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重点汇总.doc_第1页
国际金融重点汇总.doc_第2页
国际金融重点汇总.doc_第3页
国际金融重点汇总.doc_第4页
国际金融重点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n 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一月)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国际收支和国际借贷:国际收支和国际借贷是两个不同但易混淆的概念。国际借贷(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也被称作国际投资状况(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它们的区别在于: 国际收支是流量(Flow)而国际借贷是存量(Stock) 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一样,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赠予、侨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无偿交易”,都属于不发生国际借贷关系的交易,因而不包括在国际借贷中,但却包括在国际收支中。n 国际收支平衡表(重点)n 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均衡(难点)n 我国的国际收支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n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重点)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包括“货币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和“收入机制”。二、国际收支政策调节:需求调节政策(支出增减型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型政策:汇率政策、税收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直接管制),供给调节政策(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制度创新),资金融通政策(外汇缓冲政策)三、各种政策的作用比较: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首先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其次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使国内社会和宏观经济结构;再次取决于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国际收支调节手段选择的原则:失衡原因 适合的政策 季节性、周期性的逆差 融资政策 国民收入的增加 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调整汇率(贬值) 经济结构 管制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 五、国际收支调节的最高境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使其它有关各方同自己配合,否则采取的政策措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n 第二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难点)一、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米德冲突(重点)固定汇率制度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搭配与矛盾内部经济状况外部状况1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逆差2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3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顺差4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二、为什么存在内外均衡矛盾三、内外均衡矛盾政策调节的基本原理丁伯根模型假定,如果一个经济具有线性结构,决策者由N个目标,只要有至少N个线性无关的政策工具,就可以实现这N个目标。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蒙代尔:只要适当地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不均衡,而不致有米德冲突之虞。有效市场分类原则的含义: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四、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案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n 第三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一、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研究对象: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由失衡调整到均衡状态的作用。假设前提: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商品(劳务)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基本结论:当进口需求弹性绝对值与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时,本币汇率贬值对改善国际收支是有效的(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时滞效应。在短期内,本币贬值由于时期效应不会立即引起贸易量的调整,贸易收支反而会恶化。贬值前签的合同仍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贬值后外币计价的进口合同折成本币后。以本币计价的出口折成外币收入减少。贬值后签订的合同,出口增长仍要经历一段时间,如果进口商预期还要贬值可能加速订货。二、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吸收论)n 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EX-IMEX-IM=Y-(C+I+G),记为:B=Y-AB为进出口余额,A为国内支出n 国际收支逆差表明一国的总支出超过了总收入。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来减少对贸易商品进口的需求,但同时会导致非贸易商品和总收入的减少,配合支出转换型政策来抵消紧缩性货币财政货币政策比例影响。