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篇 古诗文阅读第三节 课外诗文综合阅读1(2017绍兴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题。资治通鉴两则江左夷吾周奔琅邪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见睿微弱,谓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新亭对泣诸名士相与登新亭游宴,周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因相视流涕。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众皆收泪谢之。【注释】周(y):两晋时大臣、名士。下文的琅邪王睿指司马睿,东晋元帝。桓彝是谯国人,曾任骑都尉,两晋大臣。王导,元帝即位后任丞相。避乱过江:西晋灭亡,王室渡江流亡江左(今南京一带)。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戮:通“勠”,并力,勉力。(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见睿微弱,谓曰 ( )因相视流涕 ( )王导愀然变色曰( )众皆收泪谢之 ( )(2)选出与“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其邻人之父亦云(智子疑邻)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_(4)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何 以 济!(5)王导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_(6)结合资治通鉴两则的相关内容,阅读陆游的追感往事,联系全诗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追感往事宋陆 游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注释】这首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诗人当时七十多岁。秦:指秦桧,主张议和投降。_2(2016金华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6)题。胡翰传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兰溪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先达之门。同郡柳贯文章名天下,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或劝之仕,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糜饷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爱北山泉石,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义,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删改)示顺生胡 翰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我学如赘疣,未成先误身。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注释】籍:这里指征召。下同。糜饷:浪费粮食。顺生:人名。明招:武义明招山麓,晋元帝时阮孚曾在此筑屋修行。赘疣:长在皮肤上的肉瘤,比喻多余无用之物。(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太 祖 即 罢 之 后 聘 修 史 书 书 成 而 归。(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劝之仕 ( )既归 ( )时方籍金华民为兵( )鲜习兵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_(4)文中“”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有可能的一项是( )A于 B以 C而 D乃(5)诗中“恨”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_(6)胡翰“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结合诗文分析其中的原因。请用自己的话回答。_3(2016绍兴、义乌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题。陶渊明:四海和丘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后家道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描述外祖父:“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受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既有“猛志逸四海”的追求,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愿,担任祭酒一职,后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安帝隆安四年,他又投入桓玄门下。元兴二年,桓玄篡夺帝位,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再返田园。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桓平叛。陶渊明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冒险到达建康,担任刘裕参军。他写诗明志:“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义熙元年秋,他任彭泽县令,晋书陶潜传记载: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宋文帝元嘉元年,他已贫病交加,但对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的粱肉,他挥而去之。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答:“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虽然生活清贫,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他在与子俨等疏中描写自己的情趣:“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种快乐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他的笔下,田园生活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如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好一个“不乐复何如”!