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支持治疗,三零六医院消化科,第一部分,能量及营养要素代谢,概 述,营养要素: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及保证生长和生殖所需的外源物质。 营养要素由水、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等六类组成。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为产热营养素。 人体的热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机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等四个方面。,能量代谢,能量单位: 国际上以焦耳(J)为单位表示, 营养学上常采用卡(cal) 换算 1cal4.187J,1J0.239cal 产热效能: 1g碳水化合物= 16.74 kJ(4kcal) 1g脂肪= 37.66 kJ(9kcal) g蛋白质=16.74 kJ(4kcal) 按供给能量来源配比: 碳水化合物55-65 脂肪20-30 蛋白质10-15,基础代谢及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是指维持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热能消耗。即在无任何活动、全身肌肉松弛、消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情况下,用以维持体温、呼吸、心搏等所需的热能消耗。 基础代谢率( basal metabolism rate,BMR):禁食相当时间(一般为14-16小时)后,在环境温度16-20和绝对安静卧姿的条件下,人体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产生的热量。可以反映人体全身代谢基本状况。 计算法: (1)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差)-111(Gale) (2)基础代谢率%=0.75(脉率+脉压差0.74)-72(Read) (3)基础代谢率%=1.28(脉率+脉压差)-116(Kosa),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正常值:-10-+15% 基础代谢率异常的临床意义: 升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热,心肺功能不全,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白血病、恶性肿瘤。 降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恶病质、神经性厌食、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 基础代谢率的影响因素:体表面积、年龄、性别、内分泌、季节等。,能量需求,能量需求能量消耗 总能量消耗(total energy expenditure,TEE)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基础能量消耗(basal energy expenditure,BEE)或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 食物的生热效应(diet-induced thermogenesis)又被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 兼性生热作用(facultative thermogenesis)是由环境温度、进餐、情绪应激和其他因素变化而引起的能量消耗变化,占每日总能量消耗的10-15%。 运动的生热效应(the thermic effect of exercise):代表高于基础能量代谢水平的体力活动所产生的能量消耗。对一个中等活动强度的成人来说,运动的生热效应约占总能量需要的15-30%。,能量需求,基础能量消耗由于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条件极其严格,故临床上通常测定的是静息能量消耗。 静息能量消耗REE一般较BEE高10%左右。REE可在全天24小时的任何时候测定。 食物的生热效应:是指进食后数小时内发生的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 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增加24、4-5和6 摄入普通膳食时,TEF约占每天能量消耗的10。 Harris-Benedict 多元回归公式 男性BEE(kcal/d)=66.473+13.751W+5.0033H-6.7550A 女性BEE(kcal/d)=655.0955+9.463W+1.8496H-4.6756A W-体重(kg,以理想体重计算合理);H-身高(cm);A-年龄(岁)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每24小时平均消耗的能量比既往提出的要低。成人平均每天25-35kcal/kg。,不同人群不同情况对能量的需求,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单糖(由3-7个碳原子构成):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糖醇:单糖或双糖的重要衍生物。 山梨醇和甘露醇亲水性强,常作为脱水剂。 木糖醇的代谢不受胰岛素影响,作DM患者的甜味剂。 麦芽糖醇可作为甜味剂,有防龋齿的作用。 寡糖(由3-10个单糖聚合而成): 低聚果糖认为是水溶性膳食纤维,洋葱、大蒜、香蕉等食物中含量丰富, 大豆低聚果糖:是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多糖(由较多糖分子组成): 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糖原。 