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之上的公共安全研究.docx_第1页
刑法之上的公共安全研究.docx_第2页
刑法之上的公共安全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之上的公共安全研究摘要文化背景的差异、社会结构层次的复杂性、看似公平竞争环境下的诸多不平衡因素导致了社会公共安全的岌岌可危。在各类风险并存的今天,如何通过刑法干预降低不安全因素、还社会以安定、和谐的发展空间,就要看我们能否针对公共安全刑事立法的不足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使和谐发展下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构建的强劲、有力。 关键词刑法 公共安全 公平竞争 作者简介:戴建宇,江苏瑞信律师事务所。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5-298-01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性的进步。然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各行业法律结构的不支撑、纷繁利益的诱惑导致社会公共安全的弱化,都成为当今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问题。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美国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等无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即面对频发的社会经济、环境、生产、食品等安全问题,面对当今公共安全发展的严峻形势,我们如何能通过刑法制度这一有利的武器保护自己、强化自己、发挥其过硬的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职能,成为当今我们需要正视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公共安全刑事立法现状 近期频繁发生的煤矿垮塌、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又一轮引发了我们对国家公共安全刑事立法现状的探讨,虽然通过不断的立法实践,我国的刑法修正案频繁出台,这体现了我们完善刑法、人性化发展刑法的决心,然而其中却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在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犯罪主体的界定上,新一轮的刑法规定将原有的事故直接责任人为主体接受惩罚改为对生产劳动最直接的主管负责人员及其他的直接责任人员。从表面上看刑事立法的修订使重大安全劳动事故的企业雇主、法人脱不了关系,防止了责任推卸、法律界定不清现象的发生,然而从更深一个层面探讨却不难发现,导致劳动事故发生的相关人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隐含的导致公共安全威胁的个体因素没能被挖掘出来,刑事立法约束在频发的重大安全事故下显得苍白无力。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的水污染事件风波已经平息,然而面对屡发的环境污染安全事件,却鲜有企业愿意站出来承担此事,这其中不乏地方保护主义、法律规避等因素存在,而刑法的介入不深、不积极也是导致我国公共安全长期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曾几何时,网络诈骗、手机短信诈骗等犯罪行为居高不下,面对高科技的刑事犯罪,面对我国社会治安的复杂形势,我们如何能采取有力的措施、人性化的立法打击那些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使刑事犯罪率偏高的现状得到根本的改善,最重要的就是与时俱进,大力促进刑法立法的完善,使之成为捍卫国家公共事业安全的强有力武器。 二、维护公共安全的有效刑法对策 (一)大力挖掘刑法干预的安全维护特性及预防性 仅靠行为道德意识的约束、社会规范、行政民事规范的约束特别是非刑法规范的约束显然不能有效的杜绝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行为的发生,刑事立法是排除以上约束因素的最后一道关卡。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挖掘刑法干预的安全维护特性、保障性,对那些不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惩治。再者,就刑法本身而言,区别于其他法律的最根本特性就在于其特有的刑法处罚功能。通过该功能的发挥,可使处罚物化为一种防御功能,即对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潜在犯罪者给予严厉的警示,使他们打消犯罪的念头。试想,在刑法立法实践中我们倘若不科学的利用刑法惩罚功能,那么犯罪人在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时就不会产生畏惧的心理,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继续危害社会公共安全,那些饱受犯罪行为摧残的受害者权益由谁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又从何谈起呢? (二)设置从重酌定量刑情节,使刑事立法更具约束力 刑法是通过法定量刑来实现处罚功能的,一般意义上讲,法定量刑由犯罪的性质与造成的影响来界定,这与罪刑适应论及平等性是相契合的。然而,刑事立法的量刑同时又受到国家政治形势、立法者本身、公共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体现了设置从重量刑情节的可行性。笔者认为,为了维护国家公共安全秩序,我们只有设置从重量刑的情节才能真正使刑事立法更具约束力,使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惩治。例如前文所述的吉林化工厂水污染事件及食品安全事故,体现了现行刑事立法对这一犯罪行为的量刑明显不足,受处罚的化工企业停工一段时间后依然可以恢复生产、受惩罚的食品企业改头换面、对产品重新包装后又可重回市场,继续操持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旧业。从以上鲜明的实例我们不难看出,仅依照法定量刑无法达到以儆效尤、从重处罚的目的,我们只有促进法定量刑与酌定量刑的融合,充分重视酌定量刑程序的关键作用,才能对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施以重罚,达到严惩不贷、抑制其卷土重来的目的。 (三)引入监督过失处罚,扩大安全责任范围 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刑法处罚往往只涉及那些现场直接操作的人员却忽视了对经营组织者擅离职守、疏于监管责任的处罚,处罚对象往往只是最底层的工作者,而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却逍遥法外,这明显不利于社会公共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使刑法的有效抑制性与预防过失性难以发挥。越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处罚就越会滋生社会的不安定、不和谐因素,因此我们只有促进刑法引入监督过失处罚的环节,除追究被监督者责任外,还要追究监督者的懈怠、过失责任,从而使生产者、管理者从上到下都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以切实的保护国家社会财产及人民公共安全为己任。 总之,站在刑法的高度我们不难看出,危害公共安全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的长治久安,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当前刑法立法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策略大力发挥刑法的干预维护性、预防性,对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