n 边际吸收倾向: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吸收(支出)的百分比n 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需有闲置的资源存在。n 当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可以导致闲置资源流入出口生产部门,扩大出口。n 但出口的提高会同时增加总收入和总支出,只有当边际吸收(支出)倾向小于1时,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才能改善国际收支。三、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货币论)四、国际收支调节的结构分析法(结构论)第三章 外汇与汇率n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外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外币成为外汇的条件:自由兑换性,即这种外币能自由地兑换成本币;普遍接受性,即这种外币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能被各国普遍地接受和使用;可偿性,即这种外币资产是保证能得到偿付的。二、汇率的概念及汇率的表示方法三、汇率的种类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与中间汇率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单一汇率与复汇率n 第二节 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一、汇率决定的基础 (一)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和变动(二)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二、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n 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心理因素、重大国际事件、中央银行的干预、利率差异三、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n 第三节 外汇市场n 第四节 西方汇率理论一、国际借贷说二、汇兑心里说三、购买力平价说(重点)四、利率平价说(重点)五、国际收支说六、资产市场说第四章 汇率政策及相关政策第一节 汇率制度的含义及种类(重点)一、汇率制度的概念汇率制度(汇率安排):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一种汇率制度应该包括的内容:(1)规定确定汇率的依据;(2)规定汇率波动的界线; (3)规定维持汇率应采取的措施;(4)规定汇率应怎样调整。二、汇率制度的种类固定汇率制: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严格固定的汇率制度: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 货币局制度中间汇率制度:传统固定汇率制度 钉住平行汇率带 爬行钉住制 爬行带内浮动浮动汇率制度:不事先宣布汇率路径的管理浮动 独立浮动汇率制(一) 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及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考物之间的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充当参考物的东西: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某一种外国货币或一组货币。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按两国货币含金量的比即铸币平价自行确定的,并且自由兑换、自由铸造和熔化、自由输出入的原则能自动保证现实汇率的波动不超过黄金输送点。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通过国际间的协议(布雷顿森林协定)人为建立起。各国当局通过规定虚设的金平价来制定中心汇率,现实汇率也是通过外汇干预、外汇管制或国内经济政策等措施被维持在人为限定在狭小范围内。(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自由浮动(清洁浮动):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完全听任汇率随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而自由涨落。只是一种纯理论意义上的概念。管理浮动(肮脏浮动):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市场汇率朝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目前各主要工业国所实行的都是管理浮动。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单独浮动(独立浮动):一国货币不与外国任何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单独浮动。联合浮动:欧洲货币体系各成员国货币之间保持固定汇率,而对非成员国货币则采取共同浮动的作法。(三)其它汇率制度爬行钉住制:汇率可以作经常地、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两个基本特征:(1)实施国负有维持某种平价的义务,这使得它属于固定汇率制这一大类;(2)这一平价可以经常、小幅度地调整(例如调整2%3%),这又使得它与一般的可调整的钉住制相区别,因为后者的平价调整是很偶然的,而且一般幅度很大。汇率目标区制广义:泛指将汇率浮动限制在一定区域内(例如中心汇率的上下各10)的汇率制度。狭义:特指美国学者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以限制汇率波动范围为核心的,包括中心汇率及变动幅度的确定方法、维系目标区的国内政策搭配、实施目标区的国际政策协调等一整套内容的国际政策协调方案。货币局制:(Currency Board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兑换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作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的汇率制度。货币局制:通常要求货币发行必须以一定(通常是百分之百)的该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并且要求在货币流通中始终满足这一准备金要求。这一制度中的货币当局被称为货币局,而不是中央银行。货币当局失去了货币发行的主动权。