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 医学心理学绪论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1.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2.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医学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2)是医学与心理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3)医学心理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4)医学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目前,对医学心理学学科性质尚存在着不同看法。3.医学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医学心理学的指导思想是指医学心理学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即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特征:(1)强调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2)强调人的生理与心理的统一;(3)强调个体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统一;(4)强调个性心理特征在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作用;(5)强调主观认知评价和自我调节机制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4.医学心理学的主要任务:()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对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康复中的作用;()研究如何通过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认知思维来控制或调动自身生理机能,以达到治病、防病和养身保健的目的。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医学心理学的产生1.医学心理学如同它的母体医学和心理学一样,其思想渊源流长。2.“医学心理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和医学教授RHLoze于1852年提出来的,他写了一部名为医学心理学的著作,他的思想为医学心理学奠定了基础;3.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WWundt)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不仅为心理科学开辟了新纪元,也为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以后众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为医学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学基础;4.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韦特麦(LW-itmer)对心理学为临床服务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 积极将心理学运用于临床实际。1896年,他向美国心理学协会(APA)提出这一主张, 并在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第一个心理门诊(psyc-holgical clinic),同时创办了专门期刊。1907年提出“临床心理学”术语,开设了临床心理学课程。此后,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类似的心理诊所以及大学和医院的临床心理机构陆续出现;5. 1906年,NPrince出版了变态心理学杂志, 第二年韦特麦出版心理学临床杂志。1917年美国临床心理学会成立,1936年Louttit出版第一本临床心理学教科书,1937年咨询心理学杂志(后改为美国咨询和临床心理学杂志)问世。至此,医学心理学具备了服务部门、专业机构、学术刊物和教科书,形成了专业雏型。二、医学心理学的发展1.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以美国最具有代表性::(1)二战期间因战争需要,主要是心理测验方法用于士兵的选择和临床心理学家为前线战士服务;(2)战后,退役军人中有大量的心理问题需要临床心理学家解决。因此,一些大学开始了临床心理学家的专门培训;(3)1949年,美国心理学会制定了培养临床心理学博士研究生的计划,制定了临床心理学家培训标准,确定了临床心理学家“科学家实践家”模式。(4)美国心理学会在政府支持下于5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临床心理学家职业化过程。2.我国医学心理学近年来进入蓬勃发展阶段:(1)我国医学心理学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1931年成立“中国测验学会”,1936年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但活动不多;(2)我国医学心理学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稳步发展时期。1979年11月成立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同年卫生部提出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1987年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1997年被定为临床、口腔、预防三个专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近20余年来,许多医科院校纷纷成立教研室,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开展医学心理学师资培训班和心理测验培训班,编写出版了医学心理学教材数十种,医学心理研究论文成为心理学刊物的重要内容;(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医学院校增设了与医学心理相关的专业,很多大学心理系设置了临床心理学专业。同时,心理卫生和临床心理学及其相关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逐年增多。3.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是基于它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1)医学模式转变。要求医务工作者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全面着待健康和疾病,在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中都应考虑心理因素的作用;(2)疾病预防战略转变。“疾病谱”的变化使过去预防主要靠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防治传染病为主,现在因慢性非传染病更为突出,强调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良行为习惯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来预防慢性病;(3)临床医疗工作需要。就医者中心理障碍、心身疾病和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日渐突出,医务工作者必须具有临床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才能予以较好地解决;(4)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临床工作者要通过认识病人心理和掌握人际沟通技巧来改善医患关系,以提高诊疗质量。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外部因素,即社会对该学科的需要;二是内部因素,即该学科自身发展成熟的程度。在社会进步的同时,心理冲突和问题愈来愈多,人们对医学心理学的需要会越来越迫切;物质生活的改善,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上的安宁。