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绿色平台》doc版.doc_第1页
《创新绿色平台》doc版.doc_第2页
《创新绿色平台》doc版.doc_第3页
《创新绿色平台》doc版.doc_第4页
《创新绿色平台》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绿色平台,加强学生环保教育与实践总结邢世和 苏开敏 郭红莲 李治洲 黄炎和 游龙桂 童庆满 余新然环保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一体的教育,是保护环境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和谐目标的具体途径。本项目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环保意识相对淡薄,环保实践亟待强化”等问题,围绕“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实践,促进专业学习”的目标,经过持续7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及3年的应用和推广,提出了环保教育、培养和践行创新性理念,创建了绿色教育创新平台和绿色实践创新体系,持之以恒地鼓励、引导、组织大学生积极开展和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持续创新的系列绿色教育和实践,促进了生态校园、精神文明校园和社区环境保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绿色教育与实践的理念(一)“食盐+菜肴=美味佳肴”的环保教育理念科学业已证明,要保障人的身心健康,每日必须摄入4克食盐。加强大学生环保教育,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就好比这“4克食盐”,它对大学生的成才和服务于祖国十分重要。在实施大学生绿色教育中若仍采用“灌输式教育”,就好比让学生每日干食这“4克食盐”,不仅咸涩乏味,让学生难于接受,而且教育效果很差;但如果通过建立“绿色教育平台”和“绿色实践体系”,将绿色环保教育寓于绿色平台和实践体系的建设、创新与实施之中,就好比将这“4克食盐”溶入一道道美味佳肴之中(即“食盐+菜肴=美味佳肴”的环保教育理念),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使参与的学生从这美味佳肴之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和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感染、教育和吸引他人主动参与并提高其环保意识。基于这一理念,项目组通过搭建绿色教育平台,构建绿色实践体系,使“绿色教育”这“4克食盐”通过“宣教平台和社团平台”溶于 “绿色实践体系”之中,组成一道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绿色美味佳肴,将“环保意识教育与宣传、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以及服务校园与社会”融于一体,为大学生崇尚绿色和践行绿色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载体。(二)“意识+行动=环保人”的环保培养理念环保意识的“灌输式教育”固然必要,但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而将环保意识教育寓于实践活动(即行动)之中,使学生在联系实际和参与行动中不知不觉地树立环保意识,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是其能否践行环保的重要基础,但光有环保意识而不付诸实践,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环保人,本项目紧紧抓住人的环保意识形成和环保行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真正意义的环保人培养目标,提出“意识+行动=环保人”的环保培养理念。基于这一理念,项目组始终将环保意识养成与环保实践行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环保夏令营、保护母亲河行动、天天环保绿色承诺、环保宣传周、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环境保护、绿色志愿者在行动、绿色文明进社区、暑期绿色社会实践以及班级环保主题活动等系列行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践行生态文明、创新绿色教育和实践,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参与者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感染和提高了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而且促进了专业理论学习、生态校园、精神文明校园和社区环保建设。(三)“教育实践+持之以恒=效果”的环保践行理念人的环保意识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在未成年阶段,而且环保意识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对于因中小学阶段环保教育相对弱化、环保意识相对淡薄、思想基本成型的我国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故要使大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保人,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和实践。项目组成员始终秉持“教育实践+持之以恒=效果”的环保践行理念,持续不断地积极鼓励、倡导、组织并亲自参与大学生的绿色教育和实践,使大学生一入学就有机会接受环保意识教育,并在大学四年期间持续不断地接受环保教育以及主动参与环保宣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自觉地养成崇尚绿色和践行绿色的意识,逐渐将自己培养成为真正意义的环保人。二、绿色教育与实践的历程基于上述环保教育、培养和践行的创新性理念,项目组于1999年3月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号召,动员和组织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地开展了“节水、护水、爱水”、“提倡使用纤维袋,减少白色污染”和“看生态挂图,从小事做起,保护母亲河”等环保宣传活动、“绿色呼唤”大学生环保摄影展和“闽江生态游”环保考察等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成为绿的萌芽,拉开了大学生绿色教育与实践项目的序幕。