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观察研究记录表.doc_第1页
植物观察研究记录表.doc_第2页
植物观察研究记录表.doc_第3页
植物观察研究记录表.doc_第4页
植物观察研究记录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观察研究记录表 年级 班 姓名 观察地点: 学生宿舍楼前 观察对象: 木芙蓉 观察方法: 从整体到部分 观察记录: 形状 高大 枝繁叶茂 叶子特别大 ,像枫叶呈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心形,叶缘具钝锯齿,两面被毛。 颜色 翠绿 气味 无 动静变化情况 无风的时候,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为我们遮挡烈日;微风来临的时候,它像一位美丽的芙蓉仙子在翩翩起舞。 一年四季变化情况 芙蓉花在9月到11月间开放。 早晨刚开放的时候,花朵的颜色是洁白的;中午时分,它又慢慢变为淡粉红色;到傍晚快要凋谢的时候,它又转为深粉红色。虽然这种木芙蓉花的生命周期只有1天,早晨开放到晚上就凋谢了,但是它的数量特别多,让人感觉不到它生命的短暂。 作用(本身的功能及给予人们的好处等) 木芙蓉在中医用药中也有着不俗的功效。木芙蓉花和叶可入药,叶有消肿解毒、散淤止血之效。花有凉血止血的功效。有名的“玉露散”和“芙蓉花油”就是用木芙蓉的花和叶制成的)。 观察中的发现 为什么芙蓉花的颜色会一日三变? 研究方法:a询问林老师 b 查阅资料 c 上网 百度搜索 d 研究记录:1、林老师说:“这跟光照有关系,具体的原因还要查查相关的资料。”2、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书中了解到芙蓉花之所以会变色,是因为随着温度和日照的变化,花朵里的花青素和酸的浓度也发生变化,花朵会一点点的变色。因此人们又叫它“三醉木芙蓉” 研究资料积累: a 植物标本 b 植物插图 c 植物照片 李伟 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 单位博客:/blog/u/lw73/index.html 凤凰博客:/u/5443/index.html支持(2)中立(0)反对(4) 飞来飞去小大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贴子:13138 积分:19259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5-5-20 15:17:00 Post By:2010-4-22 17:41:00 以下是引用林蔚文在2008-5-19 18:12:00的发言:植物观察研究记录表 年级 班 姓名 观察地点: 单车棚前 观察对象: 柳树 观察方法: 从远到近 从整体到部分 观察记录: 形状 高大 秀丽 枝条细长而低垂,褐绿色,叶子数量多,长7 15 公分,两端尖削,边缘具有腺状小锯齿,表面浓绿色,背面为绿灰白色,两面均平滑无毛 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为主干提供丰富的营养。柳树没有松树的伟岸挺拔,也不像杨树那样正直不屈。主干通常在二三米处就长出分枝,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绦,纷披下垂。柳叶是单叶互生,叶片狭长但宽窄相宜,形如少女细长的眉毛,正如“鞭蓉如面柳如眉” 颜色 气味 动静变化情况 无风的时候,它像一个秀丽恬静的少女;有风的时候,它又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女孩,舞动着飘逸的秀发。 作用(本身的功能及给予人们的好处等) 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 在中药里,柳树入药亦多显功效。柳叶含有丰富的鞣质,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功。水煎服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捣烂外敷,可治疗足跟疼痛。 柳枝:柳枝是中医传统的接骨妙药。水煎服,可治疗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烧烫伤等,水煎熏洗,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柳根:能祛风利湿、消肿止痛,可治疗乳痈、牙痛、中耳炎、黄疸等疾病,酒煮饮服,其祛风、消肿、止痛作用更佳。 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热祛风,水煎熏洗尚可治疗疥癣顽疾。柳屑:是柳树虫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热布包温熨,可治疗痒疹、皮炎。 观察中的发现 柳树除了具有观赏价值,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秘密呢? 研究方法:a询问他人 b 查阅资料 c d 研究记录: 1别名:水柳、垂杨柳、清明柳 2有毒部位:叶及皮。中毒症状:误食后引起冒汗、口渴、呕吐、血管扩张、耳鸣、视觉模糊,严重时呼吸困难、昏睡终日、丧失知觉、呼吸深而慢、脉博则变快等症状 3柳树的药用价值高 ,同作用 研究资料积累: a 植物标本 b 植物插图 c 植物照片 李伟 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 单位博客:/blog/u/lw73/index.html 凤凰博客:/u/5443/index.html支持(1)中立(0)反对(3) 飞来飞去小大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贴子:13138 积分:19259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5-5-20 15:17:00 Post By:2010-4-24 20:54:00 习作5陆亚新习作提要:1、 读懂例文,知道写植物要善于观察并有所发现,然后准确、生动地写下来。