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doc_第1页
漫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doc_第2页
漫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doc_第3页
漫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doc_第4页
漫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漫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常德市澧县王家厂镇中学 周兵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学记中有“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之论,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由此可见,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语文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推行高效课堂的今天,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日益迫切地呼唤语言艺术大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越来越真切地感知到:对语文教师而言,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熠熠生辉。为什么语文教学需要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呢?因为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能唤起学生视觉、听觉和心理美感,能给学生带来感情的波澜、心理的愉悦,能够再现情境,能够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如坐春风”。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才能体现高水平的语言艺术呢?第一,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大众的语言是形象生动的,每天,我们都能接触到大量的新信息。从语言领域看,新名词、新概念、新句式同样层出不穷。借助于时代语言来为语文教学服务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时,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做了如下的讲解:“同学们,苏东坡先生远离家乡,但他思念亲人,他的情、他的爱都熔铸在这如水的月光里,他借月怀人、对月抒情,这最后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我的爱也真,我的情也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只是他的爱是对亲人的爱,他的情是手足之情,他托月亮捎去的是对亲人的祝福。月亮本是无情物,但古今中外的文人骚客为什么都把月亮作为自己的寄情之物呢?”该教师的这段话流畅自然,他巧借流行歌曲的歌词为自己讲解苏词的意境服务。由于学生对这句歌词耳熟心熟,教师的讲解便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而教师一句“只是”又能使学生正确区分苏词与流行歌曲所表情感的差异,其最后一句更是把学生带入了思索的空间。可以这样说,这位教师对流行歌曲的引用打通了古今情感表达的通道,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是一段时代感很强的鲜活性语言。第二,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文采飞扬。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周身应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所谓“轻拢慢捻皆成妙曲,信笔涂抹皆成妙文。”试想,如果语文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授课时宏论滔滔、妙语联珠,学生也必定会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醇。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及宽阔的视野,在课堂上能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吟诗诵词,讲述典故。这样既拓展了学习内容,又能够启迪学生思路,增强课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讲述朱自清的春,学到“春花图”,就引导学生以“百花争妍”为题进行古诗文填充。列举含有花的诗句,要学生填出花名,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学“春风图”,也引导学生以“八面来风”为题,进行了古诗竞背活动。学生翻书、查资料,兴趣十足。事实证明,教师飞扬的文采和广博的见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第三,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凝炼,化难为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若过于冗长复沓,必然造成语无重点,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注意教学语言的凝炼性,以便学生从教师精炼的语言中较容易地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特级教师林炜彤针对学生说议论文枯燥难懂、不会写的情况,告诉学生,议论文并不神秘,他三岁的小孙女也会。有一次小孙女说:“我最喜欢爷爷了(论点)。爷爷喜欢我,不骂我,买冰棒给我吃,还带我去逛公园(四个论据),所以我喜欢爷爷(结论,与开头呼应)。”整个课堂充满了笑声,在笑声中学生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征,消除了学习议论文的畏难情绪。这就是幽默与理趣的和谐统一,他能够引起欢乐,带来愉悦,使教学产生活力,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进行愉快教学,使学生趣味多思,忍俊不禁,轻松愉悦地领会知识内涵,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创造性。第四,语文教师应巧用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所谓体态语,是指通过身体动作进行非言词性的思想和感情交流的手段,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具体说它包括表情、眼神、手势、身姿和其它动作,这些表情动作能表达一定的语言意义,能传情达意,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语言辅助形式。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如果用得及时、用得巧妙,它的作用有时是有声语言所不可及的。一位教师在讲授写作特点“立意非奇,奇在蓄势”的“蓄势”时,使用的便是这种方法。“蓄势”即积蓄气势,让学生理解这一点确非易事,这位教师却讲得深入浅出:“同学们经常见到气功师手劈石砖,在劈砖前,气功师往往会有这样一个动作”教师一边说一边做气功师“运气”状,“这个动作叫什么呢?”“运气!”“对!叫运气,气运到一定程度,手起砖断(边说边做劈砖状),那么,这个运气过程就类似于本文写法的哪一个方面呢?”此问一出,学生几乎脱口而出:“蓄势!”这样一个较有难度的概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便掌握了。究其因,还得归功于这位教师鲜活的口语和生动传神的体态语。课堂上,教师音质甜美或清脆或深沉浑厚,语调轻重有别、高低不同,语速急缓有度、抑扬顿挫,讲解声情并茂、张弛得法,若再辅之以生动的、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