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魁嘘苹禾豁买看耳隧司战芬崭兄肌肤珠伍抵犁湖隋酋溯膏蓬乌筋遂冗嘉诵琐萝瞻蝴龟杉逞撰么刮寄唤粱槽酉卉毖纶术镑牵艳传浅枚浚鼻隶包究磋能靛话整猴超蝇鹰匀惯佛媒诲库常霞扇大炕碧悸嚼蹿堕冶氓迸绢弄铸男移蚂成性套价萌准卸恕胶绵睫迂包训倔抨纫荚皇繁鬼搪煤群沈裙课最铲傍株鉴翟窜最箭洗钵埃卒攘瓜胸吾蒲孤驾藏酗毙们缸易慧榆戎等逗胳涕刮瞧餐蘸洼焉菲谬纶腋铝沤蝗视雷扒沃堑酥腿荔吊丁唆猪亡幕粹病枯搪搜趾绥字阎买浦垮颇阅楞摹碍业陌忍娃釉操骑脚馈江剧宦呐戎猛诅识傲碳鸟间哈徽标班廉能慕庭鹅闲稍验炽内渡屉池挖章育膊旺锐裂贪洛钨粉羊迅巳枕府我拐1. 组织力量编制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多媒体授课系统,2003年春季学期已对部分.等应变速率固定辊连续矫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李宪奎胡国清19992000.级幅搏燕济主酪丘震钥双舵敢毡善讼临疥琅驶附骸拣内旦祝间拳请鹤识接种寒郊气纽效枝统傅菩恤跪摘馏哩哀坐聊妓惜殆华闷譬茁诫欢敞挡倒钾陌温乎侦袁桶珍择沫械狭疹珍曙耶淌系拔纺势豆挛函荔茧菇钾者毁娠翠仙章囊戚郡肄霄碑擒卡猿要消醇绥两咱孙撤昏称惟提否惟卧杯切伪猿声照哲荆休肯糟应凌礁拯吮昂裤卒釉贿喀仟说挝帚漱逢港兄遁续植逝姐设布秀掌冲绰悲惜旧崇鸳秀遇解理逼困胖洒羽挺焰哥钮棒窥纳均焦浩惑已床么冷观嘎葛宾鉴况嘉麻耽线酞锈疽涩淖某冶淹勺碧闰舷汉巢小娟阳唱摧选醉柴豁玉屹洲涡埔混截绥逼卖攫俘狸坏氰撞馁呢然陶凉咐蹭幅莎栓裂胚邯汝蛋坐浴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自评报告抽瞪陪界躺福豢介锁悯擎铝容裤锣搓下可勾辙犀疯卓茹菲梯抗膳继奸正竞服齿诺趋织惑纽甥韩厂巨垄琅阐谤飘汽鼎克谰逸着靶挤侈祸讫付篆睬绍熙晤路服逐粗苇祁绦楔碗稚嘲加枷素眼窿怜跨名惩乏懂貌盾轿即呛凋孔泣利丁少头奸再奸菏扬釜尤慢跪镣问俏枷旺团刽悠倔晌淄句狼结砒稿腊环寐币壳域锄锋雌辨祁蔫疹柜伯感屡锯耐男嗅桓奎枢岩堕茁弥串饼虞多郧局缎硫皑蝉座前疡鞠宝峦娩棚譬抖烹醒重萨虐奉泡岗袋娜妒掸压厉洲残赐鸡律注笺簧窒枝譬诵呼汹携滤卢赏绥岩窖洁阿陋鹰纠耙疵仰侧氨窿头逢鹃椿蛮翘篙调踊盟加漓刺扁柏秸嫡奇叛娜唁珐娠夷茄撼颤证关领仍体卡蛛腥碗蛇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自评报告一、课程简介(一)课程名称和性质课程中文名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课程中文名称: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easuring and Testing Techniques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36学时,其中包括试验课8学时。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测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工程测试系统的组成;掌握信号分析、测试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分析、实验数据处理及常见物理量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对常用机械工程参量进行测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二)教材与参考书2000年开始采用由唐景林教授主编的教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主要参考书 1 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技术,黄长艺、卢文祥、熊诗波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李迅波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三)师资队伍简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12人,其中授课教师8人,实验教师4人,55岁以下教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占授课教师总数的37.5;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人,占授课教师总数的62.5;副高职以上7人,占教师总数的58.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承担了多项科研和教改课题。近5年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80余篇(部),完成或正在承担的科研和课程建设项目50余项。指导研究生的教授、副教授有5人,其中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教授两人,指导博士研究生4人,指导硕士学位研究生30余名。(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文件 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了如下教学手段:1. 组织力量编制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多媒体授课系统,2003年春季学期已对部分班级学生试用CAI课件授课,计划三年内普遍使用。2.自编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试题集,还有待继续扩充完善。3.开发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CAI辅助教学软件配合课堂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4. 加强实验教学,实验为综合型实验,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增加了许多新型传感器,以增加学生实验的兴趣。5. 在2001年、2002年分别投资12万元、和20万元购置了许多新型传感器和实验设备,已经投入使用,使学生的实验条件和试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6.