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六单元测试题(九月考模拟)(含答案2013-08-26).doc_第1页
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六单元测试题(九月考模拟)(含答案2013-08-26).doc_第2页
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六单元测试题(九月考模拟)(含答案2013-08-26).doc_第3页
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六单元测试题(九月考模拟)(含答案2013-08-26).doc_第4页
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六单元测试题(九月考模拟)(含答案2013-08-2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六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一、积累与运用(36分)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fn力以f。 2.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下文的括号里。(3分)备选词语:赞扬 赞美 描述 描绘 歌颂 歌唱 青春是永恒的主题,多少诗人( )过她,多少歌唱家( )过她,多少画家( )过她!可是我们往往把“青春”与“年少”相提并论,把她看成年轻人的专利,多少少男少女将青春大肆挥霍,虚度光阴,甚至玷污了“青春”这美好的字眼!3.下面一段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先将病因找出来,然后在原文中修改。(3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长72厘米,重985克。红银对比的色彩蕴含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病因: 4与下面语段正确的顺序是什么?请写在下列横线上。(4分)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正确的顺序是: 5诗词考查(8分)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 ,不但在天; ,可得永年。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词中词人从小溪竟能向西流这一现象,悟到人生的真谛: 。曹操在他的龟虽寿中表达自己虽然到了晚年,一颗雄心永不减,一种斗志永不停息,其诗句是 , ; , 。6根据下面要求完成各题(10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历史将记住这一时刻.我国四川汶川一带发生了8.0级大地震,顷刻间,许多生命已逝,许多房屋倒塌。而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你们班围绕这一重大灾难,准备开展一次珍爱生命综合性学习。(1)你打算确定一个什么选题?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请回避第(2)题的题目(3分) (2)如果你的综合性学习报告的题目是灾难面前,生命更加顽强,那么下面不适合入选的材料是( )(4分)A都江堰向峨张基层党支部书记王婉民,眼睁睁看着自己87岁的老妈,被压在废墟下却没有时间救,而是一直在向峨乡中学指挥救灾。B北川县一个乐观的26岁青年陈坚,被3块预制板压了73小时,他坚持到救援人员来。他说:“我要坚持去,不能让孩子没有爸爸”。C一女孩子在讯下打手电筒读书,她说:“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最终等到了求援人员。D过了救援的“黄金72小时”,还有许许多多的受灾群众在废墟中坚持着,直到求援人员救出他们。(3)四川地震中5000多受重伤的病人被转移到内地各大医院,如果你去看其中的一位双腿被截肢的初中生,你会对他说什么呢?(3分) 7、 课内知识抽查:(1)默写杜甫蜀相(2分) (2) 翻译文言语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分) 二、阅读部分(54分)(一)(共12分,前三小题各3分,第四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2013年元调)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患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宜:应当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遗留D、悉以咨之咨:询问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其他三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以塞忠谏之路也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D、愿陛下亲之信之10、选文中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下面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开言路B、赏罚严明C、举荐贤臣D、亲贤远佞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 _(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15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题)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4)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 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 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 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 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池:即护城河。 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确 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5)委:弃。(6)域民:限制人民。域, 界限(8)畔:同“叛”。(9)有:或,要么。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2)委而去之( )(3)故君子有不战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 14孟子认为治理国家主要靠的是什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2分)天时 地利 人和 得道 封疆之界 兵革之利 山溪之险15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读曹刿论战这段话,你认为文中哪句话体现了孟子的本文思想?