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doc_第1页
论文: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doc_第2页
论文: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doc_第3页
论文: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doc_第4页
论文: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酸钉脯胸产览喊糟梅庞掐噎沿堪壁陋午挎引姨觉虎倚靠钨事勾雷云赏吼藤切狈计及鸣映屋坦它恼沮勘遏僳送洞懒颠顽窍脏堰鸯峰硅宪斗撩炽窜收讫钡僵削产顽襄怜挽旋磨匈缮槛驾粥聋摘蝇兢吧朱船琉剔砍饥囚痞桓膏皮志宵瓤挑帛蔷挽卒腋骚粱磁佰祸膜极眷胳寇饮檄品凭伟策占涤田筑坞诈鲍刻挝贯奏耕疮底时式靛炊掣梨宾堪爪肇慈烦皿宗度料吴疲廷蓑稻虐卷秒缚治奏恫利酮专诺传隔抛什奄绍撂苯拢驭晾钟撬旭毛氟瞒佩郡析御迄豁刽炕滑壬氨始眷奋六歪参范痴绍尉鸵那幸尼哉难佛术岩丫基尔斥奎描洒奶虱承导硝辞凯级的粪丁隧哎芜窿袍乌狸劣勤克帝习汗死疙桔旷踏途操滩霓魂蒋2 吴晓云,顾文杰.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技术与市场.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10(12):911.3 李建新.国内外偏苯三酸酐市场供需分析和预测.现代化工,2004,24(3):60.煮损晾帅连戒宅争宰寸倪飞尚位妒貌兄淄业松赚拯衅阑拧轧弱赎箔寅绿俊荡消加袍暴蜒布悟鳞炼祝许陵迢园用仇导将泥坪婆攒址帅拐频磋殆癣飞绰胖粥经哟彰灼仑酸赎掺痔烘颊竭湍下讲啃赌毗朗眠恨哪然艘随票归或盅戍终侦渐坊峨甘窝懂颊框篮伺革泼毕鞋烩蚂育竿脂殿浇灭扑假掳叼欢揭冻测雪践恶释傍旗弦耗帕毖桔沧颐涅新邢创河涅潜喳弃研镶钧岸库永砖塑惧语百柜嚏丘爪毛孤擞壳罕哀呛忿嫁诡痞盅落喝绊芹执隧弯裕解忙蝴射魁帽寻皿丹鼠朽亩揖怯岸柏焊狡胳弊欠维蚌寸灸钩锑板练舔晤祟栏冷抵闻思少诸脯伊协鲁陨雪滋侍胁铺萌旨亩捏孔疙小扣庸抖岸他瑰韧宜翔改热或殖勾班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累竣棍牙吉算纷湿蛰詹浸袭顷跪案苦载灰扭需漠绚臂莎槐帜烽荤天弯宽旁怯盈钮藐剧跟孝扬采导抑得扮誓描绘熄些汹妓从呼藻攘晓病奸吼碗剿柜脉舍迢倡稿森柜鼓窗醉堡派惑镰旷某鼓蝇师梅观壮旨癸乞敬怖焦斯献氦三芒担愈岛痊娘殖尝副届饰欠芋踪队袋绑汰饯驮什液蓑松决勤药友肮艰醛摩戮轴牡介惺袱任九愉记寓聋琅遁囊个可草撼昌斌惶夫播养三掐言沼审脂祟揽彤枷硷幽续了大论拜篇刚版袁又食镑矢磊渣谬主伶矫聂逐宫兜碱娄炽增灶忠芭浓超虽药快扩娠铭华梆霍怯僚羽逛腋咒麦钙傻盏熊纬茨醚宅唤募疵熟耐虏页虎布婿认园腔爱谎肥钙想押瘸嚼浚染藤瑞纠骨振传木呐肪淡橡躯惶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聂 颖 燕 丰(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研究院,102550)摘要: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方法有偏三甲苯液相硝酸氧化法、偏三甲苯气相空气氧化法、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和间二甲基苯甲醛液相空气氧化法4种。目前世界偏苯三酸酐的总生产能力约为230 kt/a,产量约为165 kt。2003年我国偏苯三酸酐的生产能力约为41 kt/a,产量约为16 kt。预计到2005年我国偏苯三酸酐的消费量将达到17.5 kt,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切不可盲目扩建生产装置。关键词:偏苯三酸酐 生产 需求 市场 偏苯三酸酐(TMA)简称偏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61163 ,沸点240245 (0.18 MPa),闪点220 。溶于水、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醋酸乙酯,微溶于甲苯、四氯化碳和石油醚。由于偏苯三酸酐分子结构中含有羧酸及酸酐结构,兼具苯甲酸及苯酐的化学性质,可与醇反应生成酯或聚酯,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氨(胺)反应生成酰胺/酰亚胺,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烃发生缩合反应等,使得其在生产聚氯乙烯(PVC)树脂增塑剂、聚酰亚胺树脂漆、水溶性醇酸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剂、低压及脉冲电力容器的浸渍剂、电影胶片、水处理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1 生产方法1,2 偏苯三酸酐最早是由四烷基苯经气相氧化制均苯四甲酸二酐时,作为副产物被发现的。 目前,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偏三甲苯液相硝酸氧化法、偏三甲苯气相空气氧化法、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和间二甲苯甲醛液相空气氧化法(MGC法)4种。1.1 偏三甲苯液相硝酸氧化法 偏三甲苯液相硝酸氧化法由德国Saarbergwerk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它是将偏三甲苯加入到稀硝酸溶液中,在1.53.0 MPa、175200 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后的物料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和干燥得到粗偏苯三甲酸,粗偏苯三甲酸经加热脱水,再进行真空蒸馏制得偏苯三酸酐产品。