第二节 汇率的制度选择一、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重点)固定汇率制优点有利于国际经济交易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国际货币投机限制政府不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缺点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促进了通货膨胀的国际传播容易造成汇率制度僵化浮动汇率制优点能够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均衡得以自动实现减少国际储备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汇率变动对经济冲击作用较小缺点容易造成经济波动不利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的发展使一国更有通货膨胀倾向一、 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经济开放程度 规模和经济结构 贸易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 国内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及与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 相对通货膨胀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重点)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采用直接标价法。人民币远期买卖。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p 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52年底。p 第二阶段,从1953年至1972年。p 第三阶段,从1973年至1985年。p 第四阶段,从1986年至1993年。p 第五阶段,从1994年至2007年。p 第六阶段,2007年至今三、人民币汇率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机制运行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开放的外汇市场来实现外汇资源的有效配置,客观上要求取消外汇管制,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这也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长远目标。1、人民币汇率基本理论与变动(1) 人民币汇率标价方式:采用直接标价法,即单位外币的人民币价格(2) 汇率的两个基本职能:微观职能媒介交易:出口、进口、债权与债务(3) 宏观职能跨国比较:在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比较时,需要汇率转换。购买力平价。(4) 汇率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汇率与经济增长:净出口 汇率与就业:出口、进口,不同产业群汇率与物价稳定:物价是币值的倒数 汇率与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失衡必然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汇率也是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经济手段。(5) 汇改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常强制结售汇资本限制结售汇银行结售汇头寸周转管理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调控平盘有管理:两级市场、银行间场内市场(交易中心、会员制、集中竞价、品种)银行间浮动汇率:公布基准汇价、日波动率美元0.3%、欧元10%,港币和日元为1%银行对客户(零售市场)浮动汇率:现汇日波幅美元0.17%,港币、日元、欧元1%,其他0.25%(围绕套算汇率);现钞买入价不超过:美元0.75%,港币、日元、欧元1%,其他2.5%(围绕套算汇率);所有货币钞卖价汇卖价。2、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措施:n 必要性:外汇储备增加过快,国际收支失衡严重货币政策灵活性丧失要素配置扭曲、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和金融机构汇率风险意识薄弱,蕴育着金融风险国际贸易摩擦激化:贸易战到汇率战n 方案原则改革三原则:主动、可控、渐进方案设计四原则:基本稳定、弹性可控、打击投机、风险意识n 主要内容:宏观:外汇供求改革外汇体制改革n 理念:进一步放开外汇需求改革,打破外汇资源集中于国家的管理模式,增加持有外汇的收益。n 进一步推进企业经常项下意愿结售汇,企业开立外汇账户管理权交给银行,收入80%支出50%,企业可提前购汇存入账户,初限50万美元。n 个人购汇限额大幅度上提到2万美元,并简化凭证要求。n 合格的银行可募集境内机构和个人人民币资金,并可转换为外汇后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n 合格的证券机构如基金等可募集境内机构和个人的自有外汇投资于境外股票等组合证券类产品。n 合格的保险公司可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和货币市场工具。中观:外汇市场改革微观:汇率水平和波幅调整n 脱离美元、盯住篮子;n 中间汇率的确定由日平均价改为收盘价;进一步改为做市商报价的加权平均价n 汇率水平调整;n 汇率日波动幅度:银行间市场美元0.3%,非美元3%;n 银行对客户挂牌外汇价格:所有货币都可一日多价,美元价差管理,非美元银行自定。四、 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条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机制得到根本转变,对市场经济杠杆的调节要进行灵敏而有效的反映;完善的金融市场及健全的货币政策机制;要有一个健全的财政体制;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和完善的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第四节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一、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p 防止汇率在短期内过分波动p 避免汇率水平在中长期内失调p 进行政策搭配的需要p 其他目的二、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类型(重点)(一) 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直接干预:政府直接入市买卖外汇,改变原有的外汇供求关系以引起汇率变化的干预。间接干预:政府不直接进入外汇市场而进行的干预。其做法有:通过改变利率等国内金融变量的方法,使不同货币资产的收益率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变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乃至汇率水平的目的;通过公开宣告的方法影响外汇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进而影响汇率。