陶渊明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只是因为有这种热爱自然、怡然自得的精神品格,他能比较容易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十分推崇这位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他认为陶渊明那些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诗篇可以使人忘却世间的奔竞争夺,培养旷远、真率的情感,获得精神的自由。到了隋唐,陶渊明得到的评价越来越高。北宋年间,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欧阳修盛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评价“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已”;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摘编自陶渊明诗文及有关资料,标题为编者所加)【注释】弦歌:出任邑(县)令。三径:常指归隐后的住所。癯:瘦。【读通文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妻子固请种粳 ( )素简贵 (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或置酒而招之 ( )造饮辄尽 (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吏白应束带见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B亦不详其姓字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C乃赋归去来兮辞屠乃奔倚其下(狼)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节选)(3)为文中画横线处断句。(用“/”断三处)州 召 主 簿 不 就 躬 耕 自 资 遂 抱 羸 疾。(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参考】起:站起,起来;兴起;起用;出现,产生;建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10版,商务印书馆)_【读析文章】(5)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和评论陶渊明的?简要归纳,填入下面方框内。(6)文中有三处提到陶渊明的“志”:“猛志逸四海”“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结合全文,简要写出陶渊明“志”的具体内涵。_【读品文学】(7)读山海经(其一)如何体现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这一点?请结合这首诗的词句加以品析。_(8)文章在介绍陶渊明时,为什么要多次引用史料?请简要分析。_【读悟文化】(9)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儒家情怀】“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梁衡【道家风骨】“(陶)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地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鲁迅_答案:1(1)对说,告诉 眼泪 脸色,表情 道歉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这四个词在课内均出现过,在回答时要联系课内学过的知识,结合材料,确定其意思。“谓”在“谓唐雎曰”中,“涕”在“临表涕零”中,“色”在“秦王色挠”中,“谢”在“长跪而谢之曰”中。 (2)D 【解析】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众皆收泪谢之”的“之”为代词,A项为“的”,B项为“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为“去、往”,D为代词,故选D。 (3)风景没有差别,(只是)抬眼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 【解析】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句意通顺。注意“殊”“举目”“江河”等词的意思。 (4)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 【解析】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认为中州多变故,来这里求得保全,但(这里)如此势单力薄,(这样)凭什么来渡江!” (5)王导是贤明的治国人才,别人将他看作管夷吾;王导是一个热爱国家、迎难而上(或:积极面对困难)的人,面对国家危难,大家只是消极流泪,而他壮怀激烈,号召大家积极面对,为国效力。 【解析】考查文言文的评析能力。要结合材料概括事件,从中分条概括其形象。 (6)这两句用了江左夷吾和新亭对泣的故事,感叹当时国家危急,官员却只懂得明哲保身,不要说会出现治国的能臣,连为国悲伤哭泣的人都没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愤慨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解析】考查古诗文的综合理解能力。结合背景理解陆游诗的大意,再理解画线句的大意,从“不望”“亦无人”等词中可以看出陆游对当时政局的无奈、愤慨及陆游的爱国之情。【江左夷吾参考译文】周投奔司马睿,司马睿让(他)担任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也渡江流亡江左,见到司马睿(势力)微弱,(他)对(别人)说:“我认为中州多变故,来这里求得保全,但(这里)如此势单力薄,(这样)凭什么来渡江!”不久(他)见到王导,(和他)共同商讨时事,出来(以后),(他)对(别人)说:“(我)见到了以前的管夷吾,(我)不再担忧了!”【新亭对泣参考译文】各位名士一起登新亭游玩举行宴会,周坐在中间叹息说:“风景没有差别,(只是)抬眼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于是相互对视流泪。王导变了脸色,神情严肃地说:“应当共同并力力振王室,用武力收复神州,何必做楚国的囚徒而相互哭泣呀!”众人都停止哭泣向他道歉。【陆游追感往事解析】此诗于公元1201年(宁宗嘉泰元年)春作于山阴,陆游时年七十多岁。原诗共五首,这是第五首。这首诗像是一篇时事评论,陆游在诗中揭穿了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卖国的庐山真面目,不仅抨击秦桧的当权误国,也痛斥了整个昏庸的南宋统治集团。 “诸公”含有讽刺意味,兼有诗人的愤怒。后两句用典,骂尽南宋朝廷文武百官毫无国家、民族观念。第二、第四句,都用透过一层的写法,有力地表现了陆游的愤慨心情。2(1)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 【解析】“之”在句中是代词作宾语,再加上“后”是“后来”之意,故中间需断一处;“史书”与“书”两个名词在一起,前者是上一句的宾语,后者是下一句的主语,也应断开。 (2)有人,有的 已经 正 少 【解析】根据语境判断,多义词“或”在此处应译为“有人,有的”。“既”“方”“鲜”可联想课内出现的常用义进行解释。 (3)七岁的时候,(胡翰)在路上拾到了金子,(于是)(他)坐在路边守着金子等待丢金子的人,(想把金子)还给他。 【解析】逐字逐句翻译,关注重点字“道”“遗”“待”“还”“之”,并根据上下文补上省略的主语和其他成分。 (4)B 【解析】根据上下文意思为“同郡的柳贯因为文章名满天下”,而“以”恰有“因为”之意。 (5)表达了作者对顺生未能见到山中人的遗憾之情,期望顺生成为山中人那样品德高尚的人,也流露出自己对山中人的仰慕之情。 【解析】“恨子弗见之”表达的是对顺生未见到山中人的遗憾之情;山中人“高义无等伦”而子“一去五百春”,表达的是期望顺生能学山中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从后两联的自责中,还可以看出作者自己对山中人的仰慕之情。 (6)自认为学问不深,品行不高;恰逢天下大乱;热爱山水;向往隐居生活;好读书,善作文。【解析】从诗文中逐一寻找胡翰“避乱于南华山,著书立说,自得其乐”的原因,应兼顾客观原因及主观原因。【参考译文】胡翰传:胡翰,字仲申,金华人。(他)幼时聪明超过一般的孩子。七岁的时候,(胡翰)在路上拾到了金子,(于是)(他)坐在路边守着金子等待丢金子的人,(想把金子)还给他。长大后(他)跟随兰溪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又向同乡有学问的人求教。(当时,)同郡的柳贯因为文章名满天下,(他)看了胡翰的文章后,满口赞誉。(胡翰)漫游到元朝都城,公卿交口称赞他。有人劝他去做官,(他)不去。已经回到家乡后,正遇到天下大乱,(他)在南华山避乱,著书立说,自得其乐。(他的)文章与宋濂不相上下。太祖攻下金华,召见(他),让他(和自己)聚餐。后来侍臣中又有人(向太祖)推荐胡翰,(太祖)召(他)到金陵。当时(朝廷)正在金华征民为兵,胡翰从容谏劝道:“金华多是读书人,很少练习武艺,征他们为兵,只是白白浪费军饷罢了。”太祖立即下令停征,后聘任(胡翰)参与修纂元史,书修完后(让他)回家。(他)喜爱北山的泉石,在山下修建了一间小屋,留恋(此地)十多年后死去,享年七十五岁。(他的)学术著作有春秋集义,文章有胡仲子集,诗作有长山先生集。示顺生内容理解:诗歌大意是讲明招山上居住的阮孚,高风亮节,无人可比,可他早已离世,再不得见。自己的学问与他相比,就像身上长的肉瘤,毫无用处,不仅误身,而且误世。后两句更是表达了对先哲的仰慕与自责之情。3(1)坚定,坚决 向来,一向 为服务,服侍,侍奉 处所 有时 往、到 【解析】“固”有几种意思:本来;固然;坚决。这里与课文“吾义固不杀人”句一样。“素”和课文“吴广素爱人”一样。“事”根据句子语境可以推测是“侍奉”之意。 (2)C【解析】A项: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B项:他;加强语气的助词。D项:来;因为。 (3)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解析】根据句意进行理解,有主语的找出来,省略的要看得出来。如“州召主簿”,这句主语为“州”;后面的“不就”,主语就省略了。 (4)(偃兆)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起用(他)担任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辞官回家了。 【解析】文言文译句要做到突出重点词,如本句中的“以”“起”“为”“堪”“少日”。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句式特点,本句为省略句,“不堪吏职”前要加主语“他”。最后注意句子的连贯、通顺。(5)身世(或:姓氏、籍贯和家境) 仕途经历作品特色 文学地位 【解析】给了“抱负情趣”这一示例,根据内容,可以概括出其他四个内容,语言表达上也要跟示例相似。 (6)心怀为国为民、大济苍生的愿望;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喜欢读书、饮酒、写文章;厌恶黑暗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自由自在、率真自然的田园生活。 【解析】从文章中找,有些比较明显,直接可以在文中找到,如从第二段“怀着大济苍生之愿”、第四段“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中可以看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第六段中“虽然生活清贫,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第九段中“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等。再加以提炼概括即可。 (7)能从“草木长”“树扶疏”“微雨来”“好风俱”等普通的自然现象中体味到自然之乐;能从“众鸟欣有托”想到自己也有居室而感到快乐;能从“既耕亦已种”“摘我园中蔬”等普通的劳动生活中体味到耕种之乐;能从“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等普通的生活中体味到交友之乐;能从“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等普通的读书生活中体味到阅读之乐。 【解析】从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这一情感,围绕“乐”字加以分析,尽量答全面,从首句的自然环境美好到“爱吾庐”的快乐心境到与农人的交往之乐到读书之乐,无不围绕着“乐”字展开。 (8)能丰富文章内容,使对陶渊明的介绍更全面;能更好地突出陶渊明某一方面的特点;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能使行文比较活泼,语言文白相间,古朴典雅,增添文章的形式美。 【解析】建议分点回答,尽量全面;在紧扣要点的基础上,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如“丰富文章内容”,再能结合陶渊明的内容回答。 (9)示例:陶渊明是一位融合了“儒家情怀”和“道家风骨”的文人。起初,他心怀大济苍生之愿,后因社会现实逐渐走向平和宁静(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率真自然)的田园生活。文中写他“猛志逸四海”,多次投身仕途。梁衡也提到他想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这些都表现了陶渊明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儒家济世情怀。后来,他终因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而坚决辞官、再返田园。他从田园生活中体味到快乐,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如鲁迅所说的那样,穷到衣服破烂不堪还在悠然地采菊;也如归园田居(其三)所写,他在南山下耕作,虽然辛苦,仍陶醉于田园生活。总之,他从满怀儒家的济世情怀走向看似洒脱的道家风骨,这也是中国很多文人的人生经历。 【解析】首先要根据题目,结合全文提出你的看法,是“儒”是“道”,还是两者的结合。在陈述理由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哪些内容体现他的济世安民,哪些内容体现他的自然平和,“济世安民”这一点其实和第(6)题有点类似,再结合材料中梁衡、鲁迅的话来证明观点。做到结合材料,句子通顺、连贯。【参考译文】晋书陶潜传:(偃兆)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起用(他)担任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辞官回家了。