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打造红石榴乡村旅游的思路罗涔月一、背景旅游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完美契合的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丰富的、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不断增强,现代的人们厌倦了喧嚣的和日益污染的城市,追求纾解情绪让心去徜徉的地方。因此,打造乡村旅游势在必行。二、乡村旅游的定位旅游就其目的性而言,不外乎是猎奇和赏美。欣赏、品鉴自然美是乡村旅游的永恒主题,如何选择和打造旅游目的地,使之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要求,这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纵观当今中国此项目做得水生风起的旅游景区,如:苏州旺山、杜氏旅游景区,它们都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一是文化主题鲜明;二是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远、中、近、对、借景观全齐,颇耐品鉴和游玩;三是有植物多样性或植物群落多样性;四是有原生态人文背景和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五是有地方乡土文化的再提炼加工及表现。这些特点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必要条件。乡村旅游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多方面,乡村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其次,乡村旅游开发有利于吸引城市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旅带农、以城助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再次乡村旅游开发有利于农民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现富余劳动力从农业的转移。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仁和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民收入翻番计划的强力契子,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为此,打造乡村旅游已成为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三、攀枝花打造西部阳光休闲度假游的地缘禀赋及市场前景攀枝花人文景观资源不够丰富,自然景观资源质量不够高,民族文化不典型,移民文化尚不成型,攀枝花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呢?唯一的答案是“阳光”!攀枝花冬季平均温度比西昌高4度,比丽江高7度,比成都高8度,比昆明高7度,比北京高20度。城市中心区30年统计,冬季平均温度为14.5,平均最高温度为22.4,平均最低温度为7.8,极端低气温天数很少。年平均日照时间2700小时,比西昌多550小时,比成都多1536小时。冬季温度与日照时间均为西部第二,冬季平均温度西双版纳第一,为16度,日照时间拉萨第一,为3000小时。但综合舒适度攀枝花第一,具备打造西部阳光休闲旅游城市的必要条件。从旅游市场的需求和攀枝花市旅游资源实际来看,攀枝花旅游应该定位于打造“西部阳光休闲第一城”。攀枝花市是四川省通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门户,“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市将建成“两高两铁”,构建四川西南交通大枢纽、省级二级物流节点城市、省级商贸中心,攀枝花市城市人口将突破100万,较高人口集聚度和高城市化率,使之成为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人才、技术、资本、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聚集地。 攀枝花市是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未来通往泸沽湖的重要节点;四川省人民政府明确将攀枝花市列为四川“十一五”发展的新五大旅游区之一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四川新五大旅游区建设和川滇旅游区域合作的大格局中,攀枝花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一但交通瓶颈制约解除攀枝花将成为中国冬季阳光休闲度假之旅的热岛,天厚攀西的爱恋效应必将井喷。介于上述原因,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在制定本地区发展战略时,将打造特色旅游纳入重要日程,将阳光康养度假旅游作为攀枝花市的名片加以强化。目前,全市各区县都在争夺这张名片,如何在区域内竞争凸显仁和区阳光康养旅游的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快阳光康养休闲度假中心建设,这是仁和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先人一步、快人一着,加快投入,把仁和区建设成西部阳光康养休闲度假基地。四、红石榴乡村旅游(一)大田地理山水概况大田镇位于仁和区西南部,东与大龙潭乡接壤,西邻啊喇乡,南与平地镇交界,北邻总发乡,攀昆高速和214省道贯穿全境。幅员面积105平方公里。境内多山,东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2514.6米,最低海拔1350米,平均海拔1500米。辖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全镇辖大田、班庄、银鹿、片那立、乌喇么、小啊喇6个村35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班庄村,距市中心35公里,距仁和区政府27公里。