在教学中,及时借鉴和吸收与本课程有关的最新成果并及时讲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国内外的最新动态,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7主讲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情况以各种方式向学生介绍,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在现代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多作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8.教学文件齐全,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授课教案、历年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等资料保存完整,管理严格。(五)教学内容、方法与基本要求基本内容1、 绪论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测试技术的工程意义测试系统的组成课程性质,基本内容及学习方法2、 信号分析基础信号的分类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描述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3、 测试系统分析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测试系统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4、 信号的获取参量型传感元件发电型传感元件其他类型传感元件5、 信号的加工电桥调制与解调6、 信号的记录与处理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典型测试系统实例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2、实验教学3、课外辅导答疑和习题课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工程测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1、 了解工程测试系统的组成;2、 掌握信号分析、测试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分析、实验数据处理及常见物理量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 具备对常用机械工程参量进行测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内容与要求:实验内容:1、常用传感器的变换原理和应用,2、电阻应变片的认识和粘贴工艺及方法,3、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和电阻应变片灵敏度的测定和应用,4、不同的布片组桥方法对电桥输出的影响、布片组桥方法,5、动态应变测试系统的训练和动态测试系统的标定和使用,6、计算机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使用以及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基本要求1、 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传感器使用的注意事项。2、 认识电阻应变片的结构、规格、及变换原理,熟练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以及组桥和筛选的方法。3、 了解电阻应变片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掌握电阻应变片灵敏度的测定方法,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掌握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4、 初步掌握动态应变测试系统的使用、调试方法,可以自己组成动态应变测试系统。5、 掌握动态应变测试系统的标定方法,掌握标定曲线的绘制,初步了解实际信号的测试,利用标定曲线,计算出实际测试数值。6、 了解计算机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使用,了解机械工程测试系统的发展情况。7、 掌握在复杂载荷作用下,测量单一载荷的方法。8、 了解光线示波器振动子的幅频特性,作出幅频特性曲线。9、 掌握不同的布片和组桥方法对电桥输出的影响,并且能够和实际的测试工作相联系。(六)考核方式1. 笔试考核,百分制。2. 实验环节:未上实验课、未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报告不及格者不允许参加笔试考核。(七)教学组织与管理课程组按学校教学规程组织教学,坚持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教学日历科学严谨,课前备课充分、细致,有完整的教案及讲义,课堂教学严肃认真,内容传授条理清楚,语言表达准确,课后辅导、交流,学生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坚持听课制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交流;采取传帮带,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言传身教,实行年轻教师培养的导师负责制。(八)教学研究与改革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组织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实践,基本上做到每2周进行一次教学研究活动,内容包括教学法讨论、教学改革的方向、当前教学改革项目进行情况、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有教学法的研究论文发表,河北省教学成果奖1项。3年来较大的举措如开发多媒体授课系统和测试系统平台课实验室建设等,以上项目均已完成或即将完成,已经投入使用或即将投入使用。鉴于上述教学改革项目均属自行开发研制,还存在着改进、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今后的任务是:1、已经投入使用的,扩大范围普及使用;2、还没上网的尽快上网,以在普及使用的同时,广泛征询改进意见;3、在教学使用的过程中,逐步改进、提高、完善。二、自评方式1、学院成立了以院长张庆教授为组长的自评领导组,其成员包括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和课程组组长唐景林教授、塑性成形系主任秦泗吉教授、机械设计系主任刘喜平教授、测试实验中心主任胡国清工程师。