2000年3月,大学生环境保护协会宣告成立,先后创办了社区环境报和“绿色空间”网站、成立了“绿色志愿者”服务队以及将环保与艺术有效融合在一起的大学生文艺团体“绿萌”艺术团,为大学生绿色教育、宣传和实践项目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效的阵地,绿色教育与实践项目的队伍和规模日益壮大,绿色教育与实践项目的活动日益规范化和系列化,绿色教育与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日趋丰富多样,如“天天环保,绿色承诺”、福建农林大学第一至六届环保宣传周和绿色志愿者在行动等系列特色活动;“金山社区环保形象大使评选”和“榕城高校首届环保知识竞赛”等大型绿色竞赛活动;“绿色未来”、“绿色家园”和“生态、青春、责任-同一条河”等环保主题大型文艺晚会;环保flash制作大赛、环保征文演讲比赛、环保电影展映、绿色文化艺术展、校园环境状况调查、校园环境影响评估、环保问卷调查和环保夏令营等内容和形式异彩纷呈的环保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在绿色社团平台丰富多彩的绿色教育与实践活动感染和带动下,学院各班级也纷纷行动起来,自发策划、组织和开展了五彩缤纷的绿色宣教和实践活动,如“我要做个环保人,行动+意识=环保人”、废旧电池回收、“崇尚绿色文明消费,杜绝白色污染”、“乐凯”杯金山学区首届“生活环保”摄影大赛、“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拯救我们的天空:保护臭氧层”和绿色大学行等活动。随着绿色教育与实践项目的持续深入实施,绿色宣教平台日益完善,绿色活动内容和形式日益创新,绿色活动阵地日益扩大。绿源潮创刊,“金山校园主要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拉开“环保论坛”序幕,“绿色家园”、“污水整治”和“垃圾分类”等环保宣传小册子以及利用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制作的环保书签等编印发行,为弘扬校园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文明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宣教平台;绿色活动内容的主题更加鲜明、形式更加注重实践,活动的阵地由校园扩大到社区并走向社会,环保志愿者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江滨公园、金牛山公园、鼓山、森林公园、五一广场和福州大戏院等公共场所;2003年校环保协会和绿萌艺术团联合开展“绿色文明进社区”活动,与福州市环保协会、鼓楼区环保局和天元山庄社区合作开展社区环保共建活动,在天元山庄开展了“红色激昂,绿色飞扬”携手共倡绿色生活、文明消费,促进公众参与保护与管理系列活动等,在天元社区掀起了一股“创建绿色社区”的热潮。2001年以来,学院先后组织了几十支大学生暑期绿色实践队,深入建瓯、建阳、长汀、三明、龙海等地,开展“大中小学生齐携手,共创美好生态家园”、“建阳马坑村土壤环境状况调查”、“长汀水土流失与生态保护”、“三明环境污染调查”和“龙海环保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提供了有效窗口,使学生不仅在绿色实践中增强了环保意识和实践技能,而且提高了专业认识和专业学习积极性,增强献身于资源与环境保护事业的信心。经过7年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实践以及3年的应用推广,大学生绿色教育平台已趋完善,绿色实践体系不断创新,建立了由“宣教平台和社团平台”等构成的大学生绿色教育创新平台以及由绿色特色实践活动和班级绿色主题活动等组成的“绿色实践创新体系”。宣教平台由环保讲座、环保论坛、绿源潮、社区环境报、绿色空间网站、环保小册子、环保书签和环保宣传专栏组成,先后举办了20多场环保讲座、4届环保论坛、编辑发行了20期2000份的绿源潮、14期14000份社区环境报、3册1500份环保小册子、1套20000枚环保书签和14期环保宣传专栏,为大学生学习和宣传环保科技与理论知识,交流环保心得体会,展示大学生环保实践成果等提供了有效平台。社团平台由大学生环保协会、绿萌艺术团和绿色志愿者组成,社团不断壮大,其成员因新旧学生变化而不断吐故纳新,参加环保协会、绿萌艺术团和绿色志愿者的学生人数累计近万人,各社团密切配合,成为大学生学习宣传和践行环保、促进专业理论学习、服务于生态校园和社区环保建设的活跃团体。绿色实践体系由环保夏令营、保护母亲河行动、天天环保绿色承诺、环保宣传周、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环境保护、绿色志愿者在行动、绿色文明进社区和暑期绿色社会实践等特色活动以及班级环保主题活动所组成,活动形式包括实地考察、社会实践、文艺晚会、摄影展、知识竞赛、广告(漫画或Flash)制作、环保时装秀、废物艺术品制作、废旧物品(书籍、电池等)回收、书法、征文和演讲等。先后举办了6届环保宣传周、3届环保夏令营、20多项暑期绿色社会实践和众多的环保主题活动,为大学生深入和服务社会、学习宣传和践行环保、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等提供了有效载体。三、绿色教育与实践的成效从“保护母亲河行动”到“天天环保 绿色承诺”,从“你我共同参与,共创美丽金山校园”的第一届环保宣传周到“同圆奥运梦 同创绿家园”第六届环保宣传周,从“红色激昂 绿色飞扬”的绿色文明进社区到“大中小学生齐携手 共创美好生态家园”等暑期绿色实践,在7年的持续探索完善和3年的推广应用进程中,本项目不仅吸引了数以万计的青年学子面向校园、深入社会,宣传和践行绿色,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深入人心,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蔚然成风,而且还吸引了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州电视台、福建日报、福建环境报、东南快报、海峡都市报和环境与发展报等众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报道,福建电视台环保行动栏目组还派出摄制组专程来校拍摄“环保调查”专题。“绿色教育”不仅为大学生践行绿色提供有效平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者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感染和提高了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而且促进了大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生态校园、精神文明校园和社区环保建设,宣传和践行绿色已成为农林学子的心声,并成为展示农林学子精神风貌和风采的亮丽风景线,部分成果已在兄弟院校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本项目为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和绿色学校以及2009年被中央文明办命名为“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作出了一定贡献;资源与环境学院被评为福建省“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获“第三届福建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奖”、由环保协会会员组成的福建省代表队获林业部和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全国青春在绿色生态工程中闪光”知识竞赛三等奖、组织开展的“天天环保,绿色承诺”系列活动成果获福建省“公民道德教育创新”一等奖、“环保宣传周”系列活动获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奖;大学生环保协会被评为全国“2006年青少年环保创意传播大赛优秀社团”、两任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