(二) 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冲销式干预: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来抵销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非冲销式干预: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三) 波动型干预、逆向型干预和非官方钉住型干预熨平每日波动型干预:政府在汇率日常变动时在高价位卖出、低价位买进,以使汇率变动的波幅缩小的干预形式。砥柱中流型或逆向型干预:政府在面临突发因素造成的汇率单方向大幅度波动时,采取反向交易的形式以维护外汇市场稳定的干预形式。非官方钉住型干预:政府单方面非公开地确定所要实现的汇率水平及变动范围,在市场汇率变动与之不符时就入市干预的干预形式。(四) 单边干预与联合干预单边干预:一国对本国货币与某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在没有相关的其他国家的配合下独自进行的干预。联合干预:两国乃至多国联合协调行动对汇率进行干预。第五节 直接管制政策 一、直接管制政策的基本原理(一)直接管制:一国政府通过采取行政或法律手段,以实现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二)直接管制政策的原因:p 短期冲击因素p 宏观政策因素p 微观经济因素:价格体系反应不灵敏p 国际交往因素(二) 直接管制的形式(重点)价格管制、金融市场管制、进出口贸易管制、外汇交易管制二、货币自由兑换问题(重点) (一)何谓自由兑换自由兑换: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地用本国货币购买(兑换)某种外国货币,或用某种外国货币购买(兑换)本国货币。经常账户下的自由兑换:对经常账户外汇支付和转移的汇兑实行无限制的兑换。资本与金融账户可兑换:对资本流人和流出的兑换均无限制。(三) 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有效的经济自发调节机制,即市场机制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的可维持性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三)货币自由兑换后面临的新问题资本逃避问题资本逃避:由于恐惧、怀疑或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他国家的异常流动。 货币替代问题货币替代:国内对本币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外币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三、复汇率制(一) 复汇率制的概念(重点)复汇率制:一国实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的制度。双重汇率(Dual Exchange Rates)制、多重汇率制都属于复汇率制的范畴。(二)复汇率制的利益第六节 货币局制度与美元化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联系汇率制是从货币局制度派生出来的。是指一国或地区流通的法定货币不是由中央银行发行,而是由独立的货币发行局发行。这种货币的发行有完全的资金保证,即必须有一个可以作为国际储备的货币,按照一个事先预定的比价进行无条件的兑换。联系汇率制的特点: 联系汇率制的物质基础是外汇储备。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均是固定的。利率则与直接挂钩货币的利率相一致。纯粹的联系汇率制条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完全是以外汇储备为支撑的。香港是采用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内容当港元现钞从流通中回笼后,发钞行可以用同样的比价向外汇基金换回美元,同时赎回负债证明书;发钞行以同样的方式为其他银行提供和收回港元现钞;1美元兑换7.8港元的固定比价只适用于发钞行和外汇基金之间,发钞行和其他银行之间以及银行同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港元交易全部按市场汇率进行。香港联系汇率制的重要特点港元在香港外汇市场上是公开浮动,港币的汇率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存 外汇基金通过对发钞银行的汇率控制,维持着整个港币体系对美元的稳定联系 银行与公众的市场行为与套利活动,使市场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资金供求状况。香港的联系汇率制有两个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 1)美元流动均衡机制。当港元被抛售或资本流出导致美元减少时,由于美元减少,发钞银行不仅不能增发港币,还须向外汇基金交回负债证明书赎回美元,导致基础货币减少。由于货币的乘数效应,货币供应量将成倍数减少,而这又将导致利率上升,物价趋于下降,最终使港元趋于稳定。2)套利机制金管局从体制上提供了维护联系汇率制的保障。 2、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利弊 联系汇率制的最大优点有利于香港金融的稳定,而市场汇率围绕联系汇率窄幅波动的运行也有助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巩固和加强,增强市场信心。联系汇率制度的弱点联系汇率使香港的经济行为以及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过分依赖和受制于美国,从而严重削弱了运用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杠杆调节本地区经济的能力。同时,联系汇率也使通过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无从发挥。第七节 国际储备政策(重点)一、国际储备的涵义与作用p 国际储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一切资产。n 国际储备的特征 n (1)可得性。国际储备资产必须能随时、方便地被政府所得到。n (2)流动性。国际储备资产须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能在其各种形式资产之间自由兑换,而且,各国政府或货币当局必须能无条件地获得并在必要时候运用这些资产。n (3)普遍接受性。国际储备资产能在外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遍接受。 (二)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能力n 按照国际储备的定义和特征,广义的国际储备包括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n 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之和又被称为国际清偿力,它反映了一国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的总体能力。n 通常所讲的国际储备是狭义的国际储备,即自有储备其数量多少反映了一国在涉外货币金融领域中的地位。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的区别:n 狭义的国际储备只限于无条件的国际清偿力即自有国际储备,而不包括有条件的国际清偿力即一国潜在的借款能力;n 而国际清偿力包括:一国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的现实能力即国际储备和一国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的潜在能力即一国对外借款的最大可能能力。 