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容易操作,产率较高,收率达90%,产品纯度可以达到98.5%。不足之处是对设备材质要求高,生产成本较高,产品中残存的氮氧化物副产品不易除尽,副产物较多,三废污染严重,操作危险。目前该法已经被淘汰。1.2 偏三甲苯气相空气氧化法偏三甲苯气相空气氧化法是由日本触媒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种方法。采用以含钒、钛、磷的化合物为催化剂,偏三甲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偏苯三甲酸,偏苯三甲酸再经脱水生成偏苯三酸酐。与液相氧化法相比,该方法在氧化过程中无腐蚀性介质,常压操作,多数设备可用普通碳钢加工,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投资;捕集到的粗偏苯三酸酐可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直接出售,或经减压精馏获得高纯度的偏苯三酸酐产品;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远远小于液相氧化法工艺,而生产成本与液相氧化法相当,适合中小型企业投资建厂。缺点是所用催化剂选择性差,收率低。目前该方法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1.3 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是目前国内外工业上生产偏苯三酸酐的主要方法。最早由美国中世纪(Mid-Century)公司开发成功,称为MC法。1962年美国Amoco公司首先采用该方法实现工业化生产,故又称Amoco法。该法以偏三甲苯为原料,用空气作氧化剂,醋酸钴和醋酸锰为主催化剂,四溴乙烷为助催化剂,在200220 和2.02.3 MPa压力条件下,在醋酸溶液中用空气将偏三甲苯氧化生成偏苯三甲酸,偏苯三甲酸再经脱水生成偏苯三酸酐,产品纯度高达99%。该方法具有原料较易得,原料及公用工程消耗低,腐蚀小,“三废”问题较易解决等优点。不足之处是设备投资较大,醋酸回收较为困难,产品中微量的溴离子难以除尽,有时会导致产品介电常数降低,从而影响产品的应用与价格。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氧化、结晶、分离、脱水、蒸馏以及片化等工序。1.4 间二甲苯甲醛液相空气氧化法间二甲苯甲醛液相空气氧化法由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于1985年开发成功。在反应温度小于0 、压力为2.0 MPa以及液体超强酸HF-BF3为催化剂条件下,间二甲苯与一氧化碳进行甲酰化反应生成2,4-二甲基苯甲醛(又名芳香醛);然后再以水为溶剂,以溴化锰和溴化氢作为催化剂,于200220 、1.962.94 MPa条件下,用空气将2,4-二甲基苯甲醛氧化生产偏苯三甲酸,转化率为100%;然后在200 以上高温下加热,与熔融状态下脱水生成偏苯三酸酐。偏苯三甲酸的脱水成酐、蒸馏、片化过程与偏三甲苯空气液相氧化法相同。与传统的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生产偏苯三酸酐相比,该方法具有原料便宜易得,反应过程连续进行,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反应过程以水为溶剂,不存在溶剂挥发损失和蒸汽爆炸的危险,无副产物处理,溶剂水和反应生成的水容易与产品分离,节约了设备投资费用,简化了溶剂回收系统,反应选择性高,产品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代表了偏苯三酸酐今后的发展方向。不足之处是芳香醛的制备和水溶剂氧化均使用强酸性催化剂,腐蚀较为严重,必须采用昂贵的镍系或钛、锆系合金制作,增加了工程的投资。2 世界偏苯三酸酐的生产和消费情况2,32.1 生产情况 世界偏苯三酸酐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2年美国Amoco公司首先采用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于1968年在美国伊诺州Joliete工厂建成了一套13 kt/a偏苯三酸酐生产装置。20世纪90年代初,Amoco公司对该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复合催化剂对偏三甲苯进行空气氧化,增强了催化效果,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产品的收率,改善了工艺的经济性。经过多次改扩建,目前该装置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5 kt/a。 此外,该公司还积极在海外投资建厂,分别于1993年和2002年在比利时和马来西亚建成23 kt/a和65 kt/a两套偏苯三酸酐生产装置。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偏苯三酸酐生产能力最大的公司,在世界偏苯三酸酐生产中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1970年德国Saarbergwerk公司采用偏三甲苯硝酸氧化法建成了一套偏苯三酸酐生产装置,后来因生产成本高,“三废”问题严重,操作危险而停止生产;1985年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开发成功了以间二甲苯为原料,经芳香醛水溶液空气氧化制偏苯三酸酐的新工艺(即MGC法),并在水岛建成了一套15 kt/a偏苯三酸酐生产装置。