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一章肿瘤概述.ppt_第1页
课件:第一章肿瘤概述.ppt_第2页
课件:第一章肿瘤概述.ppt_第3页
课件:第一章肿瘤概述.ppt_第4页
课件:第一章肿瘤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生物学肿瘤生物学肿瘤生物学肿瘤生物学 Cancer BiologyCancer Biology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E-mail: 曹曹 祥祥 荣荣 主要参考书:主要参考书: Cancer Biology, 癌生物学癌生物学 , R.B.J.金(刘以训主译金(刘以训主译 Cancer Medicine- 5th ed., Robert C. Bast et al,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阅读材料、出勤率、作业)考核方式:平时成绩(阅读材料、出勤率、作业) 期末试卷期末试卷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肿瘤(、肿瘤( tumor) 属赘生性(属赘生性( neoplasia)疾病,为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扩张)疾病,为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扩张 性增生。性增生。 Conversion of a normal, nondividing mature cell into one with uncontrollable growth leads to a tumor or neoplasm. The terms tumor, neoplasm, and cancer refer to uncontrollable cellular growth and are therefore used interchangeably. 第一节第一节 肿瘤概述肿瘤概述 表:生长现象的命名表:生长现象的命名 萎缩:萎缩: 细胞数目减少或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或体积缩小 肥大:肥大: 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增大 增生:增生: 细胞数目增多细胞数目增多 化生:化生: 一种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成熟细胞类型所取代一种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成熟细胞类型所取代 。 异型增生(异型增生( Neoplasm) : 细胞失去分化和组织结构丧失细胞失去分化和组织结构丧失 肿瘤:肿瘤: 细胞特征和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并常伴有浸润和细胞特征和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并常伴有浸润和 转移转移 tumor cancer: carcinoma, sarcoma 2. 良性生长和恶性生长的比较良性生长和恶性生长的比较 良性良性恶性恶性 边缘边缘有穰包被有穰包被不规则不规则 转移转移无无有有 侵润侵润无无有有 与正常生长与正常生长 比较比较 好好变异,不正变异,不正 常常 生长率生长率低低高高 核核正常正常变异,不正变异,不正 常常 威胁生命威胁生命不常发生不常发生常发生常发生 The three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cy are:The three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cy are: sustained cell division reversion of structure and metabolic activity to a more primitive or embryonic form (anaplasia) cell migration (metastasis) Benign versus malignantBenign versus malignant Tumor invasion Metastasis 3.3. 转化与恶变或癌变(转化与恶变或癌变(转化与恶变或癌变(转化与恶变或癌变(transformation, malignancy, transformation, malignancy, caicinogenesiscaicinogenesis) (1) 转化:正常细胞基因突变,导致表型发生变化转化:正常细胞基因突变,导致表型发生变化 (2) 恶变: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成肿瘤过程的病理学。恶变: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成肿瘤过程的病理学。 概念更广,除癌变外还包括中胚层起源的肉瘤(概念更广,除癌变外还包括中胚层起源的肉瘤( sarcoma)等)等 (3) 癌变:上皮细胞类(外,内胚层起源的细胞)起源的癌变:上皮细胞类(外,内胚层起源的细胞)起源的 肿瘤。