五路次干道0.865%悬铃木小龙柏、小叶黄杨居住区良好部分地段双排行道树、花池7棣新六路(205国道-安康街)主干道21.6760%悬铃木、黑松、国槐、白蜡、油松、紫叶碧桃、毛白杨、蜀桧、黑松、合欢小龙柏、金叶女贞、紫叶小檗、菊科草花、黑心菊、勋章菊、假龙头等农田、待建地良好有中央分隔绿带,路侧绿带出现草花种植。东侧绿带背景林长势不佳,较薄弱。现有道路长度3611米。8棣新七路次干道1.7415%国槐、白蜡、木槿、油松扶芳藤、美人蕉、丰花月季、居住区、待建地、苗圃较差路侧绿带地势低,植物成活率低,南端路侧绿带未建。9棣新八路主干道1.2015%苦楝、黑松、龙爪槐、石榴、合欢、木槿、龙柏扶芳藤、小龙柏居住区、待建地较差有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但植物长势不佳。10东环路主干道0.703%白蜡、蜀桧、木槿、黑松无待建地较差有白蜡和枣林作防护绿地,但长势不佳。11新大济路(北环路)主干道0.663%白蜡木槿、蜀桧枣粮间作一般仅有一排行道树,两侧防护林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