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郯城县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郯城县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郯城县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郯城县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郯城县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一一年十月3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1.3 项目研究的范围及内容21.4 项目概述及研究结论2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必要性52.1 郯城县概况52.2 项目提出的背景9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第三章 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143.1 项目选址143.2 主要建设条件14第四章 建设内容和规模18第五章 土建工程方案195.1 总体设计195.2 建筑设计方案195.3 结构设计方案215.4 配套工程方案23第六章 节能316.1 用能指标和节能规范316.2 能耗指标分析316.3 主要节能措施分析32第七章 环境保护357.1 设计依据和环境保护标准357.2 环境现状367.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与结论37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08.1 组织机构408.2 人力资源配置41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429.1 项目实施原则429.2 项目实施进度43第十章 项目招标方案4510.1 招标项目方案4510.2 项目招标内容4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911.1 投资估算4911.2 资金筹措49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分析51 项目所在地项目地理位置图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郯城县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郯城县司法局三、项目建设地点:郯城县东城新区,新三路与新六路交汇处东南角四、可研报告编制单位:临沂市工程咨询院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一、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29-2010)四、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建设的意见(司法200511号)五、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编报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鲁发改投资2011374号)六、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发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编报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的通知(临发改投资201191号)七、国家计委投资司、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实用手册八、山东省建设厅2006年版山东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山东省市政工程价目表、山东省市政工程费用表九、郯城县城市总体规划十、郯城县司法局提供的有关资料1.3 项目研究的范围及内容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二、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三、建设内容及规模四、土建工程方案五、节能六、环境保护七、项目实施进度八、项目招标方案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十、社会效益评价1.4 项目概述及研究结论为深入贯彻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适应郯城县司法业务发展需要,消除郯城县司法局业务用房安全隐患,郯城县司法局依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29-2010)的要求,拟新建1栋5层业务用房。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根据郯城县城市规划总体要求,本项目选址位于郯城县东城新区,新三路与新六路交汇处东南角,用地面积约为2437.5平方米(75.7m32.2m)。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根据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29-2010)中规定,项目属二级司法业务用房,人均建筑面积控制指标为35平方米/人,按郯城县司法局行政编制人员92名计算,拟新建5层司法业务用房楼1栋,建筑面积为3220平方米。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437.5平方米,项目建筑面积为322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644平方米,容积率1.32,建筑密度为26.4%。三、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即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9月。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800万元,资金来源:申请中央资金240万元,自筹资金560万元。五、研究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的要求,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的建设属于国家大力扶持范畴,社会效益显著。