肿瘤。 (4)癌)癌 双重含义:双重含义: 特殊性:指上皮性(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特殊性:指上皮性(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 泛指性:与肿瘤一词通用泛指性:与肿瘤一词通用 4. 4. 永生性:永生性:永生性:永生性: 细胞具有持续生存的能力细胞具有持续生存的能力 不死性或永生性细胞系不死性或永生性细胞系 transformal celltransformal cell Normal cell and transformal cellNormal cell and transformal cell Normal cell 1. Mortality 2. contact inhibition 3. require growth factors 4. anchorage-dependant growth 5. normally shaped 5、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 (1)细胞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 (2)具有侵润性和扩散性)具有侵润性和扩散性 (3)细胞间相互作用改变)细胞间相互作用改变 (4)蛋白表达谱系或蛋白活性改变)蛋白表达谱系或蛋白活性改变 出现一些在胚胎细胞中表达的蛋白;出现一些在胚胎细胞中表达的蛋白; 多数癌细胞中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多数癌细胞中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异常表达一些与其恶性增生,扩散等过程相关的蛋白异常表达一些与其恶性增生,扩散等过程相关的蛋白 成分。成分。 (5) mRNA转录谱系的改变转录谱系的改变 (6) 体外培养的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体外培养的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 接触抑制丧失接触抑制丧失 非锚着依赖性生长非锚着依赖性生长 二、癌的分类与命名二、癌的分类与命名 1、来源于上皮细胞的肿瘤,将所涉及的细胞类型的名字置、来源于上皮细胞的肿瘤,将所涉及的细胞类型的名字置 于词缀于词缀 “carcinoma癌癌”前,还需另外鉴定上皮的类型:前,还需另外鉴定上皮的类型: 腺上皮可形成腺上皮可形成 腺癌腺癌 adenocarcinoma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 prostatic adenocarcinoma 鳞状上皮可形成鳞状上皮可形成 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2、来源于间充质细胞的肿瘤命名时将涉及的细胞类型的名字、来源于间充质细胞的肿瘤命名时将涉及的细胞类型的名字 置于词缀置于词缀 ”sarcomas”之前:之前: 如:如: 平滑肌肉瘤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 骨肉瘤骨肉瘤 osteosarcoma 3、白细胞癌即白血病、白细胞癌即白血病(leukaemia),在命名上有些特殊,在命名上有些特殊 (1) 根据他们进展的速度进一步定义:根据他们进展的速度进一步定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 (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2) B细胞和细胞和 T细胞起源于淋巴瘤,仍保留着实体细胞的聚细胞起源于淋巴瘤,仍保留着实体细胞的聚 集作用集作用 4、由于历史的原因,某些癌症发现后命名混乱:、由于历史的原因,某些癌症发现后命名混乱: Burkitt氏淋巴瘤:氏淋巴瘤: 指指B淋巴细胞瘤淋巴细胞瘤 (B-lymphocyte) Wilm氏瘤:指儿童患的肾癌氏瘤:指儿童患的肾癌 Kapposi氏肉瘤:来自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氏肉瘤:来自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 组织坏死:妨碍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合成功能(如肝细胞癌组织坏死:妨碍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合成功能(如肝细胞癌 ) 出血出血 : 大量的:侵蚀血管(如胃癌)大量的:侵蚀血管(如胃癌) 少量的:持续出血(如肠癌)导致贫血少量的:持续出血(如肠癌)导致贫血 梗阻:重要通道梗阻(如乙状结肠癌)梗阻:重要通道梗阻(如乙状结肠癌) 感染:肿瘤周围脓肿(如肺脓疡)感染:肿瘤周围脓肿(如肺脓疡) 对并发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对并发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 转移:扩散到生命的重要部位和妨碍重要的调节功能转移:扩散到生命的重要部位和妨碍重要的调节功能 (如脑转移)(如脑转移) 心功能不会: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增高。