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肝的生物化学.ppt_第1页
17-肝的生物化学.ppt_第2页
17-肝的生物化学.ppt_第3页
17-肝的生物化学.ppt_第4页
17-肝的生物化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的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in Liver,第十七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陈园园,1.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1)肝脏生物转化的概念和特点 (2)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及酶系 (3)影响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2. 胆汁酸代谢 (1)胆汁酸的化学 (2)胆汁酸的代谢 (3)胆汁酸代谢的调节 3. 胆色素代谢 (1)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性质 (2)胆色素的肠肝循环,重 点 内 容,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第四节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Function of Liver in Metabolism,第一节,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代谢,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作用: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保障全身各组织,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糖异生 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酵解途径 有氧氧化,回顾:肝内进行哪些糖代谢途径?,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不同营养状态下肝脏如何进行糖代谢?,饱食状态 肝糖原合成 过多糖则转化为脂肪,以VLDL形式输出 空腹状态 肝糖原分解 饥饿状态 以糖异生为主 脂肪动员酮体合成 节省葡萄糖,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合成及酯化、酮体的生成、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变、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合成 (VLDL、HDL、apo C)、脂蛋白的降解 (LDL),作用: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与运输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回顾:肝内进行的脂类代谢主要有哪些,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肝在脂类代谢各过程中的作用,消化吸收 分泌胆汁,其中胆汁酸为脂类消化吸收所必需 合成 脂肪酸、甘油三酯、酮体、 胆固醇 、磷脂 分解 脂肪酸的氧化、 胆固醇的降解与排泄、LDL 的降解 运输 合成与分泌 VLDL; HDL; apo C; LCAT,在血浆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球蛋白除外) 清除血浆蛋白质(清蛋白除外) 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氨基酸的脱氨基、脱羧基、脱硫、转甲基等(支链氨基酸除外)。 清除血氨及胺类,合成尿素。,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代谢,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汁酸盐) 维生素的储存 是Vit A、E、K和B12的主要储存场所 维生素的运输 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合成,Vit D结合蛋白的合成 维生素的转化 Vit D3 25-(OH)-Vit D3 水溶性维生素辅酶的组成成分,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激素的灭活 (inactivation of hormone) 激素主要在肝中转化,降解或失去活性的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主要方式:生物转化,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第二节,Biotransformation Function of Liver,肝的生物转化作用,一、生物转化的概念,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氧化反应,线粒体单胺氧化酶系,醇脱氢酶及醛脱氢酶系,还原反应:硝基还原酶、偶氮还原酶,水解反应:酯酶、酰胺酶、糖苷酶,葡糖醛酸结合反应,硫酸结合反应,酰基化反应,谷胱甘肽结合反应,甲基化反应,甘氨酸结合反应,三、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结合反应,单加氧酶系,第一相反应,第二相反应,什么叫生物转化? 一些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过程称为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内源性:如激素、胺类等,外源性:如药物、毒物等,非营养物质,一、生物转化的概念,生物转化的对象,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 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其灭活 ,或解毒;更为重要的是可使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增加,易于排出体外。