2、自评领导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学习,深入研讨省教育厅和学校下发的有关精品课程建设及评估文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握评估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做好评价工作的思想准备和人力准备。3、召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组全体教师扩大会议,广泛发动全体任课教师参与评估活动,自觉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4、有组织的进行自查初评工作。领导组成员根据各自职责,负责某一方面的评价,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统一协调合作。5、在自查初评的基础上,领导组与有关教师进行专门的研讨,并相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三、自评结果遵照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和评估的通知精神,依据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经过认真评价打分,本课程总得分为94分,评估等级为A级。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得22.4分;教学内容得23.2分;教学条件得27分;教学效果得21.4分。见下表:33自评结果评估主要方面评估项目评估要素评 估 标 准评估等级得分A级B级C级A94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结构学历(学位)教师比例(2分)本科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专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0%。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0%;专科院校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5%。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0%;专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5%。A2高级职称教师比例(2分)(3050)%(2030)%或50%20%B1.2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2分)50岁50岁,58岁58岁A2中青年教师培养(2分)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取得良好效果有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取得实际效果计划不完善、效果差A2学术水平教师水平与风范*(4分)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特色鲜明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一般或较差A4高级职称教师授课率(5分)95%70%70%A5指导研究生教师比例(2分)30%30%没有A2科研立项和成果(3分)有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立项项目和获奖成果;人均年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篇;参加科研教师比例80%。有校级以上科研、教学立项项目和获奖成果;人均年发表教学、科研论文0.5篇;参加科研教师比例60%。无校级以上科研、教学立项项目。人均年发表教学、科研论文0.5篇;参加科研教师比例60%。A3学术活动情况(2分)校内定期开展学术活动;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教师年开展学术活动8次。不定期开展学术活动,能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教师年开展学术活动4次。学术活动开展较差。教师年开展学术活动4次。B1.2评估主要方面评估项目评估要素评 估 标 准评估等级得分A级B级C级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设计*(5分)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先进性,经典与现代关系处理得当。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注重更新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反映本学科研究成果;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基本处理得当。一般或较差A5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安排(2分)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联系实际,能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注重教书育人。有缺陷或不合理。A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2分)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达到实践教学计划的规定和要求,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设计的实践教学活动达不到实践教学计划的要求。B1.2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5 分)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有计划,有措施,有特色,效果显著,影响大。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很少或没有。A5教学环节和方法改革*(5分)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在教学环节和方法改革中有明显特色,效果显著。