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时期.doc_第1页
古希腊罗马时期.doc_第2页
古希腊罗马时期.doc_第3页
古希腊罗马时期.doc_第4页
古希腊罗马时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典文明 导言古典文明以希腊、希腊化及罗马时代为代表,是西方文明的基石,其时间约为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四七六年。希腊文化源于宗教神话,他们重视宇宙的探索及人生的奥秘,并热衷探讨哲学与科学;希腊在政治、社会方面相当注重人文,当近东国家正在发展神权、王权之际,希腊人已经开始关切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无论是诗歌、戏剧都离不开人文色彩。除了希腊的神庙、雕像是我们常见的文化遗产外,还有更重要且影响整个希腊发展的,便是逻辑和人文思想。希腊化时代 (Hellenistic Period, 约 336148 B.C.) 包括马其顿的菲利普国王(亚历山大之父)及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借着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四方,希腊文化得已发扬至希腊以外的地区。而罗马文化不但在征服四周邻邦之后,与当地人共同建立罗马制度外,罗马人对于罗马法、拉丁语及其行政措施的推行也有良好的成效,并且为后世传承;在艺术方面它大致承袭于希腊文化,对希腊文化的保存及仿造有很大的贡献。 希腊文化希腊在政治发展上,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迈诺安及迈锡尼时期 (约16501100B.C. )、荷马史诗时期 (约1100800B.C. ),又称黑暗时期、城邦时期 (约800500B.C. )、古典时期 (约500338B.C. )。一、迈诺安(Minoan)及迈锡尼(Mycenaeon)时期迈诺安文化源于克里特岛,二十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意文斯 (Arthur Evans),在克里特岛寻获久被遗忘的迈诺斯 (Minos),并以克里特岛迈诺斯国王之名命名为迈诺安文化。迈诺安人在新石器时代时抵达克里特岛,公元前 1650年左右,文化鼎盛。他们曾发明线型 A文字 (Linear A,希腊文为 Linear B)为书写语言,迄今仍难解其中奥秘来提供任何有关当时社会文化的线索,唯其文化遗物王宫,为目前考古学保存了当时的一些风貌。大约公元前1650年,克里特岛出现许多王宫,其中以诺萨斯最富盛名,它是迈诺安社会的政治经济中心。在迈诺安社会阶级制度中,上层为国王及贵族,下层为农人、水手、牧羊人,已知进入铜器时代,社会富裕、和平,并与埃及人贸易,船只深入爱琴海建立许多贸易据点,也到过希腊本岛。迈锡尼文化较迈诺安晚,希腊人抵达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定居后,将王宫发展为城市贸易中心,底比斯 (Thebes)、雅典 (Athens)、泰尼斯(Tiryns)及皮洛斯(Pylos)皆出现类似的王宫。迈锡尼的政治为王国型态,国王与贵族居上位,王宫是国王的权力象征及财富所在,王宫内存留了珠宝、装饰品、陶器、武器及其它国王生活必需品,此外,还有许多手稿是用希腊文 Linear B记载登录一些税收及国王财产清单,国王下有技工、商人、农人归王室管辖,他们分工生产,而社会下层为奴隶属国王及贵族所有,同时也为技工服务。迈诺安人与迈锡尼人早期和平往来,但约在公元前 1450年迈锡尼人攻击迈诺安人,摧毁许多迈诺安王宫,掠夺诺萨斯王宫宝物,统治克里特岛长达五十年,使得迈锡尼王国在地中海的商业活动得以迅速扩张至安那托利亚、塞普勒斯 (Cyprus)、埃及等地。迈锡尼文化空前繁荣,但到公元前 1300年至公元前 1000年间王国遭受攻击,纷纷被摧毁,其原因不详。一般认为此乃多利安人 (Dorians)所为,不过现代语言学家发现多利安人在迈锡尼时代就已定居希腊半岛,应非其所为。考古学家鉴定亦非外患所为,因为找不到外国遗物证据。总之,归纳后的结论最有可能是迈锡尼王国之间惨烈战争及王室衰微所致,而此后即进入历史上所谓黑暗时期。二、黑暗时期黑暗时期的希腊历史晦暗不明,据史诗考证主要特色为对外拓展,部分希腊人航往克里特建立新居,部分希腊人前往爱琴海及小亚细亚海岸,使得爱琴海成为希腊内海,留在当地的住民则建立希腊社会承续迈锡尼文化。了解黑暗时期历史可参考三部著作埃利奥特、奥德塞及神谱。埃利奥特与奥德塞系公元前七百年左右由荷马所撰。神谱则为希腊诗人海希奥德(Hesiod)所写。