非淀粉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及其它多糖。,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供给和储存能量:中枢神经系统只能靠葡萄糖供能。 构成组织和生命物质: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 节约蛋白质作用 抗酮作用: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草酰乙酸供应相应减少,导致脂肪动员后产生的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以产生酮血症和酮尿症。 解毒作用:葡萄糖醛酸是体内重要的结合解毒剂。 增强肠道功能,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及转化,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60%是淀粉。 淀粉先转变为单糖(唾液、胰淀粉酶、小肠葡萄糖苷酶、蔗糖酶、麦芽糖酶、乳糖酶)才能被吸收。 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葡萄糖吸收速度恒定,餐后30-60分钟达高峰。 糖异生(非碳水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非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酸、丙酮酸、甘油、丙酸盐和生糖氨基酸。 糖异生的主要场所是肝脏。 糖异生对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大脑、肾髓质、血细胞、视网膜等)维持其生理功能非常重要。,碳水化合物的使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率: 小儿 0.210.63g/kg.h(515g/kg.d) 成人 0.250.5g/kg.h (612g/kg.d) 1 IU 胰岛素/ 410g 糖 TPN时葡萄糖开始输注速度: 儿童0.250.4g/kg.h 成人从0.25 g/kg.h 开始 外周静注葡萄糖不应超过10%,若超过15%需cvp。成人cvp输注葡萄糖浓度可至2530%。 配成4050%,不很快廓清会引起细胞脱水。 严格限液且需大量热卡时浓度最高可至50%(渗透压达2800 mOsm/L)。,蛋白质的及组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必须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有八种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膳食中供给。 平衡的氨基酸溶液其必需氨基酸应占到总供氮量的40%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NEAA):十二种。 半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ly Amino Acid):有些患者因疾病不能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中某一氨基酸 对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组氨酸不能有效地合成 肝衰和新生儿患者,酪氨酸和半胱氨酸合成减少 支链氨基酸(BCAA):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蛋白质约含氮量16%,即1g氮=6.25g蛋白质,蛋白质的吸收、代谢及功能,蛋白质的吸收: 参与消化的酶:胃蛋白酶、内肽酶、外肽酶、寡肽酶等 吸收部位:小肠 吸收形式:氨基酸及寡肽 蛋白质的代谢: 正常膳食正常人每日从尿中排出的氮12g 完全不摄入蛋白或禁食一切食物时,每日仍随尿排氮2-4g 蛋白质的功能: 构成和修复组织 调节生理功能:酶蛋白、免疫蛋白、收缩蛋白、转运蛋白、白蛋白、激素等 供给能量: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酮酸,可以直接或间接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来源,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 取决于其在体内的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利用率又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相互比例。 动物性蛋白营养价值较高,尤以蛋和奶的营养价值更高。 蛋白质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食物的属性越远越好 搭配的食物种类越多越好 食用时间越接近越好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大豆蛋白质含量:36-40 蛋类 : 11-14 肉类 :15-22,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同年龄、生理状态和活动强度所需蛋白质量不同。 若非蛋白热不足,氨基酸将作为热量消耗。 建议:非蛋白热/氮=150-200kcal/1g,脂类的组成及功能,脂类:是生物体内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物质的统称。脂类总量约占体重的10-20%,肥胖者可占30-60%。 脂肪(甘油三酯):占体内总脂量的95%,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 氧化供能: 占总热能的20-40%。