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韩金鱼 大 么 中 学 2013年11月 教学内容曹刿论战授课时间2013年 11月 23日星期四课时序号第 2 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词的古今差异。 2、准确而流利的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 以正读、点读、译读、品读、理读、背读的多重朗读深化对课文的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祖国的政治热忱。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多角度、多侧面,多视点来分析人物。器材准备“一鼓作气”视频故事 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初识庐山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 1同学们朗读课文。 2播放朗读录音。教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 3教师根据朗读实况纠正语调。如: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久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4同学们再读课文。二:横岭侧峰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 鄙安加信孚狱绩轼焉靡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习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三:水落石出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1各人自读自译。 2同桌交替一人读课文,一人说译文。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四:点石成金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 l教师介绍本文的背景。2由文章题目入手,通过“题眼”“论”确认课文的文体。明确 课文标题的题眼是“论”字,即“论述”之意。但我们不能由这个“论”字就认为它是一篇议论文,事实上,本文是一篇记叙文。找出记叙的要素并根据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给文章划分层次,分别用四个字概括每层的层义。 3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板书。五:聚沙成塔理读。(所谓“理读”,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字词的学习,用“整理”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 1教师解说:理读,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梳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的一种读法。这种读法的好处是有利于积累,有利于提炼,有利于高效率学习。我们学习曹刿论战,重点是理读课文中的文言字词。2.教师介绍学法。指出,理读文言字词,其方法是集聚文言字词的板块,在辨析中理解词义。其方法可以有:找出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找出课文中(或加上课文外的)同义词组,找出课文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等等,这些都要形成一组一组的形式。另外还有一种有用而且有益的方法: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进行印证的成语,这是一种双重意义上的积累。我们今天着重来学一学这种方法。 教师示例:“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能够印证此意的成语有:师出无(有)名。3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十年春春华秋实枯木逢春 故克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三而竭殚精竭虑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重蹈覆辙 故逐之逐鹿中原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深谋远虑六:一览众山背读。(所谓“背读”,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同学们先进行演读,也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入情境,大声演读,读出语音语调。 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老师读课文的非对话部分,学生进行演读。 2同学们背读。 3用比赛的方式组织背读。 教学内容曹刿论战授课时间2013年 11月 23日星期四课时序号第 2 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3、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用新闻播报复习导入,以导演说戏讨论人物形象,借课本剧演绎深入角色、整理复习,我做编剧的作业为下课时的改写做准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善于从不同的视点来分析问题,从而获得全面的辨证的理解。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多角度、多侧面,多视点来分析人物,演绎课本剧。器材准备“一鼓作气”视频故事 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新闻播报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鲁国电视台。现在为您播送本台今天的电视节目安排。首先您看到的是新闻播报,敬请关注举世瞩目的长勺之战的战况。之后是我台的跟踪报道电视剧曹刿论战的拍摄过程。下面请看详细内容:1、播放“一鼓作气”的视频故事。2、新闻播报(请同学模仿主持人将自己写的“长勺之战”的新闻简讯进行播报,教师随机评价。)二、导演说戏 (一)、角色定位1、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曹刿和鲁庄公,你最欣赏谁?为什么?用“我欣赏,因为,从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说原因。(1)学生小组交流。(2)学生发言。(3)教师评价、总结。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形成板书: 曹刿活动 曹刿性格 请求入见 爱国热情 论何以战 政治远见 从战指挥 军事才能 论何以胜 谋略过人单元综合教案 续页上接内容 曹刿论战第二课时本文标题是“曹刿论战”,曹刿无疑是本文的中心人物,但文中庄公也是一个重要的形象,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这个人物是否真的就一无是处,我们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形象。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幻灯展示: 故事内容 课文内容 人物性格 庄公备战见刿 三问三答 实事求是答问 虚心听取意见 庄公作战用刿 公与之乘 大胆任用人才 战于长勺 自己亲自参战 庄公战后问刿 一问一答 不因胜而自喜为真知而求教综合以往,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2、关于对比映衬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南江县黄金新城建筑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书写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中医康复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同别墅纠偏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图书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鱼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陶瓷艺术衬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硅胶发泡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眉山石纹隔墙施工方案
- 石碣山上除杂草施工方案
- 初中文言文专项训练十篇(含答案)
-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重点归纳及复习试题(杨干忠版)
-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1)
- 《蚂蚁和西瓜》课件
- 计量支付用表承包人
- 调Q技术与锁模技术(课堂PPT)
- 快速制作会议座次表、会场座位安排
- 北京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北京城管理委员会
- 工厂利器管制办法
- 郫县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暂行办法
- 专业拜访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