心功能不会: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增高。 三、与肿瘤有关的直接死亡原因三、与肿瘤有关的直接死亡原因 一、中西医学对肿瘤认识发展的历史一、中西医学对肿瘤认识发展的历史 1、我国的中医药学对肿瘤已有大量的论述和记载、我国的中医药学对肿瘤已有大量的论述和记载 (1)早在殷周时代,甲骨文上就有)早在殷周时代,甲骨文上就有“瘤瘤”的病名的病名 (2)2000多年前的多年前的 周礼周礼 一书中也有肿瘤的记载,称一书中也有肿瘤的记载,称“肿肿 疡疡”,至今在日本和韩国的汉字中仍在使用,至今在日本和韩国的汉字中仍在使用 (3)“癌癌”字自明代开始使用,源自宋代字自明代开始使用,源自宋代“嵒嵒”字,与窦汉卿字,与窦汉卿 疮经验全书疮经验全书 中描述乳癌的中描述乳癌的 “岩岩”相通相通 (4)用)用 “癌癌”字来翻译字来翻译 “cancer”,始于,始于 19世纪末,世纪末, 20世纪初。世纪初。 (一)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一)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第二节第二节 肿瘤研究的历史肿瘤研究的历史 2、中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中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 (1)我国最早的医书)我国最早的医书灵柩经灵柩经 ,认为肿瘤起因于,认为肿瘤起因于“营卫不营卫不 通通”,“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邪气居其间邪气居其间 ” (2)汉代医学家华佗在)汉代医学家华佗在中藏经中藏经 中认为:肿瘤的发病是由中认为:肿瘤的发病是由 脏腑脏腑 “蓄毒蓄毒 ”所生,不单是营卫之气的壅塞所致所生,不单是营卫之气的壅塞所致 (3)宋代)宋代 圣济总录圣济总录 中记载中记载 “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 和平,无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和平,无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 3、中医药在现代肿瘤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医药在现代肿瘤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 (2)抗癌新药研发)抗癌新药研发 (3)中医的一些扶正祛邪方剂在配合西医的抗癌治疗中,起)中医的一些扶正祛邪方剂在配合西医的抗癌治疗中,起 一定的辅助作用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西医对肿瘤的认识二、西医对肿瘤的认识二、西医对肿瘤的认识二、西医对肿瘤的认识 1、3500年前的古埃及草纸文中,关于体表肿瘤的最早记载年前的古埃及草纸文中,关于体表肿瘤的最早记载 。 2、2500年前人体解剖对肿瘤的年前人体解剖对肿瘤的 认识深入到体内,古希腊的认识深入到体内,古希腊的 Hippocrates开始描述发生于胃和子宫的恶性肿瘤,称开始描述发生于胃和子宫的恶性肿瘤,称 “cancer”。 3、2000年前的古罗马医生年前的古罗马医生Galan提出对肿瘤的新认识,将提出对肿瘤的新认识,将 肿瘤分类:遵循自然规律的肿瘤,超出自然规律的肿瘤,违肿瘤分类:遵循自然规律的肿瘤,超出自然规律的肿瘤,违 反自然规律的肿瘤。反自然规律的肿瘤。 (一)古代认识(一)古代认识 (二)、(二)、 1900年以前:主要研究眼睛可看见的体表因素。年以前:主要研究眼睛可看见的体表因素。 是认识了解阶段。是认识了解阶段。 1、 家族遗传性病的研究家族遗传性病的研究: 有些病可遗传有些病可遗传 , 如结肠癌如结肠癌 , 视网膜视网膜 母细胞瘤,说明肿瘤发生过程包括某种遗传因子。有些年母细胞瘤,说明肿瘤发生过程包括某种遗传因子。有些年 龄段基因缺陷可不发病龄段基因缺陷可不发病. 是肿瘤抑制基因的调节范围。是肿瘤抑制基因的调节范围。 2、 诱发肿瘤物质诱发肿瘤物质 : 1775年,英国内科医生年,英国内科医生Percival Pott 发现长期清扫烟囱发现长期清扫烟囱coal soot的男孩容易发生阴囊癌,提出肿瘤发生与环境因素有的男孩容易发生阴囊癌,提出肿瘤发生与环境因素有 关。关。 1759年年tobacco snuf by John Hill煤焦油煤焦油 皮肤癌皮肤癌 19世纪后半叶,德国报告从事苯胺燃料工业的劳动工人中世纪后半叶,德国报告从事苯胺燃料工业的劳动工人中 膀胱癌的发病率异常高。膀胱癌的发病率异常高。 3 细胞的变异是肿瘤的基础:细胞的变异是肿瘤的基础: 细胞学建立,肿块是细胞增生引起的。细胞学建立,肿块是细胞增生引起的。 1841年年Remak发现有丝分裂。发现有丝分裂。 4 动物移植动物移植 . 异源性异源性 体外研究体外研究 1876年年Novinsky将狗的肿瘤进行移植试验将狗的肿瘤进行移植试验 (三)(三) 1900年:现代遗传学年:现代遗传学Mendel遗传理论遗传理论 1. 