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防止散热 支持和保护内脏 提供脂肪酸 类脂(胆固醇、磷脂、糖脂):占体内总脂量的5% 维持正常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 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类固醇激素、胆汁酸、维生素D的主要原料 糖脂在脑髓和神经组织含量丰富,脂类的消化吸收,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参与的酶:胰脂肪酶、肠脂肪酶 吸收形式:脂肪酸、甘油三酯 部位:小肠 磷脂主要含于蛋黄、瘦肉、脑、肝脏和肾中,除动物性食物外,植物性食物以大豆含量最丰富,大豆磷脂在保护细胞膜、延缓衰老、降血脂、防治脂肪肝等方面具有良好作用。 胆固醇主要来自肉类、肝、内脏、脑、蛋黄和奶油中。 参与的酶:胆固醇脂酶 吸收形式:游离胆固醇 膳食中的脂类 含脂肪丰富的食物:动物性食品和坚果类。 牛羊肉含脂肪量比猪肉低很多。 禽类一般含脂肪量较低。 鱼类含脂肪量低,且其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多。 坚果含脂肪量高,但其脂肪组成以亚油酸为主。,脂肪酸,按其链长短分类: 短链脂肪酸:碳原子数2-5 中链脂肪酸:碳原子数6-12 长链脂肪酸:碳原子数14以上 按结构形式分类: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对氧化作用和过氧化作用有防护能力。 植物和鱼类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量高于畜、禽类。 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脂肪酸缺乏的临床表现:皮炎、脱发、伤口延期愈合、红细胞膜特征性改变等,脂类的使用,脂类的输注速度:由0.51g/kg.d起,每12天提高0.5g/kg,总量不超过34g/kg.d 脂类点的输注时间4小时 占总热卡的2040%,最好50%。(最佳比例无定论) 输注技术最好为全合一,即脂肪和糖双能源法。 禁忌:虚脱和休克;原因不明的昏迷;家族性获得性血脂蛋白增高;出血倾向;血栓形成和栓塞,脂肪栓塞;突发或继发的高血脂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肝炎,中度肝病;动脉硬化症(心肌梗死和中风);暴发性严重感染和败血症;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胆红素血症;低钾,水中毒,脱水。(低钾,体液过多,低渗性脱水也是肠外营养的禁忌),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必需元素:人体含有60多种元素,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 体内含量较多的有碳、氢、氧、氮、磷、硫、氯、钾、钠、钙、镁等,人体总重量的99.95%。 这些生命必需元素中,除碳、氢、氧、氮主要是以有机物质形式存在外,其余各元素均为无机的矿物质。 矿物质中,人体含量大于体重的0.01的各种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可能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潜在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对人体可能具有必需功能的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的特点,组成:钙、磷、钠、钾、镁、氯、硫 特点: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元素间比例变动不大 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 不能在体内生成,不可能在体内消失 无机盐在体内存在拮抗与协同作用,吸收和利用的相互作用 功能: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在细胞内外液中与蛋白质一起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控制水分、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构成酶的成分或激活酶的活性。,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磷缺乏:早期出现震颤、腱反射减低、骨质疼痛,进而出现乏力、四肢及口周麻木、神志改变、抽搐、呼吸衰竭等。15-30mmol/L。 镁缺乏:出现肌肉神经刺激与痉挛,还可出现呼吸困难。0.2mmol/L。 锌缺乏:腹泻、精神抑郁、皮肤病变(口腔粘膜发炎,舌水肿伴有齿痕扇贝舌,鼻唇沟类湿疹样皮炎或脓疱)、脱发等。25mg/d。 铜缺乏:贫血、骨质疏松等。 2-4mg/d。 硒缺乏:克山病、肌肉等。 50ug/d。 铬缺乏:外周神经病变、糖耐量异常等。 10-20ug/d。,水的分布,水的分布 (见下图) :男性占体重60%,女性占体重50% 影响总体液的因素: 年龄:越小体水所占体重的比例越大 性别:男性体水比女性多 体内脂肪含量:脂肪越多,体水含量相对减少,水的功能及调节,水的功能: 使水溶性物质以溶解状态存在 使电解质以离子状态存在 由于水的流动性而有利于体内物质运输 是体内化学反应的良好媒介 参与水解、化合等反应 通过水从皮肤的蒸发调节体温 在关节、胸腔、腹腔和胃肠道等部位起到润滑作用 水平衡的调节: 口渴中枢、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肾脏,水的出入平衡,正常人每日水的出入平衡,水的代谢需求,一般成人每日尿量介于500-4000ml,最低量为300-500ml,低于此量,可引起代谢产生的废物在体内堆积,影响细胞功能。 美国FNB提出: 成人每消耗4.184KJ(1kcal)能量,水需要量为1ml。 婴儿和儿童每消耗4.184KJ(1kcal)能量,水需要量为1.5ml。 