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围龙屋的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兴宁围龙屋的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兴宁围龙屋的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兴宁围龙屋的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兴宁围龙屋的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宁围龙屋现状与发展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对外汉语2班姓名 江伟燕 学号1240504229一、调查原因及目的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建筑之一,但是目前围龙屋的现状却并不怎么好。围龙屋作为梅州旅游开发的景点以及客家的文化代表,当地政府以及旅游社等并没有太重视。其一方面是因为资金的短缺,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下居民对对围龙屋开发的意义了解不多。而作为客家围龙屋“博物馆”的兴宁又显得独具代表性,兴宁围龙屋历史悠久,普遍建筑面积较大。据了解,梅州的客家围龙屋主要集中在兴宁、梅县和五华,而兴宁又是其中数量最多且最密集的地区。据2009年普查,兴宁现存较好的围龙屋共有3041座,按照相关学术资料的统计口径,兴宁围龙屋占梅州境内总数的60%以上。作为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围龙屋不仅蕴含着客家文化的深厚精髓,也见证了客家族的历史变迁。不管从文化价值,还是从建筑价值,还是旅游价值,围龙屋都值得保护和发展。兴宁围龙屋不但数量多,而且很密集。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下下,围龙屋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数量日益减少。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1.调查时间:2013年2月2.调查地点:兴宁市宁新镇3.调查方法:问卷、走访当地居民、查阅文献三、调查内容及分析(一)目前宁新镇围龙屋存在的问题(以宁新镇横湖村大丘屋为例)1.兴宁市横湖村大丘屋的围龙屋从格局上看,就像一个太极图。前半部分是半圆行的池塘,后半部分是半圆形的围屋,围屋又有五层,池塘和围屋之间是禾坪。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基础设施完善,主要包括:大门、排水沟、游廊、天井、巷道、正堂、正屋、花厅、花阶、围屋、杂屋、厕所、畜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贯彻,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小孩,成为名符其实的“空穴”。而且大多数人更乐意于在城里买房安家,只有少数外出务工人员在逢年过节、清明时节会在自家的围屋里居住2.由于居民的不断减少,甚至无人居住,围屋周围已是杂草丛生。雨水、风霜的侵蚀也加剧了围屋的破坏,再加上白蚁、鼠害等非人为因素,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掉瓦、倒塌。3.当地居民曾想过对围屋加以修葺,但无奈管理机制、资金、技术等方面受到制约。一方面,青壮年大都外出,限制了人力;另一方面,资金充足的居民纷纷在城里购房安家置业,不再需要居住围屋。再者,缺少当地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4.居民保护意识薄弱,在墙壁上随处可见小孩子的涂鸦之作,随意刻画,破坏。墙表面的灰沙大都脱落,竹竿杂乱地堆放其中,几乎老化的天线也杂乱成网,倒挂在屋檐下,房间大多都用来堆放杂物或者饲养牲畜。5.梅州的旅游路线的规划当中并没有围龙屋这一旅游景点,不少旅行社的人也表示一般不会组队去围龙屋参观,旅行社的导游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解说围龙屋。(二)居民对围屋现状的认识1. 您家(周围人)的围龙屋现在的主要用处是:放杂物、养牲畜家禽、只有少部分还有人居住(老人、小孩以及逢年过节、清明祭祖的外出乡贤)2. 您眼中的围龙屋代表着:团结的象征、客家文化标志、归属感、祖居3. 如果围龙屋休整后,您是否想搬回去住:多数年纪大的老人非常乐意;青壮年表示无所谓,但更希望新建独立的房子或是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人文区购置房屋;90后、00后则更希望住进高楼大厦4. 您是否愿意对围龙屋进行旅游开发? 无论各年龄层都表示愿意并支持,认为应该把围龙屋介绍给更多的人知道,弘扬客家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服务行业的就业年龄层小学生初、高中生大学生中年人老年人是否愿意大都表示不了解约50%持支持态度,另一半则考虑到旅游开发带来的破坏大都表示支持,但要注重保护希望能凭借旅游业带来部分收入居住在围龙屋的人并不希望,因为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影响5您认为客家围龙屋是否应该交由政府统一规划管理?在交由政府统一管理方面,大多数人持有迟疑态度,担心由政府统一管理后,自己将失去围屋的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权益;且围屋属于家族传承的标志之一,人们并不乐意交由第二方管理,更多的希望当地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则足够6. 您觉得目前围龙屋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年久失修、围龙屋遭到多方面的破坏(自然灾害、雨水、倒塌、掉瓦、白蚁、鼠害、杂草丛生);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少位于市中心的围屋已经被房地产开发商收购,拆毁,位于郊区的围屋被征收只是时间问题 (三)围龙屋的现状分析根据以上所述,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当地的旅游局亦或是当地的居民都不怎么太重视围龙屋这一文化遗产。四、围龙屋今后的保护与开发建议1. 加强教育、提高全员的文物保护意识。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围屋保护重大意义、围屋保护知识方面的教育,增强全体职工保护文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 不准随意乱刻、乱画、破坏围屋,坚决打击、抵制破坏围屋的活动3. 政府对当地居民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旅游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劳动力流失的局面,使得围屋有人居住,不至于荒置4. 旅游部门在旅游规划中添加围龙屋这一旅游景点,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客家文化走向世界各地5. 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并完善古民居的保护机制,聘请专人加强对有开发价值但尚未开发的古民居进行基本的管理;对于已经开发的古民居则要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管理、服务水平。6. 引导居民延续传统生活方式以适应对古民居建筑保护需要的可能性。促使古民居的居民形成一种新的村落生活方式,即不失去古民居原有的生活方式及民俗习惯的同时,根据现存的居民经济生活模式依附于其所居住的古建筑开发旅游以此注入新的元素、新的活力。7. 开发旅游与合理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拿捏好分寸,同时引导居民保护好古民居文化遗产。在国家投入与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时,还要依靠当地企业与民间的力量尤其是企业来共同解决古民居保护和维修的经费问题。五、总结通过对围龙屋的的调查,兴宁围龙屋想发展成为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