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编号: 2010EA1001 星火计划项目申报书项 目 名 称: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承担单位(盖章):日照恒宝食品有限公司科技主管部门:日照市科技局项目起止年限:2010年5月-2011年10月申 报 日 期:2010年6月7日山东省科技厅星火计划办公室填 报 说 明一、申报资格凡申请承担省级星火计划项目的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据实填报星火计划项目申报书,并在申报书封面承担单位处加盖公章。二、项目编号项目编号是项目名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申报项目的唯一代号。填写申报书时,必须按下列要求填写相应编号。1项目编号共十四位,由报送星火计划项目的市及省直科技主管部门统一编制填写。2第1 4位是年度码,填写申报星火计划的年度。3第56位是申报的科技计划代码,星火计划的代码为EA。4第7-8位是市及省直部门代码。代码分别为:济南市 01,淄博市 02,枣庄市 03,东营市 04,烟台市 05,潍坊市 06,济宁市 07,泰安市 08,威海市 09,日照市 10,莱芜市 11,临沂市 12,德州市 13,聊城市 14,滨州市 15,菏泽市 16,其他(指省直部门) 17。5第910位是项目序号。项目编号顺序表:EA年份计划代码市级代码项目序号三、项目资金情况1. 资金来源:指申报项目所做预算的资金来源,分人民币和外汇,单位为万元或万美元,按年度分别填报。投资中“国家、省部、地市”指各级财政拨款。自筹:指除拨款和贷款外,由承担单位自筹的用于项目开发的资金,包括承担单位自有资金和通过各种方式筹集的资金。外资:指预期由外资机构或个人为申报项目开发所投入的资金,折算为美元。2. 资金使用计划:分年度填写。技术转让:指通过技术贸易与服务支出的资金额。实验费:为项目的技术开发从事的试验费用。培训费:为项目的技术开发进行必要的培训费用。四、填报时,注意栏目的取值范围或平衡关系,数值栏目一律取整数,如果数字为零,或者某项指标值没有,直接跳过。 五、本项目申报书所规定的指标含义、分类标准、编号、代码等要按规定填报。各地方星火计划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地计划管理的具体情况补充内容,但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修改。六、申报书文本需用A4纸打印、签章。七、本报表的指标定义由山东省科技厅星火计划办公室负责解释。一、项目基本情况表申报单位基本情况法人代表申恒宝法人代码77208405-6电级主管部门莒县外经贸局技术开发能力21.有独立研发机构2.无独立研发机构单位地址山东莒县莒州路一号邮政编码276500联系人贾新千电话113963330072E-mail地址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莒县支行银行账号37001717108050006932单位性质BB国有企业BE联营企业 GH股份合作企业BA科研型企业AB高等院校BC集体企业 BF股份有限公司GK外商投资企业GM其它企业AE其它事业单位BD私营企业 BG有限责任公司GL港、澳、台商投资企业AA科研院所BG人员构成总数其中:管理研发营销生产其中:硕士以上大专或本科高中或中专初中或技校以下192065268717423175765977经济状况固定资产原值338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678万元流动资金4368万元资产负债率23%上年产值1.1亿元上年销售1.08亿元上年税收300万元上年利润1200万元申报项目基本情况开发领域31.农产品加工 2.资源开发 3.高效种植4.高效养殖 5.环保技术 6.农用机械设备 7.农用化工 8.农村建材 9.农村特色产业10.其它技术来源11.自主研发 2.有偿转让 3.国内合作 4.国外引进与合作 5.其它资金来源年度总投资其中:国家省地市外资自筹银行贷款2010年3010202011年301020 年资金使用年度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技术转让试验培训其他总额2010年101010302011 年10101030年偿还计划年度银行贷款其它贷款合 合计预期效益总产值(万元)总利税(万元)创汇总额(万美元)年4500040425955 年新增产值新增利税新增创汇额年88009001010项目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摘要(限125字)开发内容:选用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壮苗;采用密植间伐或大垄双行交叉定植技术;推广绿芦笋早丰产技术;推广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标准区内实行“五统一”。技术指标:新增绿芦笋良种面积2万亩,新增产值8800万元;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2、推广绿色食品栽培技术,提高芦笋产量和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成品笋率由42%提高到60%。二、项目综述1.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限300字)项目的意义(1)通过绿芦笋标准化技术开发,完善配套适应绿芦笋的栽培技术体系,从而提高莒县绿芦笋的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绿芦笋的产业化层次。(2)通过绿芦笋标准化技术开发,促进绿芦笋特色产业的发展,扩大绿芦笋的栽培面积,力争全面实行绿色食品栽培管理,稳定绿芦笋品质。(2)通过绿芦笋标准化技术开发,加大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农业发展,发挥主导产业作用,提高整体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项目的必要性莒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绿芦笋,历经反复,到2009年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是山东省绿芦笋生产加工出口第一县,也是莒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芦笋进口国对绿芦笋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标准越来越高,而芦笋易发生多种病虫害,用药量较大,易引起农药残留超标。为解决绿芦笋栽培管理中的技术难题,进行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的开发与应用,实现绿芦笋栽培标准化,提高绿芦笋产量和品质,达到绿色食品超标准。因此,实施该项目,非常必要,意义重大。2.主要开发内容和指标(限500字)主要开发内容:(1)筛选推广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2)育苗标准技术开发,科学培育壮苗。(3)种植模式开发,筛选出密植间伐或大垄双行交叉定植技术标准。(4)绿芦笋早丰产技术开发。新植芦笋春季3月上旬在大弓棚内用营养袋育苗,5月上旬定植,8月中旬开始采笋,实现当年育苗、定植,当年采笋。(5)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推广绿芦笋绿色食品栽培技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使用物理方法、频振杀虫、生物农药等综合防治病虫害,提高芦笋产量和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6)标准区内实行“五统一”。即种苗统一、肥料统一、药物统一、管理统一、出售统一。(7)推广种植标准规程。在积极宣贯执行农业部绿色食品系列标准的基础上,示范推行莒县绿色食品绿芦笋栽培技术规程和莒县绿色食品绿芦笋加工规范等标准。主要指标:(1)筛选推广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2个,两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万亩,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新增产值8800万元,新增利税900万元,新增创汇额1010万美元。