哺乳期的孕妇6个月内平均乳汁分泌量约750ml/d,故需额外增加1000ml/d。,膳食纤维,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是碳水化合物中的一类非淀粉多糖。 包括: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非多糖成分的木质素等。 推荐摄入量25-35g/d 来源: 主要是植物性食物(主要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如水果、蔬菜、豆类、坚果和各类谷物等。 与膳食纤维相关的疾病 便秘: 膳食中的纤维增加粪便的体积。 肥胖病: 增加胃填充以提升饱腹感、延缓胃内容物的排空、使葡萄糖的吸收趋于平衡。 糖尿病: 形成粘稠物质,以影响葡萄糖的吸收。 心血管病: 某些膳食纤维可降低膳食中的胆固醇的吸收;增加脱氧胆酸增加,以减少从食物胆固醇的吸收。 癌症: 增加粪便量,缩短致癌物在肠道的停留;粘着了胆酸或其他致癌物;降低粪便的PH,从而抑制了致癌物的产生;改变了大肠中的菌相;增加了肠腔内的抗氧化剂。,第二部分,营养支持,禁食时机体代谢的改变,正常成人一般每日约需能量1800kcal,由食物供给。禁食时,机体的代谢虽有降低,但仍需消耗能量。此时,机体只能动用自身的营养储备。 但体内碳水化物的储存很有限(肝糖原约200g,肌糖原约300g),更没有单纯作为能源储备的机体蛋白。 禁食24小时后,肝糖原即被耗尽,而肌糖原仅能被肌肉本身所利用。于是,体内葡萄糖的来源转由体内蛋白质的糖异生所供给,每日约需耗损蛋白质75g。因此,在最初几日内,每日尿内排出氮714-107lmmol (10-15g)。,禁食时机体代谢的改变,脂肪虽是机体最大的能源储备,但机体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利用脂肪供能。蛋白质的糖异生逐渐减少,从而降低了氮的耗损,故每日尿内氮的排出可减至214-286mmol(3-4g)。 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将对机体的功能和结构带来影响,出现体重下降、抵抗力减弱和肌无力等。 在禁食的早期,如果每日从静脉给予葡萄糖100g,虽然供给的热量很有限,但能够明显地减少蛋白质的糖异生,起到节省蛋白质的作用,使每日尿氮的排出减至143-357mmol (2-5g),而不是10-15g。 补给葡萄糖还能防止脂肪代谢所产生的酮症。,创伤或感染时机体代谢的改变,机体对创伤、手术或感染的代谢反应与机体对禁食的代谢反应不同,表现为高代谢和分解代谢。 其程度与创伤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此时,机体能量消耗增加,胰岛素反应不足,处理葡萄糖的能力降低,补充外源性葡萄糖对体蛋白的节省作用不如禁食时明显。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尿氮增加;脂肪动用加快;体重减轻。 创伤后或严重感染时,能量需求可增加100%-200%。,能量配比,能量配比: 碳水化合物55-65% 蛋白质10-15% 脂肪25-30% 能量的主要来源包括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肠外营养中提供脂肪和糖-双重非蛋白能量具有多个优点: 10%的脂肪乳为等渗液,且单位体积含热卡量高,比单一能量系统代谢更具省氮效应。 能避免单独输注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渗透压增高、肝脏的脂肪浸润等并发症,另外C02产出减少,减轻肺组织负荷。 水、钠潴留显著减少。 防止必需脂肪酸的缺乏。,成人不同病生理状态下每日需要,营养状况评估,自觉症状及客观体征的观察: 自觉症状:皮肤改变、食欲改变、视力改变、体力改变等 客观症状:皮肤脱屑、皮疹、口腔炎、暗视力下降等 人体测量学指标: 体重减轻:体重减轻是营养评价中最简便直接而又可靠的指标,需注意体重在下述特定情况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如水肿、利尿剂应用等。 实际体重/理想体重%:80%消瘦;80%-90%偏轻;90%-110%正常;110%-120%超重;120%肥胖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肥胖级40;肥胖级30-40;肥胖级25-29.9;正常值18.5BMI25;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级17.0-18.4;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级16.0-16.9;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级16。,营养状况评估,人体测量学指标 皮褶厚度:最常用的是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测量方法:被测者上臂下垂,取上臂背侧肩胛骨肩峰至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于该点上方2cm处,测量者将皮肤和皮下脂肪捏起,然后用皮褶厚度计测定。连续测定三次取其平均值。 结果判定:TSF正常参考值:男性8.3cm,女性15.3cm。实测值相当于正常值的90%以上为正常;介于80%-90%之间为轻度亏损;介于60%-80%之间为中度亏损;小于60%为重度亏损。 其他:如上臂围和上臂肌围。因为危重患者往往卧病在床,皮褶厚度和肌围的测定在ICU中的临床意义很有限。,营养状况评估,生化及实验室指标 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 血清白蛋白: 白蛋白的半衰期为18-20天,故短期内血清白蛋白不是判断营养不良的敏感指标。 在输注白蛋白的情况下,宜选用前白蛋白而非白蛋白作为营养评价的指标。 除了营养状态,血浆蛋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肝脏功能、急性感染、系统性炎症反应、导致蛋白丢失的疾病等,需谨慎鉴别。 血浆蛋白测定结果,白蛋白低于35g/L表示营养不良,低于21g/L为重度营养不良。 