本项目建设规模符合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29-2010)的相关建设要求;项目的建设适应郯城县司法局的行政司法业务工作需要,有利于促进郯城县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本项目选址符合郯城县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场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水、电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建设场址地质稳定,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建设条件。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实施进度安排、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都是可行的。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用地面积平方米2437.52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644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32204建筑层数层55容积率1.326建筑密度26.47建设期年18总投资万元800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 郯城县概况郯城县位于鲁苏两省交界处,素称“山东南大门”,南部为江苏省邳州、新沂、东海三县(市)所环绕,北部与临沂市河东、罗庄、临沭、苍山四县区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511831,北纬34223456。境南北长约65公里,东西宽32公里,全县总面积1312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674个行政村,总人口超过100万。 一、地形、气候郯城县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南部,临郯苍平原腹心地带,系沂蒙山区冲积平原。地形由东北向西南缓缓低下。东部马陵山绵延南北,中西部平原沂沭河纵贯南北。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约38米,自然比降为0.03。全县总面积中,中部平原占45.8,西南部洼地占38.9,东北部山丘占14.1,水面占1.2。县境地处沂沭河大断裂带中段,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新生代以来,纵向上发育一系列新活动的横向断裂,将沂沭河断裂带中段切割成若干小块体,并控制着白垩纪至晚第四纪沉积,县境内为本段内形成的三个晚第四纪中心之一,横向上保持着地堑地垒相间的复杂格局.境内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马陵山纵贯东境48公里,呈北东15走向,大小山头164座,最高海拔184米。境西北部的蝎子山、黄山、兰山、虎山等,皆为孤山。郯城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63天,温暖干燥;夏季86天,热湿多雨;秋季58天,天高气爽;冬季155天,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13.2,最低-0.2。年平均降水量835.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354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2天。二、自然资源郯城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为经济繁荣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1、土地资源:全县耕地总面积为125.2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6;未利用土地面积5.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7,主要是山丘荒草地、平洼荒草地、裸岩、石砾地、田坎等。全县共有林地面积284万亩,其中用材林2.5万亩,防护林3万亩,经济林20.4万亩。全县共有银杏750余万株,其中结果树25万株,百年生以上大树2.8万株。全县已林网化面积93万亩,林网化程度97,林木覆盖率19.9。2、矿产资源:郯城县内已知的矿藏资源有煤、铁、金刚石、重晶石、石灰石、矿泉水、建筑黄沙、建筑石材共八种。金刚石储藏地块面积4.47平方公里,现有储量10万克拉,“金鸡钻石”、“陈埠二号”分别重281.25和124.27克拉,均出自郯城县。煤地质储量1亿多吨,工业储量5063万吨。铁现有储量164.88万吨。石灰石总储量3亿吨。河砂总储量3.2亿吨。矿泉水含有锶、锂、锌、铀、硒等微量元素,属低矿化度重碳酸钙型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储量丰富。3、水力资源:郯城县境河流属淮河流域,沂沭河流域,沂沭河水系。过境河道有沂河、沭河、武河、白马河等,全长131公里,流域面积281.81平方公里。其中沂河水系546.54平方公里,沭河水系612.28平方公里,中运河水系147.76平方公里。境内其它大小河流45条,全长621公里,流域面积1150平方公里,流向以自北向南为主。全县平均水资源总量5.4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9亿立方米,地下水3.02亿立方米,重复利用1.62亿立方米。4、旅游资源:郯城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马陵古道神秘壮观。庞涓沟、恨谷崖、箭眼石、老虎崖、由吾仙境、孔子登临处、一线南北;孝妇冢、于公墓、郯国故城、郯子庙、倾盖亭等古迹星罗棋布。位于新村乡银杏古梅园内的“老神树”,是华夏银杏第一雄树,虽历经2000余年,仍树叶繁茂,嫁果累累。三、经济状况郯城县交通便利,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县区南部临近陇海铁路,为江苏省邳州、新沂、东海三县市所包围,北部与临沂市河东、罗庄和郯城、苍山四区县接壤。205、310国道和微(山)东(海)公路纵横交错穿越境内,京沪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南临陇海铁路,北靠兖石铁路,离欧亚大陆桥头堡连云港、日照港仅百余公里。郯城县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瘦肉猪生产基地县。