因此,社会求助于心理学家的倾向因此会更加明显。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发展等,使医学心理学日趋成熟。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呈现下列趋势:1.学科范围进一步扩大:(1)从病人向所有人群;(2)从疾病向健康;(3)从健康到教育;(4)从医学到其他领域渗透。2.进一步与多学科合作:医学心理学将与多学科合作,协同研究人类的心理与行为问题。3.进一步运用当代科学研究成果:医学心理学迫切需要当代科技成果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医学心理学必将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特别是加快吸收生物医学的新成果,更多地采用分子生物学、神经心理学等实验手段,将系统的综合研究与深入的实验研究结合起来,全面发展自身的理论。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一、什么是医学模式医学模式(medical mood)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医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概念框架、思维方式、发展规范的总和。简言之是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医学研究的对象、方法、范畴和基本对策的反映。医学模式反映了在某一历史时期医学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它包括以医学发展指导思想为核心的医学观本身,如健康观、疾病观,也包括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取得的知识体系,还包括在这一指导思想支配下全部医疗卫生工作实践的特征。二、医学模式的演变阶段医学模式的演变阶段,即医学模式的种类可因对历史阶段的划分方法的不同可简可繁。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指源于原始社会的医学模式,约从公元前一万多年开始到公元前 1100年止。特点为:(1)生产力及文明程度极低;(2)迷信重,相信“万物有灵”,把疾病看作是神灵惩罚魔作祟所致,(3)巫医得以兴起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依赖于求神问卜、神灵保佑或驱鬼避邪。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来解释疾病和防治疾病的医学思想,称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它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1)以朴素的唯物论、整体观和心身一元论为指导,(2)摆脱迷信和巫术,摒弃“神”对人体和环境的束缚;(3)强调人的心身统一,注重自然环境与疾病的关系。我国的黄帝内经和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体系就是这一模式的代表。3.生物医学模式(bio-madical model):生物医学模式的产生是文艺复兴以后,特别是近百余年来现代医学科学所遵循的医学模式。它的基本观点是:每一种疾病都应该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学或病理的变化,都有确定的生物学或理化方面的特定原因,从而找到相应的治疗手段。这种立足于生物科学对健康和疾病的总的看法,即所谓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缺陷是:(1)关心“病”而不是关心“人”。(2)关心躯体而忽视心理;(3)关心生物学因素而忽视社会因素。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io-madical model):1977年,美国著名的医学家恩格尔(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他认为生物医学模式使医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医学模式应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此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健康和疾病中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健康观和疾病观,从而使医学能更好地适应人们对医学的需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动因主要是:(1)“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2)心理负荷的加重,心理疾病的上升;(3)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健康观的改变等。5. 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医学模式的转变,不只是理论概念上的改变,它涉及医学领域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如医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内容的改变,医学教育的变革,医疗卫生人员知识的更新,以及社会卫生保健网的结构和职能、政府医疗卫生政策和措施的制定,等等。它促进了医学问题的社会化和社会问题的医学化,促使人们对“健康”与“疾病”、“医生”与“病人”、“正常”与“异常”等一系列医学范畴和医学性质问题观念的改变,它要求医学从更为广阔的角度考虑,人类的健康问题,加强心理社会因素的健康影响的研究。医学心理学正是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同时,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第四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分支医学心理学实际上是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运用。照此理解,医学心理学的范围极其广泛,许多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均在此范畴。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变态心理学或病理心理学(abnormal pycology psychoathology)、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y)、缺陷心理学(defect poychology)、药理心理学(pharmacopsychology)、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nedicine)、心理诊断学(psychodignositics)、心理治疗学(psychothrapy)、咨询心理学(counseilior psychology)、心理卫生或健康心理学(mental hygient health psychology)、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 医学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之间有许多重叠和交叉,但都有自身的侧重点,从形成和发展水平上看,有的比较成熟,有的不够成熟,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尚待进一步完善。 第五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1.从历史上看,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经历了从主观到客观、由经验到科学的过程。2.不同的心理学派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如精神分析学派运用精神分析法,行为主义学派强调“刺激反应”法,心理生理学派侧重于实验法。3.从发展趋势上看,医学心理学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兼容心理学与医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深入研究与综合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二、有关研究方法的一般问题与术语1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ation):在作研究时研究者对所用名词所作的界定称操作性定义。