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体育模拟试题语文七2.doc_第1页
高三体育模拟试题语文七2.doc_第2页
高三体育模拟试题语文七2.doc_第3页
高三体育模拟试题语文七2.doc_第4页
高三体育模拟试题语文七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体育模拟试题语文七1、 基础知识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执著(zhu) 摄取(sh) 龟裂(gu) 泰然处之(ch)B.慷慨(ki) 轻盈(yn) 匀称(chn) 岿然不动(ku)C.蜿蜒(wn) 琐屑(xu) 忏悔(chn) 断壁残垣 (yun)D.炽痛(ch) 寥廓(ku) 胆怯(qi) 剽悍狂野(pio)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彷徨赫然深邃义愤填膺B. 晦暗怅然逞能眼花缭乱C. 慰籍簇新阔绰不可明状D. 襁褓骸骨恻隐洋洋得意3、下列注音、书写、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惬(qi)意:称心,满意。坦荡如砥(d):平坦得像磨刀石。B恻(c)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不卑不亢(kn):既不自卑,也不高傲。C匀称(chn):均匀,比例和谐。捉襟见纣(zhu):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纣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2009年11月26日,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我们相信,通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转变发展方式,过上低碳生活。B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李锐同学首当其冲,率先跑到终点,为我班赢得了荣誉。C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摆在娄底人民面前的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D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5、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故事 了现实的生活。 一个人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A.杳无音信 反映 即使B.销声匿迹 反应 即使C.销声匿迹 反映 虽然D.杳无音信 反应 虽然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7、和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句是 ( )。例句:天空飘浮着团团白云,仿佛盛开着朵朵银棉。A.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B.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期。C.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8、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是( )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1)对偶、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比喻 B.(1)对偶、讽刺 (2)比喻 (3)引用、夸张 (4)比喻 C.(1)夸张、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夸张 D.(1)对偶、夸张 (2)夸张 (3)引用、比喻 (4)象征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B.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D.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10、下列各句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少台还贴钱叫我们去收并,因为他们知道我们联通有这个实力,而我们联通也将利用我们的网络优势,给用户提供延续性的全新服务。 B一些地区和部门考察提拔干部,不是深入群众,发扬民主,就是简单地听听汇报,看看资料,把干部政绩与几个统计数字和指标划等号。 C一些正在或尚未发掘的文物,由于经济、体制等人为原因,遭到损坏和流失,然而要愧对前人,遗患后人的。D即使各方努力让这场空难的阴影快点过去,但究竟需要多长时间还很难预料。 11、.下边是一首七言律诗,括号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晶宫。 A.半帆风雨宜织锦 B.千年筠竹老不死 C.半树佛花香易散 D.万里鱼龙争照影 12、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曾经吸引了全国许多人才前往。今年春节刚过,深圳人才智力市场就门庭若市。如果给某报就此事写的一篇消息拟一个形象化的标题,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特区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深圳飞 B.深圳依然有魅力,人才仍向特区飞 C.深圳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东南飞 D.人才仍向东南飞,深圳依然有魅力13、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 。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 ,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生命优雅的沉醉于逍遥 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1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湖心亭看雪散文张岱明末清初人 B夜诗歌叶赛宁前苏联诗人 C社戏小说鲁迅现代作家 D变脸戏剧魏明伦当代作家15、 名句默写 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 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 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古人说,春听 ,夏听 ,秋听 ,冬听 。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 16、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平仄 z B、捣衣do C、砧声zhn D、微喟ki 17、第二段划线处一次填入的声音是( )A、 虫声 鸟声 蝉声 雪声 B、鸟声 蝉声 虫声 雪声C、雪声 蝉声 虫声 鸟声 D、虫声 鸟声 雪声 蝉声18、 第三段中的“良人”指的是( )A、好人 B、朋友 C、亲人 D、丈夫19、第五段划线句子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A、引用 B、夸张 C、比喻 D、拟人20、“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是从第六段抽出来的一段话,应放在( )A、第一句前 B、第一句后 C、第二句后 D、第三句后21、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表明古人对秋虫之鸣也有感怀B、为下文写作者的感受进行铺垫C、丰富了文章的意蕴。D、表现了作者对秋之天籁的迷恋和陶醉22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 )A、 在秋夜静静聆听,并以心灵去感受那细小的音韵。B、 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C、 从诗书中去寻找,与心灵相汇合D、 一边品茶一边欣赏。23、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然界中的秋虫之声,富有音律美和节奏感,如同动人的音乐;B、 由此联想到古典文学秋虫的意象,具有文学的抒情美,令人回味;C、 在秋虫的吟唱中,或邀友品茶,或倚灯夜读,这种诗意的生活令作者的内心宁静、温暖而美妙。D、 表现了作者对秋之天籁的迷恋和陶醉。24、 从全文来看,作者对“虫子”的态度是( )A、喜欢 B、厌恶 C、怜爱 D、憎恶25、根据内容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秋虫 B、天籁 C、诗意 D、清秋书简三、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26、与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夜缒而出椎坠缀 B.敢以烦执事 环 蕃 繁C.与郑人盟 蒙 孟 懑D.戍之 竖 术 束 27、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无异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秦伯说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8、分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敢以烦执事权以示群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毒之乎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相同。 C.与不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 29、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组是() 焉用亡郑以陪邻夫晋,何厌之有A.为什么要灭掉晋国而给郑国增加土地呢?晋国有什么可厌恶的呢?B.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陪伴邻国呢?晋国有什么可厌恶的呢?C.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晋国哪里会有什么满足的呢?D.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陪伴邻国呢?晋国哪里会有什么满足的呢?3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正确的意思是() A.你暂时住在郑国,作一个东道主,你的使者往来,可以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这样对你也没有什么害处。 B.如果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东道主,您的使者往来,我们郑国可以随时提供他们所缺乏的物资,这样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C.你暂时住在郑国,让郑国作东道主,你的使者往来,我们郑国可以随时提供他们困乏时的休息,况且我们也不会加害于你。D.如果放弃灭郑的念头,而让郑国作一次东道主,你的使者往来,我们郑国可以供他们困乏时的休息,我们的君主也不会加害于你的。4、 作文(60分)请以“泪水+汗水=成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l. D 2、C 3、C 4、B 5、C 6、B 7、A 8、B 9、D(A项“心头”应为“耳边”,B项句式杂糅,C项有歧义) 10、B“就是”改为“而是”/C“然而”改为“因而”/D“即使”改为“虽然11、6D 12、.C .14、B 16-25DBDCDDDDAD 26解析:D项,都读“sh”;A项,“椎”读“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