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世界历史上 主题一 世界古代史课件_第1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世界历史上 主题一 世界古代史课件_第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世界历史上 主题一 世界古代史课件_第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世界历史上 主题一 世界古代史课件_第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世界历史上 主题一 世界古代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历史(上),主题一:世界古代史,1. 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 ) 金字塔甲骨文象形文字种姓制度 A. B. C. D. 2.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材料中“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的人应是雅典的( ) A. 所有居民B. 妇女 C. 成年男性公民 D. 外邦移民,C,C,3. 人类在近4000年前就留下了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对于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后人迄今仍是见仁见智。在它的身后,有着一片嘈杂的纷纷攘攘声。这部法典见证了下列哪一地区文明的兴衰?( ) A. 黄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恒河流域 D. 西亚两河流域 4. “与诗无缘的符号,爬遍长夜漫漫的旅程里,惊鸿一瞥,被满天星斗摇落,孤独一直凉透心底,终于冲上了金字塔顶,却发现那里月光很凉,星星很稀。”诗歌中的“金字塔”是下列哪一古国的文明象征?( ) A. 古代埃及B. 古巴比伦 C. 古代印度D. 古代中国,D,A,5. 刹帝利即国王、武士、官吏阶层,仅次于婆罗门,负责行政管理和作战除(此)外,还有一种社会最底层的人,即所谓“不可接触的贱民”,又称“达利特”。这段材料叙述的是( ) A. 禅让制度B. 采邑制度 C. 种姓制度 D. 分封制度 6.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公民塔克里和妻女居住在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塔克里( ) A. 因家庭贫困没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 B. 派奴隶哈比代表他出席公民大会 C. 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D. 可以与妻子一起参加公民大会,C,C,7. “(其)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利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雅典)公民的自由,开拓了精神。”材料中“古代政治制度”指的是( ) A. 民主政治B. 奴隶主专制C. 种姓制度D. 采邑制度 8.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提到古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 A. 古希腊思想家开创了哲学 B. 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 C.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D. 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得完好无损,A,C,9. “国家对贫民颁给口分田,六年一次,死后归还。受田者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交纳稻米;庸为徭役,每人每年十天,也可以用绢布代替;调为贡物,交纳各种土特产品,一般是交纳绢布,每户一丈三尺。”这段材料出自下列哪个古代国家的法令?( ) A. 印度B. 唐朝C. 日本D. 阿拉伯 10.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 大化改新的背景B. 大化改新的内容 C. 大化改新的性质D. 大化改新的影响,C,B,11. 一部游记,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哥伦布读了这部书,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该书是( ) A. 俄底浦斯王 B. 哈姆雷特 C. 伊利亚特 D. 马可波罗行纪 12. 12世纪初,某城市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和国王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主教背信弃义,又撤销了该城市的自治权。该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该城市的居民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同意其自治。这段材料中的“城市”指的是( ) A. 热那亚B. 汉堡 C. 琅城D. 伦敦,D,C,13.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 ,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恩格斯曾说过:“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下列对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B. 加速了西欧国家的统一 C. 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D. 教会的势力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14. “广大市民募集金钱,赎买回来了城市的自治权,还建立了自治机构。但是,主教背信弃义,在挥霍完金钱后,又取消了城市的自治权。于是市民通过十多年的坚持斗争,终于取得了自治权。”材料中的这座“城市”位于( ) A. 法国B. 英国C. 意大利D. 俄国,D,A,15. 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中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 改造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并将其传入欧洲 C. 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西传 D. 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D,16.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与振兴离不开革命或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改革】 材料一大化改新是日本文明形成的标志,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有人评价说:“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1)大化改新在赋税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材料中“飞跃”的实质是什么?,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建立封建制度。,【西欧改革】 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2)材料指的是西欧的哪次改革?材料中反映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查理马特改革。确立了西欧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中国改革】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等地。他反复地讲这样的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3)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中国的什么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倡言改革】 材料四李克强总理曾指出,中国将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 (4)依据材料说明中国为了深化改革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你认为改革与社会发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健全督查问责机制,提高行政效率。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等。(言之有理即可),17. 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交融、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中心几乎同时进入思想繁荣时期,哲学思考十分活跃,都开始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 材料二,(1)阅读材料一,请列举“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思想繁荣的表现。材料中“三个文明中心”的类型有何不同? (2)观察材料二图片,请为该路线图的起一个适当的名称?印度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这种计数法的传播属于哪种方式?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起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