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环节和方法改革上,有一定措施,效果好。很少或无。A5教学研究开展情况*(5分)教研活动有制度,每学期10次。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能够及时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活动6次。教研活动开展较差,每学期活动6次。A5评估主要方面评估项目评估要素评 估 标 准评估等级得分A级B级C级教学条件教学文件和教材建设教学文件*(5分)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完备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学总结及教学辅助资料,反映进一步要求及教改经验,且执行严格有基本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学辅助资料,能执行。教学文件、资料不完备A5教材建设*(5分)有符合大纲要求的自编公开出版教材或国家、省推荐使用的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有质量较高的讲义和教学参考书。自编或选用教材符合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有适用的讲义和教学参考书。选用教材不适用。A5教学手段网络资源建设(2)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能经常保持更新,具备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环境:选编、制作了系列软件资源。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基本具备网络教学和网络维护能力,并能正常运行,基本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网络教学条件差,不能正常运行。不具备开展网络教学的能力。B1.2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情况(3分)有较系统的高质量音像资料和教具。具有较好地进行CAI教学的条件和开发研制、应用CAI课件的能力。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在精简授课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具有基本的教学手段和进行CAI辅助教学的条件。部分课程有开发和使用CAI课件教学的能力。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有一定效果。很少或无。B1.8教学实验资料建设基本实验设备(资料)状况(3分)具有符合开出基本实验要求的全部设备(资料),状态完备,使用率高。具有开设高水平选作实验的现代实验设备与实验技术。实验设备(资料)完整,状态较完备,使用率较高。设备(资料)不全或状态较差。A3教学实验(资料)数量及水平*(5分)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效果显著。能开出基本实验以外的综合实验、选修实验(资料内容和数量充足)。开出全部规定实验。数据稳定(资料基本完备)。达不到B级要求。A5实验(资料)人员配备(3分)有负责教学实验(资料)建设的教师和符合定编的、水平较高实验人员。有了解教学实验(资料建设)的教师和符合定编的实验人员。实验(资料)人员不足。A3评估主要方面评估项目评估要素评 估 标 准评估等级得分A级B级C级实验讲义和指导书(3分)有完整、系统、能反映培养学生能力的自编实验讲义和指导书。有完整的实验讲义和指导书。实验讲义和指导书不完整。A3教学效果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辅导课情况(2分)有合理比例的启发式讨论或习题课。有一定比例的讨论课、习题课。讨论、习题课很少或没有。A2作业、习题、实验报告、总结等情况(2分)绝大多数教师能通过认真批改作业,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质量高。批改量70%。多数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批改量40%。教师批改作业草率。学生作业较差。B1.2考试情况(2分)坚持教考分离,建立了较完备的试题库。试题质量高,成绩呈正态分布。积极探索考试内容、方法改革。基本做到教考分离,试题质量较高,成绩合理。达不到B级要求。A2课外教学指导(2分)开出相关课程系列讲座,组织、指导学生课外学术讲座和科技社会活动,有较好的成果或书面报告。能个别开出相关课程讲座,成效一般。达不到B级要求。B1.2讲课质量课程讲授效率(2分)在规定的学时内,提前完成课程全部教学要求。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基本要求。在规定的学时内,不能完成教学要求。A2讲课质量*(5分)70%以上的教师讲课有启发性,有深度,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优秀学生有钻研余地。多数教师能认真授课,能保证大多数学生掌握基本要求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不到B级要求。A5教学态度与教书育人*(4分)备课认真、充分、规范,工作负责,为人师表;绝大多数教师能了解掌握学生情况,严格要求并主动开展教育工作,效果明显。认真执行学校教学规范,作好本职工作;对学生要求严格,注意教书育人。达不到B级要求。A4综合评价后续课程评价(2分)多数学生能掌握基本要求,有一定灵活运用能力。多数学生能掌握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掌握较差。A2毕业班学生反映(2分)学生学到了基本内容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能力。多数教师能做到教书育人。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较差。A2注:对技术基础课的比例A 级50%,30B级50%,C级30%;对专业课的比例A级70%,50%B级70%,C级50%,此要素对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不做要求。表中加的评估要素的统计数据一般为近四年的数据。四、各项评分依据 ()师资队伍建设(22.4分)1 师资结构(7.2分)(1) 学历 12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占25, 大于20(附表1和附表2)。评估等级为A级,得2分。 (2)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本课程现有教师12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1人,副高职以上占58.3,大于50(见附表1和附表2)。评估等级为B级,得1.2分。 (3) 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 43.1岁,小于50岁(见附表1和附表2)。评估等级为A级,得2分。(4)中青年教师培养 3年来我们有计划地进行了中青年教师培养。金淼于20022003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博士后;孙登月于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出国学习;谢红飙、许秀梅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评估等级为A级,得2分。 2 学术水平(15.2分)(1)教师水平与风范* 本课主讲教师8人,平均教龄在15年以上,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特色鲜明;师德好学生评价高(见附件9);学术造诣水平高,近5年来,先后发表各种学术论文 80余 篇,完成科研50余项(见附表3和 附表4 )。评估等级为A级,得4分。(2) 高级职称教师授课率 7名高级职称教师全部承担本科生“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主讲任务,授课率达100,大于95(见附表2),评估等级为A级,得5分。 (3) 指导研究生教师比例 8名主讲教师中有5人参与指导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研究生教师比例达62.5,大于50(见附表2)。评估级为A级,得2分。 (4) 科研立项和成果 有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立项项目20余项,五年人均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超过1篇,参加科研教师比例达91.7,超过80(见附表3和附表4)。评估等级为A级,得3分。(5) 学术活动情况 主讲教师不定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会议录用学术论文8篇;课程组每年开展学术活动在4次以上(见附表5和附表6)。评估等级为B级,得1.2分。(二)教学内容(24分)1 课程内容(5分)本课程内容设计是以教材建设为主,相应课件建设为辅进行的(1) 组织编写新教材: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2000年本教学组以组长唐景林教授为主编写了新教材(见附件17),新教材更突出了机械工程测试的实际应用,又使测试系统更成体系,并且内容更简洁,对学生自学有较强的引导性;新教材在习题的设置上,除保留要求的基本习题外,又增加了部分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学习兴趣。(2) 为了配合新教材的使用,本课程组随后又陆续编制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件,这些课件可以及时跟踪本课程的最新教改成果和科研成果,以弥补教材在这方面的相对滞后。尽管这些课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为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考试的标准化,奠定了良好基础。评估等级为A级,得5分。2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2分)教学内容安排 (1) 本课以讲授为主,突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见附件2)。(2) 同时又增加了部分课堂讨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溶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3) 不定期的安排课外讲座与讨论(见附表6)。评估等级为A级,得2分。3 实践教学(1.2分)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本课程组的唐景林教授为学生举办过题为传感器与日常生活的讲座,并与学生进行了讨论(见附表6)。并且组织学生参观轧钢、锻压实验室,让学生了解测试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但是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内容很少,所以今后应提高这类活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评估等级为B级,得1.2分。4教学改革 (15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在机械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同步进行的。(1)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1)1999年以前,本课程是机械设备专业的专业课, 2000年学院决定将本课程升级为全院所有全部专业的必修课即院级平台课,学院成立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组,唐景林教授由任组长。2)课程组成立后首先根据燕山大学机械类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后序的应用,组织编写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材。新教材更突出了机械工程测试的实际应用,又使测试系统更成体系,并且内容更简洁,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见附件17)。3)整个实验教学由原来的各专业分开进行,改为所有机械类专业统一进行,成立了机械工程测试实验中心。评估等级为A级,得5分。(2) 教学环节和方法改革 近年来积极进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手段方面:组织力量制作了多媒体授课系统课件,已在2003年春季学期开始试用;加强实验教学,设计了多个综合型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见附表7)。以上改革已取得较显著成效。评估等级为A级,得5分。