银杏、板栗、琅琊草三宝蜚声中外,葱蒜姜椒四大辣闻名遐迩。工业已形成了包括化工、造纸、机械、煤炭、建材、纺织、食品、印刷等行业的生产体系。2010年郯城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完成了主要预期目标,实现了生产总值增长1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3.5和7以内。二、郯城县东城新区概况郯城东城新区,指的是郯城县县城区南、北外环东延线之间,西起文明路、东至沭河的一片区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中共郯城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纪民在2011年7月23日县委全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开发建设东城新区,是解决现有城市规模小、发展空间受限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事关全县科学发展、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东城新区的规划建设,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要始终把生态宜居理念贯穿于规划建设的全过程,着力打造城林相伴、山水相依、宜居乐居的鲁南生态新城。要加快推进功能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出形象、出规模、出标志性建筑,确保干一件工程出一个亮点、成一个精品。建设东城新区,集中展示了郯城县县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热潮的大思路、大气魄、大动作。从长远看,能够实现城市继续沿郯东路和沭河向北发展,可以进一步拉开空间格局,充分利用沭河水体景观和森林环境,建设生态型、旅游型、特色型城市;从近期看,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提升东部城区区位价值,增加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2.2 项目提出的背景一、项目提出的背景1、郯城县司法局担负着指导管理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司法考试、人民调解、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等关系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职能,每天需接待和办理大量的司法行政事务。如此多的业务量,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接待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告知业务办理程序,受理、分流业务。2、普法依法治理是司法行政机关一项重要职能,郯城县司法局承担着具体而繁重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每年需要组织协调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开展“法制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活动,利用新闻媒体开辟普法专栏,开设普法网站等都需要相应的业务用房。3、郯城县司法局负责调处重大影响、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参与群体性案件处置和涉法涉诉案件处理,并设有“三位一体”(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调解中心,每年调处大量的矛盾纠纷。调处的矛盾纠纷具有群体性特点,矛盾双方人数往往较多,参与调处纠纷的调解员也很多。4、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参与刑罚执行的一项重要职能,重点对在社区内服刑的假释、监(所)外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等罪犯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改造,负有惩罚、教育、塑造、感化、矫治、控制等六项职能。帮教工作主要是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思想帮教、职业培训,引导和扶持他们就业和解决生活出路等问题,并落实重新违法犯罪等预防措施。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是县司法局维护社会稳定的两项重要业务职责。因此,在业务用房需求方面,应根据业务职责,综合考虑矫治、帮教对象和参与帮教的志愿者人数。5、律师、公证是市司法局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主要队伍。律师公证从业人员履行政府职责,相互补台,主动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减、免费法律服务,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社区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法律援助是国家保障社会的贫、弱、残等弱势群体平等地实现其合法权益的一项法律制度,其主旨在于使经济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无偿获得法律帮助,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维护他们的利益。7、教育培训工作是开展普法教育的需要,是业务培训的需要,是矫治对象教育的需要,定期对矫治对象开展集中法制教育、就业技能培训。8、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个人信息、法律服务及法律援助等案件资料都是国家规定需要立卷归档的资料,应放置在专门场所进行分类存放、保管、查阅。9、“148”法律服务专线是司法行政部门开设和运用电话网络,将法律援助、法制宣传、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等职能结合在一起,向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的一种形式。