(2)推广绿芦笋绿色食品栽培技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使用物理方法、频振杀虫、生物农药等综合防治病虫害,提高芦笋产量和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3)成品笋率由42%提高到60%。3.市场分析与预期效果(限300字)绿芦笋,又名“石刁柏”,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抗癌、保健功效的高档蔬菜,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国外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国际市场年需求量100万吨,我国年产量20万吨,山东省年产量7.2万吨,莒县年产量3.2万吨,90%的产品出口,是莒县速冻蔬菜加工企业的主要创造效益品种。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绿芦笋的消费迅速增加,国内消费量也与日俱增,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该项目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新增绿芦笋面积2万亩。2010年5月2011年12月,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12000亩,新增绿芦笋良种种植面积8000亩,当年亩采笋200公斤,增产1600吨,新增产值800万元。2011年1月2011年10月,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面积达到5万亩,新增绿芦笋良种种植面积12000亩,当年亩采笋200公斤,总产2400吨,产值1200万元,加之去年定植芦笋亩采笋1700公斤,产值6800万元,共增产值8800万元。3. 环保措施及效果(限200字)基地内及基地上游,县政府严禁建设具有污染性质的企业,基地内推广使用物理、农业措施,严格化肥、农药的施用,做到生产过程无污染;绿芦笋加工企业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加工标准进行加工、包装,力保食品安全。三、主要参加人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务职称工作单位电话陈彩霞女40食品检测副总经理高级农技师日照恒宝食品有限公司06336177859王建强男45农学副总经理高级农艺师日照恒宝食品有限公司06336177859蒋庆海男57农学科长高级农艺师日照恒宝食品有限公司06336177859杨春玲女32农学科长农艺师日照恒宝食品有限公司06336177859刘学竹女39农学主任农艺师日照恒宝食品有限公司06336177859四、审核意见县级科技主管部门意 见(公章) 2010年6月9日市级科技主管部门意 见(公章) 年 月 日省直部门科技主管部门意见(公章) 年 月 日星火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名 称: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申 报 单 位(盖章):日照恒宝食品有限公司联 系 人:贾新千电 话 真:06336223741E-mail 地 址:科技主管部门:日照市科技局山东省科技厅星火计划办公室9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绿芦笋,又名“石刁柏”,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营养保健型名贵蔬菜,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压血脂、利尿、排毒、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十大名菜之首”、“蔬菜之王”,年总需求量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消费量也与日俱增,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莒县年平均温度12.1、日照2485.6小时、降水811 mm,无霜期184天,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宜种植绿芦笋。莒县自1980年开始种植芦笋,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万亩,拥有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绿芦笋3.2万吨,是山东省绿芦笋生产加工出口第一县,出口占山东总量的62%,形成了区域特色优势,成为莒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做出了贡献。近年来,由于现有的栽培品种栽培时间长,出现了老化、病害重、产量低、农残超标等问题,影响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和出口创汇。因此,进行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非常必要,意义重大。 自1980年以来,莒县先后承担实施了“绿芦笋留母茎夏季采收技术研究”、“绿芦笋早衰机制诱发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绿芦笋高产优质栽培与加工技术开发”等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解决了绿芦笋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绿芦笋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科技支撑作用。该项目通过筛选推广绿芦笋新品种、育苗标准技术开发、种植模式开发、绿芦笋早丰产技术开发、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推广绿芦笋绿色食品栽培技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使用物理方法、频振杀虫、生物农药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技术,加快发展绿芦笋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链的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创汇。通过该项目实施,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新增绿芦笋面积2万亩,新增产值8800万元,新增利税900万元,新增创汇额1010万美元。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日照恒宝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89年,是以绿芦笋为主的蔬菜生产、加工、出口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 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AA级信誉企业。公司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有生产加工车间35000平方米,冷库16000吨,有员工19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0人。总资产1069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382万元,年生产能力20000吨,2009年销售收入1.08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年出口创汇703万美元。公司以科技为支撑,大力进行绿芦笋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曾参与“绿芦笋留母茎夏季采收技术研究”,“绿芦笋主要病害病理鉴定及防治技术开发”,“绿芦笋早衰机制诱发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等课题项目研究开发,现有技术力量和科研基础,能保证该项目顺利完成。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2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HACCP认证和美国FDA认证,2008年完成英国BRC速冻蔬菜认证,偶蹄动物热加工产品和禽类热加工产品在日本农林水产省注册,是日照市唯一的一家在日本农林水产省注册的企业。