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谈中国诗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谈中国诗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谈中国诗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doc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谈中国诗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docx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谈中国诗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中国诗一、语言表达专练(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C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下的观点。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解析:选C居高临下:站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此处应用“居高临远”。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所谓接地气就是要让正在推进的各项改革举措贴近老百姓实际生活的需要,切实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愿望、利益诉求。B大规模的地域和职业流动导致青年分布状况和青年群体的日益分化,形成了与经济成分和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兴青年群体。C中小学金融理财教育旨在对中小学生进行金融理财知识的普及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从小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为目的。D1864年,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实施颁布,以一种顶层制度设计的方式,建立起庇护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后屏障。解析:选AB项,搭配不当。在“分布状况”后加“的改变”。C项,结构混乱。删去“为目的”。D项,语序不当。“颁布”和“实施”调换位置。3下面五句话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ABC D解析:选A找准突破口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的解说,所以应放在后。中“这只”指的是中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所以应在后。4下面是钱钟书宋诗选注中对陈师道的评价,请用平实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不超过30个字)(5分)陈师道模仿杜甫句法的痕迹比黄庭坚来得显著。他想做到“每下一俗间言语”也“无一字无来处”,可是本钱似乎没有黄庭坚那样雄厚,学问没有他那样博杂。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刻,可惜表达得很勉强,往往格格不吐,可能也是他那种减省字句以求“语简而益工”的理论害了他。假如读山谷集好像听异乡人讲他们的方言,听他们讲得滔滔滚滚,只是不大懂,那么读后山集就仿佛听口吃的人或病得一丝两气的人说话,瞧着他满肚子的话说不畅快,替他干着急。答:_解析:这段文字大体内容是陈师道模仿杜甫诗的情形,概述时要找出陈师道仿写的特点或者关键词。关键词“模仿”“痕迹”“显著”;关键语句“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刻,可惜表达得很勉强”。从这些关键词和关键语句可以概括提炼出答案。参考答案:(陈师道的诗)模仿痕迹重,情感和心思深刻,因学问不够表达不畅快。5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句子。(6分)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边塞诗是_李白诗是_参考答案:(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奇瑰而雄健,黄沙、胡杨、烽火、弓刀,豪情填膺。(李白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620世纪80年代,国外某汉学家读了围城后非常钦佩其作者钱钟书先生。这位汉学家在北京参加国际研讨会时打电话给钱钟书先生,表达了希望拜访他的意思。下面是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钱钟书:你吃过鸡蛋吗?汉学家:吃过。钱钟书:你吃过鸡蛋以后有没有想过要认识那只下蛋的鸡呢?汉学家:没有想过。钱钟书:那你也就不必见我了。如果你是这位汉学家,在遭到钱钟书巧妙谢绝后仍然想拜访他,你怎样表达你的希望呢?要求仍然以“鸡”和“蛋”为喻体写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希望。(不超过40字)(4分)答:_参考答案:这次吃的“鸡蛋”味道非常特别,所以很想见一见那只非凡的“母鸡”。二、阅读能力专练(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一个偏见钱钟书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魔鬼在但丁地狱篇第二十七出中自称:“敝魔生平最好讲理。”可见地狱之设,正为此辈;人生在世,言动专求合理,大可不必。当然,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也是偏见。依照生理学常识,人心位置,并不正中,有点偏侧,并且时髦得很,偏倾于左。古人称偏僻之道为“左道”,颇有科学根据。不过,话虽如此说,有许多意见还不失禅宗洞山五位颂所谓“偏中正”,例如学术理论之类。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世界太广漠了,我们圆睁两眼,平视正视,视野还是褊狭得可怜,狗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顾到旁边还有狗呢?