化学物质致癌理论化学物质致癌理论 1918年,日本年,日本 Yamigawa和和Ichikawa给兔耳涂抹煤焦油诱发给兔耳涂抹煤焦油诱发 肿瘤,证实有关化学物质致癌的理论,肿瘤,证实有关化学物质致癌的理论, 最早人工制肿瘤。最早人工制肿瘤。 1933年年,英国英国 James Cook等成功分离煤焦油中的致癌成分苯等成功分离煤焦油中的致癌成分苯 并芘。并芘。 巴豆油中佛波酯的促癌作用,烟草成分与肺癌,黄曲霉素巴豆油中佛波酯的促癌作用,烟草成分与肺癌,黄曲霉素 与肝癌关系的确立,以及一系列工业毒性物质致癌能力的鉴与肝癌关系的确立,以及一系列工业毒性物质致癌能力的鉴 定,都为化学致癌学说找到了依据。定,都为化学致癌学说找到了依据。 2、病毒致癌学说的确立、病毒致癌学说的确立 (1)1908年,丹麦病毒学家年,丹麦病毒学家Ellermann和和Bang发现一种鸡的发现一种鸡的 白血病能通过无细胞的滤液由病鸡传给健康鸡。白血病能通过无细胞的滤液由病鸡传给健康鸡。 (2)1910年,美国病毒学家年,美国病毒学家Rous证明一种鸡的肉瘤也可以证明一种鸡的肉瘤也可以 经无细胞的滤液而移植,后经电子显微镜技术证明其病原就经无细胞的滤液而移植,后经电子显微镜技术证明其病原就 是是Rous肉瘤病毒,从而确定了病毒致癌学说,获肉瘤病毒,从而确定了病毒致癌学说,获1966年年 Nobel Prize。 (3)1962年人体肿瘤与病毒的关系首先在年人体肿瘤与病毒的关系首先在Burkitt淋巴瘤得到淋巴瘤得到 证实。证实。 1964年,年, Epstein-Barr通过对肿瘤活检物进行组织培养,将通过对肿瘤活检物进行组织培养,将 培养后生长的细胞作超薄切片的电镜检查,在细胞中发现疱培养后生长的细胞作超薄切片的电镜检查,在细胞中发现疱 疹病毒样颗粒称为疹病毒样颗粒称为Epstein-Barr(EB)病毒,后证实它不仅可病毒,后证实它不仅可 引起引起 Burkitt淋巴瘤,也是人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的病因淋巴瘤,也是人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的病因 ,与高发于中国南方及北非地区的鼻烟癌关系密切。,与高发于中国南方及北非地区的鼻烟癌关系密切。 (4)20世纪世纪 70年代以后,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年代以后,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人,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细胞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 定与成人定与成人 T细胞白血病关系的确立,都为病毒致癌学说奠定细胞白血病关系的确立,都为病毒致癌学说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了坚实的基础。 3、物理致癌学说的确立、物理致癌学说的确立 (1)起因于很早以前对长期暴晒的海员皮肤癌发病率高的)起因于很早以前对长期暴晒的海员皮肤癌发病率高的 观察观察 (2)1910年,年, Marie和和Clunet等报道应用大计量等报道应用大计量X线长期照射线长期照射 诱发大鼠肿瘤的确切证据诱发大鼠肿瘤的确切证据 (3)1928年,年, findlay等报告用紫外线照射小鼠,成功引发皮等报告用紫外线照射小鼠,成功引发皮 肤乳头状瘤和皮肤癌肤乳头状瘤和皮肤癌 (4)各种放射性同位素:镭,钚的致癌作用得到确认)各种放射性同位素:镭,钚的致癌作用得到确认 (5)20世纪世纪 40年代,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幸存年代,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幸存 者中各种癌症,特别是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者中各种癌症,特别是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6)接受大计量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原发病灶控制后,)接受大计量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原发病灶控制后, 可发生医源性白血病可发生医源性白血病 (四)肿瘤起源的认识:(四)肿瘤起源的认识:1953年后年后 分子生物学兴起,突分子生物学兴起,突 变学说到分子肿瘤学时代的到来,变学说到分子肿瘤学时代的到来, 分子肿瘤学分子肿瘤学 1、癌基因的研究、癌基因的研究 1962年年 人人 Burikett 淋巴瘤淋巴瘤 -最旱发现人身上由病毒导致的癌最旱发现人身上由病毒导致的癌 。 1969年美国科学家年美国科学家 Robert Huebner 和和Geoger Todaro在美国科在美国科 学院院刊上发表癌基因假说,第一个病毒癌基因学院院刊上发表癌基因假说,第一个病毒癌基因Src被加利福被加利福 尼亚大学的尼亚大学的 Michael Bishop和和Haold Varmus从从 Rous肉瘤病毒肉瘤病毒 中分离,并在人和动物的正常细胞中也找到了中分离,并在人和动物的正常细胞中也找到了Src基因的存在基因的存在 病毒癌基因的细胞基因起源,获病毒癌基因的细胞基因起源,获1989年年Nobel prize 癌基因的克隆癌基因的克隆 第一个人体肿瘤中第一个人体肿瘤中Ras癌基因的成功分离。