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赤壁赋》.doc_第1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赤壁赋》.doc_第2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赤壁赋》.doc_第3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赤壁赋》.doc_第4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赤壁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一、 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职业中专二年级2、 学科:语文3、 课时:1课时4、 学生课前准备:(1) 通过网络了解词人苏轼以及豪放词的有关知识;(2) 通过网络查找名家经典朗诵视频,有感情地诵读词作。二、教学课题1、知识目标:理解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2、能力目标: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深刻体会苏轼豪放词的风格。3、情感目标:理解苏轼壮志难酬的情怀,学习他面对挫折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本词;2、理解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深刻体会苏轼豪放词的风格;2、理解苏轼壮志难酬的情怀,学习他面对挫折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透视历史的烟云”里的一首词作。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词人时年45岁,谪居黄州。词的上片主要写景,描绘了赤壁的壮美景象,并把眼前美景与古代人物联系起来,进入深邃邈远的历史沉思。词的下片主要记人,塑造了周瑜风流倜傥的英武形象,抒发了词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学习豪放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的特点;学习苏轼豪迈旷达的人生态度;体悟写景、记人、抒情巧妙结合的写作技巧。四、学情分析:1、学习特点:学习对象为职业中专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级古代诗歌鉴赏手法的学习,本文的学习呈现出有利的一面:大部分同学对古代诗歌鉴赏技巧有了一定的积累,对大家苏轼的词作也比较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然而也有不利的一面:一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如何利用职专生对词作中词人面对挫折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引发思考,扬长避短,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的问题。2、学习习惯:主动学习能力较差,不会积极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学习资料,习惯于定向思维,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的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导致思考问题的简单化。 学习积极性不够,多为个体的个别化学习,合作探究意识不强。五、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诵读教学法 点拨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归纳整理法(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制约着具体教学设计的方向,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对职专生来说,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实践接轨的直接性是其特点。除了知识目标的设定,更要考虑其实用性及精神的陶冶。这些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因此,我把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作为本词学习的指导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六、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设计情景,激情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多少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轼来到传说中的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感触颇多,于是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课前知识预习(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和上网搜索资料的学习习惯。)使用说明:请同学们课前根据本案中的材料认真预习并完成问题:一、 走近作者:【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fr=&sf=1&fmq=1330477966046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B%D5%E9%F8&s=0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百度百科】/view/2517.htm(设计意图:学生上网查阅苏轼资料,并把资料展示出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二、 写作背景: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后,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百度百科】/question/281657557.html(设计意图:学生上网查阅苏轼“乌台诗案”资料及本词写作背景,并把资料展示出来,感悟苏轼面对挫折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对学生适时进行了情感教育,陶冶其情操。)三、文体知识: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此调有仄二体。词谱以苏轼“凭空跳远”词为平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东坡赤壁词,句读与各家词微有出入,是变格。另有平韵格,以陈允平词为正体,用者较少。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个名称。【百度文库】/view/da33101b227916888486d7e8.html(设计意图:学生上网查阅词牌“念奴娇”知识,让学生对重要文体知识有所了解。)“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怀古”意为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古代文人学士,登临山川胜地,凭吊前人遗迹,发为吟咏,叫做“怀古”。这类作品往往联系历史往事来抒发个人的感慨。苏轼面对如画的江山,缅怀古代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想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为朝廷所容,而今华发早生,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端。四、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宋代词坛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百度百科】/view/35693.htm【百度视频】鲍国安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4%EE%C5%AB%BD%BF%B3%E0%B1%DA%BB%B3%B9%C5%C0%CA%CB%D0&fr=ala0B%D0&fr=ala0【百度快照】李清照声声慢/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38788a8b5f68d4e419cf79191f142dfefa7d7f57428899297001d9425beef732733d0937b7edca9f4aabbe90292a9f2742740b863711c419d891007a9f34d507a9f916f0cbf225e4d9c5d2af4322cf44727d97868c4d7613dd6f810340e8b1ed43022e1bad993b72fe2960589f3434c050f991251e709685ab4b3cc43da7670696df22c14d05c663b36e6c3335a65bb078465731f73b57e8344c13e4eb4ae65a6e3121a139c0aeb0c6fc3e8e&p=882a9e47898c12a05fad87265164&user=baidu&fm=sc&query=%C0%EE%C7%E5%D5%D5+%C9%F9%C9%F9%C2%FD+%BE%AD%B5%E4%CA%AB%CE%C4%C3%FB%BC%D2%C0%CA%CB%D0&qid=c36a832604721281&p1=4(设计意图:播放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李清照的声声慢音频朗读资料,让学生感悟豪放派词风和婉约派词风的不同。)