前白蛋白:半衰期为1.9天,反映急性蛋白缺乏较为敏感。 运铁蛋白:半衰期为8天。 视黄醇结合蛋白:半衰期为10小时,为体内快速反应蛋白。 肌酐升高指数 氮平衡,营养状况评估,生化及实验室指标 免疫功能测定 营养不良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损害。通常采用总淋巴细胞计数和皮肤迟发超敏反应来平定细胞免疫功能。 但由于免疫功能受原发疾病如心衰、尿毒症、感染等影响明显,也受治疗措施(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影响,往往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现在已不多用。 其他: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 *肌酐身高指数(creatinine height index,CHI) 人尿中的肌酐量随骨骼肌分解代谢的程度而异。 CHI测定方法:连续保留3天24小时尿液,取肌酐平均值与相同性别及身高的标准肌酐值比较,所得百分比即为CHI。 CHI评定标准:CHI90%为正常;80%-90%表示瘦体组织轻度缺乏;60%-80%表示中度缺乏;60%表示重度缺乏。一般男性平均24小时尿肌酐量为23mg/kg体重,女性为18mg/kg体重。,营养支持目的,维持机体 生理平衡,维护细胞正常代谢 支持组织器官功能 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参与机体生理功能 修复组织器官机构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内稳态),促进病 人康复,营养支持治疗的分类,肠道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将可直接经消化道吸收或简单的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制剂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造口注入胃肠道内,供应患者日常所需的营养素的方法。 肠道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将高渗葡萄糖及其他营养物质经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入,以供应患者日常所需的营养素的方法。,肠道内营养的发展史,1910: Einhorn- 经上胃肠营养的管道 1918: Anderson- 鼻胃管置入空肠,管饲(术后) 1940s: Panikow-术中空肠造瘘,术后管饲 1959: Barron- 管饲饮食24小时均匀泵入 1965: Winitz-要素饮食(ED)-太空医学研究(少渣) 碳水化合物,脂肪,水解蛋白,维生素 1970s: TPN蓬勃发展, EN暂入低谷 1980s: TPN进入平台, EN复苏,新技术设备 1990s: EN发展加速,临床应用ENPN(810:1) 2000s:个体化,EN与PN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肠道内营养的优点,符合生理规律,营养物质肠道入血经肝脏代谢,有利于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且产生的含氮物质可由肝脏清除,不会造成血氨过高。 维持胃肠道内细菌的平衡和胃肠道免疫的觉醒状态,有效防止肠道菌群失调而造成的肠源性败血症和小肠绒毛萎缩的可能。 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制剂,可吸肠内细菌产生的毒素,并可促进肠道运动。,肠道内营养的适应症,由于脑外伤和脑部疾病引起意识丧失或昏迷的患者,以及老年痴呆或精神性厌食症等疾病。 无法咀嚼和无法正常吞咽的患者,如口腔、咽部手术、咀嚼骨和关节病变、口腔部肿瘤、重症肌无力、瘫痪等。 上消化道病变,肠内营养配方的种类,要素饮食(elemental diet)是指人工制成的包括自然食物中各种营养素,可无需消化而直接或接近直接吸收的治疗饮食 氨基酸提供氮源- 不需经消化便可吸收,适用于严重消化功能障碍(爱伦多) 由水解蛋白提供氮源- 轻度或中度消化功能障碍(百普素) 以酪蛋白为氮源- 需经消化过程后吸收,适用于消化功能完整(安索和能全素)。 匀浆饮食是由天然食物加工混合匀浆化而成的混合饮食,适用于肠道功能正常的病人(安素、能全力) 混合奶,肠道内营养的灌注方法,一般病人对肠内喂养都需经过一段适应期,才能耐受全浓度和全量。投给方法有以下几种: 分次灌注: 将配制的膳食置于塑料袋或玻璃瓶内,经输液管与喂养管相连。依靠重力和输液泵缓缓滴注(30ml/min),每次持续30-60分钟,每次250-500ml,每日4-6次。其优点为较连续输注有更多的活动时间,也有类似正常膳食的间歇时间 。 连续输注: 装置与间歇输注相同。开始一般用等渗液,速度为25-50ml/h。如能耐受,则增加速度,以每8-12小时递增25ml/h的速度增加用量(控制在75-150ml/h),然后增加浓度,速度和浓度不可同时增加,对不耐受者可将浓度和速度减至耐受水平,再逐渐增加,每次加量需有一定的适应期。输液泵比重力滴注好,滴速恒定,但需每小时检查滴速一次,滴注一般为每日16-24小时连续均速滴注,也有人采用夜间滴注法。,肠道内营养的给予途径,肠内营养除部分适合口服外,大部分均需采用置管的方法将营养液直接输送至消化道,有两类可供选择: 经鼻置管 鼻胃管 鼻十二指肠管 鼻空肠管。 