,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 肝是主要器官,但在肺、肾、胃肠道和皮肤也有一定生物转化功能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可使极性增大,亲水性增强,可以顺利排出体外。,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改变仍不大,必须与葡糖醛酸、硫酸或氨基酸等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即第二相反应,才能最终排出。,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肝细胞微粒体的依赖细胞色素P450的加单氧酶 存在部位:肝细胞微粒体内(滑面内质网) 组成:细胞色素P450,NADPH-细胞色素 P450还原酶 催化的基本反应: RH+O2+NADPH+H+ ROH+NADP+H2O,(一)氧化反应(最多见),1. 加单氧酶系,加单氧酶系基本特点: 能直接激活氧分子,其中一个氧原子加入底物分子中,另一氧原子被还原为水,故又称为混合功能氧化酶。,加单氧酶,产物:羟化物或环氧化物 举例:,苯胺,对氨基苯酚,苯胲,多环芳烃的 生物转化过程,加单氧酶,多芳香烃,环氧化物 (致癌物),非酶促反应分子重排,水化酶 水化,谷胱甘肽-S- 环氧化物转移酶,酚类,二氢二醇衍生物,谷胱甘肽结合物,普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物,存在部位:肝细胞线粒体,催化的反应: 催化胺类氧化脱氨基生成相应的醛,2. 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MAO,存在部位:醇脱氢酶肝细胞胞液 醛脱氢酶肝细胞线粒体或胞液,催化的反应: 醇脱氢酶催化醇类氧化成醛。 醛脱氢酶催化醛类氧化成酸。,3. 醇脱氢酶(ADH)及醛脱氢酶(ALDH),硝基还原酶类 (nitroreductase) 偶氮还原酶类 (azoreductase) 还原产物:相应胺类,酯酶(esterase)酰胺酶(amidase)、糖苷酶(glucosidase)等 底物:酯类、酰胺类和糖苷类化合物 例:抗炎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水解代谢,(二)还原反应,(三)水解反应,结合对象: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的药物、毒物或激素均可发生结合反应,结合剂:葡糖醛酸、硫酸、谷胱甘肽、甘氨酸或酰基、甲基供体等物质,(四)结合反应第二相反应,最重要、最普遍的结合反应,葡糖醛酸基的直接供体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 (UDPGA),UDPG脱氢酶,1. 葡糖醛酸结合反应,催化酶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UDP-glucuronyl transferases, UGT) 部位:肝细胞微粒体,举例:,+ UDPGA,苯酚,+ UDP,苯葡糖醛酸苷,UGT,雌酮,硫酸供体: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 PAPS),催化酶:硫酸基转移酶 (sulfotransferase, SULT ),举例,PAPS,+PAP,雌酮硫酸酯,2. 硫酸结合反应,部位:肝细胞胞液,异烟肼 乙酰辅酶A 乙酰异烟肼 辅酶A,3. 酰基化反应,直接供体:乙酰CoA 催化酶:乙酰基转移酶 部位:肝细胞胞液,环氧萘 谷胱甘肽 S-二氢萘醇谷胱甘肽,4. 谷胱甘肽结合反应,直接供体:谷胱甘肽GSH 催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部位:肝细胞胞液,尼克酰胺 N-甲基尼克酰胺,5. 甲基化反应,直接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 催化酶:多种甲基转移酶,胆酸 甘氨酸,甘氨胆酸,6. 甘氨酸结合反应,直接供体:甘氨酸 催化酶:酰基CoA:氨基酸N-酰基转移酶 部位:肝细胞线粒体,影响因素:年龄、性别、疾病、诱导物、抑制物等 意义:指导用药,三、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Metabolism of Bile and Bile Acids,第三节,一、胆汁,(一)胆汁酸的分类,二、胆汁酸的代谢,(三)胆汁酸的功能,(二)胆汁酸的代谢,(肝胆汁),(胆囊胆汁),主要有机成分 胆汁酸盐(含量最高)、多种酶类(包括脂肪酶、磷脂酶、淀粉酶和磷酸酶等)、排泄物等。,一、胆汁,肝细胞分泌 胆小管 左、右肝管 胆囊贮存与浓缩 胆囊管 肝总管,胆汁酸是存在于胆汁中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常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存在,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 (bile salts)。,按结构分,游离胆汁酸(free bile acid),结合胆汁酸(conjugated bile acid),二、胆汁酸的代谢,(一)胆汁酸的分类,游离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石胆酸,结合胆汁酸,CONHCH2CH2SO3H,例:牛磺胆酸,例:甘氨胆酸,CONHCH2COOH,按来源分,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d),次级胆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初级胆汁酸 是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相应结合型胆汁酸。