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珍惜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党,“两条半枪闹革命”。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赣交界的陇首村被捕,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2.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3.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4. 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方志敏及旧中国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近些年来,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形容自己的祖国,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2学生说。(如:亲爱的祖国、伟大的祖国、腾飞的祖国等)3人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你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可爱的中国。二、初读感知:1通过课前的预习,你觉得哪些字词大家容易出错,想提醒大家注意?蹂躏、刻不容缓、日新月异、肃清、瘟疫、愚昧注意读音,字形、词义。2词语解释: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4这篇课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方志敏在狱中,关于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你有哪些了解?(师适当补充)5学生质疑(祖国为什么可爱?祖国母亲为什么哭泣?)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三、细读品悟: (一)讲读第13自然段:1指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再读,你是从哪感受到了?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吗?3刚才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祖国母亲为什么会哭泣?”你能找到答案吗?4从母亲的哭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母亲的心情?谁来读?5面对母亲的哭诉,我们感到深深的内疚,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怎样理解“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残暴的蹂躏。”6作为儿女,怎样才能解救自己的母亲呢?指读,从中感受到什么? 7有感情的朗读13自然段。(二)讲读第4自然段:1自由朗读,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中国的历史:长城、运河,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的现状: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帝国主义侵略、汉奸卖国贼中国的未来:代替前途光明;民族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面前;祖国母亲也会美丽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2再读这一段,你能体会出作者的心情吗?(对祖国明天的美好愿望,充满了自信)3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三)讲读第5自然段:1齐读,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2指名说,师点拨。(表达了无比的信心,强烈的爱国之情)3全班有感情的齐读。四、情感升华: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你的心情怎样?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能为祖国母亲做些什么?4总结。【作业设计】1摘录课文中的佳词佳句。2写写自己学完课文后最深的感受。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1.“朋友”指的是谁?方志敏对朋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2.课文是怎样描述中国“目前”景况和“将来”的景象的?3小结。二、日积月累:尝试背诵。三、听写本课生字。四、拓展阅读可爱的中国一书。五、练笔:1想象:在写可爱的中国时,狱中的方志敏会是怎样的心情?你能想象到吗?2学生发挥想象,交流。3指名学生说,共同评议。4把你想象到的方志敏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六、总结。【作业设计】:1写摘录笔记。2背诵课文中震撼人心的句子。3完成小练笔。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诗二首借景抒情,同是描述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别董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和激励,送元二使安西则流露出作者内心对朋友的不舍与担忧。【教学目标】1. 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意。2. 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3.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学难点】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阅读中,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收集送别诗。【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2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3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板书课题)二、研读与赏析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全诗2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1)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 (2)高适是谁? (3)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谁能说说呢? (4)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5)这首诗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 3读了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1)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看图,想象一下,此情此景,你的感受如何?(荒寒凄凉的环境)。(2)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细细读读前两句,你觉得那些景物最能反衬出当时的心情的?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黄云、白日、北风、雁、雪)(3)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4)读这句诗,突出“千里”;再读这句诗,突出“曛”。(5)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 4“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啊!这就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1)从哪里可以看出是高适对董大说的?(2)好友分别,难分难舍,董大的心情一定糟糕到了极点了,而真正的朋友这时候最应该怎么办?安慰,鼓励(3)读一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劝慰朋友?(4)如果你是董大,你会说一些什么呢?(小组说说)(5)感情升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学生自由讨论赏析(板书:豪情昂扬)三、小结。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体会诗句表达的不同情感。2背诵自己喜欢的送别诗。第二课时一、有感情地背诵别董大二、对比阅读,感悟诗蕴是啊,人生自古伤离别。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与大家共同欣赏。(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1学生比较,指名汇报。2同是送别之诗,这些诗又各有什么特色?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汇报交流。4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下面,我们再一起欣赏送元二使安西。三、学习送元二使安西1解题学生读读题目送元二/使安西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2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3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4自由读,交流读懂的内容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湿润(注意字型)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新:焕然一新。