2变量(variable):变量是观察的事件,主要包括即自变量和因变量两种。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是指设想的原因事件。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是能测量的反应,假定它因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3理论或学说(theory):学说是一般的陈述,它用在大群事件中提出一个一般关系或共同原因的联系,来总结和组织科学知识。学说的主要功能,首先它能帮助科学家组织和了解一些事实,并可提出一个用于许多种事件的一般解释。其次,学说可用来预测尚未发生的事件,形成新理论或假说。4假说(hypothesis):假说是关于两种或更多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的一个前题。假说所覆盖事件的比理论覆盖的要少。在研究中开始的假说称“概念假说”(conceptual hypothesis),因为它们提出在两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假说中有许多概念或结构,在对这些假说进行考验前,必须对它们作出操作性定义,作了操作性定义后再论及这些假说时,为操作住假说(operational hypothese),操作性假说提出可操纵和测量的特殊变量之间的关系。三、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被观察者的动作、表情、言语等外显行为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包括:(1)主观观察法与客观观察法:(2)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3)日常观察法与临床观察法;(4)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等。上述分类有重叠。2.实验法:实验法分实验室、自然实验和临床实验等。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实验法是避免由于环境对被试者的影响而出现难以估计的心理活动误差,通过遥控设备,按设计要求出指令并收集信息进行描记和测量。临床实验法主要用于对心身疾病的生理与心理、病理与心理、心身交互作用的研究,它可以通过仪器等手段探讨病因,确立诊断,进行治疗。3.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会谈、谈话、填写问卷、访问等方式获得资料。4.个案法:个案研究是对个体单一案例的研究。严格地讲,与其说它是一种研究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研究方式。因为个案法所用的是心理学中的其它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测验等。个案法常用于少见案例如狼孩、猪孩等的考察和研究,也有对个体进行长期、全面地进行追踪研究。5.测验法:测验法又称心理测验,是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心理测验(piychological test)是运用心理测验量表,对心理进行客观的、标准化的定量测评方法。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等。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2.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又称心理活动,是指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主观反映,它是一种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过程及现象。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个性)两个方面。如下: 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思维、想象、注意、记忆、学习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恶、惧 意志过程(意):目的、计划、意向、行动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人生观、世界观 二、科学心理学的产生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科学心理学由此而诞生。三、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功能:()从物质起源上看 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即取决于脑的发育程度和脑与体重之比;(2)从个体发育史来看 心理的发展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3)从现代医学科技发展来看现代医学科技充分揭示了脑是心理的器官。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2)社会实践促进心理活动的发展与完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第二节 认识过程人通过感觉、知觉、学习、思维、想象、语言来认识世界的过程,称认识过程。一、感觉1.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2)内部感觉, 指接受体内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包括肌肉运动感觉、平衡和内脏感觉等。3.感觉的一般特征:(1)感受性。指对感激物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所谓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每种感觉都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分别称之为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它是指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觉器官,致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在其它感觉影响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影响可以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感觉之中。()联觉。指一种感觉同时引起另一感觉的心理现象。如蓝色兼有宁静、清新、秀丽感等。二、知觉1.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由多种感官联合活动的结果。 2.种类: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器官的活动,可以把知觉发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3.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只对自己有意义的外来刺激才选择性地对其加工的特性;(2)知觉的整体性。指知觉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统一的、整体的反映的特性;(3)知觉的理解性。指在感知当前事物时,能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并用概念的形式进行反映的特性;(4)知觉的恒常性。指在知觉过程中对事物知觉的恒定性。4.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较为持久的知觉,观察则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三、表象表象是人脑重现原有客观事物痕迹的形象。四、思维1.概念: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反映,即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概括性则是找出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性和本质属性的联系。2.思维与语言、言语的关系:思维是借助于言语来实现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之所以能进行抽象思维,是因为掌握了大量具有概括性的词,词(言语)是思维的载体,它可以巩固和表达思维的结果,把人对外界的各种认识以简单方式保留在头脑中或书写记录下来,较准确地传达给别人,接受对方的经验和思想。