n 国际储备的数量多少反映了一国在涉外货币金融领域中的地位。n 国际清偿力反映了一国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的总体融资能力 (二) 国际储备的作用从整个世界范围来,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储备也相应增加,它对国际商品和金融资产流动起着媒介作用。n 从一国角度来考察国际储备的作用n 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对外支付能力n 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n 信用保证 二、国际储备的构成p 货币黄金p SDRsp 在IMF的储备头寸p 外汇资产p 其他债权 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 自有储备 在IMF的储备头寸 (狭义国际储备) 特别提款权广义国际储备(国际清偿力) 备用信贷 互惠信贷协议 借入储备 本国商业银行 对外短期外汇资产三、国际储备的需求与供应国际储备的来源F 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来源(1)国际收支顺差(2)政府向外借款净额(3)中央银行用本币购买外汇(4)中央银行在国内购买的黄金(5)在IMF的储备头寸(6)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全球的国际储备来源(1) 黄金存量减非货币性黄金用量 (2) 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输出 (3) 储备货币的信用创造 (4) IMF创设的特别提款权 储备货币发行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输出的货币是世界储备的主要来源。它们中的一部分进入各国官方手中成为它们的外汇储备,另一部分进入国外银行业成为它们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债权。四、国际储备的管理一、国际储备的数量管理 国际储备数量管理的实质是要使一国保持一个适度的国际储备额。 何者为适度的国际储备额,至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标准,但一般认为应该都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国际储备数量管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进口规模 进出口贸易差额的波动幅度 本国货币地位 汇率制度及外汇管制程度 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 = 进口资本品的投资收益持有国际储备收益率 借入国外资金的能力与成本 外债规模二、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1. 国际储备的种类结构管理 储备资产种类结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币种结构的管理,实质是要保证储备资产的安全,力求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储备资产币种结构管理应考虑的因素 进出口商品的地区结构 一国以不同币种表示的对外债务净额 储备资产中要有足够的干预货币 储备货币的币值稳定性 储备货币的多元化2. 国际储备的流动性结构管理 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管理实质是要使流动性大小不同的储备资产之间保持一个适当的比率,以求得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统一。 F 交易性储备与预防性储备 F 一级储备与二级储备 第五章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资金流动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一、国际金融市场的特征(重点)国际金融市场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是指资金在国际间进行流动或金融产品做国际间进行买卖和交换的场所。p 交易活动范围不受国界限制,可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居民;p 交易使用的货币不限于一国的货币,一些主要国家的货币,都可作为使用的对象;p 市场受所在国的干预较少,交易活动也很少受市场所在国法令、规章的限制。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重点)p 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以及国际黄金市场。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仅指资本市场。p 按照融通资金期限的长短,国际资本市场可分为短期资本场(通称货币市场)和长期资本市场(通称资本市场)。p 按照融资方式分,又有银行信贷市场、债券和票据市场、票据贴现市场以及股票市场。 p 根据市场交易所在区域的不同,还可分为在岸市场(本币市场或外国市场)和离岸市场。p 传统的分类p 国际货币市场p 国际资本市场p 国际外汇市场p 国际黄金市场p 当前流行的分类(IMF,OECD)p 国际信贷市场p 国际债务证券市场p 国际股票市场p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p 国际外汇市场p 国际黄金市场n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又称在岸金融市场Onshore Market,是从事市场所在国货币的国际借贷,并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政策与法令管辖的金融市场。n 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非居民的境外货币存贷市场。“离岸”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指不受任何国家国内金融法规的制约和管制。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 该市场要受到市场所在国法律和金融条例的管理和制约,各种限制较多,借贷成本较高 交易活动是在市场所在国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 通常只经营所在国货币的信贷业务,本质上是一种资本输出的形式。 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的特征: 交易的货币是市场所在国之外的货币,包括世界主要可自由兑换货币。 市场参与者是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即交易关系是外国贷款人和外国借款人之间的关系。 资金融通业务基本不受市场所在国及其他国家的政策法规约束。三、国际金融市场的演变四、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1.