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师小结: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更尽:再饮完。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向西行走。故人:老朋友。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5多诵读,悟诗情三、练习:比比谁的反应快1_, 客舍青青柳色新。2使:_。3浥这个字读_。4柳树的颜色是_。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四、课外拓展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五、总结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体会诗句表达的不同情感。2背诵自己喜欢的送别诗。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及作者。2能力目标: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文章的线索。3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教学重点,难点】用细腻的语言,赋予变化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检查预习情况:生字:掳掠()翘角()霓虹灯()模样()杉树()水罐()遒劲()点缀()樟树()偌大()婀娜()槐树()熙攘()耿耿()词语:掳掠:大同小异: 遒劲:标识: 蔚为壮观: 风韵:偌大: 千姿百态: 流苏:熙攘: 忠心耿耿:风韵:忠心耿耿:小心翼翼: 干涸: 馈赠:三、学习过程理解文题:什么是标识?生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作者先从反面入手,作者抓住了城市的“大厦和大楼”,“街道”,“轿车”,“人们的衣着”等这些具体事物,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来写现代城市的缺欠雷同,没有个性,为下文从正面写城市的标识树,做好了准备。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城市间的雷同,描写中带有讽刺。接着,作者就写城市中的树,正面写城市的标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香樟树是杭州的标识;法国的梧桐是南京,上海的标识;榕树是福建或广州的标识;油松是长春的标识;圆冠榆是喀什的标识;国槐榆是北京的标识。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划分段落: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现象。第二部分():写树才使城市之间的真正的标识。第三部分):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及作者对自然界的崇高。生细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体会语言的亲切,优美。总结:四、作业设计:1完成补充练习。积累好词佳句。2仿写练习。吾腰千钱教学设计【教材理解】本文是“珍惜”主题单元中的一篇文言寓言。作者用讽刺的手法描摹了爱钱甚于生命的人的可悲下场。本文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由于这篇文章是一篇拓展性阅读课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积累文言文知识。【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对话,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2有感情朗读,培养诵读古文的语感与技巧。3. 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理解故事蕴含的深意。【教学难点】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正确认识文章主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切中主题。二、自读自悟,理解主题。1简介作者柳宗元,让学生了解其生平既主要成就。2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先不要参照译文,尽量理解文章内容。3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根据词义、句义进行断句;突出重点实义词;叙述与对话感情色彩要有所区别等。4对于重点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译文理解、记忆:5进行有感情诵读训练。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如何处理两人的对话,该用语气、语调的变化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6扫清字词障碍后,要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问:落水人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他两次摇头,分别代表什么?如果你是落水人,该如何去做?三、展延伸,深化主题1过以上步骤的学习,学生基本理解文章的寓意。2这篇文章是节选,为了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使文章变得完整,将结尾补上: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3引学生将本文中的“金钱”与“生命”同“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生活学习实际谈谈如何处理二者的冲突。学生可以讨论交流,只要做到言之有物,层次清晰即可。4教师总结:喜爱金钱,无可厚非;追求利益,理所应当,但当这些与其他因素发生矛盾的时候该怎样处理,这又是一个比较严峻的课题。让我们将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毕竟世界上还有许多更为美好,更为重要的东西。四、效果预设经过上述步骤的学习,相信对于一些问题的解决会有所帮助。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将比较轻松;而深化拓展的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的局限,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适时引导,理解程度不作硬性要求。【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小练笔:读后感。爷爷的毡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3理解爷爷对毡靴的热爱以及生活中的事物的关爱及对小作者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1我对于爷爷的毡靴产生过哪些想法。2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你想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的爷爷珍惜的东西是什么吗?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吗?二、探究新课1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2指名读文,讨论解决字词的问题。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师出示讨论题:我对于爷爷的毡靴产生过哪些想法?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意思各有不同,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你怎样理解爷爷的感情。1分小组自学,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级运筹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交通工具集成灯具》课件
-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统计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聚合物表征与测试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乡工程学院《建筑结构新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唱与合唱(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猫咪找伙伴》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拼接信封睡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儿童房吊顶施工方案
- 第11课《山地回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水电站安全生产培训
- 2025年焦作大学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2025年版)
- 医院感染的分类及定义
- 美妆护肤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肾内科工作总结
- 名师小课堂同步精练英语三年级下册(配粤教沪外教版)课件 期末综合素养测试卷
- 2025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特殊药品检查中心招聘6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兰州铁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5银行协议存款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