3.思维的基本过程和形式: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和具体化等。概念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概念中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概念的内涵,概念中所反映的事物的一般特征是概念的外延。4.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的形成和所要解决的内容,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方向,可以把思维区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可把思维区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五、想象与创造1.概念:想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是人脑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是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在人格上有许多共同特点,如事业心强,责任感强,求知欲强,独立,勤奋,顽强,自信等。2.想象的种类: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可把想象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或指向于未来的想象。神话、童话故事中的形象,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幻想即理想,与事物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幻想即空想。六、记忆 1.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持下来,并在一定条件下重现的心理过程。2.种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四种:(1)形象记忆,又称表象记忆。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逻辑记忆,又称语词记忆。是以语词概括的逻辑思维为内容的记忆;(3)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为内容的记忆;(4)动作记忆。是对过去的动作的记忆,如对叩诊、打针的记忆。根据记忆的保持时间可以分为三种:(1)瞬时记忆。是对事物感知觉停止后仍然保持一个很短时间的印象,典型的例子就是“视觉后象”,其保持时间一般不超过2 秒钟。(2)短时记忆。是指保持不到1分钟的记忆。如刚拨过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的操作结束,号码即忘了,故又称操作记忆;(3)长时记忆。是指保存时间为1分钟以上的记忆。3.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识记。这是一个反复感知事物,认识和记住事物、积累知识的过程。根据识记的目的、任务明确与否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意义识记,根据材料的性质及理解的程度和采用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2)保持。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3)再认和回忆。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认出来的就是再认,它比回忆简单、容易。一般能回忆出的事物都能再认。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能够重新回想起来称回忆。这是记忆的高级形式。根据回忆时目的明确与否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可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根据回忆时条件和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后者是通过中介性联想所进行的回忆。4.记忆的生理机制:近期研究有NO调控学说和突触可塑性学说。以前证明,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LTP)是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现又证明NO是LTP产生的关键。其过程为:记忆信息胆碱能神经元动作电位乙酸胆碱Ca2内流NO合成酶活性增强,使精氨酸和O2合成胍氨酸并生成NOLTPcGMPRNA蛋白质记忆分子合成突触可塑性变化长时记忆痕迹。七、遗忘1.遗忘的概念: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是指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但有了适当条件,记忆还可能再恢复;永久性遗忘是指不经过重新学习,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的现象。2.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首先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很快,以后逐渐减慢,到了一定时期,几乎不再遗忘了。这种“先快后慢”的遗忘发展进程,被称之为“艾宾浩斯遗忘律”。证明这条规律的曲线,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可称为“艾宾浩斯保持曲线”。(见图21)3.遗忘学说:(1)整并学说。整并学说与记忆过程中的储存阶段有密切的关联。认为识记所留下的某种痕迹,需要经过整并之后才能长久保存在记忆中,而记忆痕迹在未被整并以前,很容易被抹去或消失。根据该学说的看法,遗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记忆痕迹在未完全被整并之前已部分消失。由此可见,遗忘之所以发生,是记忆资料储存不当的后果;(2)腐蚀学说。认为保持在大脑中的痕迹,由于时间关系,逐渐被腐蚀消失,而这种记忆痕迹的消失,可能是生理上新陈代谢的结果;(3)干扰学说。认为人们所以无法回忆某些材料,主要是因为记忆中的其他材料干扰所致。干扰的因素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压抑说。压抑的概念首先由弗洛伊德提出,指因某种动机而引起遗忘的一种现象,因此又称动机性遗忘。弗洛伊德认为一般人常常潜意识地压抑痛苦的回忆,以避免因回忆所能引起的焦虑。这种因压抑而造成的遗忘与记忆痕迹的腐蚀或记忆的干扰无关,因此,透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如催眠或自由联想等),往往能够恢复被压抑的记忆。八、注意1.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2.种类:根据产生的保持注意时有无自觉的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人的每项具体活动中,总包含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相互转化。第三节 情感过程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内心体验。两者的区别是:(1)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低级的、主要与生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则是高级的,主要与个体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2)情绪总是带有情境性,并有一定强度、伴有机体生理上的变化;而情感较为稳定,强度一般较情绪要低,为人类所特有。(3)情绪和情感紧密相联,情绪受着情感的制约,是情感的外在表现。二、情绪状态1.心境:心境是一种带有渲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它在一定时期内使人的一切态度体验和活动都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2.激情:激情是暴发的、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由个体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刺激所致。如勃然大怒、欣喜万分等。