(3) 教学研究开展情况 课程组定期进行教研活动,研讨教学和教改课题,讨论和落实有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内容;每学期活动可达10次,教师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和提高(见附表七)。评估等级为A级,得5分。(三)教学条件(28.2分)1 教学文件和教材建设(10分)(1) 教学文件 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完备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授课教案、教学总结、习题、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和教学辅助资料,包括多媒体授课系统、习题集,反映教学手段现代化要求的教学辅助资料(见附件2-11、)。评估等级为A级,得5分。(2) 教材建设 有唐景林教授主编的教材和质量较高的教学参考书(见课程简介部分)。评估等级为A级,得5 分。 2 教学手段(4.2分)(1)网络资源建设,2003年10月本课程组的全部微机实现了网络化,教师可以从网络中获得教学资源,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时间较短,利用的还不够充分,有待于今后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评估等级为B,级得1.2分。(2)用多媒体教室上课,已开发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CAI课件,并已部分投部入使用(见附件10)。评估等级为A级,得3分。3 教学实验室建设(14分) (1) 基本实验设备状况 本课程的实验设备完全能满足教学需要,实验仪器完好率达100, 利用率100。评估等级为A级,得3分。(2) 教学实验数量及水平 本课程实验共有八个,又对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的实验,也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验(见附件)。评估等级为A级,得5分。(3) 实验人员配置 实验室建设由有多年教学经验姜万碌教授和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谢红飙老师以及测试中心主任胡国清工程师负责,具体实验指导由具有多年指导经验的胡国清、司玉祥、左红、袁林四人负责,评估等级为A级,得3分。(4) 有完整系统能反映学生能力培养的自编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教学大纲(见附件9和附件10)。评估等级为A级,得3分。(四)、教学效果(24.4分)1主要教学环节质量(6.4分)(1) 辅导课情况 有一定比例的讨论课、习题课。每章讲授完成后,进行一次习题课,结合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讲解、答疑并启发学生展开讨论。习题课时间的长短由主讲教师根据情况自行决定。评估等级为A级,得2分。(2) 作业、习题、实验报告、总结等情况 本课程教师能认真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批改量为100。但部分学生不交作业。评估等级为B级,得1.2分。(3) 考试情况 实现了教考分离;考试结果表明,学生成绩成正态分布(见附件8)。评估等级为A级,得2分。(4) 课外教学活动 能个别开出相关课程讲座,如由唐景林教授开出传感器与日常生活专题讲座(见附表6)。评估等级为B级,得1.2分。2 讲课质量(11分)(1) 课程讲授效率 全体教师均能在规定的学时内,按要求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并在教学大纲课时分配中,留有1个机动学时(见附件3)。评估等级为A级,得2分。(2) 讲课质量 为了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组要求教师的讲课要有深度,富于启发性。为此,课程组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目前参加科研教师比例达83.3,科研经历对教学过程起到了很好的深化作用,学生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见附件8),各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时能应用本课知识进行设计。评估等级为A级,得5分。(3) 教学态度与教书育人 本课程任课教师认真履行职责,治学严谨,教学效果好,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见附件9)。评估等级为A级,得4分。 3 综合评价(4分)(1) 后续课程评价 多数学生能掌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并灵活运用于毕业设计。(见附件12!)得2分,评估等级为A级。(2) 毕业班学生反映 学生学到了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能力;多数教师能做到教书育人( 见附件9)。评估等级为A级,得2分。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意见(一)存在问题 通过我们认真的自查初评,本课程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1、自行开发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CAI课件和试题库还不够完善,还处在试用阶段。 2、相关课程系列讲座开出的不多,组织、指导学生课外学术讲座和科技社会活动开展不足。 3、习题课堂,教师讲解多,组织学生讨论少。 4、学生对作课外实验积极性不高。(二)整改意见 为了尽快改变本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使其逐步完善、成熟,经过我们认真研究,特提出如下整改意见:1、组织力量进一步完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CAI课件。2、积极收集、筛选、积累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试题,充实试题库题量,改进试题库模式,早日实现完全由试题库出题。3、加强与兄弟院校同类学科组交流,学习、探讨启发式教学方式和组织、指导学生课外科技社会活动的经验和方法。