经腹胃肠、肠造口置管,肠道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腹泻等 输注速度过快,造成胃明显膨胀 膳食中的乳糖、脂肪、纤维素含量及高渗透压都可引起腹泻 对乳糖不耐受的病人避免使用含乳糖的膳食;高渗膳均需有一适应过程,一般早期应以等渗液开始 药物:抗生素治疗改变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抑酸药物改变了胃酸而引起细菌生长过度;高渗性药物等均可引起腹泻 细菌污染可造成腹泻 无菌配制和输注时避免污染;营养膳配制后室温下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肠麻痹、胃无张力、胰腺炎、营养不良、糖尿病和迷切术后等疾病,肠道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营养代谢并发症 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 微量元素失衡和维生素缺乏 高糖血症 4-6小时检查血糖、尿糖和酮体一次,当营养液输注达到全浓度和最大量至少48小时后,检查结果持续阴性,由改为每12小时一次或停检 如出现高糖血症应给予胰岛素治疗 高碳酸血症:高碳水化合物浓度的膳食喂养时,呼吸量、肺泡通气和CO2产生增加,如肺功能不全时,高碳酸血症易促发呼吸衰竭 监测肺功能状况,减少碳水化合物用量 电解质平衡失调:引起的原因是体液不足或超负荷,大量电解质从肾和胃肠丢失,膳食用量不足或过大。 营养支持期间应定期检测,及时处理。,肠道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机械压迫和创伤 插管时产生的鼻咽和上消化道粘膜损伤、出血和穿孔 插管后发生的上消化道感染、溃疡形成、声带水肿吸入性肺炎、食管瘘形成等,肠道内营养的监测项目,观察病人的一般状况 神志、脉搏、血压、呼吸、发热、消瘦、皮下水肿或脱水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开始每3天应每日监测血糖及电解质浓度,以后每周1-2次 每周测定肝肾功能1次 必要时氮平衡测定 营养支持疗效评定 每周一次体重、上臂周径和皮褶厚度测定等,肠道外营养的发展史,1968年以前,肠外营养不能满足临床病人的营养需要 1968年 Dudrick, Wilmore 倡导了 “Intravenous Hyperalimentation” 1970s 肠外营养狂热期 1980s 肠外营养疑惑期 并发症 1990s 肠外营养进入合理使用,肠道外营养的适应症,胃肠道梗阻:贲门癌、幽门梗阻、高位肠梗阻、新生儿胃肠道闭锁等。 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广泛小肠(7O%)切除后;放射、性肠炎;小肠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肠缺血、广泛的不易手术切除的克隆氏病);顽固性呕吐;严重腹泻(肠道疾病或病毒细菌性肠炎)。 中度重度急性胰腺炎 大剂量化疗、放疗与骨髓移植的病人 严重营养不良伴胃肠功能障碍 重度分解代谢的病人:不论病人原来是否有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在5-7天内不能恢复者(如50%烧伤;多发性创伤;大手术;脓毒症;严重肠道炎性疾病),肠道外营养的中等适应症,大手术:7-10天内病人不能从肠道获得足够的营养(如全结肠切除术;食道胃切除术;全盆腔清扫术;主动脉瘤切除术等) 中度应激:胃肠功能7-10天内不能恢复(如中度创伤或手术;30-5O%的烧伤;中度急性胰腺炎;重症化脓性胆管炎;神经系统创伤等) 肠外瘘 肠道炎性疾病 妊娠剧吐或神经性厌食 需进行大手术、大剂量化疗或其他处理的中度营养不良的病人:在治疗前7-l0天给予TPN。 在7-10天内不能从胃肠道获得足够的营养的病人 炎性粘连性肠梗阻,肠道外营养的禁忌症,手术后应激后短期内胃肠功能即能恢复者 无明确治疗目的,或已证实不可治愈、无复活希望而继续盲目延长治疗者(如癌肿已有广泛转伴恶液质的病人) 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性紊乱期间需要控制或纠正者 病人的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可以适应肠内营养者 原发病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者 预计发生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者,肠道外营养输入途径,经外周静脉的肠道外营养(PPN) 经中心静脉的肠道外营养(CPN) 上腔静脉插管可经颈外静脉、头静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等途径,而以后两者为常用,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并发症少,特别是右侧穿刺,导管很易从颈内静脉进入上腔静脉,故成功率高。锁骨下静脉插管一般可经锁骨上或锁骨下进行,成功率也较高 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的肠道外营养(PICC),肠外营养制剂,葡萄糖:10、25、50葡萄糖液。 脂肪乳剂: 长链脂肪乳剂(LCT):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由1620个碳原子构成碳链的三酸甘油脂。在营养支持中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在代谢过程中需肉毒碱作为辅助因子才能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临床常用制剂为20、30Introlipid,每毫升供能分别为8.37、12. 55kj。 中链脂肪乳剂(MCT):碳链由6-12个碳原子构成。其优点是不需肉毒碱参与而能迅速从血中清除并在肝细胞内氧化而生成酮体,为脑组织和肌组织提供能量。 混合脂肪乳剂:由LCT与McT混合而成。如Lipfondine(力保肪宁)的混合比例为1:1。,肠外营养制剂,氨基酸: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氨基酸制剂:7乐凡命注射液(Vamin)、8 5、11 4乐凡命注射液(Novamin)每1000m1含氮量分别为9.4、14、18g。 电解质:10氯化钾、10氯化钠、10% 葡萄糖酸钙、20硫酸镁、5碳酸氢钠溶液等。 维生素:常用制剂有:水乐维他(Soluvit),含9种水溶性维生素;维他利匹特(Vitalipid),含4种脂溶性维生素;各种维生素含量均为日需要量。 微量元素:安达美(Addamel含9种微量元素的日需要量。