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读格非的《春尽江南》.doc_第1页
迷惘——读格非的《春尽江南》.doc_第2页
迷惘——读格非的《春尽江南》.doc_第3页
迷惘——读格非的《春尽江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迷惘读格非的春尽江南豆瓣上有一篇格非关于春尽江南的访谈,文中有一句,小说家对于社会的最大责任,就是写出来。春尽江南写了些什么呢?写了些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搜索到的桥段。然后,这些桥段被安排在小说中的人物身上去。廖令鹏曾写过一些关于微博或者网络改变小说的论文,其中一部分就是针对这些桥段的。他说,小说如果还注重信息量(狭义的信息量),那么,这个小说可能是失败的。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需要或者缺乏这些信息量。而是信息量过剩。小说家不能尝试做为读者遴选这些信息的工作,当获取信息的方式成为习惯,读者已经失去了足够的耐心,听小说家絮絮叨叨的说一些“题外话”。廖令鹏说,小说,更应该营造一种氛围或者情绪。主人公谭端午在春尽江南中是一位诗人,在鹤浦地方志办公室上班,工资不高,工作不累。“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闲暇,他感到心满意足。唯一困扰着他的,是一种不真实感,他觉得自己有点像城堡中的那个土地测量员。”端午让我想起加缪笔下局外人中的“我”端午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他有句名言叫:不妨试试。端午也有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但大部分时候,他总会对自己的兴趣失去兴趣。例如,听音乐和读新五代史。这或暗示着在这么一个时代潮流里,不被潮流影响是多么难得事情。所以,到后来就是:所有的地方,都在被复制成同一个地方。当然,所有的人也都在变成同一个人。新人。千人一面是令人窒息和恐怖的。而对千人一面的漠视和习惯,更是令人窒息和恐怖的源泉,它滋长千人一面。小说的结尾处,谭端午发疯似的想去成都见庞家玉,这就不像加缪局外人中的“我”了,谭端午真正的动了情,这为小说添上了一笔温情。这段多年前“粉丝”和“偶像”之间的故事,从欺骗到接受,到无法容忍离婚,到真情流露,让人感叹生活,觉得每次都是错过,每次都是关注了生活的其他而不是生活本身,所以,局外人中的“我”才会说:我有话说,我才是被告。于是,庞家玉在写给谭端午的遗书里,竟然会添上一笔,我爱你!小说中有两处令我想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其一是开篇的:“现在,我已经是你的人了。”十九岁的秀蓉被谭端午睡了以后,谭端午在其昏睡之际,拿走了她的钱,不辞而别;其二是关于谭端午的房子被李春霞占了以后。这两处给我的感觉都像是吴趼人小说中,关于父亲的一笔钱不知去向,“我”去追讨而一直未给予结果。我也就一直心心念念的想着这笔钱,被作者牵着鼻子都了好大一圈。新五代史是历史上最乱的?谭端午在地方志上班,他手边的一个道具经常是新五代史。若让谭端午来修史,他会如何?1989和秀蓉改名为庞家玉,文中都被赋予改变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意义。冯老头研究庄子。文中有冯老头的不少言论。例如,他说:“不伦是圣人、贤人还是众庶,在过去呢,他们面对的实际是同一个天地。”历朝历代的苛政到县一级就停止了。镇、乡、村是有自为的空间的。而不像当下,村一级的干部民选,都是论资排辈的。“为了几度电,就会弄瘫一条江。”是对所谓的大型为民工程和破坏环境的工程的巨大嘲讽。文中,出现了一个词语,叫新人。对于新人,作者没有刻画其面貌和轮廓,大约为数众多。这些新人是这样的:对于这样的新人来说,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法律,也是形同虚设。他们有消解一切的能力。谭端午的哥哥王元庆,选了一块儿风水宝地,盖了精神病院,而他成为第一个进入该院的病人。王元庆在书中并没有多少事迹。主要还是关于王元庆的言论,这些言论看似疯疯癫癫,而或是这些疯疯癫癫的言论,才是作者借精神病人的口中说出的。“这话叫我怎么个说法呢?从医生的立场来看的话呢,你就是到大街上随便拉个人来,让我们给他作诊断,你说她精神上一点毛病都没有,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现在的生存压力这么大,你是晓得的。人这个东西,其实脆弱得很。比方说,前些日子来了一个司机,家人说平常好好的,就是一天深夜开车,压了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他以为是压了人,就发了病。”