荷马及海希奥德述说了希腊人想象中的过去,包括铜器文化及迈锡尼世界崩溃,到希腊文化再生阶段的历程。埃利奥特叙述迈锡尼大军远征的故事,亚该亚 (Achaeans) 围攻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迈锡尼国王亚格曼农 (Agamem-non) 与其同僚阿奇力斯 (Achilles) 两人间的争执,以及特洛伊城沦陷的经过。奥德塞叙述奥德塞战后返乡的故事,奥德塞是亚该亚攻打特洛伊城的英雄。神谱叙说宙斯及其后代诸神的故事,自宇宙混沌始至诸神出现,无一不尽人性,其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是希腊神话的起源。三、城邦时期希腊城邦源于何时不得其详,已知黑暗时代末期已经渐渐普遍,各城邦独立自主兼并不易,其中有三个城邦势力较大,斯巴达、雅典、底比斯,其它各城邦则实力相去不远。城邦的政治型态不一有君主制,由一人统治,君主即代表城邦,王位依法取得,尊重民权贵族制,则由贵族组成政府治国寡头制,由少数人统治,而少数人多为富人民主制,为人民统治,基本上由全民执政专制,一人专政,其权利取得大部分为非法,通常利用财富影响政权进而主导政府。随着城邦发展希腊迈入扩张时期,版图、政治、文学、艺术都有长足的表现。在版图上,东向发展至黑海,西方则至西班牙,而促使希腊人远赴海外的主要动机是,希腊人逐渐由旧时代中苏醒过来,人口增加,社会富裕,可是繁荣之后却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土地的日渐狭窄、贫瘠,迫使希腊人远赴异地求生。政治上,斯巴达、雅典登上西方历史重要舞台。文学艺术上则反映了人们摆脱传统英雄传说,开始重视日常生活,海外扩张之前文学作品多半描述神明及英雄事迹,现在人们则开始重视个人主义,文学家常借着歌颂城邦来鼓励人民爱国及注重公义。四、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希腊成就辉煌,由公元前五年公元前三三八年希腊政治成熟发达、思想开放、艺术文风鼎盛为后人所崇敬效法。政治上有波希战争(Persian Wars)及波罗奔尼撒战争(The Peloponnesian War),由攘外而致内讧,最后导致希腊退出历史舞台。波希战争为东西之间的重要战役,影响文明发展。战争源于公元前四九九年,位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属地爱奥尼亚反抗波斯而遭报复所致,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马拉松一役。波希战争最后希腊获胜,其意义非凡,从此不但东方君权不再挑战西方,而且使得希腊政治思想成为西方文明的楷模。波希战后,希腊内讧方兴,国内各城邦相互结盟扩张,最后分裂为两大强权斯巴达及雅典,酿成波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持续近三十年,最后由斯巴达主导海权后获胜,但此时希腊也以残破不堪了。 思想希腊的哲学思想不外乎宇宙、人生、知识三个层面。在城邦时期哲学家泰利斯(Thales)便相信水是构成宇宙的本质,其后又有学者认为宇宙的本质在于火以及原子,到了哲士派(Sophists)出现后,哲学便由宇宙论走向人生伦理的探究。继哲士派之后,希腊在古典时期出现著名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其人关心人生大于关心宇宙,他认为世间有所谓的永恒,只要见解正确便会采取正确的行动,理智是永恒不变的,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不会快乐,而知道快乐就会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柏拉图为苏格拉底学生,在柏拉图的观念中人类居住的是一个理型的世界,无法用感官查知,必须用理型去认识,唯有理型世界才是永恒世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思想承继苏格拉底、柏拉图,成就则远在两人之上,是西方哲学思想界的奇葩。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不同,柏拉图关心永恒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则注意自然界的变化,重视实地研究,发明了各种科学并加以分类。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存在事物之中,而非事物之上,形式就是事物的特征。由自然界到人界,从宇宙论到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经由上述概念提出生活的均衡、节制及和谐,这也再再影响着希腊甚至以后西方的科学、艺术发展。 