“148”以其便民、利民、助民的实用性,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因此,应设置专门的业务用房,保障“148”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10、网络信息用房主要是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来提升业务工作效率,为业务开展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保障。二、项目提出的背景与过程郯城县司法局为国家机关,设办公室、政工科、法制宣传科、法律服务管理科、基层工作科和社区矫正办公室等职能科室,行政编制人员92名。郯城县司法局现用业务用房房产所有权系郯城县城市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业务用房建于1981年,第1、2幢为四层,第3幢为两层,三幢均为砖混结构,三幢均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429.2平方米。目前,此房现状是外墙皮风化,墙内灰料粉化,多处开裂漏雨,整体下沉。2011年4月25日,经县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为D级危房。目前郯城县司法局业务用房位于郯城县城区人民路212号,该地区为商业区,较为繁华,房前车水马龙,紧挨商业步行街,人声鼎沸,办公环境较差。随着郯城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级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增多,现在的业务用房已严重阻碍了司法行政业务的发展和司法行政职能的发挥,成为郯城县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深入贯彻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为适应司法业务发展需要,郯城县司法局根据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于2010年下发的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文件规定,拟对业务用房进行选址重建。依据郯城县编委(郯政办发2010107号)文件,县司法局行政编制92人,按照每人35平方米和每平方米造价2500元的要求,业务用房建设面积为3220平方米。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及相关规划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在2007年底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法委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的17个部门和有关地方,在进行深入调研论证,集中方方面面的意见和智慧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在加强政法经费保障方面,提出建立分类保障政策和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制定完善各类业务装备配备标准,规范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保障,提高政法部门经费保障水平,保证政法部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经费需要,促进司法公正。另外,国家“十二五”规划里提出: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本项目的建设,可有效解决目前郯城县司法局业务用紧张局面,有利于其业务工作开展,从而促进郯城县司法事业的发展,因此本项目属于国家大力扶持项目。二、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解决郯城县司法业务用房紧张问题,完善司法局基础设施郯城县司法局业务用房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为D级危房,远远达不到正常司法业务开展的需求,并且办公场所紧张,行政司法区和办公区相混杂,严重影响了司法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本项目的建设,可解决现有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从而对于全面发挥司法局的行政司法职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三、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地区和谐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来部署。司法局对社会开展法律援助和服务、普法教育、矫正和帮扶人员,对法律体系内的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政府机关内的司法行政工作,是提高地方法治水平建设重要工作,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与否,不容忽视。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地区法治建设、和谐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保证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项目建成后,可有效地改善郯城县司法局的行政业务开展条件和基础设施环境条件,从而更好地发挥司法局在地方行政司法的职能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地方法治水平,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综上所述,本项目社会效益良好,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3.1 项目选址根据郯城县城市规划总体要求,本项目选址位于郯城县东城新区,新三路与新六路交汇处东南角,用地面积约为2437.5平方米。该地块地质条件好,场地较为开阔,周围没有大型污染企业,交通便利,土地使用符合郯城县东城新区发展规划,项目选址区位图如图3-1。3.2 主要建设条件一、自然气候条件1、地理位置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境南北长约65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312.6平方公里。本项目位于郯城县东城新区,郯城东城新区位于郯城县县城区南、北外环东延线之间,西起文明路、东至沭河,面积约7平方公里。