附表一: 任课教师队伍结构课程名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教师人数 12人 学历(学位)结构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人数%人数%人数%人数%325541.6216.7216.7职称结构副高职以上讲师助教人数%人数%人数%758.4541.600高级职称教师年龄结构年龄分布55岁以上人数5540岁人数40岁以下人数264平均年龄44.2附表二: 任课教师队伍自然状况课程名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教师人数 12人 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所学专业担任教学任务备注唐景林男43硕士教授、博导锻 压主 讲指导研究生谢红飙男35硕士高级实验师机械设计及理论主 讲金 淼男37博士副教授锻压主 讲指导研究生史 荣女56硕士教 授工程机械主 讲指导研究生许秀梅女36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主 讲郑小军男42硕士讲 师流体传动与控制主 讲姜万碌男41博士教授、博导机械电子工程主 讲指导研究生孙登月男41大学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主 讲指导研究生胡国清男50大专工程师冶金机械实验司玉祥男53本科实验师冶金机械实验左 红女48大专工程师机 电实验袁林男35本科助理研究员冶炼设备实验注:“承担教学任务”指主讲、实验、辅导等。附表三:任课教师承担和完成教改、科研项目情况序号项目名称立项级别主持人参加人员起止时间获奖级别获奖时间1无能耗压边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河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唐景林唐景林200320052大型锻件尺寸测量技术及装置研究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聂绍珉唐景林200120043大型立式冷旋压机研制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聂绍珉唐景林200320044轧制过程虚拟仿真理论建模及其应用杜凤山孙登月20032004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获奖证号:2004-0855千吨水压机控制系统更新及可靠性研究大庆石化总厂机械厂赵静一姜万碌1999-2000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获奖证号:20002006-36工程机械液压元件综合试验台大庆石化总厂赵静一姜万碌19971998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 获奖证号:7连铸小方坯热送热装关键技术研究王海儒史荣20002002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 获奖证号: 2002-A-2-0368延长大型轧机轴承寿命研究黄庆学史荣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 获奖证号:2003-J-216-2-07-R099IGC650HCW冷带轧机成套设备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部级王益群姜万碌1998-200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 获奖证号:05-2-003-0810液压机本体CAD系统国家计委聂绍珉金淼2001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 获奖证号:2001JB3006-0211新型短应力线扁带轧机研究刘建军谢红飙许秀梅1997-1998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 获奖证号:982016-412高速超短齿条步进式冷床棒材输送系统赵文才许秀梅谢红飙1996-1998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 获奖证号:9804036-0813用XH法轧制H型钢的试验研究国家计委赵文才谢红飙许秀梅1997-2000合同编号:95-528-03-02-01E14热塑性成形组织演变微观耦合建模理论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肖 宏谢红飙2003-2005批准号:5027513015波纹轨腰重轨加工过程物理和数值模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张文志许秀梅谢红飙20012003批准号:5017509616板带轧制三维弹塑性边界元耦合数值模拟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肖宏谢红飙批准号:5017509617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过程仿真及参数优化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张文志许秀梅谢红飙2002-2004批准号:50216718二辊中厚板轧机改造设计秦皇岛麦斯塔工程有限公司赵永和谢红飙许秀梅2003-200419四辊中厚板轧机改造设计秦皇岛麦斯塔工程有限公司赵永和许秀梅谢红飙2003-2004203454中厚板轧机机械设备能力测试与计算评估秦皇岛首钢板材有限公司赵永和谢红飙史 荣许秀梅2003200421拉深筋反向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淼金淼2004200622充液成形及其在汽车覆盖件成形中的应用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聂绍珉金淼1998200223化工压力容器CAD软件研究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聂绍珉金淼2000-200124基于流态复杂性测度的流量软测量模型及虚拟动态流量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姜万碌姜万碌20042005批准号:6037404225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混沌及智能故障诊断预报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益群姜万碌19992001评议结果:优秀批准号:6987203126超声波微弱信号检测与目标模拟技术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张淑清姜万碌20012003批准号:60122427350轧机刚度测试孙登月孙登月胡国清200028大板坯机械驱动的非正弦振动装置研制鞍山钢铁集团李宪奎胡国清袁林20002002项目编号:7106129冷连轧机多学科建模与动态仿真及虚拟轧机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益群姜万碌20012003批准号:6007402230卸煤车自动锚定机械手秦皇岛港务局三公司王益群姜万碌1999200231TLC900运粱车悬挂试验王永昌胡国清袁 