州里聘用(他)做主簿,(他)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身体虚弱得病。(他)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想做个县令,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可以吗?”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他)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可酿酒),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女坚持请求种粳米。(他)于是命令一顷地里五十亩种秫谷,五十亩种粳米。(他)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地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他)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参考译文】读山海经(其一):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得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参考译文】晋书陶潜传陶渊明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和字,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以(此)为号。(他)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名利。(他)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地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他)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他)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经常得到(酒)(来喝)。亲朋故旧知道他这样,有时就置办酒席招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以后回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粗布短衣打着补丁,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但他)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他)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的一生。”他的自序是这样,当世人说这是实录。1(2017永嘉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6)题。(一)钓船笛宋张 辑载酒岳阳楼,秋入洞庭深碧。极目水天无际,正白苹风急。 月明不见宿鸥惊,醉把玉阑拍。谁解百年心事,恰钓船横笛。(二)游岳阳楼记(节选)明袁中道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A._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登朝,B._为名臣,C._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注释】钓船笛:词牌名。白苹:亦作“白萍”,水中浮草。练:白色丝绢。愀(qio)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束发:年纪轻。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毛锥子:毛笔的别称。(1)请将文言词语“出”“入”“着”准确填入文中空格处。(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泫然不能自已也 (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 )壮心日灰 ( )是则真可哭也 ( )(3)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三处。取 酒 共 酌 意 致 闲 淡 亭 午 风 渐 劲 湖 水 汩 汩 有 声。(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古人惜墨如金,却蓄意无尽。有人认为要解读古人文意,翻译不如品味咀嚼。“炮车云生”,绘尽云之状貌;“猛风大起”极言风之狂烈;“湖浪奔腾”摹写浪涛之_;“雪山汹涌”则描画_之澎湃,类周密观潮句: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5)下列句中的“醉”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与例句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月明不见宿鸥惊,醉把玉阑拍。(张辑钓船笛)A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D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 (6)结合钓船笛游岳阳楼记(节选),说说张辑、袁中道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古仁人的情怀有何不同。_2(2017绍兴市上虞区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6)题。王维传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选自旧唐书)渭川田家唐王 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注释】昆仲:称人兄弟。臻:到,达到。佛教语。玄谈:对佛教义理的阐述。缙:王缙,王维之弟。雉雊(gu):野鸡鸣叫。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如 山 水 平 远 云 峰 石 色 绝 迹 天 机 非 绘 者 之 所 及 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 )咸服其精思 ( )不衣文彩 ( )舍笔而绝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_(4)选择分别表现王维“绘画技艺高超”和“笃信佛教”的一项( )A书画特臻其妙 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B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 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C笔踪措思,参于造化 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D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5)有人说诗中“倚杖候荆扉”中的“候”很有表现力,谈谈你的理解。