2、 细读例文,了解作者是如何有目的、有侧重地观察一两种植物,并获得新的发现的;又是如何把新的发现及研究成果写下来的。3、 培养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对植物的喜爱之情。4、通过本次习作的训练,引导学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投入更多的关注,使人对自然长生美好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借鉴例文的写法,引导学生有目的、有侧重地观察一两种植物,并获得新的发现。教学难点:如何把学生的发现及研究成果写下来。课前准备:学生重点观察的杆、枝、叶、花及其颜色”,注意“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即与别的植物不同。课前用小黑板温馨提示:1、 比较观察,选择你最喜爱的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或住宅旁,或校园里,或小河边,或田野上,到处都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植物。这些植物中一定有不少是你熟悉、喜欢的植物,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只能通过比较观察后,选择一种最喜爱的植物作为观察和描写的对象。2、 仔细观察,抓住植物的特点。花草树木由于种类不同,各有其特点。同样是树,棕榈树和杨树的干、枝、叶,都截然不同。同样是花,春兰、夏荷和秋菊、冬梅,各显风姿,即使是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季节其形状和颜色、香味也不完全相同。如香味有清香、淡香、浓香等之分。如都是红色,也有淡红、粉红、橘红、大红、枣红等的区别。你喜爱的植物有什么特点呢?你可要仔细观察,才能抓住植物的特征。3、 有序观察,准确地介绍植物。观察植物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这个观察的顺序选择要恰当,只有这样比较准确地介绍你所喜爱的植物。如按植物的生长规律来观察,一般可按“萌发-长芽-出叶-抽枝-开花-结果”的顺序来观察。对局部的观察可按先干-枝再叶-花-果的顺序来观察、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师述:不知不觉中,春姑娘来到了,小树发芽,小草变绿,花儿开放,万物苏醒。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吧!2、 提问:这么美的春景,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萌芽报社要举办一次征文比赛,这次征文的主题就是写一写我们观察到的植物。大家想不想试试写一写啊?二、 引读例文,领悟写法1、 初读例文:这次写植物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写植物有所不同,要求有所提高,因此萌芽报社给大家寄来了一篇例文。请大家打开书本,快速读读,想想小作者主要写了什么?2、 再读例文:你对这篇习作的哪些地方最感兴趣?把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3、 学生交流。4、 作者是怎样把他家门前的植物就具体、生动地介绍给大家的?5、 总结:(1) 作者细致地观察,并有所新的发现。(2) 通过查阅资料把新的研究成果写了下来。三、 明确要求,完成写作1、 世界上的植物千千万万,它们千差万别,我们要仔细观察一两种植物,写出你的新发现。在研究新发现的过程中,你重点观察了哪种植物?在观察时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呢?2、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的新发现。3、 为什么会有这些有趣的现象呢?你们向别人请教或自己查了资料了吗?4、 学生交流。5、 教师可相机提供有关植物的资料。6、 学生自拟题目,完成习作。稳馨提示:具体描写,表达出喜爱的感情。在有序描写植物的特点时,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比如植物的形状、香味与那些美好的东西相似,这种植物具有象征意义等等。这样描写内容更具体了,文章就更生动。同时在描写的字里行间也赞美它给“我”(人类)带来什么好处,这样把所写的植物和自己的感情联系起来,就能表达出你的喜爱之情。7、 教师巡视指导。四、 相互交流,修改习作1、 教师选择写得好的作文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好在哪里,是否符合萌芽报社的要求。2、 同桌之间相互读自己的文章,请同桌提出修改意见。3、 自己修改习作。4、 交流习作,师生点评、修改。5、 誊写。范文:仙人掌我家的后院,简单就是一个百花园,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点缀着我那温馨的家。百花丛中,有艳丽的玫瑰,有娇羞的含羞,有沁香的月季但我最爱的还是仙人掌。 仙人掌的形状就像一只奇形怪状的大手,极力地张开着,外表着实不好看。