,次级胆汁酸 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初级胆汁酸 7-羟基脱氧后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石胆酸及相应结合型胆汁酸。,7-羟基脱氧,胆酸,脱氧胆酸,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鹅脱氧胆酸,石胆酸,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1. 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立体构型亲水与疏水两个侧面,(二)胆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疏水侧,亲水侧,甘氨胆酸的立体构型,2. 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 胆汁中胆汁酸、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正常比值 101,胆固醇难溶于水,易析出沉淀,形成胆结石(gallstone),胆固醇结石:结石中胆固醇含量超过50% 黑色素结石: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一般为10%30% 棕色素结石:结石中胆固醇含量较少,部位:肝细胞的胞液和微粒体中 原料:胆固醇,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是其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 限速酶:胆固醇7-羟化酶 关键酶:HMG-CoA还原酶 (HMG-CoA: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二)胆汁酸的代谢,1. 初级胆汁酸的生成,胆固醇(27C),7-羟化胆固醇,初级胆汁酸(24C),结合型初级胆汁酸,7-羟化酶,初级胆汁酸的生成过程,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提高胆固醇7-羟化酶的活性 甲状腺素:诱导7-羟化酶的mRNA合成,部位:回肠和结肠上段 过程,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2. 次级胆汁酸的生成与肠肝循环,胆固醇,结合胆汁酸 (合成0.40.6g/d 代谢池35g/d),胆汁酸肠肝循环的过程,脱羟,胆汁酸肠肝循环 (95%),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胆汁酸,经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胆汁酸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 1. 使有限的胆汁酸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复利用。 2. 弥补胆汁酸的合成不足,满足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要。 3. 使胆汁酸/胆固醇的比例恒定,不易形成胆石。,人体每天合成胆汁酸的量为0.4-0.6g,肝胆的胆汁酸代谢池共约3-5g,不足以满足生理需要,因而人体每天要进行6-12次肠肝循环,重吸收12-32g胆汁酸。,Metabolism of Bile Pigment and Jaundice,第四节,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二、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三、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和胆色素的肠肝循环,四、血清胆红素与黄疸,(二)肝细胞性黄疸,(一)溶血性黄疸,(三)阻塞性黄疸,胆色素(bile pigment)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胆色素的概念,胆红素(bilirubin)来源 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约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生成过程,部位 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微粒体与胞液中,过程,氨基酸,胆红素,胆红素的性质 亲脂疏水,对大脑具有毒性作用,胆 红 素 的 生 成 过 程,CO 胞内信号分子,调节血管舒张和神经递质作用。,胆红素空间结构示意图,形成脊瓦状的刚性折叠。,极性基团,非极性基团,98,胆红素的转运,生理意义 增加胆红素在血浆中的溶解度,限制胆红素自由通过生物膜产生毒性作用。,竞争结合剂 如磺胺药,水杨酸,胆汁酸等,运输形式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过多的游离胆红素可与脑部基底核的脂类结合,干扰脑的正常功能,称为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血浆清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仅起到暂时性的解毒作用,其根本性的解毒依赖于肝的生物转化作用。,未结合胆红素/血胆红素/游离胆红素 未经肝结合转化的,在血液中与清蛋白结合运输的胆红素,称为未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不能直接发生重氮反应,因此测定时要以咖啡因、苯甲酸钠为加速剂,先破坏胆红素氢键再与重氮试剂反应,因此称为间接反应。