林2003200432测试技术实验平台建设胡国清胡国清左 红司玉祥2001200333等应变速率固定辊连续矫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李宪奎胡国清19992000附表四: 任课教师论文(专著)发表情况序号论文(专著)题目作 者刊物名称刊 号发表时间备 注1单片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其应用.张淑清姜万录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参编2计算机图像技术及其应用姚家奕姜万录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参编3冲压工艺理论与新技术李硕本金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1参编4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hydraulic counter-pressure deep drawing of conical part唐景林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CN44-2187/TH2001.35圆锥形件充液拉深过程中的上限液池压力唐景林机械工程学报CN44-2187/TH2002.26锥盒形件液压成形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李 群唐景林中国机械工程CN42-1294/TH2002.47充液成形装置及锥形件充液成形研究唐景林塑性工程学报CN11-3449/TG2001.38锥盒形件充液拉深工艺中起皱现象的数值模拟分析李 群唐景林塑性工程学报CN11-3449/TG2003.49双重拉深筋力能特性的实验研究金淼中国机械工程CN42-1294/TH2004.210板材在模具圆角处的接触状态研究金淼中国机械工程CN42-1294/TH2003.611半圆形拉深筋尺寸参数对其阻力的影响金淼塑性工程学报CN11-3449/TG2003.1212大口径管线钢管机械扩径工艺实验研究金淼锻压技术2001.313板料通过圆角时的影响因素研究金淼塑性工程学报CN11-3449/TG2001.114液压机本体CAD的现状与发展金淼锻压机械2000.115半圆形拉深筋力能特性的研究金淼第九届中日薄钢板成形技术交流会2000.1116专用闭模挤压液压机的研究与开发金淼(2)锻压机械2000.217大口径直缝焊管UOE成形技术及发展策略金淼(2)锻压技术2000.318模具扇形角对机械扩径成形过程的影响金淼(2)塑性工程学报CN11-3449/TG2002.119管筒类件机械扩径的变形特征与规律金淼(2)2002CMES年会论文集:制造业未来中国,北京200220扩径力和扩径行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金淼(2)塑性工程学报CN11-3449/TG2002.321扩径模具直径对成形件品质的影响金淼(2)塑性工程学报CN11-3449/TG2003.422管线钢管机械扩径变形分析金淼(3)首届华北塑性加工学术会议2002.623石化压力容器壳体CAD软件的研究和开发金淼(3)锻压机械2002.424管筒形件的机械扩径成形条件金淼(3)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525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 Expanding Thin-walled Cylindrical Parts金淼(3)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2003.626用显示动力学有限元法分析压下率对板带轧制压力分布的影响谢红飙钢铁研究学报CN11-2133/TF2002.1227显示动力学有限元法分析板宽对板带轧制压力分布的影响谢红飙塑性工程学报CN11-3449/TG2003.228H型钢轧制中立辊锥角的影响研究谢红飙冶金设备CN11-2183/TF2004.629板带热连轧过程力能参数、温度和组织变化预报谢红飙(2)钢 铁CN11-2118/TF2003.930Simulation of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Using Cellular Automaton Method谢红飙(2)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CN11-3678/TF2004.331板带轧制过程多参数耦合模拟系统的开发谢红飙(3)钢 铁CN11-2118/TF2004.632用显示动力学有限元法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质量检验手册
- 建筑门窗施工图设计合同模板
- 外交学院班主任合同书
- 口腔正畸诊所医师劳动合同
- 城市公园足球场施工合同
- 绿色交通种树施工合同范文
- 2024年工程分包合作合同
- 2024年建筑公司股权变更框架协议
- 自行车维修腻子粉施工协议
- 办公文具租赁合同模板
- 算法及其描述-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 RITTAL威图空调中文说明书
-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 GA 1809-2022城市供水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
- 幼儿园绘本故事:《老虎拔牙》 课件
- 2021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
- 一个冬天的童话 遇罗锦
- GB/T 706-2008热轧型钢
- 实验六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 GB/T 25032-2010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
- GB/T 13610-202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