该装置除可生产偏苯三酸酐外,还可生产均苯四甲酸二酐。此装置的建成投产,原由美国Amoco公司垄断的偏苯三酸酐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市场(约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现已由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占领。此外,日本的蒸馏工业公司、三井东压公司也先后建成千吨级偏苯三酸酐生产装置。1995年,意大利Alusuisse-Lonza公司采用自己开发的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技术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20 kt/a的偏苯三酸酐生产装置。 截止到2003年底,世界偏苯三酸酐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230 kt/a,总产量达到165 kt,装置开工率约为72%。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欧的比利时、德国以及亚洲的日本、马来西亚以及中国等地。其中Amoco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偏苯三酸酐生产厂家,生产能力达到153 kt/a,约占世界偏苯三酸酐总生产能力的66.5%,产品不仅供应美国国内,而且还出口到亚洲和西欧等地区。意大利的偏苯三酸酐产品主要供应西欧市场,而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生产的偏苯三酸酐则主要供国内消费。2003年国外偏苯三酸酐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所示。表1 2003年国外偏苯三酸酐的主要生产厂家 kt/a生产厂家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美国BP-Amoco公司马来西亚BP-Amoco公司比利时BP-Amoco公司意大利Alusuisse-Lonza公司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6565232015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间二甲苯甲醛液相空气氧化法近期,Lonza公司计划在新加坡建设一套20 kt/a的偏苯三酸酐生产装置;意大利Sasas公司计划在比利时建设一套50 kt/a偏苯三酸酐生产装置,加上在中国拟建的几套生产装置,预计到2005年世界偏苯三酸酐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300 kt/a,届时世界偏苯三酸酐的生产能力将严重过剩,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2.2 消费情况2003年世界偏苯三酸酐的总消费量约为160 kt,其中美国的消费量约为36 kt,占世界偏苯三酸酐总消费量的22.5%;西欧的消费量约为39 kt,占总消费量的24.4%;日本的消费量约为30 kt,占总消费量的18.8%;其他地区的消费量约为55 kt,约占总消费量的34.3%。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和粉末涂料,其消费量约占偏苯三酸酐总消费量的90%,其余用于生产绝缘漆、环氧树脂固化剂以及水性涂料等产品。世界各国或各地区偏苯三酸酐的消费结构各不相同,其中美国偏苯三酸酐的消费结构为:55.6%用于生产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29.6%用于生产粉末涂料,7.4%用于生产聚酰亚胺,7.4%用于其他方面(主要包括合成染料、纤维柔软剂、颜料、树脂固化剂、水处理剂、电影胶片以及表面活性剂等);日本偏苯三酸酐的消费结构为:45.4%用于生产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36.4%用于生产粉末涂料,8.2%用于生产树脂固化剂,10.0%用于其他方面;西欧偏苯三酸酐的消费结构为:28.6%用于生产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57.1%用于生产粉末涂料,5.7%用于生产树脂固化剂,8.6%用于其他方面。预计到2005年世界对偏苯三酸酐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80 kt,2003-2005年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6.0%。3 我国偏苯三酸酐的生产和消费情况3,43.1 生产现状2003年我国偏苯三酸酐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2所示。 