激情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之分,如果消极的激情发生频繁,将严重影响健康。3.应激:应激是突然的、出乎意料的紧张所导致的情绪状态,即在突然的、危急的情况下产生的情绪反应。应激一经发生,很快使个体的生理机能随之发生相应的著变化。三、高级情感高级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对社会生活现象与人的社会性需要之间的反映。1.道德感:道德感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2.理智感:理智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个体的认识活动、求知欲及对真理的渴求相联系。3.美感:美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对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四、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情绪、情感不同于其它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具有两极性,即人的多种多样的情绪和情感都可以按照对比的性质,找到另外一种和它恰好相反的情绪和情感。例如,满意不满意,喜悦悲哀,热爱憎恨,兴奋宁静,紧张轻松等。当然,在每一对相反的情绪、情感中间又存在着种种程度不一的差异。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主要有: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紧张与轻松、强与弱等。第四节 意 志一、意志的概念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其行为,去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指人在行动中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要求方面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是以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为基础的。具有意志自觉性的人既不轻易受外界的影响,也不拒绝有益的意见,他们能够独立地、主动地调节和自觉性相反的特征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2.意志的果断性:是指善于明辩是非,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它是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深思熟虑和大胆勇敢为基础的。意志的果断性是个人的聪敏、学识、勇敢、机智的有机结合。具有意志果断性的人往往善于捕捉时机,当机立断,及时行动。与果断性相反的特性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3.意志的坚韧性:指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品质。经得起长期磨练是坚韧性的基本特征之一。具有坚韧性的人善于抵制各种诱因的干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灵活地采取新措施,坚持对目的的追求。与坚韧性相反的特性是动摇性和顽固性。4.意志的自制性:是在行动中善于控制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自制性表现为:善于控制自己并促使自己去执行决定,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表现出应有的忍耐性。与自制力相反的特性是任性和怯懦。意志的各种品质是密切联系着的,其中以自觉性为核心、基础和前提,其它品质则彼此互相渗透和影响。第五节 个性一、个性概述1.概念:个性(personality)又称人格,是指在遗传基础上和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即个体总的精神面貌。它由两部分组成: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个性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整体,它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倾向性等基本特征。2.个性的内容:(1)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3)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 (4)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调节和控制着人的行为。个性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协调,是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二、能力与智力1.概念:能力(ability)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类。一般能力是指从事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完成某些特殊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智力(intelligence)即指一般能力,它是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2.智力的产生与发展:人们从各项研究中已经知道,智力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的交互作用发生并同实际年龄一起逐步增长的,它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韦克斯勒(D.Wechsler)经过研究提出以下观点:(1) 智力发展速度与停止发展的年龄和个人智力高低有关,智力高的人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停止的时间较晚,智力低的人发展速度较慢,停止时间也较早;(2)一般正常人智力发展大约在3、412、13 岁间呈等速发展,以后有随年龄增加而缓慢增进的趋势;(3)智力一般在2034岁达到高峰期,以后缓慢下降,在6070岁以后下降快一些,但个体差异较大。(4)关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期”。34岁为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即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布卢姆(Bloom)在1964 年对1000名初生儿进行长期追踪研究,认为智力发展若以他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为100,4岁时就达到50,4岁8岁增加30,余下20是在817岁获得。三、气质1.概念:气质(temperament)是人格在生理方面的动力特征, 它指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的动力特点。所谓动力特点,是指人的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幅度、均衡性、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气质特点在人的表情、言语、手势和动作等方面表现最明显,它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特别是性格的表现形式具有显著的个人色彩。2.气质的类型: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其名称沿用至今。巴甫洛夫揭示出动物神经系统的三大特性: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平衡性和相互转化的灵活性,依据这三种特性的不同结合,划分出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3.气质的成因:气质的形成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气质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塑性。气质类型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不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和成就。