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doc_第1页
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doc_第2页
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doc_第3页
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doc_第4页
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期中考试卷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应用(25分)1古诗文默写。(8分)开轩面场圃, 。(过故人庄) ,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其岸势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苏轼在浣溪沙中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精神的词句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的千古名句是:“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nio nio 不断的青烟,悠悠的钟声,好像自己是在西湖或是在扬州把所有的jn 持都抛掉,让热泪泪尽情地流淌。(白求恩)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 职。最奇妙的,当然是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 ,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3下列句子画线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过瞿塘峡,北岸有一峰突起,树木青葱,玲珑可爱,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玲珑:灵活敏捷。)B后来,经过多次地壳运动,沧桑巨变,才形成现在的青海湖。(沧桑:形容变化很大)C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辨,仍然矢志不疑地搞他的科学试验。(矢志不疑:立下志愿决不改变。)D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鄙薄:轻视。)4在下列空缺处填上该句加点词语的反义词。(3分)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 ,自然界是过于奇伟的。走进每个沟壑都给人以山重水复而终又 之感。(这种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 ,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5模仿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写法,写三个相似的短语。(3分) 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语言),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仿写: 6把下列报纸文章和相应的栏目搭配起来。(3分) 文章:欧洲少雨,酷热难当 市运动会武术赛鸣金往返千里擒大盗 惠安女的奇特服饰高校招生工作结束 栏目:A.民俗风情 B.警方时空 C.体坛纵横D.教育频道 E.国际新闻 搭配:( ) ( ) ( )( ) ( )7用下面三个词语联成几句话。(3分) 推敲 心血 丰硕 二、阅 读(65分)(一)阅读游恒山记(节选),完成15题。(16分)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3分)有虬松离立道旁 崖石渐起,松影筛阴 上负绝壁 跻危崖、登绝顶 还过岳殿东 余益鼓勇上 2把下面句子译成白话文。(5分)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3上文详写了作者上山登顶的经过,一步一景。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其景物、地名大致有 、 、 、 、 、 、 、 等处。4用横线画出描写北岳殿的句子。(1分)5从上文的描写可以看出恒山具有 的特点,但徐霞客却“益鼓勇上”,可见他具有 的精神。(3分)(二)阅读周庄水韵(节选),完成16题。(19分)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1第句中的两个“仿佛”含义一样吗?为什么?(2分) 2作者写两次到周庄的印象,分别用了下面两个句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这两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其中“水墨画”的特点是 ,它突出了古镇 的特色;“版画”的特点是 ,它突出了古镇 的景色。3作者写第二次游周庄,先从 觉的角度描写阳光下的雪景,再从 觉描写 的优美意境,令人神往。(3分)4第句中的“抚摸”一词用得十分形象,请说出它的好处。(2分) 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5第、句中有两个“到处”各有所指,第句指的是 ;第句指的是 (4分)。这是因为它们描写的对象不一样,第句是 ,第句是 。(2分)6第句中的“丝竹”一词指的是 ,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也有这种用法的句子:“ 。”(2分)(三)阅读懒惰的智慧(节选),完成16题。(17分)我们从小就听长辈们说起过懒汉,仿佛懒惰很不体面。实际上,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比如晚饭后,露茜帮妈妈收拾餐具。她小心翼翼地把碗碟摞得高高的。这时妈妈冷言冷语地责备说:“真是懒汉干活儿!”用不着经过几番这样的训诫,这孩子就会养成滥用力气的习惯,即:每次少拿一些碗碟,多跑几趟路,把力气花在不必要的往返上。等她长大了,就会总是忙忙碌碌,一副倦客。大多数勤劳的人都比懒惰的人容易衰老。本只需要走一两步,他们却不在乎走上十步。他们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懒惰的饭店服务员往往是最令人满意,最优秀的。他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讨厌哪怕多走半步路。只有那些勤快的伙计才会端上咖啡不带方糖和勺子,他们不在乎多往返几趟,每趟只拿一样东西,结果咖啡都已经凉了。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我们的远祖住在条件恶劣的山洞里,每次喝水,都要走到溪水旁边才行。于是他们发明了最初的水桶,这样他们一次就可以把足够喝一天的水提回家去。不过,倘若他们懒得连不桶也不愿意提,不用说,他们下一步就会铺设管道,这样水便可以顺着管道,从溪边一地流进他们的屋子里。为了避免挑着水翻山越岭,水泵和水车就被发明出来了,这些都是懒汉们后来的成就。同样,我们的某个祖先想到湖对岸去,可他又不愿意沿着湖边绕过去。这时第一条船就诞生了,它就是把一段树干掏空以后做成的。1“循规蹈矩”中的“循”意思是 。请再写出一个含“循”字且意思相同的成语: 。(2分)2上文第一段先提出社会多数人所持的观点,即: ,然后,用“ ”一词加以否定,进而提出中心论点: 。(4分)3第三段共有七句话,用“/”把该段划分为三层。