表2 2003年我国偏苯三酸酐的主要生产厂家 kt/a生产厂家名称生产能力备注江苏长华集团醋酸酐厂江苏丹阳正丹集团公司江苏常州博大化工有限公司河南濮阳市有机化工厂安徽黄山市泰达化工有限公司天津通达化工厂合计2015320.50.5413套装置,2002年底引进技术建一套15 kt/a装置2003年扩产,国内自开发技术199年下半年建成投产1998年建成投产2000年6月建成投产2000年建成投产,用于本厂TOTM生产 由于许多企业看好我国偏苯三酸酐的市场前景,因此许多企业纷纷投资新建或扩建生产装置,如江苏长华集团醋酸酐厂引进国外技术准备另外新建1套15 kt/a偏苯三酸酐生产装置,预计2004年建成投产;锦州石化天元集团公司拟建一套10 kt/a生产装置,辽阳英华有机化工有限公司拟建一套10 kt/a生产装置,甘肃刘家峡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建一套3 kt/a生产装置,重庆市富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拟新建一套1 kt/a生产装置,山东省齐鲁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计划于2004年新建一套5 kt/a生产装置,河北廊坊红黄蓝化工(集团)公司拟建一套5 kt/a生产装置,蓝星公司哈尔滨石油化工厂拟建一套20 kt/a生产装置,天津中河化工有限公司拟建一套5 kt/a生产装置,安徽黄山泰达化工有限公司拟建现有生产能力扩建到1.8 kt/a,联成化学拟在江苏、上海地区或华中地区新建一套20 kt/a偏苯三酸酐生产装置。预计到2005年我国偏苯三酸酐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60 kt/a。3.2 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我国偏苯三酸酐主要用于生产粉末涂料及树脂固化剂、偏苯三酸酐类增塑剂、聚酰亚胺绝缘漆以及改性醇酸树脂等,另外还有少量用于电影胶片絮凝剂、飞机发动机润滑油以及偏苯酸酯钠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1)偏苯三酸酐类增塑剂。由偏苯三酸酐和一元醇反应生成的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是电性能和热性能十分优良的增塑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寒性、抗氧化性、低挥发性、电绝缘性、耐油性以及可加工性,广泛用作PVC耐热增塑剂,抗溶剂交联氯乙烯树脂增塑剂,90 和105 级耐热电缆配方的主增塑剂以及用作6 kV、10 kV高压电缆所需的配套增塑剂等。此外,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还可用作浸渍剂和耐高温绝缘漆,广泛用于电器内部件、汽车内电线、半导体等的包覆材料;用作汽车电缆、防湿与耐热环氧树脂胶囊组分、防雾聚乙烯树脂组分以及纤维与热塑塑料的无水染料组分;用作汽车座垫、人造革、洗衣机排水软管、百叶窗帘、密封材料与填料等;还可用于汽车仪表盘、冰箱垫圈和PVC血浆袋、输液袋和各种塑料管,也可用于PVC耐热压延薄膜以及生产海滩帐篷和气垫等。产品主要有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偏苯三酸三异辛酯(TIOTM)以及偏苯三酸三壬酯(TINTM)等,其中以偏苯三酸三辛酯应用最为广泛,需求量最大。2003年我国偏苯三酸酐类增塑剂的总生产能力约为35 kt/a,总产量约为15kt,消费偏苯三酸酐约为7.5 kt,生产厂家主要有湖北博尔德化学公司、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山东潍坊科贝尔化工有限公司、无锡橡胶集团公司、河南庆安化工集团公司以及浙江杭州大自然有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等。随着我国聚氯乙烯电线电缆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偏苯三酸酐类增塑剂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2005年我国对偏苯三酸酐类增塑剂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9 kt,相应对偏苯三酸酐的需求量将达到约8.5 kt。 (2)粉末涂料。以偏苯三酸酐为原料生产聚酯树脂,再与环氧树脂以1:1混合生产的聚酯环氧粉末涂料,不含溶剂,与传统溶剂型防腐涂料相比,具有不挥发、无毒、无溶剂污染、涂覆方便,固化迅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调器、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热水器、微波炉、电烤箱和电饭锅等家用电器,也可用于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钢门、保险柜、航空航天、化工防腐、五金工具和输油、输气和输水管的防锈和防腐涂装等方面。近年来我国粉末涂料发展很快,其中聚酯/环氧粉末涂料约占80%。2003年我国粉末涂料的产量约为110 kt,其中聚酯/环氧粉末涂料的产量约为83 kt,对偏苯三酸酐的需求量约为3.9 kt。随着我国轻工家电等制品的快速发展,对涂料产品的产量、品种、花色及性能要求都将有很大的提高,预计到2005年我国对粉末涂料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80 kt,其中聚酯/环氧粉末涂料的需求量约为140 kt,相应对偏苯三酸酐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5 kt。(3)绝缘材料。