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老弥的文化馆.ppt_第1页
蒲城老弥的文化馆.ppt_第2页
蒲城老弥的文化馆.ppt_第3页
蒲城老弥的文化馆.ppt_第4页
蒲城老弥的文化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蒲城老弥的文化馆,2014年6月,家住陕西蒲城县罕井镇弥家村的老弥完成了多年来的一桩心事,在自家小院子里,终于建成了一座文化博物馆。地道的农民建文化馆,老弥引来不少争议的目光,但老弥说:“农民谈文化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只要心存信念、坚持坚守、建成咱自家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就不是啥难事。”(策划/杨迈祺 摄影/开尔 编辑/杨一南),走进弥家村,一户装饰特别的农家院落格外引人注目。红色的大门,两侧高悬一副框联,门口两侧和院落内摆放着各种各样做农活使用的农具,这里便是67岁的老人弥志成的家。,弥志成家的门口直直的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书写着“黄河农耕文化”几个大字,不大的村落,摆在狭窄的街道上,格外的显眼,一走近村口,远远张望便可以清楚的看到。,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加上多年的农耕经验成了老弥建馆的基础,一个偶然的机会,弥志成发现民间有许多失传并且非常珍贵的农耕物品,这些物品记录着旧时期的农耕文化,都非常有珍藏价值。他决心在自家建起一所农耕文化“收藏博物馆”,把久远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可同是农民出身的老伴对老弥办博物馆的举动很不理解,尤其是听说要拿出近10万元办博物馆时更有了反对的念头。老弥和儿子建馆的态度十分坚决,无奈她只好默许了。博物馆建成,远近参观的访客投来敬佩的目光,老伴渐渐地也就明白了老倪的执着,平时她承担起卫生清扫工作,访客多时,她还主动当起了解说员。,博物馆怎么发展是摆在老弥和他的伙伴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建馆初期,他们不约而同地来到老弥家,反复商量,讨论农耕文化、聊历史、相互建议。,2012年老弥的博物馆准备开馆,周围很多的好心人帮助和建议。耐心聆听一些建议后,老弥将“黄河农耕文化博物馆”名称更名为“黄河流域尧山农耕文化博物馆”,又给博物馆定了专门展出、收集和介绍区域性的农具的路线,老弥有一门雕刻的好手艺。当地村民们将瓮盖扔掉后,他觉得十分可惜,就捡回来在上面刻上农耕时节的各种情景的图案,形象地绘制了农村使用农具和农忙时节的场景,竟成了馆里的一大亮点。,为能让到访的参观者更直观地看到这些农具的用途,老弥在自家门口建起了一个模拟水井,将废弃的辘轳安装好,访者自行体验,身临其境的同时,还变废为宝。,博物馆里,从农村常用的生产工具到生活用具几乎样样齐全,藏品约千余件。但最让老倪自豪的便是他收藏的本村当年的土地证。仔细研读,让晚辈们更加真实的了解村里过去,记下当年那段关于土地的历史。,村民们偶尔会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一同回顾当年的一些旧照,老倪便亲自上阵,给乡亲们讲解,讲出照片中的每一个人的名字,讲出每张照片背后尘封的那段历史。,孩子们尤其是城里的孩子,对这些展出的农具十分好奇,前些年,政府专门把这里确定为青少年传统农耕文化教育基地,每到节假日,总会有不少孩子们来到博物馆参观,他们在每一件农具前,仔细端详和揣摩,有时候还要亲身体验一番。,博物馆建成后,前来参观的人被老弥的举动和精神所感动,很多人参观后,为博物馆题字作画。本身就爱好书画作品的老弥更是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对每一副作品都十分珍爱。尧山文化发掘和非遗传人78岁王忠玉得知消息后,专门为博物馆赋诗一首,并亲自书写下来,悬挂在博物馆的进门处。,老弥博物馆的留言簿上,来访签名的人越来越多,从附近的村民到大学教授和政府官员,从刚懂识字的孩子到年过七旬的老翁,越来越多的到访者和越来越多的参与者的加入,让老弥开心之余,更也多了一份坚定。,今年10月,家住在西安的王师傅,偶然的机会,从新闻里看到老弥家的博物馆后,就带着女儿和外孙前来参观。王师傅年轻时曾经在村里插过队,看着年轻时使用过的工具,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曾留下的青春,王师傅忙拉来孙子,仔仔细细的讲述每一个工具的故事。,王师傅把自己收藏的一个风箱捐给了老弥,老弥看到后乐的合不上嘴。建馆前后这三年,老弥吃了不少苦头,他几乎跑遍了周边每个村镇,翻了很多山头收罗遗失的或是废弃的农具,老弥的博物馆中,一辆农用的大毂辘的马车便是他花了一万多元从甘肃购买来的,傍晚,老弥和老伙计抬着王师傅赠送的风箱走在回家的路上。老弥和老伙计都是地道的农民,握了一辈子锄头的双手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