有机磷制剂甘油磷酸钠(glycophos) 胰岛素(insulin)。,肠道外营养的监测项目,临床监测: 中心静脉插管后监测: 插入导管部位的皮肤应每天更换敷料,并用碘制剂作局部处理。 液体平衡等监测: 准时正确的输液速度,最好用输液泵。 每2-7天测体重一次;测上臂中点周径及皮褶厚度,1次/2周,作血细胞检查,1次/2周。 体温、脉搏一日四次,血压每天一次;记出入液量 实验室监测:一般要有氮平衡,血浆蛋白,血糖及电解质等项目。,肠道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等技术问题所致: 穿刺置管的并发症:在采用深静脉插管的过程中,可发生气胸、血胸、水胸、臂丛神经损伤、空气栓塞等。导管扭结或折断等并发症,应给予注意。如能熟悉锁骨下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和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一般可以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情况应避免作锁骨下静脉穿刺 全身肝素化或凝血机制有严重障碍者 严重肺气肿病人 胸廓畸形致解剖标志不清楚者 作过颈部或胸部手术,改变解剖关系者,肠道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感染:感染的原因是由于导管系统以及营养液的污染。 导管系统可以是置管当时无管操作不够严格,也可以是在疗程中护理不周所致。 经常经导管加入药物或经导管取血增加了污染的机会,故应视为禁忌。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迹象和不明原因的发烧或腹胀,应时刻想到与导管和输入物有关的可能性,应检测输液瓶内残渣,作细菌培养和血培养,必要时拔出导营,管尖作细菌培养。,肠道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输入高渗葡萄糖有关的并发症 高血糖:如不掌握好单位时间内输入量,机体不能适应,就可出现高渗利尿、脱水以至达到相当严重程度。重在调节好单位时间入量,并观察临床反应如有无利尿,查血、尿糖。 低血糖:撤去TPN时要逐渐或周围静脉输等渗葡萄糖,以防止发生低血糖。由于目前脂肪乳剂的普及应用,只有一半的热卡来自葡萄糖,所以这一类并发症的机会已明显减少 。,肠道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输入高渗葡萄糖有关的并发症 非酮性高渗性昏迷 高渗可使水从组织间隙、细胞内进入血管内,一方面细胞脱水,一方面造成高血容量和血液稀释,高渗利尿把水排到体外。进行性脱水的结果使细胞受到进一步损害。首先是神经系统,易发生神经细胞抽缩以至死亡、神经组织内出现点状出血灶和血栓形成等。 高渗状态并不少见,尤其在老年人,有糖尿病、尿毒症及严重应激状态下,TPN输液太快,糖浓度相对过高时易于发生。 一旦发生,应停输高渗糖,补充等渗盐水和电解质(如钾),应用外源性胰岛素等,还要注意低血糖的发生。,肠道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输入高渗葡萄糖有关的并发症 肝脂肪变性:在较长期输入过量葡萄糖又缺乏必需脂肪酸情况下可产生,也和营养不良本身有关,故近来学者多不主张长期由葡萄糖供给太高的热量。长期过量输脂肪乳剂的结果亦可发生肝脂肪变性。但适量的脂肪乳剂有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产生大量的CO2:加重肺负担 消耗大量的02:尤其是败血症患者,肠道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输入氨基酸有关的并发症 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氨基酸液含氯高)和高血氨症:已少见。 肝脏毒性反应:临床上常可发现TPN疗程中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血清胆红素升高等,一般认为是由于病人对氨基酸的耐受性不良所致,但长期应用高糖,小儿较长期应用过量脂肪乳剂亦可发生。然而肝毒性反应多数是可逆的。 肝功能不正常病人,输入含色氨酸、苯丙氨酸量高的溶液,由于苯核族氨基酸量大,可以改变血浆氨基酸谱,引起脑病。在这种情况下应输支链氨基酸溶液。 谷氨酰氨外援性缺乏 氨基酸配比不当所致并发症 肉毒碱缺乏,影响脂肪酸氧化过程,肠道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输入脂肪乳有关的并发症 必需脂肪酸缺乏 脂肪超载综合征(脂肪最大用量3g/kgday,占总热量70%) 应用脂肪乳剂的禁忌症-组织正常氧运输得不到保障时不宜应用 糖尿病昏迷 维生素B1缺乏造成的乳酸酸中毒 急性肝坏死 急性重症肝炎 任何类型的休克,肠道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电解质代谢异常 代谢性骨病 与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激素有关,注意钙磷监测,补充。 肝脏酶谱升高 4-20天开始,一般6天。达峰后4-10天恢复恢复基值。原因可能: 热卡过高 热氮比过高 必需脂肪酸缺乏 防腐剂的肝毒性 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胆囊炎、胆泥、胆结石形成 (直接胆红素34.2mol/L或以总胆酸为诊断标准)可用熊去氧胆酸治疗。,从肠道外营养过度到肠道内营养,长期肠道外营养可造成胃肠道功能衰退,所以从肠道外营养过渡到肠道内营养必须逐渐进行。 分四个阶段: 肠道外营养与管饲结合 单纯管饲 管饲与经口摄食结合 正常肠内营养,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判断病人是否需要营养支持,计算每天BEE(2030kcal/kg/d),计算每天REE=BEE应激因素(1.02.0),每天所需热量=REE活动、发热素(升每度加5%),决定EN还是TPN,确定蛋白质需量=所需热量/150 6.25 (每给150kcal非蛋白热,需蛋白质热量25kcal),确定非蛋白热量=糖占60%+脂肪占40%(糖脂比6/4),计算胰岛素用量,确定电解质,通过监测,反复考虑,进一步调整,营养治疗的原则,肠道外营养支持实例,Eg: 体重60kg小肠梗阻病人禁食期间 能量: 体重25-35Kcal/kg.d 60kg 30Kcal/kg=1800Kcal 脂肪: 能量30-50%。