,重氮反应测胆色素,结合胆红素,酸性,+ 重氮试剂,偶氮胆红素,紫色,摄取 胆红素可以自由双向通透肝血窦肝细胞膜表面 进入肝细胞,转运,内质网,在胞浆与配体蛋白结合,二、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转化,部位:滑面内质网 反应:结合反应(主要结合物为UDPGA) 酶: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产物:主要为双葡糖醛酸胆红素,另有少量单葡糖醛酸胆红素、硫酸胆红素,统称为结合胆红素,胆红素葡糖醛酸一酯 + UDPGA,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胆红素葡糖醛酸二酯 + UDP,胆红素 + UDPGA,胆红素葡糖醛酸一酯 + UDP,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葡糖醛酸胆红素的生成,胆红素葡糖醛酸二酯的结构,排泄,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毛细胆管排泄入胆汁中,再随胆汁排入肠道。,结合胆红素,胆素原,肠菌,葡糖醛酸,胆素,过程,胆素原:d -尿胆素原,中胆素原,粪胆素原,胆素:d -尿胆素, i -尿胆素,粪胆素,游离胆红素,黄褐色,三、胆红素在肠道内的转化,胆素原与胆素 的生成反应,P:-CH2-CH2-COOH,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10-20%),肠道中有少量的胆素原可被肠粘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bilinogen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胆素原肠肝循环的过程,尿三胆: 尿胆素原、尿胆素及尿胆红素,正常人尿中检测不到尿胆红素。,是黄疸类型鉴别诊断的常用指标。,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又称直接胆红素。,游离胆红素: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为游离胆红素,又称间接胆红素。,两种胆红素,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浓度 116mol/L (0.11mg/dL) 4/5为游离胆红素,其余为结合胆红素,四、血清胆红素与黄疸,两种胆红素的区别,黄疸(jaundice),正常人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很低。 高胆红素血症:血浆胆红素含量增多 黄疸:过量胆红素扩散进入组织造成组织黄染, 这一体征称为黄疸。 血胆红素34.2mol/l (2mg/dl) 显性黄疸 血胆红素17.134.2 mol/l (12mg/dl) 隐性黄疸 病因: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功能障碍,(根据黄疸病因不同,即血清胆红素的来源不同) 溶血性黄疸 (hemolytic jaundice) 肝细胞性黄疸 (hepatocellular jaundice) 阻塞性黄疸 (obstructive jaundice),黄疸的分类,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胆红素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化和排泄能力,造成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所致。(如恶性疟疾、镰刀型红细胞贫血、药物过敏和输血不当),(一)溶血性黄疸,血浆总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重氮反应 尿胆红素 尿胆原 尿胆素 粪胆原 粪胆素, 间接阳性 ,正常红细胞 镰刀型红细胞,由于肝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能力降低所致。(肝实质性病变,如肝癌、肝硬化、肝炎),(二)肝细胞性黄疸,血浆总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重氮反应 尿胆红素 尿胆原 尿胆素 粪胆原 粪胆素, 双向阳性 + 不一定 不一定 或正常 变浅或正常,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胆汁排泄障碍,胆小管和毛细血管内压力增大破裂,致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 造成血清胆红素升高。,(三)阻塞性黄疸,血浆总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重氮反应 尿胆红素 尿胆原 尿胆素 粪胆原 粪胆素, 直接阳性 + + 或 完全阻塞时白陶土色,各种黄疸时血、尿、粪中某些指标的改变,指 标,1mg/dl,溶血性 黄疸,肝细胞性 黄疸,阻塞性 黄疸,尿胆素,总量,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尿三胆,游离胆红素,血清胆红素,粪便颜色,尿胆素原,00.8mg/dl,1mg/dl,正常,-,少量,正常,少量,深,1mg/dl,-,1mg/dl,+,不一定,不一定,变浅或正常,1mg/dl,+,完全阻塞时 白陶土色,生物转化的概念、反应的类型、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 初级、次级、结合型、游离型胆汁酸的概念。 胆汁酸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及胆汁酸的功能。 胆色素的概念。 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的概念。 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在 肝脏、肠道中的代谢转变 及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黄疸的分类。,本 章 重点,1. 胆汁中含量最多的有机成分是 A. 胆色素 B. 胆汁酸 C. 胆固醇 D. 磷脂 E. 粘蛋白,2. 不属于初级结合型胆汁酸的是 A. 甘氨胆酸 B. 甘氨脱氧胆酸 C. 牛磺鹅脱氧胆酸 D. 