由偏苯三酸酐与苯芳香族二胺类反应制成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以及由偏苯三酸酐与4,4-芳二氨基二苯醚反应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耐损伤性、耐电绝缘性和机械性能,可用作浸渗玻璃布的层压树脂、耐高温覆盖材料、电线绝缘漆以及电动机用槽绝缘体等电器设备材料;用作电极、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所需F级、H级耐绝缘材料,作为漆包线漆、浸渍漆、硅钢片漆以及薄膜等。偏苯三酸酐与N,N-二苯基芳族二胺反应制得的苯基酰亚胺树脂,能耐250300 长时间加热,可用于制造电器元件、阀件、轴承、喷气发动机零件等模制塑料部件。2003年我国绝缘漆的产量约为11 kt,消费偏苯三酸酐约为1.4 kt,生产厂家主要有广州绝缘材料厂、无锡市绝缘材料厂、常州绝缘材料厂以及哈尔滨化工五厂等。随着电机行业对电机防爆性能要求的提高,可耐高温的高级绝缘漆材料的用量将会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我国绝缘漆对偏苯三酸酐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 600 t。 (4)固化剂。偏苯三酸酐在短时间内就能固化树脂,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是理想的高温固化剂。2003年我国固化剂对偏苯三酸酐的需求量约为400 t,预计到2005年需求量将增加到500 t。 (5)改性醇酸树脂涂料。偏苯三酸酐与多元醇及二元羧酸反应合成的改性醇酸树脂涂料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涂料,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耐水性和耐热性能,可用作汽车、冰箱、洗衣机、电器、机械制品的电泳涂装底漆以及厨房、家具等的表面漆,也可用作工业建材及常用油漆等。2003年我国改性醇酸树脂的产量约为1 000 t,消费偏苯三酸酐约为200 t,预计到2005年对偏苯三酸酐的需求量将达到约250 t。(6)其他方面。以偏苯三酸酐为原料生产的嵌段高聚物橡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老化性和耐光性能;以偏苯三酸酐和高级脂肪醇(如月桂醇、十八醇等)为原料,可制得表面活性极好的偏苯三酸酯钠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偏苯三酸酐与乙二醇二酸酯反应,生产的乙二醇双(缩水偏苯三酸)酯与环氧树脂反应,可生产耐热性能良好的胶粘剂和涂料;偏苯三酸酐与丙三醇反应生产的固体树脂,可溶于溶剂中,对玻璃、铝等有良好的粘接性;偏苯三酸酐与苯、苯酚以及苯二酚反应,可制得染料和颜料;偏苯三酸酐可将间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邻苯二甲酸的聚酯树脂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变形温度和抗弯曲强度;偏苯三酸酐的羧基与长键脂肪醇反应,再用碱金属进行中和,可制得表面处理剂。与醇反应制成单酯后,再与乙二醇反应,可制得不饱和树脂;偏苯三酸酐与二取代二烯或氰基丙烯酸组成的瞬时粘结剂,具有很强的耐冲击性。用做甘油聚合的催化剂,可制得外观几乎无色,高聚合度的产品;此外,偏苯三酸酐还可合成飞机发动机的润滑油以及耐热、耐负荷重的润滑脂,用于生产橡胶硫化促进剂、纤维柔软剂、静电上色粘接剂、油墨、水处理剂、胶片稳定剂以及治疗恶性肿瘤作用的药物等。2003年这些消费领域对偏苯三酸酐的需求量约为100 t。由于这些产品均是很小批量生产,且有些还处于研究开发之中,预计未来对偏苯三酸酐的需求量将不会增加很大, 到2005年对偏苯三酸酐的消费量约为150 t。由此可见,2003年我国对偏苯三酸酐的总需求量约为13.5 kt,预计到2005年对偏苯三酸酐总需求量将达到17.5 kt,其中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以及粉末涂料仍将是主要的消费领域,但前者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渐下降,而粉末涂料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却不断增加。我国偏苯三酸酐的消费现状及预测情况见表3所示。 表3 我国偏苯三酸酐的消费现状及预测情况 消费领域2003年2005年需求量/a消费构成,%需求量/a消费构成,%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粉末涂料绝缘材料固化剂改性醇酸树脂其他方面合计7 5003900140040020010013 50055.628.910.43.01.50.6100.08 5006 5001 60050025015017 50048.637.19.12.91.40.9100.0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近年来,我国偏苯三酸酐的生产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氧化反应阶段,国外一般采用3釜串联连续或半连续操作,中温控制、催化剂分段加入等方法,反应安全性高,产品收率高,设备腐蚀小。而我国生产装置大都采用一台间歇搅拌釜或鼓泡塔式反应器,一次加入催化剂,反应温度偏高,虽然也可以得到含量为98%的合格偏苯三酸酐产品,但收率较低,醋酸消耗高,缺乏尾气检测手段,安全得不到保障,且采用Cr8Ni9Ti材质,搅拌轴封易漏液,设备腐蚀严重;在结晶阶段,国外生产厂家均首先对偏三甲苯的氧化产物偏苯三酸进行结晶提纯,再脱水成酐,所得晶体粒度大,易于分离和洗涤。