至癌基因的成功分离。至 今已分离了今已分离了 100多种癌基因多种癌基因 2、1971年年 Knudson 二次突变学说二次突变学说 3 3、抑癌基因、抑癌基因、抑癌基因、抑癌基因 二次打击学说二次打击学说 遗传性病例和非遗传性病例遗传性病例和非遗传性病例 人类第一个抑癌基因人类第一个抑癌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致病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致病基因Rb的克的克 隆成功隆成功 抑癌基因的克隆:抑癌基因的克隆:P53, APC,BRAC 至今已有至今已有 20多种抑癌基因被鉴定或克隆多种抑癌基因被鉴定或克隆 肿瘤发生的特点肿瘤发生的特点肿瘤发生的特点肿瘤发生的特点 1、无物种之分、无物种之分 2、无人种之别、无人种之别 3、无年龄的不同、无年龄的不同 4、无男女之差、无男女之差 5、无组织器官之异、无组织器官之异 6、诱发肿瘤病因各异,病理结果相同、诱发肿瘤病因各异,病理结果相同 7、癌症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互为因果、癌症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互为因果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人类肿瘤研究人类肿瘤研究人类肿瘤研究人类肿瘤研究 面临的问题:面临的问题: 肿瘤生物学的理论研究:病因、途径、机制、病症多样肿瘤生物学的理论研究:病因、途径、机制、病症多样 性,复杂,个性化,挑战多。性,复杂,个性化,挑战多。 肿瘤治疗:外科治疗、化学治疗、物理治疗,生物治疗肿瘤治疗:外科治疗、化学治疗、物理治疗,生物治疗 。 手段少、疗效差、预后差、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手段少、疗效差、预后差、治愈率低、死亡率高 1、国际肿瘤登记协会、国际肿瘤登记协会(IACR) 1965年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年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IARC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1966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九次国际肿瘤会议上,成立了国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九次国际肿瘤会议上,成立了国 际肿瘤登记协会,际肿瘤登记协会,IACR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al of cancer registries) 每每5年定期出版年定期出版 1卷卷“五大洲癌症发病率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的汇编,的汇编, 1966年出年出 版第一卷,到版第一卷,到 2003年,出版第年,出版第 8卷。卷。 我国于我国于 1963年在上海开始了肿瘤登记报告工作年在上海开始了肿瘤登记报告工作 一、发病率流行病学状况一、发病率流行病学状况 (1)地域性:)地域性: 发达国家,肠癌在男女性中均为第发达国家,肠癌在男女性中均为第2位的高发癌。位的高发癌。 宫颈癌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妇女中的常见癌。宫颈癌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妇女中的常见癌。 口腔癌和舌癌在东南亚高发。口腔癌和舌癌在东南亚高发。 鼻咽癌则以中国最多发。鼻咽癌则以中国最多发。 肝癌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肝癌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2、全球癌症发病情况、全球癌症发病情况 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 (2)性别差异:)性别差异: 乳腺癌是全世界妇女中最高发的癌症乳腺癌是全世界妇女中最高发的癌症 前列腺癌在男性中为高发癌前列腺癌在男性中为高发癌 (3)年龄:)年龄: 一般年龄越大患癌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年龄越大患癌的可能性越大 但眼癌和某些白血病常发生于儿童期但眼癌和某些白血病常发生于儿童期 3、中国的癌症情况、中国的癌症情况 (1)常见的)常见的 10位肿瘤顺位:胃癌的死亡率居首位位肿瘤顺位:胃癌的死亡率居首位 (2)城市与农村的比较)城市与农村的比较 : 城市癌症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城市越大死亡率越高。