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就地城市化道路新思维.doc_第1页
新农村建设与就地城市化道路新思维.doc_第2页
新农村建设与就地城市化道路新思维.doc_第3页
新农村建设与就地城市化道路新思维.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农村建设与就地城市化道路章寿荣 章寿荣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 研究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内容提要:新农村建设是对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补充与前期准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统一进程。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思维。就地城市化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发达的农村经济、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不断积累起农村就地城市化的经济社会动能,就地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高级形态与必然趋势。就地式城市化既是中国城市化道路中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选择,也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目标模式。关 键 词:新农村建设 就地城市化 政策建议一、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关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是正向互动的过程。2006年4月10日中国经济周报发表专家观点认为: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的过程,新农村建设必然和城市化是同时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这个口号应该加以补充,就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而且要把城镇化放在最主要的地位。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与反城市化的,是针对片面城市化倾向的国家战略调整。农民日报2006年6月16日有文章称:新农村建设要建设的是农村,而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不是盲目地要把大多数农村地区变成城市,把大多数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的关系问题上,是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补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城市化发展的现实水平决定的,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制约,我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市人口比例偏低,大量农业人口和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推进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200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约为43%,这是从2000年的36%提高上来的,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然面,这一城市化水平与行政建制的城市化通过“撤地建市”、“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等方式实现的,但将近1亿的“农民工”只能两栖就业,并有完全融入到城市化进程中,他们只能保留着农民的身份,称之为“农民工”,这一称谓意味着他们仍然被排斥在城市化之外的。显然,我国43%的城市化水平所含水份很大,城市化进程总体上呈滞后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城市化进程迟滞的积极应对,是对于将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移地式城市化”路径的重要补充。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市化的前期准备。从世界城市化的规律与趋势来看,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将会出现人口向城市转移与集中的“移地式城市化”为主的格局。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可以减轻巨大的城市就业压力,防止西方国家曾经出现的人口拥挤、住房不足、交通紧张、失业增加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分化加剧、贫富悬殊扩大的“城市病”在中国重现。另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化做好人口素质上的准备,保证有一定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的农村人口渐次进入城市,降低城市化的社会成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不同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地区侧重点不同。在沿海发达地区,如江苏的张家港,通过新村规划与居住区集中化,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农村新型社区已具备了“四大功能”,即行政服务、公共服务娱乐、精神文化宣传、社会保障功能等。当地政府提出了建设“基本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目的就是在于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福利上实现城乡平等,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苏南等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把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的经济社会条件。然而,在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还在拉大,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与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统一进程。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水平,开阔了新农村建设的空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就地城市化必然是互为统一、协调发展的进程。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效应就是要把城市的物质文明特别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推向了农村,使农村就地实现了就地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能减缓大都市扩张的步伐,但并不表明要放弃城市化发展战略。相反,城乡发展需要更协调、更适宜的模式,探求一种相对于偏重强调大城市建设更有益的发展模式。其中,就地城市化是一种模式选择。二、就地城市化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思维所谓就地城市化,是相对于“离乡又离土,进厂又进城”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移地式城市化而言的。那么,是不是可以给就地城市化在理论上做出定义呢?就地城市化要有什么条件支撑?就地城市化有哪些可以预期的作用?下文试图从理论上作一些粗浅的阐述。1、就地城市化的概念首先有必要回顾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一书中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美国世界城市杂志提出:“都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从事非农业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一书的表述为:“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从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等等。如果要给城市化给出一个定义的话,我们倾向于这样的表述:城市化的本质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包括人口城市化与生活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市型生活方式和产业化的生产方式、社会化的服务方式向全社会的渗透、普及。从市场经济的供求角度看,可把城市生活视为一种现代性,城市化就是城市生活这一现代性的普及化。从这一城市化概念出发,城市化道路既可以选择移地式城市化方式,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过上城市生活;也可以选择就地式城市化方式,即从农村村镇引入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先进文化。