2、气象条件郯城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气候,总的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气候温和,降雨量适中。春季63天,温暖干燥;夏季86天,热湿多雨;秋季58天,天高气爽;冬季155天,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13.2,最低-0.2。年平均降水量835.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354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2天。3、水文郯城县县境河流属淮河流域,沂沭河流域,沂沭河水系。过境河道有沂河、沭河、武河、白马河等,全长131公里,境内其它大小河流45条,全长621公里,流域面积1150平方公里,流向以自北向南为主。沂河发源于沂源县三府山,经临沂市南流到江苏省邳州市,最终入骆马湖,是山东省最大的山洪河道。4、地形地貌郯城县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南部,临郯苍平原腹心地带,系沂蒙山区冲积平原。地形由东北向西南缓缓低下。东部马陵山绵延南北,中西部平原沂沭河纵贯南北。境域地处淮北平原北部,临郯苍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平均海拔38米,自然比降为0.03。境内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马陵山纵贯东境48km,呈北东15走向,大小山头164座,最高海拔184米。境西北部的蝎子山、黄山、兰山、虎山等,皆为孤山。全县县境地处沂沭河大断裂带中段,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新生代以来,纵向上发育一系列新活动的横向断裂,将沂沭河断裂带中段切割成若干小块体,并控制着白垩纪至晚第四纪沉积,县境内为本段内形成的三个晚第四纪中心之一,横向上保持着地堑地垒相间的复杂格局。二、工程地质项目选址区域地质稳定,土层较厚,土层下无溶洞、地下河,属抗震有利地段,地层结构简单、分布连续、承载力较高,地层稳定性良好,适宜进行本项目的建设。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山东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项目区地震烈度为七度,项目建设的设计和施工均应考虑抗震设防,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抗震设计标准。三、配套条件1、给水、排水本项目采用枝状给水管网,由郯城县自来水公司给水管网引入。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污水集中排入市政污水管。雨水经地面自然排水排入雨管,雨水汇合后,排入市政管网。2、电力、电讯:项目用电由郯城县供电公司供电,完全可以满足用电需求。3、通讯:郯城县程控电话、光纤通讯、数字微波、移动通讯遍及全县,因特网业务、国际快递等各种邮政业务均可办理,各类通讯设备完备。4、交通条件郯城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本项目位于郯城东城新区,开发建设东城新区,是解决郯城县现有城市规模小、发展空间受限问题的重大举措。随着郯城县东城新区的开发建设,交通配套将日益完备。四、施工条件临沂是鲁南著名的建材基地,各类批发市场齐全,品种繁多,特别建筑材料市场是苏北鲁南的重要集散地,建设所用的钢材、水泥、石子、砂、铝材、墙地砖等均可由区内生产厂家或专业批发市场供应,可完全满足建设需要。60郯城县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第四章 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为郯城县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根据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29-2010)中规定,本项目属二级司法业务用房。依据郯城县编委(郯政办发2010107号)文件,郯城县司法局行政编制人员92名,按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要求,本项目司法局业务用房人均建筑面积控制指标为35平方米/人。因此郯城县司法局拟建业务用房建设面积确定为3220,为5层框架结构业务用房。第五章 土建工程方案5.1 总体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352-2005)2、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29-2010)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6、规划设计单位推荐方案7、项目承办单位意见二、建筑功能本项目为郯城县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项目主体设计为5层建筑,设计的目标是要妥善处理好拟建设建筑与周边现有建筑的协调性,同时体现建筑的特色,在注重美观的同时,突出了实用性。拟建设项目作为司法局业务用房在建筑外形、空间布局及色彩上均要求体现出庄重、开放和庄严的特点。主楼立面处理上刻意强化了垂直线条,体现庄严、挺拔。同时,建筑材料的运用应力戒奢华,简洁庄重、经济适用,体现人民司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5.2 建筑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352-2005)二、基本原则1、遵守当地城市(乡)建设规划部门制定的城乡建设规划及其实施条例。2、讲求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3、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提倡社会化综合开发和综合性建筑。4、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要适当考虑将来提高和改造的可能。5、节约建筑能耗,保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6、标准化和多样化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结合。7、建筑环境应综合考虑防火、抗震、防空和防洪等安全措施。三、整体方案设计1、合理安排楼梯、公共走道和各种管道井,提高每平方米建筑空间的“功效”,达到交通流线明晰、简捷通达、安全可靠。2、尽量争取自然采光和通风,节省照明及设备能耗,节约投资和减少设备成本。3、楼梯要通行顺畅、行走舒适、坚固、耐久、安全。