_(6)归隐田园是王维的志趣所在,请结合诗文加以简析。_3(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7)题。 “走近王安石”主题阅读【文章呈现】同学一首别子固王安石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选自王文公文集)【注释】同学:共同学习圣人之道。一首:一篇。子固: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著有元丰类稿。正之:孙侔的字。与王安石、曾巩是好友。中庸:儒家伦理思想。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的态度。儒家认为“中庸”是道德的最高标准。轥(ln):车轮碾过。这里有走上、走到的意思。【知人论世】同学一首别子固,作者王安石(10211086),该文是作者在青年时期所写的赠别之作,文中没有世俗常见的惜别留念之情,表达了作者想和友人建立共同进步的君子之谊。文章笔法紧凑,开合有度,清人金圣叹评曰:“此为瘦笔,而中甚腴。”古人不轻易写文章,而一旦写了,就一定能表现出自己的胸襟抱负。王安石这个人,不要说是在古代,就是放到现在,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年轻时就有高远的理想,“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就是希望改革不良的社会风俗,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幼时读书过目不忘,考中进士第四名;他散文、诗词都很擅长,并且绝不同于流俗;但他更大的才能,是表现在治国上,因此皇帝才会让他进行变法。苏轼、司马光这些政治上的对手都很佩服他,连皇帝也久慕其名。但是他太过特立独行,传说他常不梳洗就出门会客,看书入神时则会随手拿东西吃,吃了鱼食也不知道;他既自我期望很高,又很有才干,不免目下无尘,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我们来看一首他的诗登飞来峰,就知道他的气魄之大: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苏轼是怕“高处不胜寒”,但是他乐“在最高层”,没有人在他眼里。了解了他的为人,我们再来看这篇同学一首别子固。古人分别往往互赠文章,作为纪念、鼓励等。该文就是王安石赠别曾巩的。文章先从贤人说起。王安石说,江南有两个贤人,但是又不同于现在所谓的贤人。也许当时贤人是一个很普遍的称呼,称呼惯了,就不一定是真贤人,而只是徒有贤人的名,就像我们现在称呼对方“美女帅哥”一样,并不真的认为对方就是美女帅哥。所以,王安石就说,曾巩、孙侔是我心目中的两位贤人,但不是通常说的贤人。好家伙,他用这两个人,把天下所有的贤人给否定了。那么,曾巩、孙侔是何种贤人?王安石给出一个答案:“学圣人”“至乎中庸”。这是他判断一个人贤不贤的标准。因为他自己也愿“学圣人”,因此他也是贤人。他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有这一层意思。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眼界高。他写这篇文章,有点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意味,透着骄傲。【引诗咏志】即 事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诗风鉴赏】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四处)其 师 若 友 岂 尽 同 哉 予 考 其 言 行 其 不 相 似 者 何 其 少 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予慕而友之 ( )足未尝相过也( )子固亦以为然( )而造于其室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_(4)仔细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固和正之二人的言行极其相似,这是因为他们俩都是向圣人学习的。B王安石自视甚高,得罪了不少人。C“王荆公体”是王安石的诗作风格。D即事一诗动静相衬,情景交融,是荆公的写景佳篇。(5)即事一诗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6)综观王安石的一生,他的诗歌内容和风格曾发生极大改变。你觉得即事这首诗是诗人什么时期的作品呢?根据材料,加以阐述。_(7)上述材料中说“因此他也是贤人”。你认为王安石是“贤人”吗?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_4(2016诸暨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题。【甲】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注释】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乙】游白水书付过苏 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卷一)【注释】苏轼五十八岁时又一次被放逐,以宁远军团练副使的虚衔,安置在惠州(今广东惠州)。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初,到达惠州;十二日即游白水山,写了这篇短文。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汰:水波。余甘:橄榄的别称。【知人论世】【丙】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他在我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豪放词风的创始人。苏轼致力于词作从37岁通判杭州开始,在29年的词作过程中,他的词一反以往词坛中盛行的“莺莺燕燕、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楼屋顶绿化养护合同
- 电力工程翻斗车租赁协议
- 科技园区外墙保温施工合同模板
- 劳务服务市场信息共享平台
- 土方作业挖掘合同
- 国际航空港硬装施工合同
- 餐饮场所消防器材检修服务承诺书
- 体育赛事服务合同执行细则
- 2024年医疗信息化服务协议
- 艺术品退货管理规章
- 山东德州财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2
-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章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课件
-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文言文定语后置
- 传统孝道人物虞舜
- 确定积极分子会议记录范文七篇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
- 江苏省某高速公路结构物台背回填监理细则
- 电大护理本科临床实习手册内容(原表)
- 当代德国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构建的经验与启示共3篇
- “小金库”治理与防范 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