牛磺胆酸 E. 甘氨鹅脱氧胆酸,3. 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 1-羟化酶 B. 12-羟化酶 C. HMCCoA还原酶 D. HMGCoA合酶 E. 7-羟化酶,4. 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 B. 消化期只有胆囊胆汁排入小肠 C. 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 D.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E. 胆盐可促进蛋白的消化和吸收,5. 完全性阻塞性黄疸时,正确的是 A. 尿胆原(-)尿胆红素(-) B. 尿胆原(+)尿胆红素(-) C. 尿胆原(-)尿胆红素(+) D. 尿胆原(+)尿胆红素(+) E. 粪胆素(+),6肝功障碍时,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改变是 A血胆固醇总量增加 B血胆固醇总量正常 C血中自由胆固醇量下降 D血中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升高 E血中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下降,7正常人在肝合成血浆蛋白质,量最多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凝血酶原 C清蛋白 D球蛋白 E脂蛋白,8下列哪种物质是肝细胞特异合成的 AATP B蛋白质 C糖元 D尿素 E脂肪,9下列哪种胆汁酸是次级胆汁酸 A甘氨鹅脱氧胆酸 B甘氨胆酸 C牛磺鹅脱氧胆酸 D脱氧胆酸 E牛磺胆酸,10下列哪种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 A胆酸,脱氧胆酸 B甘氨胆酸,石胆酸 C牛磺胆酸,脱氧胆酸 D石胆酸,脱氧胆酸 E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11胆汁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A胆固醇 B胆色素 C脂类 D磷脂 E胆汁酸盐,12肝内胆固醇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7-胆固醇 B胆酰CoA C结合胆汁酸 D维生素D3 E胆色素,13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7-羟化酶 B7-羟胆固醇氧化酶 C胆酰CoA合成酶 D鹅脱氧胆酰CoA合成酶 E胆汁酸合成酶,14生物转化中第一相反应最主要的是 A水解反应 B还原反应 C氧化反应 D脱羧反应 E加成反应,15生物转化中参与氧化反应最重要的酶是: A加单氧酶 B加双氧酶 C水解酶 D胺氧化酶 E醇脱氢酶,16下列哪项反应属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 A乙醇转为乙酸 B醛变为酸 C硝基苯转变为苯胺 D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水杨酸 E苯酚形成苯-葡糖醛酸苷,17下列哪种物质在网状内皮系统生成 A胆红素 B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C石胆酸 D胆汁酸 E甲状腺素,18下列哪项反应需NADPH为供氢体 A单胺氧化酶催化的反应 B醛脱氢酶和醇脱氢酶催化的反应 C硝基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形成胺类 D醇酚形成硫酸酯类化合物 E苯甲酸形成苯甲酰-葡糖醛酸苷,19下面关于体内生物转化作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 A对体内非营养物质的改造 B使非营养物生物活性降低或消失 C可使非营养物溶解度增加 D使非营养物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体外 E结合反应主要在肾脏进行,20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苷的生成需 A葡萄糖醛酸基结合酶 B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C葡萄糖醛酸基脱氢酶 D葡萄糖醛酸基水解酶 E葡萄糖醛酸基酯化酶,21最普遍进行的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是代谢物与 A乙酰基结合 B葡萄糖醛酸结合 C硫酸结合 D谷胱甘肽结合 E甲基结合,22体内含卟啉的化合物是 A尼克酸 B胆固醇 C过氧物酶 D孕酮 E粪固醇,23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 A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 B血中胆素原剧减 C尿中胆红素增加 D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E粪便颜色变浅,24巴比妥药物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是由于 A药物增加了它的水溶性有利于游离胆红素 从尿中排出 B诱导肝细胞内载体蛋白-Y合成 C抑制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合成 D刺激Z蛋白合成 E竞争与血浆清蛋白结合,25参与胆红素生成的有关酶是 A过氧化物酶 B过氧化氢酶 C乙酰转移酶 D血红素加氧酶 E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26结合胆红素是 A胆素原 B胆红素-BSP C胆红素-Y蛋白 D胆红素-Z蛋白 E葡萄糖醛酸胆红素,27下列哪种物质是肠内细菌作用的产物 A胆红素 B鹅脱氧胆酸 C胆红素-阴离子 D硫酸胆红素 E胆素原,28血中胆红素的主要运成形式是: A胆红素-清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