现有旅游资源:宝兴山、胜利水库、大田会议旧址、曹家大院、绿色石榴走廊等,即:高山林立、奇峰怪石;泉涌溪流、瀑大潭深;松树参天、鸟语花香;野果遍坡,石榴满园;交通便利,集镇依托良好,公共配套齐全。从乡村旅游的定位和大田旅游资源实际来看,具有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游的先天禀赋,体现了“身似物化,物我同一”的境像,刘勰物色篇中说的“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最能表达此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精神,同时具备成为中国知名乡村旅游区的先决条件。如果说诗歌是静止的山水,那么大田的山水就是幻化的诗歌,是人杰地灵的福地,是一个综合舒适度最高的地方,真正能让心去徜徉的人间天堂。 (二)如何利用先天优势结合市场需求,打造红石榴乡村旅游区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对景区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众多旅游专家一致认为,生态、绿色、极限、人与自然、度假、文化、体育等将是未来旅游业的主题。旅游市场方向已由“3S”(阳光、运动、风情)向“3N”(生态、怀旧、天堂)转变,为迎合旅游市场的转变,结合地方山川地理人文风景出产,选一个能将审美的意趣和景像完美结合的地方。在园林风景营造、建筑构造风貌、地方人文风情、景观品鉴塑造上,着力体现水墨文化的意境,即:质朴、恬淡、圆融、自然的特质,巧于因借,融入阳光元素,通过艰辛的努力和时间积淀,我们一定能打造一个文化主题鲜明,特色风格凸显的中国知名景区水墨片那立。园林风景层面念好“借”字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何不借风雷,以壮大地威”。借古人、借今人、借成名景区名、借当今名人打造景区景点点题破境。借唐朝诗人柳宗元游小石潭游记之名,梳理河道,巧造小石潭景观;借扬州瘦西湖景观之景象,引入江南水乡情调,让人一看就想起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再现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境像;借唐代画家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通过再创造在班庄水库和高岩水库,再现四景山水图境像;借贵州花溪之名,用姜今的江山多娇图意境打造一个冬樱花谷;借普罗旺斯的薰衣草之名,种植薰衣草,再参杂种植杜鹃、百合、玫瑰等,实现大地花田景象;借北京的香山之名,造大田小香山;借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和山东的趵突泉之名,巧造黄果树瀑布和再现趵突泉;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之像,巧造湿地景观;借当今名人,请中国知名画家、书法家,以大田片那立山水为背景作画、点画眼,以画眼作为园林组景的点景之作,用证据倒置的办法提升该景区知名度。同时,引入天主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供游人祈祷告解,礼佛还愿,抚慰心灵。特色旅游文化层面乡村旅游是一种文化含量大的旅游形式,我国乡村旅游除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外,最大的亲和力则来自淳朴、神秘的人文旅游资源。它们包括乡村民俗文化、乡村文化遗迹以及乡村各行各业的行业文化。明确文化性的发展方向并使之规范化是健康和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文化旅游正是这一传统哲学思想在旅游业发展方向上的体现,怀旧、尚古,追寻质朴、恬淡、和合不争的文脉根本也成为城里人青睐、追求的新方向。然而,我国乡村旅游大多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体验上,乡村文化根本体验不足。为此,必须走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吸收丰富的民族文化营养,才能使乡村旅游业兴旺持久的发展下去。加强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强化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把文化作为灵魂渗透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一是借鉴九寨天堂、映象刘三姐成功演绎地方文化的经验,以俚颇谈经古乐、大田板凳龙、平地羊皮鼓等为素材,通过挖掘、整理、再创造、再提升解决好冲击力不够,观赏性不强的问题,以班庄水库的山水田园风光实景为幕,打造一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晚会,实现地方乡村文化产业化。二是加快旅游文化商品(纪念品)开发: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苴却砚为龙头的苴却石系列旅游纪念品开发;加大俚颇野味山珍、高寒山菜等系列民族特色菜肴的挖掘开发;加大攀西阳光、宇森果酒、石榴酒、荔枝酒等系列果酒的开发和包装、宣传力度,使之成为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好石榴、芒果、桂圆、澳洲坚果等水果的包装和深加工,开发成果品系列旅游纪念品。建筑构筑物风貌层面在规划、建筑、构筑物设计上应集中体现水墨精神,将质朴、圆融、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规划、建筑、构筑物设计中,使之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天成妙趣和自然环境高度有机统一的和谐体。配套设施完善层面1.