五、诗词中的衬托手法:衬托,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类似或相反条件,使本体仗着他体的陪衬而更加鲜明的一种修辞手法。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前者如词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陪衬周郎;后者用“早生华发”的词人自我反衬“雄姿英发”的周郎。六、基础知识:1、注音:纶巾( ) 涤纶( ) 公瑾( ) 樯橹( ) 早生华发( ) 酹江月( ) 2、词语解释: 大江东去: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卷起千堆雪: 雄姿英发: 樯橹灰飞烟灭: 多情应笑我(句式),早生华发: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完成了本部分,进行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勤查工具书、夯实基础知识。)课内问题探究(设计意图:把学生分成了六个学习小组,每组六个成员且有一中心发言人,教师抛出问题,各小组分别讨论并归纳整理,达成统一认识,派中心发言人展示小组探讨成果,教师点拨,学生合作探究,最后老师作总结。训练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归纳整理能力。真正贯彻了课堂上“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使用说明:请同学们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先自主思考,完成以下问题,如果有不明白的,请做好标识,以备上课探讨。一、课前知识预习效果展示1、播放【百度视频】鲍国安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4%EE%C5%AB%BD%BF%B3%E0%B1%DA%BB%B3%B9%C5%C0%CA%CB%D0&fr=ala0(设计意图:诵读教学,再次播放名家鲍国安朗读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词作的情感美和意境美。检查学生诵读情况。)2、有关诵读名言: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百度文库】/view/cfa4c4ed0975f46527d3e136.html (设计意图:诵读教学,让学生诵读达到另一境界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什么是豪放?其实,豪放并不仅仅是指洪钟大吕、金戈铁马,不仅仅是一种美学风格,更重要的是,豪放还指一种胸怀,一种人格, 一种精神,一种面对人生的种种摧折傲岸不屈、自由洒脱的精神。(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豪放词中所包含的词人面对人生困境的乐观旷达精神,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3、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词。二、课内问题合作探究: 1、词人描写赤壁景色的诗句是哪句?分析词人是如何写景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乱石”用“穿”,写浪涛用“拍”“卷”,精到的动词,拟人修辞,写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雪”比喻浪涛,“千堆”是数量上的夸张。小结:运用拟人、比喻、夸张修辞和虚实结合手法以及精到的动词,从形、声、色三个方面生动地勾勒出古战场的壮丽雄奇,为下文写风流人物周瑜作铺垫。(设计意图:让学生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体悟古战场的壮丽雄奇。学生明确了词句写景方法:修辞炼字(动词、形容词)虚实结合)2、找出词中描写周瑜的词句,并分析词人笔下周瑜的形象。小乔初嫁 年轻得意 美人衬托英雄雄姿英发 人才出众羽扇纶巾 风流潇洒 虚写谈笑间 自信乐观樯橹灰飞烟灭 从容破敌 借代修辞小结:周瑜是一个风流儒雅、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优秀的军事指挥家。(设计意图:让学生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领悟雄奇之景必有英豪之人存在。学生明确了词句如何写人:修辞衬托手法虚写)3、“千古风流人物”有那么多,为什么词人单单怀周瑜?项目 周 瑜 苏 轼年龄 24岁 47岁婚姻 幸福美满 三十丧妻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感情 感 奋 感 伤小结:表达自己对周瑜的仰慕之情,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及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领悟仰慕之情源自内心深处与他人的深刻比照。通过这一问题的探讨,学生理解了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苏轼空有满怀壮志,却无处可酬,感伤的情绪油然而生。)三、当堂巩固:1、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沙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历史人物。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怒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威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A、词的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入手,把长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和时间背景。B、词的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抓住了水战火攻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胜利的过程。D、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设计意图:通过本题,学生掌握了“虚实结合”艺术表现手法和豪放词的特点。)四、 课堂小结:【百度视频】/v?ct=301989888&rn=20&pn=0&db=0&s=6&word=三国演义主题曲【百度视频】鲍国安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4%EE%C5%AB%BD%BF%B3%E0%B1%DA%BB%B3%B9%C5%C0%CA%CB%D0&fr=ala0(设计意图:再一次进行情景教学。这时滚滚长江东逝水歌曲的响起,使我们很快进入一种肃穆悲壮的氛围中,再加上著名朗诵家鲍国安的配乐朗读,更将那种苍凉悲壮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借古抒怀。上片通过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地势,暗写赤壁之战的激烈,衬托周瑜等英雄豪杰的形象,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下片主要借助周瑜这个年轻有为的英雄形象,抒发自己已生华发却壮志未酬的感慨。余秋雨在他的苏东坡突围中盛赞:“苏东坡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学生再次配乐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五、 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百度视频】如何使用百度(演示视频)/programs/view/hI4Z8fvSKms/课后作业巩固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答:(1)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3) 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百度知道】/question/187740583.html?an=0&si=1(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再次体会豪放词特点。)二、 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赤壁怀古,能较准确地体现诗歌意境。(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写作能力。)附板书设计:景 赤壁 描壮观之景人 周瑜 怀英豪之人 豪放之气情 苏轼 抒未酬之豪情教学反思 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是千古名篇,在教授本词前,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缜密的思考,加上对本词的内容和作者自认为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