1g脂肪对应9Kcal热量。 1800Kcal 40%=720Kcal 20%脂肪乳 500ml=100g 100g 9=900Kcal 糖: 能量 50-70%(总热量-脂肪能量)1g糖对应4Kcal热量。 1800Kcal-900Kcal900Kcal 900Kcal/4Kcal225g糖 25葡萄糖900ml 胰岛素:4-10g糖:1 IU胰岛素 胰岛素20-40IU,肠道外营养支持实例,蛋白质: 临床上给的是复方氨基酸,肝病应该给支链AA,肾病有肾病AA 蛋白: 0.8-1.2g/kg.d 氨卡比: 氨基酸(g) =150-200:1 蛋白(g)=氨基酸(g) 6.25 1800/18010g氮 10g氮6.2562.5g蛋白质 8.5乐凡命 750ml=63.75g蛋白质 钠: 4.5-9g/d 高血压病人减量 生理盐水500ml-1000ml或10氯化钠45-90ml 钾: 15%KCl 30ml。应见尿补钾,低钾时酌情多补。 维生素: 水乐维他 1支/d;维他利匹特 1支/d Mg: 25%MgSO4 10ml/d Ca: 20%CaCl2 10ml/d 或 10%糖钙 10ml/d P: 格列福斯 10ml 微量元素: 安达美(不含Mg) 1支/d (10ml),老年人的营养支持,疾病及其营养代谢变化的特点 生理功能和应激能力下降,加之吸收障碍、营养摄入不足,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 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常合并慢性疾病。 能量消耗降低,一般约下降20左右。 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降低,糖耐量下降,易发生高糖血症。手术创伤、感染时,糖利用障碍,无氧酵解增加,乳酸积聚,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对蛋白质、脂肪、糖的吸收减少,物质代谢转换率低,易发生负氮平衡。 对脂肪廓清能力下降,补充脂肪易导致血脂升高。 日照不足,食物中维生素D摄入低,钙吸收下降约50,骨密度降低,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老年人的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原则 首选肠内营养,若不能耐受或无法进行时才选用肠外营养。 纠正老年人的营养不良不能操之过急,需逐步增加。 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营养支持的实施要点 肠内营养时尽可能口服,若口服饮食不及需要量的50,需给予管饲饮食。 鼻饲应采用匀速滴入的方法,从低浓度、低剂量开始。 肠内营养制剂选用平衡饮食,富含蛋白质、糖和少量脂肪,易于消化吸收的含纤维饮食。 肠外营养支持常需限制液体摄入量。因此,选择中心静脉通路并输入高渗性液体较好。 肠外营养液应配制成混合营养液输入,从低热量开始,可按25kcal(kg.d),糖:脂比例2:1,氮0.16g(kg.d)给予。肝病病人应增加支链氨基酸的用量。同时供给足量的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支持,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入量,输入碳水化合物适宜的速度5mg/kg.min。 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改善呼吸肌的收缩力,增加通气功能,降低体内二氧化碳。 氨基酸选择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翻译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法律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电脑音乐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师范学院《儿童画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房顶花园设计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多面液压抽芯模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可编址防宠物被动红外探测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全瓷桥梁砖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PAR38大功率LED射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医疗器械经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表
- 校园青年志愿者培训(服务礼仪讲解)
- 肿瘤化疗-课件
-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课件
- 教练员教学质量信誉考核表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 2023年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单招考试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酒店工程部维修工作单
- 《电子制造技术-电子封装》配套教学课件
- 军考哲学知识点
- ST5063TQZ清障车改装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