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及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梯段是楼梯主要使用部分,由若干踏步组成,一个梯段地踏步数量最多不超过18级,最少不小于3级。休息平台是为了缓解疲劳设置地,多数平台也起转向作用。在梯段及平台边缘上设置保护构件,即栏杆和扶手是为了保障行走安全。4、设备管井按设备工种管线配置要求决定,可集中或分散布置。电器及水管井宽度按管线数量及配置方式决定,待管道安装后每隔两层用与楼板耐火等级相同的材料封隔;强、弱电室每单层设置。四、室内装修内墙:乳胶漆。顶棚:乳胶漆。地面:水泥砂浆拉毛。窗:户外窗用环保塑钢窗。门:分户门为高级防盗、防火门,阳台门为环保塑钢门。卫生间:内墙高级瓷砖到顶,顶棚铝合金扣板吊顶,地面铺设高级防滑砖。5.3 结构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和原则1、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JGJ79-2002 J220-200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设计原则(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求。对于各种技术要求,在构造选择时综合有关技术知识,进行精心计算、合理设计,选择出经济合理的构造方案,来保证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2)有利于结构安全。建筑物的结构通常要经过精心计算,来确定各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内部构造。除此以外,在进行建筑构造的选择时,还要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建筑物各构件受力合理、连接妥当、变形缝设置和处理合理可靠等,以加强结构的安全和稳定。(3)方便施工、适应建筑工业化。一方面要考虑到施工的技术条件、场地条件、季节条件等;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采用定型构件,选择新型材料和标准设计。(4)经济节约。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用途和性质来进行构造设计和选择,力求用最经济、最节约的手段来实现建筑物所达到的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不能盲目追求建筑的完美无缺。要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二、结构选型1、上部结构本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拟采用新型轻质环保块砖,外墙保温采用符合结构,内侧贴保温层,可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卫生间隔墙采用GRC圆孔隔墙板,由GRC层(双面)与水泥膨胀珍珠岩夹芯层组成,板口为企口连接。楼梯采用现浇结构,洞口处以圈梁代过梁。2、基础基础建议采用独立基础与筏板相结合。主楼下基础以中风化石灰岩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fk符合业务用房建设要求。基础梁、筏板的上部钢筋应在支座附近搭接,下部钢筋应在跨中附近搭接。5.4 配套工程方案一、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国家与行业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3、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二)电力、电源1、主要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2、本项目所用电力由本地变电站提供,放射式供电。3、项目供电电源线路均采用电缆埋地敷设。(三)配电1、配电干线采用电线穿钢管敷设。2、配电箱内设总开关,入室导线采用铜质导线穿钢管敷设。 3、楼内配电照明与插座采用双回路设计,卫生间电源插座设置独立回路,除照明外,插座回路均设置漏电保护,并采用安全型插座。4、公共照明专用配电回路供电,楼梯灯采用声光控制。5、照明房间:300Lx,选用色温较低显色性较好的荧光灯。门厅:150Lx,采用节能灯。卫生间、走道、楼梯:30Lx。门厅大厅采用花灯,卫生间采用防水型灯。(四)电话及网络1、根据本工程的使用功能,楼内宜设置电话总机房,其中继线和数量应由当地电信部门统一考虑。2、微机联网系统均采用综合布线方式,各层沿金属线槽敷设,然后穿钢管至各用户信息插座。3、电话采用三类线,微机采用超五类线,主干线采用五类大对数电缆。(五)防雷与接地系统1、防雷系统本工程根据规范要求按二级防雷设防,大楼屋面女儿墙上设置避雷带作为接闪装置,在屋面装设不大于10m*10m的避雷网格,采用混凝土柱筋作为引下线,基础梁钢筋和室外环形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从首层起每层圈梁钢筋可靠焊接形成均压环,30m以上高度的外窗等金属物与均压环可靠焊接,并考虑防侧击雷措施,使整个大楼金属钢筋连为一体,形成笼式避雷网。2、接地系统各电源进线零线在总配电柜处做重复接地,由室外引入大楼的给排水,暖通专业的金属管道,在进户出应做等电位联结,形成一点接地。整个低压系统为TNS,不带电之金属外壳均应与PE线相连接,PE线不可与电源工作零线混用。整个大楼的各类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故实测接地电阻件应小于1欧,否则应做人工补偿达到要求为止。二、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给水聚丙烯(PP-R)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14-BS11-2001)建筑给水与排水设备安装图集(LO3S001-004)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法规及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二)给水部分1、本项目直接由现有市政给水管线引入进水管,沿楼周围设共用的室外生活、消防给水环网与市政管线相连。2、管材,室内冷热水管立管采用铝塑(PP-R)复合管,室内支管采用铝塑(PP-R)复合管,采用热熔连接,压力等级;室外给水管管径大于DN100者采用给水铸铁管,承插连接,管径小于或等于DN100者采用衬塑钢管,丝口连接。(1)防腐:室内衬塑钢管均刷银粉两遍,埋地金属管刷石油沥青两遍。(2)保温:设于楼梯间,管道井及吊顶内的所有单冷道均采用离心玻璃棉保温。