至于通常所谓偏见,只好比打靶的瞄准,用一只眼来看。但是,也有人以为这倒是瞄中事物红心的看法。譬如说,柏拉图为人类下定义云:“人者,无羽毛之两足动物也。”可谓客观极了!但是按照希腊来阿铁斯哲学言行论六卷二章所载,偏有人拿着一只拔了毛的鸡向柏拉图去质问。博马舍趣姻缘里的丑角说:“人是不渴而饮,四季有性欲的动物。”我们明知那是贪酒好色的小花脸的打诨,而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偏宕之论确说透了人类一部分的根性。偏激二字,本来相连;我们别有所激,见解当然会另有所偏。假使我们说:“人类是不拘日夜,不问寒暑,发出声音的动物。”那又何妨?禽啭于春,蛩啼于秋,蚊作雷于夏,夜则虫醒而鸟睡,风雨并不天天有,无来人犬不吠,不下蛋鸡不报。唯有人用语言,用动作,用机械,随时随地做出声音。就是独处一室,无与酬答的时候,他可以开留声机,听无线电,甚至睡眠时还发出似雷的鼻息。语言当然不就是声音,但是在不中听,不愿听,或者隔着墙壁和距离听不真的语言里,文字都丧失了圭角和轮廓,变成一团忽涨忽缩的喧闹,跟鸡鸣犬吠同样缺乏意义,这就是所谓“人籁”!断送了睡眠,震断了思想,培养了神经衰弱。这个世界毕竟是人类主宰管领的。人的声音胜过一切。聚合了大自然的万千喉舌,抵不上两个人同时说话的喧哗,至少从第三者的耳朵听来。唐子西醉眠诗的名句“山静如太古”,大约指着人类尚未出现的上古时代,否则山上住和尚,山下来游客,半山开饭店茶馆,决不容许那座山清静。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风声涛声之于寂静,正如风之于空气,涛之于海水,是一是二。每日东方乍白,我们梦已回而困未醒,会听到无数禽声,向早晨打招呼。那时夜未全消,寂静还逗留着,来庇荫未找清的睡梦。数不清的麻雀的鸣噪,琐碎得像要啄破了这个寂静;鸟鹊的声音清利像把剪刀,老鹳鸟的声音滞涩而有刺像把锯子,都一声两声地向寂静来试锋口。但是寂静似乎太厚实了,又似乎太流动了,太富于弹性了,给禽鸟啼破的浮面,立刻就填满。雄鸡引吭悠扬的报晓,也并未在寂静上划下一道声迹。慢慢地,我们忘了鸟啭是在破坏寂静;似乎寂静已将鸟语吸收消化,变成一种有声音的寂静。此时只要有邻家小儿的啼哭,楼上睡人的咳嗽,或墙外早行者的脚步声,寂静就像宿雾见了朝阳,破裂分散得干净。人籁已起,人事复始,你休想更有安顿。在更阑身倦,或苦思冥想时,忽闻人籁噪杂,最博爱的人道主义者,也许有时杀心顿起,恨不能灭口以博耳根清净。禽兽风涛等一切天籁能和寂静相安相得,善于体物的古诗人早已悟到。诗经中有“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下文就说明“有闻无声”;可见马嘶而无人喊,不会产生喧闹。颜氏家训也指出王籍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有闻无声的”感觉:虫鸟鸣噪,反添静境。雪莱诗赠珍尼一个回忆里,描写啄木鸟,也说鸟啄山更幽,柯律立治风瑟诗云:“海声远且幽,似告我以静。”假使这个海是人海,诗人非耳聋头痛不可。所以我们常用“鸦鸣雀噪”来比人声喧哗,还是对人类存三分回护的曲笔。常将一群妇女的说笑声比于“莺啼燕语”,那简直是对于禽类的侮辱了。闹与热,静与冷,都有连带关系;所以在阴惨的地狱里,太阳也给人以寂寥之感。人声喧杂,冷屋会变成热锅,使人通身烦躁。叔本华哲学小品第二百七十八节中说,思想家应当耳聋,大有道理。因为耳朵不聋,必闻声音,声音热闹,头脑就很难保持冷静,思想不会公平,只能把偏见来代替。那时候,你忘掉了你自己也是会闹的动物,你也曾踹过楼下人的头,也曾嚷嚷以致隔壁的人不能思想和睡眠,你更顾不得旁人在说你偏见太深,你又添了一种偏见,又在人生边上注了一笔。(文章有删节)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偏见是思想的副产品,有些看似偏宕之论,恰可能说出了人生的真相。所以人生在世,言动不必专求合理。B文中第段画横线的句子,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鸟鹊、老鹳鸟的声音是“寂静的致命伤”。C“人籁”之所以扰人在于不能溶于寂静,而“天籁”能溶于寂静的原因在于听者“有闻无声”。D最后一段,作者在批评“人声”的同时,不忘反观自己,表现出巴金小狗包弟中的“自我解剖”精神。E居住条件差,人口密度大,中国人又是不论在私人场合还是公众场合都不吝制造声音的,所以在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还是觉得颇有会心之处。解析:选BDB项,鸟鹊、老鹳鸟的声音是天籁,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能和寂静融为一片的。D项,钱钟书在这里是调侃和自嘲,而巴金是灵魂的解剖和忏悔。8文章意在写人声之“害”,可开头远远地从“偏见”说起。从行文思路上分析这种写法的独特效果。(6分)答:_解析:这篇文章作者匠心独运,构思巧妙,先从“偏见”说起,层层深入,直至结尾才点出人声之“害”。梳理出作者的行文思路,概括出这种写法产生的效果即可。参考答案:文章开头不入主题,而是宕开一笔写“偏见”,段尾才点明正题关于“人声”的“一个偏见”;文章主体,天籁人籁,两相对比,写出人声之“害”;文末首尾呼应,点出人声喧杂是思想产生偏见的原因之一;这种写法别具一格,大开大阖,收放自如,不愧大家手笔。9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6分)答:_解析:从修辞上找出对比的手法及其效果,从语句结构上找出整散结合及其表达效果即可。参考答案:天籁和人声对比,突出人声无时无处不在。整句和散句结合(骈散结合),既朗朗上口又舒缓自然。10结合文本,从下面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来探究钱钟书“智性幽默”的散文风格。(8分)(1)见解独特,论辩机智。(2)学识渊博,旁征博引。(3)取喻新颖,妙语迭出。答:_解析:这篇文章从内容、选材和语言方面都有值得称道之处,任选一点,抓住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阐释,要注意言之有物,持之有理。参考答案:(1)见解独特,论辩机智。钱钟书为文往往“反常合道”。本文第段一反常人思维,批公理立偏见,认为不偏不倚的学术理论,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来得老实、痛快。并引但丁的诗篇、生理学的常识、柏拉图和戏剧丑角对比的言论,揭示出“正道公理”的虚假和遮蔽性,而偏见往往蕴含真实和真理。这种逆向性的思维方式,体现了钱钟书特有的智慧。(2)学识渊博,旁征博引。钱钟书的文笔丰满,体现在对材料的丰富运用上。文章第段末尾围绕“天籁能和寂静相安相得”这一中心,援引了诗经颜氏家训、雪莱的诗、柯律立治的诗,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比喻的材料。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