“你哥哥当年建这所医院的时候,我是参与论证的。当时的设计床位有六百个,很多人都反对。说太大,可现在怎么样呢?我们增加了三百个床位,还是远远不够。每天都有人往这里送条子,走关系,把各色各样的人往这里送。”精神病院周主任如是说。想起李承鹏的李可乐抗拆记来,这么多人想挤进疯人院是不是和利益有关呢?只要把一个人盖上精神病的戳,他就可以获得言论自由。谭端午的妈妈讲得故事都是陈旧而且古老的故事,是传统儒家者所讲得故事,投机也好、虚伪也好,或是那代人血脉中一直流淌的。宋惠莲是和秀蓉(后改名为庞家玉)一起参加诗人聚会的。后来,她出了国,回来时,写了一本书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这不让我想起所谓的汉学家或者伪汉学家们的调调来,非常讨厌。在庞家玉伙同警察、黑社会去收自己的房子的故事里,作者对邻里关系有一笔描述:隔壁102的房门开了一条缝。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伸出她那有秃斑的脑袋向外窥望,一见端午他们进来,“嘭”的一声把房门撞上了。嘭的一声,多么形象的描述了这个时代,城市里邻里之间的冷漠和邪恶。收房子时,作者谈到了警察和黑社会:唐燕升(警察)和冷小秋似乎也很熟悉。因为一看见小秋走进来,燕升就转过身,对家玉笑道:“我们要先走一步了。这种事情,老冷处理起来,要比我们有经验得多。”而小区里的保安,则像是木乃伊:正在小区里巡逻的两个保安,远远地站在一处花坛边上。他们不敢靠近,可也不敢离开。不敢靠近是他们的麻木和事不关己,不敢离开或是一点点窥视欲望和保护好自己的饭碗。对于小流氓和小混混一类的人,代表人物是“小钢炮”:“小钢炮”大概是嫌老太太的菜摊妨碍他走路,也许是觉得自己的一身好拳脚,一直没有得到机会施展,他忽然心血来潮,飞起一脚,将老太太的菜篮子踢到了半空中。而在收房子的现场,“小钢炮”因为头一天晚上喝了不少,精神不振,后来,又拉肚子,闹了不少笑话。若若是庞家玉和谭端午的孩子。他唯一的朋友是一只名字叫佐助的鹦鹉。他在日记中写道:佐助,亲爱的朋友!不管怎么样,朋友,请给我力量吧。万一我考不进前五十,我就自杀!若若的成绩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自己制定“赶超计划。”,这个计划令人不寒而栗,觉得像是回到了大跃进的年代。而若若的老师,这个怂恿、鼓励庞家玉把鹦鹉放走的老师这样和谭端午说:“他母亲还推三阻四的,说什么这鸟跟了他七八年了,有点不好弄。有什么不好弄的?我跟她说,你把链子一绞,把它往窗外一扔,不就完事了吗?”这位老师针对若若感冒,又说:“不就感冒吗?现在是冬季,正是感冒多发季节。全班四十六个学生,哪天没有得感冒的?他要是都跟你儿子似的,有个头疼脑热就不来上课,我们学校还要不要办?”让人不由得想到网络上的一张图片,高考前,全班学生挂吊瓶。“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所有有关拆迁的案子,一概不接!”这话是景阳说得,他是律师。“社会已经失控了。这种失控,当然不是说,权力对社会运转失去了有效的管制或约束。我的意思是,这种失控,恰恰是悄然发生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内心。他们,也许我应该说我们,我们已不再相信任何确定无疑的东西。不再认同任何价值。仿佛正在这个社会上发生的一切,都与我们无关。每一个人都不能连续思考五分钟以上,都看不到五百米之外的世界。社会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坏死。而维持现状的后果,同时又在堆积和酝酿更高层级的风险,如此循环下去而已。就是这样。难道不是吗?自由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但这个社会被迫进行重建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年,我们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这些话,时候说明了作者对社会的担心?也就是关于什么叫新人的另外一个补充?消解掉一切价值之后,以娱乐为首,到娱乐至死,当着一切都已经启动,那么,社会朝着这个方向,惯性的发展下去,结果会是如何?一定是收获沉重的代价。绿珠:“我们只和当地政府谈判。嗨,说句不好听的话,那些农民,和动物没什么区别。”“在当今时代,自由简单、朴素的心灵才是符合道德的。”关于小说中,其实还有很多桥段,不新鲜。现实的复杂和匪夷所思远远胜过格非笔下的春尽江南。有人评论格非的这部小说是失败的。格非也是失败的。我则持反对意见。其实,评价这个失败的视角决定了对格非或者春尽江南的看法。成功或者失败,完全取决于其视角。还有人认为格非的春尽江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