(三)排水部分楼内排水采用合流制,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经污水泵提升以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室内排水管排水支、排水立管采用PVC-U新型复合螺旋消音管及相应管件,室外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抹带接口,集水坑有压排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连接。防腐:明设铸铁管外刷防锈油漆二道,银粉二道,埋地铸铁管除锈后刷热沥青二道。三、消防设计(一)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消火栓系统设计按照防火规范要求,项目区内敷设环形消防给水管网,管径不小于DN100。室外设置消防水池等,建立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并在建筑内外设置安全指示标志。室外消火栓供消防车从环状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室外消火栓栓沿主干道路布置,室外消防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米,室外消防栓的间距不大于120米,消防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室外消火栓均采用地上式,并且具有明显的标志。室内消火栓系统由环状消防给水环状管网直接供水。室内管网环状布置;室内设自救式消火栓箱,保证二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地方。室外设置的水泵接合器与室内管网连接。(三)自动喷淋系统1、设计参数本工程根据规范要求设置自动喷淋系统,按中危一级考虑。喷水强度8L/min,保护面积160,设计水量28L/S。2、系统设计本工程除建筑面积小于5的卫生间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均采用玻璃球闭式喷头,额定温度68。吊顶房间采用吊顶型喷头,不吊顶房间采用直立型喷头。喷淋系统消防给水采用消防水池、喷淋泵、消防水箱组成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提供。消防水池、消防水箱与消火栓系统合用。在消防泵房设置喷淋泵,根据规范要求设置湿式报警阀,保证每个湿式报警阀负担的喷头数量不超过800个。湿式报警阀信号传递到消防控制中心。根据楼层及防火区设置水流指示器。在每个系统最不利点设试水阀,在每个喷淋系统最不利点设末端试水装置。自动喷淋系统上设置的阀门采用信号阀。信号阀及水流指示器信号传递到消防控制中心。(四)其他灭火装置配电室、档案室等不宜采用自喷系统保护的场所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其他场所根据规范要求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五)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本工程火灾报警系统按相应的保护对象等级进行设计,设置消防控制室,采用集中报警方案,实现控制中心监视和管理。根据规范应保护的部位分别设置智能型烟感和温感探测器,并满足安装高度,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等有关要求。全部探测器均进入二总线报警(联动)系统。消防联动系统消火栓泵、自动喷淋泵、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双速风机等设置采用多线制由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盘直接控制,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报警按扭、水流指示器、信号阀、报警阀压力开关、切除非消防电源、开启应急照明、开通消防广播等均通过联动模块进入二总线报警(联动)系统。四、暖通空调设计(一)设计依据及设计参数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4、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5、项目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二)空调设计1、空调形式根据该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特点,拟采用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空气调节。空调系统拟采用夏季电制冷+冬季城市供热的方式负责冷/热源的提供。2、空调水系统考虑到通常空调机器设备的工作压力等问题,确保整栋建筑的空调末端设备工作压力小于1MPa。3、空调新风系统大型公共空间(如大法庭),采用集中式全空气空调系统。小型单独的空间,采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各层分别设有集中的新风空调机组及新风空调系统,分别设置变风量空调器或风机盘管。(三)通风设计各层无外窗卫生间、库房、机房均设机械排风系统。(四)空调节能及自控措施1、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各类设备均采用效率高、能耗小的产品。2、对制冷/制热机组和空调箱等能耗大的产品,其配置既满足设计负荷的需求,又能在部分负荷时节能运行。3、风机盘管设置两通电磁阀,由室内设置的温控器控制开启,保证房间设定温度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4、新风机组、空调机组设置两通电动调节阀,根据送风状态,调节电动两通阀的开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5、在机房内分、集水器之间设置旁通管,其上设置压差控制阀,根据分集水器之间的压差控制旁通流量,使得分集水器压差维持恒定。当旁通流量达到一台循环水泵流量时,关闭一台冷水主机及其配套水泵等设备。当旁通流量降为零,仍不能维持其设定压差时,可以开启另一台冷水机组及其配套设备。(五)自动控制1、采用区域性建筑设备中央监控(BAS)系统。空调系统应能对冷暖源设备、通风设备、空调设备及环境检测设备等的监视、测量、控制。2、空调系统监控具有以下功能(1)冷、热源机组运行控制。(2)空调设备的工况优化控制。(3)空调房间的有关参数的监测。(4)温、湿度应能分区控制。(5)部分新排风系统变频控制。