城市癌症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城市越大死亡率越高。 在各种癌症死亡率中,居城市首位者是胃癌,其次是肺癌、在各种癌症死亡率中,居城市首位者是胃癌,其次是肺癌、 食管癌和肝癌;食管癌和肝癌; 而农村依次是食管癌、胃癌和肝癌。而农村依次是食管癌、胃癌和肝癌。 (3)省份的比较:)省份的比较: 死亡率以上海、江苏、福建、浙江等省最高,死亡率以上海、江苏、福建、浙江等省最高, 而以云南、贵州等省最低。而以云南、贵州等省最低。 (4)区域性:)区域性: 我国重点防治的癌症分布我国重点防治的癌症分布 食管癌: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区、大别山区、四川的西北地区、食管癌: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区、大别山区、四川的西北地区、 福建南部和广东东北部。福建南部和广东东北部。 胃癌: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和华东。胃癌: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和华东。 肝癌:主要集中在两广和华东沿海地区。肝癌:主要集中在两广和华东沿海地区。 肺癌:城市高于农村,以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死亡率最高。肺癌:城市高于农村,以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死亡率最高。 (5)年龄:)年龄: 各年龄段死因构成是这样的:各年龄段死因构成是这样的: 0-14岁,癌症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岁,癌症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0.80%,居第,居第 11位位 15-38岁,占总死亡率的岁,占总死亡率的7.88%。居第四位。居第四位 35-54岁,占总死亡率的岁,占总死亡率的21.58%,居首位,居首位 55岁以后,死亡率低于心血管疾病岁以后,死亡率低于心血管疾病 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但但5岁以下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以后岁以下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以后10年。年。 儿童易患的癌症种类与成人也有所不同,常见的分别是白血儿童易患的癌症种类与成人也有所不同,常见的分别是白血 病、恶性淋巴瘤、肾母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病、恶性淋巴瘤、肾母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 (6) 性别:性别: 随年龄增长,男女发病率有所不同,随年龄增长,男女发病率有所不同, 10岁以下男高于女岁以下男高于女 15-50岁女性发病率明显上升岁女性发病率明显上升 50岁以后男性发病率明显要高岁以后男性发病率明显要高 总的是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总的是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7) 我国我国 20世纪世纪 90年代调查结果与年代调查结果与 70年代调查结果比较年代调查结果比较 恶性肿瘤死亡率不断上升恶性肿瘤死亡率不断上升 90年代年代 108.26/10万,万, 70年代年代 73.99/10万万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癌症死亡者以消化道肿瘤患者为主癌症死亡者以消化道肿瘤患者为主 胃癌仍是第一位,肝癌升至第二位胃癌仍是第一位,肝癌升至第二位 肺癌从肺癌从 70年代的第年代的第 5位,升至位,升至 90年代的第三位年代的第三位 另外,食管癌和宫颈癌呈大幅度下降趋势另外,食管癌和宫颈癌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二、肿瘤的发病机制二、肿瘤的发病机制二、肿瘤的发病机制二、肿瘤的发病机制 单一的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学说单一的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学说 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综合致癌理论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综合致癌理论 结肠癌发病机制的阐明结肠癌发病机制的阐明 Vogelstein实验室的结肠癌发生模型:实验室的结肠癌发生模型: 增生,良性肿瘤,原位癌,浸润癌增生,良性肿瘤,原位癌,浸润癌 分子事件:分子事件: APC,Ras,P53,DCC,DNA损伤修复基因的突变,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