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九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人才开发对策 摘要:文章根据九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针对九江市人才现状,系统地分析九江市人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下载 关键词:人才开发;问题;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 九江地处长江段赣、鄂、湘、皖四省结合部,既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又是京九、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的交叉点。九江是联结江西与长江开发带和沿海开放带的“北大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论证认为:九江最有条件成为京九中段新的经济制高点。九江依据“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路,全力推进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的发展战略,加快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文化旅游胜地、区域商贸中心、开放港口城市”的进程,致力于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九江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为九江市的人才发挥作用、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载体、搭建了平台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何提供人才保障?”。 目前九江可供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层次与结构等方面都与九江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不对称,为此,本文就推进区域经济进程面临的人才问题,着重分析研究九江区域经济发展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 九江市人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基本情况分析。“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为响应中共江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构筑新世纪江西人才高地”的战略构想,全面落实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在实施构建九江区域性人才高地战略的过程中,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以“创新”这个灵魂,突出高素质人才的使用、引进、培养和营造良好整体环境这个重点,推进人才战略的有效实施,通过强化观念、政策、机制、服务的创新,努力形成九江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创业环境和服务环境的优势,从而较好地实现了人才的聚集,促进了九江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人才资源总体情况。截止2005年初,九江市人才总量为19.37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91万,国有事业单位人才7.09万,国有企业人才1.02万人,国有事企业技能人才2.25万人(另有民营技能人才2.565万),农村实用人才2.6万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4.5万人)。人才总量中专业技术人才计9.9万人。全市人才在人口中的密度为4.18%。 (2)人才整体质量。全市有本科学历4.66万人,占中专以上学历人才总量的24.51%;经国家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2004年组建了九江学院,从而结束了九江市长期以来无正规本科学历教育的历史,人才资源的集聚力及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全市有国家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有9.9万人(国有事企业6.91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13万人,已评未固定聘1.86万人)。从年龄结构看,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近7.33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74.03%,成为九江市专业技术队伍的主力军;从职称比例看,高、中、初职称比例2005年初为145。 (4)人才的市场机制。为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人才流动工作制度,建成了市乃至全省设区市中规模较大的人才市场。开通了“九江人才网站”,扩充社会化人事代理业务,从多方面扩大人才市场的服务领域。如市人才市场大楼仅2004年进场交易单位已达五千六百多家,进场人数四亿多人次,实现成功就业的达一亿多人。目前,全市县(市、区、山)已设立人才交流市场15所,城乡人才交流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 (5)人才跨省流入流情况。2004年九江市人才跨省流入流出比为41,流入644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才126人,硕士以上学历144人,35岁以下的620人。为九江市的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九江市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保障。 2 问题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而言,全市的人才现状是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层次不高、供需不平、流失不少。人才总量依然不足。实施“十五”人才规划五年来,人才总量净增加10.46万人,虽然增长快速,但按学历标准口径进行统计的人才数量仍然增长偏低,与九江的整体区位经济发展要求仍存在差距。同时,全市人才在人口中的密度为4.18%,低于经济较发达地区5%的水平。其中,以九江市属彭泽县为例,全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6 221人,其中党政人才1 302人,专业技术人才4 752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67人。全县人才密度仅为1.83%,远远低于经济较发达地区5%的水平。按照九江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前,全市人才总量力争达到40万人(其中,以学历统计人才新增10万人),翻一番,人才密度达到8%以上;相比较而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在全市人才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13.14%,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占50.4%。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依然短缺。据九江市统计局2005年对240家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人才状况抽样调查,56 873名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仅有1 232人,也只占从业人数的2.17%。2005年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仅有6 745人,共中:高、中、低级人才分别为0.016 5万、0.112 6万、0.176 4万,比例分别为4.8%、32.76%、51.32%。高级人才总量量明显不足,比例严重偏低。人才分布不合理。九江市人才主要集中于财政供养的单位和部门,从事非经济生产性工作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事业单位是本市人才的主要聚集地。至2005年底,全市党政人才和国有事业单位人才占公有制人才总量的46.5%。尤其是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过于集中,仅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市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84.6%,其他如农业、经济、工程技术人才很少,尤其是从事信息技术、电子、生物工程、新能源等高新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更少。而非公有制企业中人才比例更小,2005年全市拥有6 000余家民营企业,共有各类人才4.5万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0.8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13万人、技能人才2.56万人,分别占总量的18%、25%、57%。平均每家企业不到8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据统计,2005年全市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较2001年减少近一半,流失达49.95%,如:国电九江发电厂培养的130名生产准备专业技术骨干一年后只剩25人,流失105人;九江市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不够发达,经济效益不高,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流失难以从根本上遏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成为高学历人才的主要流向。人才流动出现了明显的“马太效应”,这也影响了人才的合理流向和分布。 (2)主要原因分析。区域经济不发达,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有限,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近几年通过招商引资,虽然引进了一大批企业,但基本上都属劳动密集型和依托资源型的,缺少高、精、尖项目,一些高、中级人才难以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吸引力不大。工资待遇偏低,实际困难难以解决,现有人才留不住。作为一地级市,同长江区域同类城市相比,九江市的待遇偏低,福利差距较大,导致一部分人才不安心。加一些专业人才的家庭面临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就医和住房等严重困难,因此,人才流失难以通过行政手段得到有效控制。认识上存在偏差,工作难以到位,人才机制欠灵活,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引进缺乏统筹思考。人才工作局限于人事管理。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不够完善。如九江学院原军需财经专科学校的职工的编制问题迟迟未得解决,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同时,人才流动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发挥作用。 三、 对策 我们认为九江要实现建设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这目标,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基于上述分析,应注重以下几方点: 1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主要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从战略高度,充分开发现有的人才资源,从而为九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的人才保证。 2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和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促进与保障各类人才在区域内外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加强与外地人才市场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3 加在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依据九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和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并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并促使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适应。 4 进一步加强引智工作。充分做好引进与送培这两工作,建设和完善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选派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与交流,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各类国际化人才,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5 有效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以九江学院等高校为龙头,遵照教育部周济部长所说,扶持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普及高中教育,构建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形成专业门类齐全、适应各类人员提高知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需要的人才教育培训网络体系。 6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在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分配制度等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并使之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以达到稳定人才队伍,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罗辑西部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对策人才开发,2003,(4) 2九江统计局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绿色生活新篇章
- 绿化共筑美好家园
- 2025安全生产管理承包合同
- 2025股权转让合同范文
- 个人简历样板
- 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肺结核病人治疗管理硬件设施及监化人员基本要求、工作职责
- 2025年电梯维护保养合同范本
- 2025存量房买卖合同样板
- 《2025年劳动合同续签告知书》
-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五文学文化常识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
-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培训
- 叶县至鲁山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 超声检测胃内容物在麻醉中应用
- 削竹式洞门隧道工程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平导竖井 全封闭复合式衬砌
- 烟风道管道井防水构造做法及节点详图
- 案例分析一次C4506交换机CPU利用率过高的处理过程
- 2023年安全质量的表态发言稿5篇
- 2023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题卷
- 长输管道施工工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