3、冷、热系统对流量、温度、压力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第六章 节能6.1 用能指标和节能规范1、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计交能19992542号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起施行);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628号文件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6108号);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20189-2005);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8、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9、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10、各专业的设计规范及提供的资料。6.2 能耗指标分析本项目能耗主要为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用电、用水消耗。一、用电本项目为郯城县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依据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表3.17 各类建筑物的用电指标,办公建筑用电指标为30-70W/;本项目取50W/,利用系数取0.7。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220平方米,年工作365天,日平均用电8小时。则项目建成后年用电量约为:322050W/8h365天0.7329084kWh32.91万kWh折合标煤为:32.91万kWh1.229t/万kWh40.45t二、用水依据山东省城市生活用水量标准(试行)要求,行政机关用水指标为:30-50L/人天,本项目取40L/人天,郯城县司法局行政编制92人,年用水量为0.04m/d92人365d=1343.2m另有部分绿化用水及未预见用水按年需300立方米计算,则项目年用水量为1643.2m,折合标煤:1643.2m0.0857kg/m0.14t三、能耗指标表7-1 主要能耗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年消耗量折标系数折算标煤(t)1电万kWh32.911.229tce/万kWh40.452水m31643.20.0857kg/m0.143合计40.596.3 主要节能措施分析一、建筑节能1、单体设计阶段节能立面设计讲究实用原则,减少外墙的凹凸面,使建筑体形系数达标,以减少热量散逸,在满足日照、采光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朝向控制窗墙比。在外墙立面选材方面,为了使建筑节能系统更合理并发挥节能投资效益,选择浅色饰面外墙,以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建筑能耗。2、外墙外保温本项目采用外墙外保温措施。相对外墙内保温而言,外墙外保温的保温效果更理想,取暖成本大幅下降,并可完全避免热桥。保温层厚度合理的情况下,不易发生保温层内部冷凝或结构内表面冷凝现象。结构墙体的热储存性被充分利用,改善了室内热稳定性,外墙外保温在夏季起到一定得隔热作用,同时室内到室外温度曲线对结构墙体有利,因而采用外墙外保温是较好的选择。3、屋顶保温屋顶保温采用倒置式屋面,从结构层往上分别是防水层、保温层、砌块保护层。保温层采用低热导性高抗压强度高抗水汽浸透性能的挤塑板。与传统屋面比较,保温层在防水层之上,可避免防水层受到阳光直接辐射,保护防水层免受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影响。4、门窗保温窗框选用导热系数低的塑钢或者铝合金断热型材,成窗做到真正断热。中空镀膜玻璃在型材断面尺寸允许情况下,空气层厚度尽可能取大。5、提高气密性平开窗关闭时气密性优于推拉窗,开启时开启面积大,有利于自然通风,故该项目采用平开窗。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弹性密闭型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等密封方式;框与扇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以及高低缝,回风槽等方式;扇与扇之间可用密封条,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可用各种弹性压条密封。二、给排水系统节能1、设计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严禁使用铸铁阀门和螺旋升降式水嘴,强制推广使用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减少供水量,同时也减少供水能耗,以节约用水。2、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经常检查设施情况,及时检修有问题的设备。三、用电节能1、所有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节能型设备,不在国家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之列。电器设备选用新型高效节能型,设计选型中尽可能配置节能性能好的产品,并采取电容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损耗。2、总用电负荷根据资料计算,控制变压器负载率在70%80%之间,变压器采用低损耗干式变压器。确保其处于经济运行状态。3、公用照明采用智能系统,进行节能化管理。照明光源均选用高效、低耗的节能型日光灯。四、管理节能本工程依据国家及山东节能设计规范,所有设备(包括变电配电设备、消防设备等)全部选用符合有关规定的节能型设备,国家已公布淘汰的产品和非节能型设备严禁使用,电器设备选用高效节能型,并采取电容补偿、提高功效因数、减少电能损耗。除上述措施外,项目管理机构将加强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定期对各种设备、管道、器具等进行检修,保持正常运行,减少非正常损耗,最大限度节省费用。第七章 环境保护7.1 设计依据和环境保护标准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3、鲁政发199721号文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二、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本项目执行以下环保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标准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标准值:昼间55dB(A)、夜间45dB(A)2、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标准;废水排放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