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八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教师用书.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八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教师用书.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八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教师用书.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八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教师用书.docx_第4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八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教师用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考查的范围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义务教育阶段50篇,高中阶段14篇,共64篇)为准。默写内容上诗词文兼顾;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2.命题形式不断推陈出新,2016年全国卷出现了上下两句间隔填写的形式,2017年全国三套试卷一改命题3小题6空给6分的题式,变为2题5空给5分的格局,更显示出命题的灵活性。3.语境理解默写的考查形式已成为高考的主流形式,并且有向更加注重课文理解的深层次发展的趋势。备考时除应多读多背多写外,掌握恰当的识记和书写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1(2017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曹操观沧海中“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解析】结合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1)注意“澹澹”的正确书写。(2)注意“递”不要误写。【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2(2017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解析】(1)抓住“八百岁的长寿老人”来确定需要默写的句子,注意不要遗漏“乃”字,注意“匹”的写法。(2)抓住“借指自己的陋室”“仰慕前贤、安贫乐道”就能确定要默写的句子,注意“庐”“蜀”的写法。【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3(2017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的观点。(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解析】本题无生僻难写字,关键是要理解题意,确定要默写的句子。同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1)中“圣心”容易写错;(2)注意“俄顷”“漠漠”的正确写法。【答案】(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4(2016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第(1)中的“埃”易错;第(2)句中的“弊”易错;第(3)句中的“胥”“赢”易错。【答案】(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5(2016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第(1)句中“得兼”语序易错;第(2)句中“嗟”易错;第(3)句中“妍”易错。【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6(2016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第(1)句中的“间”易错;第(2)句中的“呕哑嘲哳”较难写;第(3)句中的“窈窕”较难写。注意不要漏掉(1)中的“之”字。【答案】(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名篇名句默写题有哪些特点要求默写名篇中的名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因此,高考名篇名句的默写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容上的特点1蕴含某种哲理。如:(1)庄子逍遥游指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表达崇高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如:(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3歌咏祖国河山壮丽、自然景色优美。如:(1)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二川溶溶,流入宫墙”。4叙写人生际遇,表达生活情感。如:(1)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抒发人生感慨。如:(1)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二)形式上的特点1含有通假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一尊还酹江月”中的“尊”。2含有难写的字。这类字往往笔画多,且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如“猿猱欲度愁攀援”中的“猱”。3含有同音字。如“可以横绝峨眉巅”中的“巅”易误写为“颠”;“钩心斗角”中的“钩”易误写成“勾”。4含有形近字。如“转轴拨弦三两声”中的“拨”易误写为“拔”。5含有特殊的词语结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易误写为“落叶”。二、“3方法”让你选准句 1抓住情语以情定句(1)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_,_”。【分析】“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是从诗句的情感角度提示的,能体现这种情感的语句应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有人问,生命是什么?生命是“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雄心壮志,也是“_,_”(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无私奉献。【分析】望岳中体现“杜甫的雄心壮志”的应是“会当凌绝顶”。己亥杂诗中能体现“无私奉献”的应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杜甫在登高中把心中重重悲情和眼前秋景紧密联系在起的名句是 “_,_”。【分析】要抓住“心中重重悲情”和“眼前秋景”这个提示,联想借景抒情的诗句,应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抓住景语以景定句(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绘的南宋初年农村风俗画卷的诗句是“_,_”。【分析】“农村风俗画卷”是从诗句描绘的情景角度提示的,可以联想到“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2)唐朝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景象的一联诗句是“_,_”。【分析】“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景象”是从景物的特点角度提示的,联想使至塞上,可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分析】“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是从描写景物的特点角度提示的,应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领会含意以意定句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的诗句是“_,_”。一曲虽终,但回味无穷。【分析】做这个题目时,要注意从能体现“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这个意思的角度搜寻琵琶行并序中的有关诗句,应为“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三、“4环节5注意”让你写对字 (一)强化四个环节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意,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如“为人性僻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故不积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一张一,文武之道”中的“弛”。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做到字字落实到位,以防止“口是手非”。4规范书写学生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四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四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二)注意五个方面1注意辨别通假字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写名句时考生容易误写成它们的本字。2注意同音异义字同音异义字,是命题人最得意的“设伏点”,也是考生写错字的主要所在。如“万里悲秋常客”中的“作”,常误写为“做”;“取之无,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误写为“尽”;“天生我必有用”中的“材”,常误写为“才”。这就要求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通过有意识的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3注意难写字、生僻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如赤壁赋“酒临江,横赋诗”中的“酾”“槊”都是生僻字。对于这些字,平时要多练,考时应留心。4注意句子中的虚词,尤其是句末助词这些词在默写时容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