四、性格1.概念:性格(character )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及本质属性。2.性格和气质的联系和区别:气质是性格形成的基础,并影响着性格的表现方式;性格也可掩盖和改造气质。气质和性格的区别在于:(1)气质主要是先天的,较多受个性生理条件、 特别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而性格主要在后天形成,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2) 气质表现的范围较狭窄,它局限于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而性格表现的范围较广,几乎包括人的心理活动的一切稳定的特点;(3)气质可塑性小,变化慢, 性格可塑性大,变化较快;(4)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则有好坏之分;(5)在决定人的行为举止上,性格具核心意义,而气质只具有从属意义。3.性格的特征:(1)对待现实的态度特征,包括三个方面:A、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特征, B、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态度特征;C、对自己的态度特征;(2)情绪特征。表现在情绪反应的快慢,情绪表现的强弱及情绪保持的久暂等方面;(3)意志特征。一个人根据一定的标准,自觉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达到既定目的,这就表现了其性格的意志特征,如自制与放任;(4)智力特征。表现为认识活动的态度和认识方式上的心理特征。性格这四方面的特征体现在具体人身上时就形成了这个人特有的性格结构。4.性格的类型:性格类型是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某些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和表现。主要学说有: (1)机能类型学说。按照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结构中何者占优势,可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三种类型:A、理智型。通常以理智来衡量一切, 以理智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处理问题深思熟虑;B、情绪型。情绪体验深刻,言行举止受情绪控制和支配,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遇事不善于冷静思考;C、意志型。行动的目标非常明确, 积极主动,勇于克服困难,果断,自制。除了这些典型的类型之外,还有大量的中间类型,如理智意志型等;(2)向性学说。按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内外倾向划分为三种类型:A、内倾, 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通常表现为做事谨慎、深思熟虑、沉静、孤僻、反应缓慢、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B外倾,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通常表现为感情流露于外,对外部事物非常关心,活泼、开朗、善交际、不拘小节;C、中间型,其特征介于内倾与外倾之间;(3)独立顺从学说。按个人独立性程度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顺从型的人常处于被动、服从、被支配的地位,缺乏主见,对别人的意见常不加分析地接受,紧急情况下表现得惊慌失措。独立型的人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不易受次要因素干扰,在紧急情况下不慌张,易于发挥自己的力量,但他们有时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和意见强加于别人,带有支配倾向;(4)AB行为类型。这是美国心脏病学家费雷德曼(Friedman JL )等人研究心脏病时,划分的行为类型,其含义与性格有些接近,按竞争性,时间观念和情绪反应的强弱将行为类型划分为A型、B型及中间型(祥见第七章)。实际上AB行为类型内容明显超越了性格的范围。五、需要1.需要的概念:需要(need)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正因为个体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需要,才推动着人们以一定的方式,在某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活动。2.需要的分类:(1)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3.需要层次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AH,19081970)提出需要的层次理论是最有影响的需要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一些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需求得到释放。马期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由低向高排列。他认为,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才向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各个层次的需要是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层次较高的需要发展后,层次较低的需要并不消失,而是依然存在,只是对人的行为的影响降为较次的地位。这五种需要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六、动机与挫折1.概念:动机(motive)是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具有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人们的一切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指向一定的目的。所以,人的动机总是与目的密切联系。但是,动机和目的并不相同,目的是动机所指向的对象,是人们在活动中所期待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推动人们去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在人们的行动中,有时目的相同,而推动他们达到目的的动机可能不同;而有时人们出于相同的动机,却达到了不同的目的。2.动机的种类:根据动机的内容,可分为生理性的动机(物质方面的动机)和心理性的动机(精神方面的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根据动机的作用,可以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主导动机是一个人动机中最强烈、最稳定的动机,在各种动机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而辅助动机则往往与一个人的习惯和兴趣相联系,它能够起到对主导动机的补充作用。根据动机维持时间的长短,还可以分为短暂的动机和长远的动机。从引起动机的原因,还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人们从活动的本身得到满足,活动本自构成了对个体自己的奖励或报酬,而不需要外力的推动。外部动机则是活动以外的动机,是个体受到外部刺激而诱发出来的动机。3.动机冲突:在同一时间内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使人难以取舍,这就是动机的斗争,或称为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有三种基本形式:(1)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人具有相同的吸引力,而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处于一种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 (3)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既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4.