有利于调节各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2.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国际资本的流动,推动的各国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推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 4. 促进了金融业务国际化的发展。(二)消极作用 1.为国际间的投机活动提供了场所。 2.为国际间通货膨胀的传递打开了方便之门。第二节 国际货币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一、国际货币市场:国际间的短期资本市场,一般指1年以内的国际间资本借贷的市场。国际货币市场的构成p 银行短期信贷市场p 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和联邦基金市场p 短期证券市场p 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p 贴现市场主要功能:为政府、中央银行、工商企业及个人等参与货币市场交易的各方调节短期资金余缺,解决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特点:期限短、资金周转速度快、数额巨大、金融工具流动性强、有较强的货币性、价格波动小、投资风险较低。二、国际资本市场国际间进行1年期以上资金借贷和资金筹集的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构成:按照借贷方式的不同,国际资本市场可分为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重点)一、欧洲货币市场概述(一)欧洲货币市场的涵义:是离岸金融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该国货币存储和借贷的市场。欧洲货币(Eurocurrency)(又称境外货币Off-shore Currency)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被存储和借贷的各种货币的总称。(三) 欧洲货币市场类型1、内外混合型。内外混合型是指离岸金融市场业务和所在国的在岸金融市场业务不分离。这类型市场典型的地区是伦敦和香港。 2、内外分离型。内外分离型是指离岸市场业务与在岸市场业务严格分离,这种分离可以是地域上的分离,也可以是账户上的分离,目的在于防止离岸金融交易活动影响或冲击本国货币金融政策的实施。美国纽约的离岸金融市场是一个典型代表。此外,东京、新加坡也接近美国离岸市场的类型。3、分离渗透型。分离渗透型与内外分离型有相似的特征,它是在严格内外分离的基础上,允许部分离岸资金渗透到国内金融市场上来,目的在于利用地理优势更好地利用外资。典型的市场是马来西亚的纳闽岛和泰国的曼谷。4、避税港型。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在不征税的地区,只是名义上设立机构,通过这种机构在账簿上中介境外与境外交易。这类离岸金融市场的典型地区是加勒比海的巴哈马、开曼以及百慕大、巴拿马和西欧的海峡群岛。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n 它很少受到市场所在国金融和外汇法规的约束n 借贷业务中使用的货币种类较多。金融管制少,金融创新发展迅速; n 它有独特的利率结构。存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低.n 同时,这里税费负担少,可以降低融资者的成本。n 调拨方便,选择自由。二、欧洲银行信贷市场(一)期限结构及贷款形式欧洲银行信贷市场的国际信贷业务:短期信贷和中长期信贷。n 短期资金借贷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该市场参加者多为大银行和企业机构。n 中长期贷款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至10年左右的贷款。欧洲银行贷款主要有两种形式:n 期限贷款n 转期循环贷款。(二)欧洲中长期贷款的特点必须签订贷款协议。n 利率确定灵活。通常以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为基础,再加上一个加息率来计算的。n 联合贷款,即银团贷款。n 有的贷款需要由借款方的官方机构或政府担保。(四) 银团贷款银团贷款(Consortium Loan)或称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证券融资仍在国际融资中绝对优势,表现出日益显著的证券化趋势。 辛迪加银团的构成:牵头银行、代理银行、参加银行三、欧洲债券市场(一)欧洲债券市场的特点欧洲债券:欧洲债券是境外货币债券,它是指在某货币发行国以外,以该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p 欧洲债券市场的特点:p 市场容量大;自由和灵活;p 发行费用和利息成本比较低;p 免缴税款和不记名;p 安全;债券种类和货币选择性强;流动性强,容易转手兑现。 (二)欧洲债券的发行程序(三)欧洲债券的种类p 固定利率债券(Straight Bonds)p 浮动利率债券(Floating-Rate Notes)p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s)p 附认购权证债券(Bonds With Warrants)p 选择债券(Option Bonds)p 零息债券(Zero Coupon Bonds)p 双重货币债券(Dual Currency Bonds)p 全球债券(Global Bonds)四、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和影响p 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p 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p 使国际间大规模资本转移得以实现;p 促进了一些国家国内经济的发展;p 缓和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p 促进金融创新。欧洲货币市场的消极影p 响加剧了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波动;p 增大了国际信贷的风险;p 削弱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力;p 会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第三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与发展趋势n 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趋势n 金融自由化趋势、金融创新趋势n 融资证券化趋势第四节 国际资金流动概述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涵义与性质(重点)p 国际资本流动: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而发生的以逐利为目的、以货币金融形态存在于国际间的资金流动。二、 国际资本流动的形成与发展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重点)(一)长期资本流动p 直接投资 创办新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