公司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农副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公司已建设莒县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及农兽药配送中心,为莒县及周边市县食品加工出口企业进行食品、农副产品检验、检测服务。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出口的质量,公司严格农产品原料基地的管理,严格入厂原料的检验,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公司把发展基地建设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实现种植基地与企业生产原料所需配套,先后发展了芦笋、洋葱、菠菜、荷兰豆、大头菜、甜豌豆等蔬菜种植基地30000余亩,每年为企业提供优质蔬菜原料20000吨,带动农户6000余户,年增加农户9000余万元。2009年成立了莒县恒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意义和必要性(一)项目的意义1、通过绿芦笋标准化技术开发,加快绿芦笋先进栽培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探索应用绿芦笋标准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经验,进一步整合绿芦笋生产、技术和其它产业资源,完善配套适应绿芦笋的栽培技术体系,从而提高莒县绿芦笋的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绿芦笋的产业化层次。2、通过绿芦笋标准化技术开发,促进绿芦笋的产业发展,扩大无公害绿芦笋的栽培面积,力争全面实行无公害农产品栽培管理,稳定绿芦笋品质,提高绿芦笋的商品档次和知名度,增大商品竞争力。3、通过绿芦笋标准化技术开发,从而加大示范的带动作用,加快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农业发展,发挥主导产业作用,提高整体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项目的必要性莒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绿芦笋,历经反复,到2009年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拥有加工企业12家,是山东省绿芦笋生产加工出口第一县。曾先后承担实施了“绿芦笋留母茎夏季采收技术研究”、“绿芦笋早衰机制诱发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绿芦笋高产优质栽培与加工技术开发”等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解决了绿芦笋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促进了我县绿芦笋生产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芦笋进口国对绿芦笋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标准越来越高,而芦笋易发生多种病虫害,栽培技术要求高,特别是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防治难,用药量较大,易引起农药残留超标。莒县绿芦笋由于栽培时间长,品种老化,抗病能力差,也是制约绿芦笋品质和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为解决绿芦笋栽培管理中的技术难题,更新换代绿芦笋新品种,控制农药化肥残留,实现绿芦笋栽培标准化。因此,进行该项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迫切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综上所述,进行该项目意义重大,非常必要。四、项目可行性分析绿芦笋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营养保健型名贵蔬菜,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压血脂、利尿、排毒、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十大名菜之首”、“蔬菜之王”,年总需求量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消费量也与日俱增,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莒县年平均温度12.1、日照2485.6小时、降水811 mm,无霜期184天,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宜种植绿芦笋。莒县自1980年开始种植芦笋,已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农民有种植绿芦笋的传统习惯,形成了区域种植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笋农基本掌握了栽培技术,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栽培面积已达5万亩,具有较好的良种产业化前景。拥有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绿芦笋3.2万吨,是山东省绿芦笋生产加工出口第一县,出口占山东总量的62%,形成了区域特色优势,成为莒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做出了贡献。自1980年以来,莒县先后承担实施了“绿芦笋留母茎夏季采收技术研究”、“绿芦笋早衰机制诱发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绿芦笋高产优质栽培与加工技术开发”等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解决了绿芦笋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绿芦笋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科技支撑作用。近年来,由于现有的栽培品种栽培时间长,出现了老化、病害重、产量低、农残超标等问题,影响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和出口创汇。定植方式、管理模式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外F1代绿芦笋良种虽已普及,但国内外F1代绿芦笋良种大面积标准化生产的相关研究与开发未见报道,开发一套完善的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供同类地区推广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我们开展的绿芦笋标准化技术开发,旨在通过筛选推广绿芦笋新品种、育苗标准技术开发、种植模式开发、绿芦笋早丰产技术开发、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推广绿芦笋绿色食品栽培技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使用物理方法、频振杀虫、生物农药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技术,提高绿芦笋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该项目推广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面积5万亩,新增绿芦笋2万亩,新增产值8800万元,新增利税900万元,新增创汇额1010万美元。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创汇。本项目具有投资小,回收期短,无风险,同时有非常广阔的利润空间,是一个长效项目,对经济社会环境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因此,进行该项目切实可行。五、主要开发内容和指标(一)主要开发内容:1、筛选推广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2、育苗标准技术开发,科学培育壮苗。