希腊化时代希腊城邦内讧之际,北方新强权崛起。公元前三五九年,菲利普二世登基马其顿,挟着资源丰厚、土地肥沃,及个人的才智、魅力,一跃而为希腊霸主。其子亚历山大经过菲利普的蓄意栽培,任用亚里士多德为师,教导其各项知识,功业治绩更是超越其父。亚历山大运用其智慧、手腕分别征服了阿拉伯、波斯等地,最后深入印度,却在回程途中于巴比伦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二岁。亚历山大死后不到一周,帝国陷入为期四十年的内乱,亚历山大治权无人可以取代。公元前二七五年三位将领三分天下,安提哥那 (Antigonus Gonatas) 成为马其顿国王,建立安提哥那 (Antigonid) 王朝,至公元前一六八年为罗马征服托勒密 (Ptolemy) 出任埃及国王塞流古斯 (Seleucus) 建立了塞流卡斯 (Seleucid) 王朝,版图由小亚细亚至印度。亚历山大传播希腊文化名扬千秋,其文治武功不离征战一途。孤军深入东方维持军援不断,保持前后方管道畅通,为了防止敌军拦腰突击,最好的方法便是筑城,建立军事据点加强文化交流。亚历山大将老弱不堪作战的官兵留置城中负责照顾补给线的安全,这些城市及军事据点成为希腊文化传播中心,开启了西方至东方移民大门,他鼓励希腊人东移,驾崩后七十五年间,希腊人至少在东方建立了两百五十个殖民地,使得地中海地区成为希腊人世界,而东西方政治、宗教、文艺、风俗、生活习惯相互交融、流通,为后来罗马征服世界奠定了基础。 思想希腊化时期哲学思想鼎盛,派别林立,喜好探讨人生哲学,细推其因大致为城邦衰弱,对政治研究兴趣淡薄,且世局多变世事难料,而试图从哲学中寻求永恒不变的道理再加上传统宗教力量式微,希望藉由哲学来强化宗教,此时哲学人才辈出,学派渐兴,其中以犬儒学派(Cynics)、伊比鸠鲁学派(Epicureans)、斯多噶学派(Stoics)为主要思想。犬儒学派宣扬简朴生活,要求人摆脱物质回归自然以获取自由,并规劝人们抛弃腐化的传统风俗习惯。犬儒哲学弃绝物质,当时难为一般人所接受,但其对后世哲学发展影响深远伊比鸠鲁学派弘扬喜乐至善,主张人生应致力于避免痛苦追求快乐,此一快乐并非一定指感官上的享受,而是经过自我规范、节制下所获得的快乐斯多噶学派强调躬身力行,此学派是希腊化时代最盛行的哲学,对罗马影响尤甚,主张自然是神意的表现,人唯有顺应自然才可获得快乐。他们与伊比鸠鲁及犬儒派哲学不同的是,他们关心政治,重视俗务,可是不鼓励改变现状,强调人应为自己建立的国家尽责,世界国家是伦理观念而非政治实现,斯多噶学派的世界一体观念及自然法理念,对后来罗马人治理异族、外邦有重大的助益。此时期的文学作品脱离现实及群众,讲究词藻,学术味浓,感伤情重。而艺术方面则延续希腊古典时期均衡、和谐的创作,而后过渡至重情感、写实。在科学研究方面,则有欧几里德及阿基米得等学者创立了许多的宇宙、物理定律,这些到最后都经由罗马的延续,使得西方世界有着伟大的进步。 罗马文化一般论述罗马历史多以公元前七五三年罗马城建立为准,由此至公元前五九年可视为罗马崛起时期。在这期间罗马人接受了伊特拉斯坎人的风俗习惯,包括文字及政治制度。伊特拉斯坎文字源于希腊文,罗马人将其发展为拉丁文,应用至中古欧洲及现代西欧。罗马人在伊特拉斯坎人庇护下版图伸入地中海世界,城市茁壮,贸易发达,罗马地位便日趋重要。罗马政治发展可分为前后共和时期及帝国时期。一、前期共和由公元前五九年驱逐伊特拉斯坎国王,制订共和制度,到公元前二六四年第一次布匿克战争(First Punic War)为止。二、后期共和由公元前一四六年第三次布匿克战争(Third Punic War)结束,至公元前三一年罗马后三雄安东尼(Mark Antony)死为止。三、帝国时期由公元前三一年屋大维登基被举为奥古斯都,至公元四七六年西罗马覆亡止。共和期间是罗马的扩张时期,罗马人发动了三次布匿克战争,将原来属于希腊的属地南意大利及西西里岛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下,并摧毁了前来争地的迦太基王国,而后又乘势征服西班牙、马其顿、希腊及塞流卡斯王国。至公元前一四六年罗马独霸东地中海,许多王国纷纷归顺,纳为行省。至公元前一三三年罗马扩张告一段落,使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在共和体制的羽翼下,罗马人发展了组织完备、周详的罗马法,并在平民的要求下公布了十二木表法,使得罗马对日后欧洲法律的贡献有深远的影响。帝国时期则自奥古斯都大帝征服埃及之后,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繁荣,直到公元三世纪期间,帝国出现内部危机时期。公元二八五年皇帝戴克里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