(3分) (三)现代文阅读一(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8题。匠人与大师(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梁 衡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 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16、下面不属于大师与匠人本质上的区别的一项是( )A、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B、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C、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D、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17、下面的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有没有突破和创新是判断大师高下的标准。B、大师往往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丰富的经验运作。C、匠人往往凭借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D、很多大师也是从匠人中成长起来的。18、下面这些人物的事迹中,不能说明“大师善于综合”的是( )A、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除了是物理大师,在数学、哲学方面也很有造诣。B、达芬奇留下众多传世名画的同时,还深入了自然科学各学科。C、毛泽东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D、鲁班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四)、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想起了梁思成 (2013年元调)徐怀谦1996年岁末,有关部门发出对位于北京站东街的一段破损的明清城墙进行修缮的决定。于是,上至八十多岁的老叟,下至六岁的孩童,捐砖的捐砖,提供线索的提供线索,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北京城捐城墙砖的活动构成了京城冬季最动人的文化景观。我想更多的老北京为之奔走相告,为之动情流泪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圆一个古老的梦-在他们心中沉淀已久、逝去已久的古都之梦。每当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想起梁思成,正像我们因人口膨胀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不能不想起马寅初一样,一个让我们保存古建筑,一个让我们控制人口。我们开始都没有听从,最后都不得不听从,然而却已为此付出了相当惊人的代价。想起马寅初的时候,我国人口基数已经庞大的令人头疼;想起梁思成的时候,我们古老的北京的城墙已经消失殆尽。四十多年前,总长四十六公里的明清城墙这是那么巍然地环抱着北京;到九十年代的今天,人们却只能从仅剩的三楼两段-正阳门城楼、德胜门前楼、东南角楼以及位于西便门和北京站东街的两段城墙上来寻觅昔日的梦痕了。当年,围绕北京城墙的命运,梁思成与毁城派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辩论。毁城派的观点是说城墙限制和妨碍城市发展、阻碍交通、甚至认为它是封建帝王的遗迹,理应拆除,拆墙可取得许多砖,可取得地皮,有利可图等等。现在看来,这类观点显然是愚不可及的。试看当年梁思成的回答:现代城市为防止过度密集和拥挤,采取大城市用园林地带分隔小区域的办法。城墙可负起新的任务,承当现代大都市的区间隔离物。环城沿护城河可做成绿带公园;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的城墙,可砌花池,栽种花木;城楼角楼可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而形成方便市民休息、娱乐、纳凉游戏、登高远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空中花园-环城立体公园。当国防土需要时,城墙上还可成为良好的高射炮阵地,古老的防御工事在现代还能再尽历史义务当如此诗意和苦口婆心的表白碰上现实冷冰冰的硬壳被反弹回来的时候,一颗崇高无私的心灵所体验到的是怎样的孤独与悲凉啊!梁思成说:建筑师比一般人更幸福,因为他比别人更多地看到美的作品。建筑师又比一般人更苦恼,因为他比别人更多地看到丑的作品。在那样一个美丑颠倒的年代,梁思成的苦恼显然是多于幸福的。试想,一个在二战时期曾成功劝阻美军轰炸奈良和京都而被日本誉为古都恩人的建筑师,却亲眼看到在自己的古都,在和平时期的古都,一座宏伟的明清城墙在三十年内被化整为零,相当一部分城砖被单位和个人用来修房子、铺路、造防空洞、砌厕所今天的捐砖人中,可能有不少还记得那段历史,然而并不知道历史背后的梁思成。据悉,这段长达一百一十五米的城墙修缮工程指日可待,梁思成地下有知,或可稍感心安;然而、梦已碎,终难圆。尤其是当我们眼前的北京变得越来越像雾都伦敦的时候,当人们发现长安街上的建筑越来越不伦不类的时候,当我们永远无法领略那种叫做整体美而只能面对残垣断壁发思古之幽情的时候,当围绕鲁迅、钱钟书等名人故居的拆留闹得纷纷扬扬、丝毫不减当年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梁思成,想起他的梦、他的困惑、他的悲凉。这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变得困惑、悲凉起来。附:【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19、从本文看,梁思成的梦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0、下面语句表明作者对梁思成持怎样的态度?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4分)当如此诗意和苦口婆心的表白碰上现实冷冰冰的硬壳被反弹回来的时候,一颗崇高无私的心灵所体验到的是怎样的孤独与悲凉啊! 21、文章的结尾谈到了悲凉,作者认为梁思成的悲凉源于什么?我们的悲凉源于什么?(4分) 22、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想起梁思成?(6分) 3、 练笔:通过对第一单元的学习,你一定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10分)试卷勘误:第三题病句修改题目中“两处病句”改为“一处病句”。第四题删除第(8)句,因其与(4)(5)句重复了第五题题目“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改为“诗词考查”。第12题第2小题加点的字改为“去”,因“弃”字在注释中已经解释了最后练笔10分,合卷就是100分,练笔提示:1、观点鲜明(对生命的认识) 2、联系实际举例 3、感悟(分析说理)字数在150到200就可参考答案:1、 奋、赴 2、赞美 歌颂 描绘 3、把“蕴含”改为“产生”;用词不当或动宾搭配不当 4、3 1 4 5 7 6 2 5、潇潇暮雨子规啼 盈缩之期,养怡之福 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虽年老,但只要乐观向上,热爱生活,也可以永葆青春。(类似答案即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