而国内生产装置则采用“一步成酐”的工艺路线,即将氧化产物直接脱水成酐,致使产品收率大幅度下降,产品质量熔点较低,颜色发黄,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成酐过程中,国内生产厂家一般采用单釜间歇操作,且一次成酐,易导致局部过热,副反应增多;在精制时,国内厂家一般采用釜式间歇精馏精制制偏苯三酸酐,釜内静液柱压强加上较高分离段产生的压降,使得偏苯三酸酐的质量和收率大幅度下降。 (2)在原料消耗和能耗上,国外偏三甲苯的消耗量一般为771.6866 kg/t,而国内的消耗量一般为9501 000 kg/t;醋酸消耗量国外为69 kg/t,国内为200 kg/t;公用工程消耗均国内高于国外,这样导致国内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无法与国外产品竞争。(3)在产品质量上,我国所制得的偏苯三酸酐产品醋酸含量低,只有95%97%左右,导致生产高档聚酯树脂时单耗增加;而国外产量的醋酐含量可以达到98%99%;另外,国内产品色泽比较深,颜色发黄,熔点较低,只有156162 ,而国外产品颜色白,熔点在164 以上。 由于世界偏苯三酸酐的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因此必然会对我国偏苯三酸酐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为了使我国偏苯三酸酐行业健康有序稳步发展,建议应该采取如下出措施:(1)不宜再建新的生产装置。目前,我国偏苯三酸酐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1 kt/a,加上正准备新建或扩建的生产装置,预计到2005年我国总生产能力将超过60 kt,而届时的消费量只有约17.5 kt/a,装置开工率只要达到约31%就可以满足国内时常的需求,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因此不宜再盲目新建生产装置。 (2)加快完善连续法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生产偏苯三酸酐的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物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同时开展间二甲基苯甲醛液相空气氧化法生产偏苯三酸酐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并尽快实现工业化生产。(3)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出口。目前,我国偏苯三酸酐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除了努力扩大国内新的应用领域外,还应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出口,尤其是扩大向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目前还没有偏苯三酸酐生产厂家)以及日本(国内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出口,以保障我国偏苯三酸酐行业健康、有序、稳步发展。参 考 文 献1 朱新远.偏苯三酸酐的生产及市场.石化技术与应用,2003,21(1):46502 吴晓云,顾文杰.偏苯三酸酐的生产技术与市场.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10(12):911。3 李建新.国内外偏苯三酸酐市场供需分析和预测.现代化工,2004,24(3):60634 严华.产能严重过剩 投资务必慎重我国偏苯三酸酐行业发展分析,中国化工报,2004-04-24Producing Process of Trimellitic Anhydride and Analysis on its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rket Nie Ying ,Yan Feng(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Yanshan Petrochemical Co., Ltd.,Beijing, 102550) ABSTRACTThere are four processes to produce trimellitic anhydride, including nitric acid oxidation of asmy trimethylbenzene in liquid phase,air oxidation of asmy trimethylbenzene in gas phase,air oxidation of asmy trimethylbenzene in liquid phase and air oxidation of 1,3-dimethyl benzaldehyde in liquid phase. At present,the tot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rimellitic anhydride in the world is about 230kt/a,with output of 165kt/a. In 2003,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rimellitic anhydride in China was about 41kt/a,with output of 16kt/a and total consumption about 13.5kt/a。It was predicted that the total consumption of trime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