3、种植模式开发,筛选出密植间伐或大垄双行交叉定植技术标准。4、绿芦笋早丰产技术开发。新植芦笋春季3月上旬在大弓棚内用营养袋育苗,5月上旬定植,8月中旬开始采笋。实现当年育苗、定植,当年采笋。5、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推广绿芦笋绿色食品栽培技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使用物理方法、频振杀虫、生物农药等综合防治病虫害,提高芦笋产量和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6、标准区内实行“五统一”。即种苗统一、肥料统一、药物统一、管理统一、出售统一。7、推广种植标准规程。在积极宣贯执行农业部绿色食品系列标准的基础上,示范推行莒县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和莒县绿芦笋标准化加工规范等标准。(二)主要指标:1、从现有栽培品种中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2个,两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万亩,新增产值8800万元,新增利税900万元,新增创汇额1010万美元。推广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面积5万亩。2、推广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使用物理方法、频振杀虫、生物农药等综合防治病虫害,提高芦笋产量和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3、成品笋率由42%提高到60%。六、项目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该项目共需资金6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40万元,申请省科技补助资金20万元,具体资金使用概算如下:单位:万元年度试验培训其他总额2010年101010302011年10101030合计20202060七、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绿芦笋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抗癌、保健功效的高档蔬菜,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国外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国际市场年需求量100万吨,我国年产量20万吨,山东省年产量7.2万吨,莒县年产量3.2万吨,90%的产品出口,是莒县速冻蔬菜加工企业的主要创造效益品种。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绿芦笋的消费迅速增加,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由于受品种和生产技术的影响,优质芦笋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目前莒县绿芦笋生产存在品种老化,产品质量差、保鲜出口占有量低,农药化肥残留量超标等问题。在绿芦笋国际贸易中,一些芦笋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大幅度降低了芦笋中的农药、化肥残留的最高限量标准。因此,实施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提高绿芦笋的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建立绿芦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加快区域化种植,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实现良种产业化,提高产出效益,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项目实施后,推广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面积5万亩,新增绿芦笋2万亩,新增产值8800万元,新增利税900万元,新增创汇额1010万美元。该项目的实施,可全面提升莒县绿芦笋标准化管理水平,同时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8万亩绿芦笋应用标准化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加快发展绿芦笋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保障绿芦笋高产稳产,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方面可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更加和谐的人与自然共存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大气、水体污染,改进水质、清新空气,提高环境等级。还可以安置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由上可见,该项目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实施该项目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创汇。因此,实施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化前景广阔。八、进度安排该项目共需一年半时间完成,具体进度安排如下:(一)2010年5月2011年12月。从已引进的10个品种中进行对比筛选,从中筛选出性状优良的绿芦笋新品种;推广增施有机肥,优化施肥配方,采用频振杀虫、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病情指数控制在5以内。开发绿芦笋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绿芦笋早丰产技术开发。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2000亩,新增绿芦笋良种种植面积8000亩,当年亩采笋200公斤,增产1600吨,新增产值800万元。(二)2011年1月2011年10月。继续进行调查观察初步筛选出的性状优良的绿芦笋新品种。确定2个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绿芦笋品种,并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零排放汽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链式粉碎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铁路建设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酒柜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投资运作模式研究报告
- 2025-2030速印纸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远程精神病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血管封闭装置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藻类欧米茄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项目风险管理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试题及答案
- 评估系统架构设计的关键指标试题及答案
- 儿科学:21-三体综合征课件
- 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题
- 春季行车安全注意事项春季行车安全教育
- 焊接工序首件检验记录表
- 注塑工艺监控记录表
- WORD文档标题格式模板(五级标题)
- “四会”教学基本概述
- 延续证书承诺书格式
- 高金英讲座完整版
- 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核心
- 高考历史考点命题双向细目表(很实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