(2分) 4“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这句话中的“想必”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5上文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 来论证观点。文中所举的三例子从范围上看由 到 ,说明力不断增强;从论证角度上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 论证,最后侧重于 论证。(3分)6你愿意做文中所说的“懒汉”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3分) (四)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完成16题。(13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地落在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地再次拥抱了我。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地走近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上。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钣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我看糟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亲爱的,我真不懂得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望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亲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几年后,当我再拿走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现在,我已经有了许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停地向我追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倒。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着父母对子女的两种不同态度,即: 。(2分)2对“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父亲只会写剧本,但不懂诗。 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D.“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2分)3父母对子女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相反,其原因是: 。(2分)4“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中的“幸运”指的是: (2分)5最后一句话中的“刮倒”含义是 。(2分)6本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几次起伏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现“我”的心情的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空格里。(3分)得意洋洋 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醒悟 三、作文(60分)题目: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一、1把酒话桑麻 箫鼓追随春社近 斗折蛇行 犬牙交错 休将白发唱黄鸡,门前流水尚能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袅袅 矜 xn cu cn 3A 4渺小 柳暗花明 满腔热忱 5示例:农民爱农具,司机爱车子,厨师爱菜刀。 6ECBAD 7略。二、(一)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3分)有虬松离立道旁 盘曲 崖石渐起,松影筛阴 像从筛子筛过的一样 上负绝壁 靠着 跻危崖、登绝顶 高 还过岳殿东 转,绕 余益鼓勇上 更加 2把下面句子译成白话文。(5分)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殿下很高的台阶插上云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立着。 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3上文详写了作者上山登顶的经过,一步一景。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其景物、地名大致有 望仙亭、 虎风口 、 “朔风第一山”牌坊 、 寝宫 、 飞石窟 、 北岳殿 、 会仙台 、 登顶间道 等处。4用横线画出描写北岳殿的句子。(1分)5从上文的描写可以看出恒山具有 高、陡、险 的特点,但徐霞客却“益鼓勇上”,可见他具有 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 的精神。(3分)(二)1第句中的两个“仿佛”含义一样吗?为什么?(2分) 不一样,前者是类似的意思,后者是比喻词,是似乎、好像的意思。 2作者写两次到周庄的印象,分别用了下面两个句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这两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其中“水墨画”的特点是 朦胧而淡雅 ,它突出了古镇 春雨蒙蒙 的特色;“版画”的特点是 色彩对比强烈 ,它突出了古镇冬天白雪阳光交相辉映 的景色。3作者写第二次游周庄,先从 视 觉的角度描写阳光下的雪景,再从 听 觉描写 阳光下各种水声 的优美意境,令人神往。(3分)4第句中的“抚摸”一词用得十分形象,请说出它的好处。(2分) 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运用拟人,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冬天阳光柔和的特点。 5第、句中有两个“到处”各有所指,第句指的是 路边、屋脊、树梢、石阶 ;第句指的是 小街的屋檐下、石拱桥的栏杆、桥洞、小河的石河沿上 (4分)。这是因为它们描写的对象不一样,第句是 积雪 ,第句是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2分)6第句中的“丝竹”一词指的是 奏乐的声音 ,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也有这种用法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分)(三)1“循规蹈矩”中的“循”意思是 遵守,依照。请再写出一个含“循”字且意思相同的成语: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2分)2上文第一段先提出社会多数人所持的观点,即: 懒惰很不体面 ,然后,用“ 实际上”一词加以否定,进而提出中心论点: 正是懒惰激励的发明,促进人类进步。(4分)3第三段共有七句话,用“/”把该段划分为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