在体现水墨精神的前提下,增强景区内游玩趣味性,结合景点打造引进观光果园:利用成熟果园,开展观赏、品尝、采果、购果等旅游活动;构建观光花园:开展观光、赏花、购花、园艺劳作、学习插花技术;鱼场垂钓园:利用现有水库,开展划船、捕鱼、垂钓、烧烤、特种鱼餐等活动;水乡游:利用现有河道水系,营造荷塘、柳林、樱花林、鱼跃禽鸣的水乡乡村,开展观光、休闲、赏景旅游;以及森林游:利用宝兴山地形起伏、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的的特点开展自然生态游,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避署、科考和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2.用以商招商的方法集成与之相配套的集住宿、餐饮、停车、康体、娱乐于一体的宾馆和统一规范的若干个农家乐,以及儿童游乐设施和兼营饮品、副食和地方特色小吃的游客休憩亭等等设施。使之成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服务周到又极富地方风土人情和诗情画意的高品质景区。综上所述,我们用8到10年的时间打造建成该景区,届时该景区景象可用下面的诗句描绘:山花开似锦,溪水绿如蓝,三秋桂子沁肺腑,半塘风荷映月圆,佳果石榴甜。回湾松竹翠,宝兴日月岚,茶马古道今胜昔,雅仕幽谷品香兰,高朋贵客咸。五、公司架构与社会经济效益分析该公司有别于传统公司,它属于知识经济型公司,除出资人外,由于班庄水库、高岩石水库属国有资产,景区内的林地属集体资产,加上文化创意形成的知识产权,按股份合作模式,设立公司较为合理。公司由自然出资人、国家出资人、集体出资人和文化理念策划人组成,设立红石榴旅游风景开发有限责任总公司。社会经济效益分析:该项目预计810年建成,两高两铁已通,本市城市人口已达百万。按现行较为规准的市民3的日出游率计算,则本市日出游人数达3000人以上,加上外地游客每日可望达40005000人。该景区承接人数按全市日出游人数的10%计算,则平均每天可接待400人以上,每年就有15万人次以上的游客;按30%以上计算,每年就有4050万人次的游客。如果按每日收取门票60元80元/人,年参观人数30万人次计算,预计门票收入18002400万元;传媒、康体、酒店和餐饮等其他收入30万人次100元=3000万元,总收入可达5000万元以上;传媒、康体、酒店和餐饮等预计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以上,实现务工收入3000万元以上,并带动关联产业共同发展。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一)此风景区打造费时长(810年),耗资高(投资过亿),企业投入风险大,该公司需要获得政府的有效支持,否则实现打造中国知名乡村游览圣地目标的可能性很小的问题。1.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塑大田旅游新集镇形象,将高速公路出口处的几十亩村镇建设土地和该项目打捆挂让,其实现的土地开发收益反哺景区建设。2.为确保土地开发收益最大化,应强化营销手段。一是“突出特色、创造文化”。二是“形成主题、丰富内涵”。重点体现水墨康居、天、地、人和理念,将风水学的地灵人杰、烟霞健康福地,最适宜人居的理化指标昭告天下,让受众认同以获大利。(二)景区内除基本农田以外的宜林荒地属村民集体所有,两个水库属国有资产,如何转化为公司资产,又不能持股太重,损害出资经营权人的利益的问题。可采用以壮大集体经济为名,将此部分宜农宜林地用土地流转的方式,作价入股到红石榴乡村旅游风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固定股份,今后按份额收入抵偿分利。国资部分也可如法炮制。(三)嘎立么100余亩农作田改作观赏性较强的大地花田,如何实现增效增收的问题。可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方法,选用商品经济性较好,观赏性较强的花卉、食材和园苗替代,如:种植香水玫瑰、薰衣草、黄秋葵或园林彩叶苗林,实现农民增收,景区增效的目的。(四)景区外视野区大景观观赏性不强,需提升绿化覆盖水平的问题。1.可采用结合碳固结措施和林地资源开发流转,政府招标对外转让,从而达到绿化美化,增加覆盖,满足观赏的要求。2.将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针对2024年专利代理人考试的知识重难点分析试题及答案
- 骨科常见病处理要点试题及答案
- 自我强迫行为的心理分析试题及答案
- 提升乡村医疗服务质量的行动计划
- 重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底蕴
- 计算机二级各级难度分析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考试应对复杂情况的策略探讨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道法课件课
-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注意事项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社会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考试真题
- (高清版)DB35∕T 2230-2024 山岭公路隧道绿色施工信息化监测技术规程
- 新疆地区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42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4年)
- 图解-“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医学课件
- 第十八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知识科普竞赛题库(附答案)
- 安全在心中幸福伴我行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单晶高温合金涡轮叶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培训课件
- 浙江省重点中学2025届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4年贵阳市贵安新区招聘中小学雇员教师考试真题
- 新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单词默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