挫折:挫折(frustration)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 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七、兴趣兴趣(interest)是指人力图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个性倾向。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并总与积极愉快的情绪相联系。这种倾向性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稳定的兴趣对于克服工作上的困难,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兴趣在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巨大动力。八、理想理想(ideal)是比较接近客观规律并同奋斗目标联系的想象。 它指引着人的活动方向,使人具有从事艰苦奋斗的力量的源泉,并对个性产生深远影响。理想是随着自我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而树立起来的。理想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因而理想就有正误之别。人的理想正确与否主要是由世界观决定的。九、信念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个体经过深思熟虑,确信某种理论、观点或某项事业的正确性,对此坚信不移并成为自己活动的动力时,信念也就确立起来。信念一经确立后就有很大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十、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态度,并指导着人的行动。世界观不仅属于认识过程,而且还包括态度和行为。因此,确定一个人的世界观不仅要看他的认识和态度,而且要看他的行动。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它影响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世界观的稳定性赋于个性以稳定性和确定性。个人的世界观与阶级的世界观有联系但又有区别。个人世界观涉及一个人的知、情、意各种心理活动,是人的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系统。但是个人的世界观又受阶级的世界观所制约,表现出某个阶级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认识、理解的观点体系的特点。第三章 基本理论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一、几个重要概念1.行为(behavior)一般指个体在主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如表情、动作和语言等。行为主义心理学无限扩大了行为的概念,他们把人与动物对刺激所作的一切反应都称之为行为,不仅指一切遗传与习得的所谓外显行为,还包括一切遗传与习得的内隐行为。后者指内脏活动和思维活动。2.学习(Learning)是指经验和行为的获得、发展和变化过程。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关系的过程。3.行为学习理论(Learning thearies of behavior)一般指刺激反应理论, 是心理学关于行为的性质和行为改变过程的理论。主要包括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二、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华生(J.B.Watson,18761958)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3 年他发表的题为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文章是这一学派诞生的标志。其主要特点是:(1)反对心理学以人的意识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人的主观体验、意识,甚至脑的活动都是不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2)理论目标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通过对环境操纵与人和动物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研究,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才能根据刺激预测反应,或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行为的目的;(3)华生把行为归纳为刺激反应,提出刺激反应(S-R)公式, 断言一切心理学问题都可以纳入到刺激和反应规范中;(4)在研究方法上,坚决反对内省法,大力提倡客观法,即条件反射方法。三、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 theory)是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于本世纪20年代提出。他创造了在严格实验条件下研究高级神经活动的方法。实验中,狗在得到食物(肉)后就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即无条件反射。食物被称之为无条件刺激,分泌唾液称为无条件反应,灯光或声音称无关刺激或中性刺激,如在实验中在给食物的同时又给予灯光或声音刺激,经过一定次数的反复以后,狗在见到灯光或听到声音时也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时的无关刺激就称为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条件反射。实验表明,条件反射不是天生的一种反应,而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条件反射是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与环境平衡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巴甫洛夫把条件反射又称暂时联系,把无条件刺激的作用称为强化(reinforcement),它指的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如果条件刺激出现以后,不再呈现无条件刺激,经多次重复,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消退,以致最终消失,此现象称为消退(extinction)。这告诉我们,如果想把某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条件反射)消除,就要找出这种不良习惯的强化物,把强化因素(无条件刺激)祛除了,不良行为习惯自然消失。此外,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后,若给予类似条件刺激的刺激,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就是刺激的泛化。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所讨论的一般概念为理解隐匿在一些行为治疗技术背后的思想打下了基础。四、尝试错误论桑代克 1898年桑代克(E.L.Thovndike)以猫做实验,他把一只猫关在笼子里,笼外放置食物,猫不断尝试弄开笼子的活门。起初猫出现“尝试与错误”性行为,乱抓、爬、咬、后来偶然打开门闩,取得食物。如此重复数次,错误动作减少,最后可直接把门打开。桑代克据此提出“效果律”(law of effeciency)的学习法则:行为得到奖励, 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弱。五、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reflex )是美国心理家斯金纳发现的动物学习方式。斯金纳从桑代克、巴甫洛夫和华生的理论出发,更系统地研究了行为的规律以及环境与行为的关系。他认为,行为的产生是环境刺激的结果,行为的后果又可作为后续行为的原因。因此,人们可以运用环境刺激和行为的后果来控制新行为。这种由结果控制的行为称为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er)。斯金纳在1953年“斯金纳箱”的动物实验,使老鼠逐渐学会了主动按压杠杆取食的行为。按压杠杆的行为可因停止供应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