相对于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集中的移地城市化模式,就地式城市化,可能有两种方式:其一,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中心集镇在扩大建设规模的基础上,完善集镇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提高集镇的二、三产业的比重,鼓励农民集中到中心集镇进行生产与生活。其二,农村自然村落的集中化与社区化。通过科学规划,把分散的农村村落相对集中,并配套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增强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社区服务功能,农民仍在集中区周边从事工厂化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业,或者在外地从事非农行业增加收入回本地消费,但享受相当于城市的现代化生活,并且可以不受限制地近距离、短时间进入城镇,进行购物、社交、教育、文化娱乐等活动。第一种方式的小城镇建设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沿海等发达地区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实践,第二种方式与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新农村建设的相辅相成。因此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推动就地城市化。2就地城市化的条件就地式城市化,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发达的农村经济;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发达的农村经济,才能为就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与提供物质保障的支撑作用。无论是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还是与城市居民同等化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都需要巨大的财力与物质基础。城市统筹的农村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基石。只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才能改变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差异。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才能使农民在不改变职业与居民场所的前提下,享受城市现代文明,从而促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型。就地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会实现村镇建设、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服务功能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提升,这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这些条件实际上是要求从经济上保证农民生活的富裕,在制度上保障农民生活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从而实现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转变。3、就地城市化的预期作用就地城市化作为一种理论上探讨的城市化新路径,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地位与作用,是可以预期并值得期待的。第一,就地式城市化可以减轻巨大的城市就业压力。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移地式城市化必然引起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加。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工业扩张并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失业问题。这是因为资本积累的扩大必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劳动需求的增长可能赶不上工业产出的增长;同时,由于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数量规模是城市就业概率以及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的递增函数,这样现代工业部门扩张以及城市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必将会引诱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失业问题就会加剧。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缓和人口转移速度、让农民留在农村就地城市化,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中间道路选择。从就地城市化转向移地城市化,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城市化的新思维,更加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就地城市化可以减缓城市就业压力,缓解农村人口迁移带给城市社会的冲击和矛盾。第二,就地城市化可以为移地式城市化做好人口素质上的准备。就地城市化可以保证有一定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的农村人口渐次进入城市,降低移地式城市化的社会成本。移地式城市化过程中,新增的城市的劳动力人口不得不面对新的行业结构适应问题。如果进入城市后不能及时就业或者稳定就业,势必成为城市中新增的贫困群体,并引起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新增城市劳动力必须为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城市新行业结构的而改变自身的从业素质。然而,由于劳动力素质的培养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因此就地城市化将使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为进入城市作好技能、文化、精神品质等方面的准备。第三,就地城市化可以防止西方国家曾经出现“城市病”在中国重现。“城市病”几乎是各个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会遭遇到的一个问题。这种城市病的典型特征是:人口拥挤、住房不足、交通紧张、失业增加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分化加剧、贫富悬殊扩大等。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形成了“贫民区”,甚至出现社会治安的严重恶化。城市化并不必然产生“城市病”,但“城市病”确实与城市人口城高速度增长、城市建设的低密度扩张密切相关。就地城市化让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向非农产业,农村人口就地过上城市化生活,可以促进农村人口流进城市的进程科学化、合理化、有序化,从而减轻“城市病”的发生机率。结语与政策建议从国家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看,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理解为一个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良性互动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前期准备;新农村建设不断积累起农村就地城市化的经济社会动能。就地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后期结果;就地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高级形态与必然趋势。就地式城市化既是我国城市化道路中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选择,可以作为建设社会新农村的一种目标模式。就地式城市化既是我国城市化道路中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选择,也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目标模式。为此,提出下列政策建议:一要加快中心集镇建设步伐,注重优先发展与农村具有天然联系、农民进城门槛低的小城镇,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中心集镇集中。二要科学编制农村建设规划。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三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三要建设包括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治理和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四要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应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并建立大病统筹与保健相结合的农村医疗服务制度;应逐步建立与推广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逐步缩小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差别。五要推进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