一身黄中透绿的衣裳,浑身溢满了小刺儿,只要你的手指与其亲密的接触,那怕是轻轻地一触,定会扎上那么一根,严重时,还会有血痕呢。也许“仙人掌”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虽说仙人掌其貌不扬,但它却很耐旱。妈妈告诉我:“它七八天不喝水,也一样能活。”起初,我有些不信,就试了试,连续几天没去给它浇水,它竟然活着一样的滋润。从此,我更喜爱仙人掌了。 仙人掌不仅耐旱,而且生命力极强。即使折断了一两根枝,也不会影响它的生长。如果你也有兴趣养养,非常简单,只要把折断的枝插在泥土里,它照样可以发芽、生长、开花。特别是冬天,仙人掌不畏严寒。当北风怒吼时,它仍然全身披绿,在风中傲然屹立,仿如立守边关的战士。 仙人掌的通身都是个宝呢。茎、液都能药用。记得前年,我染上腮腺炎,吃药打针都不管用。后来听人说,仙人掌可以清凉消肿,于是妈妈就刮去刺,剥去皮,再把仙人掌的茎捣拦,敷在我的腮腺处,顿时就有一种清凉的感觉。两天不到,我的病就好了。仙人掌这种牺牲自己、献身于他人的品德,多么高尚啊!我想:做人,就要像仙人掌那样,甘于平凡,不畏艰难,乐于为人民贡献一切。我最喜欢的植物仙人掌 在干旱地带,有一种顽强的植物,它就是仙人掌。 我姥姥也有一盆仙人掌,它是绿色的。它的茎就像小手,“手掌”大大小小的,越往上长,“手掌”就越大,几乎长到有30厘米才慢慢分枝。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小人伸出一双长长的手臂。 仙人掌身上长满了刺,像一根根银针,但是为什么仙人掌没有叶子呢?见过仙人掌的人都会这样想,原来仙人掌的小刺就是叶子,由于天气太热,叶子就进化成了小刺,这样不仅能少蒸发些水,还会反射阳光的辐射,减少热量,把水分留在身体里。 仙人掌还可以消除疼痛。有一次,一只蜜蜂把我的手给蛰了,蛰出一个大包,这时,姥姥摘了一个仙人掌的瓣儿,把它弄碎,涂在我被蛰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我的手就不疼了。 仙人掌默默帮助着我们,却不求回报,这不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吗?李伟 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 单位博客:/blog/u/lw73/index.html 凤凰博客:/u/5443/index.html支持(1)中立(6)反对(2) 山泉小大8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溪头醉仙 贴子:2132 积分:2827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9 16:19:00 Post By:2010-4-29 22:51:00 此次习作,强调写研究型的文章。我想遵循先观察,后思考,搜集资料,再动笔写。 今天刚把这个习作的要求给孩子们提一下,这篇作文是不能当场完成的,让孩子们从习作例文中找到了写作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对过去观察过哪些植物,有什么发现?今天看到这篇例文后你对自己熟悉的植物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孩子们的疑问很多。诸如:桃花怎么不和其他植物生长顺序相同,它是先开花后长叶?下雨的时候人都会被淋湿,可荷叶上水珠怎么还在滚来滚去的?仙人掌怎么能落地生根,生命力怎么如此强的?要是拔掉它的刺儿,它能活吗?丝瓜有的怎么是苦的?爬山虎怎么能趴在墙上的?含羞草真的怕羞吗?猪笼草怎么会吃小虫子的,植物也能吃动物吗?儿子突发奇想,吊兰的叶子怎么往下长的?还有一些茎上会长根须,垂挂下来像开花了似的。(儿子去年曾经剪下一个植株插秧,现在长势喜人。) 让孩子们继续去观察布置他们这次是我们这学期不要当场完成的习作哦,可以利用五一的假期去观察、实验、询问别人、查找资料,总之后期的习作中要重点写出观察和研究的过程。 期待孩子们带来的精彩。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9 23:06:28编辑过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王;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平凡。 支持(2)中立(0)反对(1) 山泉小大9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溪头醉仙 贴子:2132 积分:2827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9 16:19:00 Post By:2010-4-30 22:25:00 贴上孩子的习作 吊 兰王萧旭 在现代的很多居室里我们都能看到吊兰的身影。 客厅茶几上、书房橱柜间,卧室床头,摆放上一两盘吊兰,就像一朵朵绿色的云彩,给整个房间带来勃勃生机。我们家就有一对嫁接的“母子”吊兰。 这对母子吊兰,长得郁郁葱葱。小吊兰叶子又细又长,中间是一道白色的,边缘是翠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叶子一摞一摞的,煞是好看,但还没长出长长的茎来。还记得刚刚从大吊兰身子剪下来插到花盆里时,显得十分柔弱,几个月来,竟然也长得如此蓬蓬勃勃了。大吊兰那带子状的绿叶向四周舒展,密密的叶子中有几条长长的蔓藤向四周散开来,茎端上挂着一簇簇的新株,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飘舞在空中,又像一朵朵绽开的礼花,光彩四溢。它的叶子翠绿如洗,有的叶子宽大,有的小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