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兴趣培养.doc_第1页
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兴趣培养.doc_第2页
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兴趣培养.doc_第3页
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兴趣培养.doc_第4页
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兴趣培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大港区油田第一中学甄月辉内容简介: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财富。这份财富几经后人咀嚼,越来越有味道,但是它却并不能受到当代青少年的青睐。原因大致有几点:一是诗歌语言本身是凝炼、高度概括的,学生缺乏驾驭语言的功底,理解不够,自然品不透;二、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像,学生生活阅历不丰,想像力匮乏,使学生在品读诗歌时受到限制;再者,现代通俗文化的冲击,浮躁的心态使学生无法沉静下来去阅读。针对这几点,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其品位。从学生的爱好出发,从对歌曲、名句的品味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诗歌的内涵;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兴趣培养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财富。这份财富几经后人咀嚼,越来越有味道,但是它却并不能受到当代青少年的青睐。一读到诗,便昏昏欲睡,曰:读不懂,没意思。想来原因大致有几点吧:一是诗歌语言本身是凝炼、高度概括的,学生缺乏驾驭语言的功底,理解不够,自然品不透;二、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像,学生生活阅历不丰,想像力匮乏,使学生在品读诗歌时受到限制;再者,现代通俗文化的冲击,浮躁的心态使学生无法沉静下来去阅读。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说:“有生活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生命的末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的事,哀莫大于心死,所谓心死就是对人生世相失去解悟的留恋,就是对于诗无兴趣。”看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是很重要的,不仅是为了能够去品读诗,也为今后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品位。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对于诗的兴趣呢?一、抓住学生的心理、爱好,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从通俗流行歌曲入手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现代的中学生诗可以不读,但流行歌曲不能不听。流行歌曲中有一部分歌曲是古典诗词改编成歌词,所以从听流行歌曲入手,引导学生将现代的歌词和古诗词作比较,评判歌词的优劣,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中学生喜欢的还珠格格里有一首插曲当,经动力火车的演绎,成了脍炙人口的曲子,歌词是这样: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不能和你分手。你的温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用排比、夸张的手法,诠释了一种生死不渝的浪漫爱情,我启发同学,其实古代就有这样的情歌,这首歌追溯到源头,其实是上邪 。带领同学品读“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发现了它的精炼、美妙之处,认为比歌词要凝炼、经典,值得品味。听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品味张继的枫桥夜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悠远深沉的意境。将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与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进行感情、主题的对比。由于有歌词介入,学生有了一种溯本求源的愿望,对这些诗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二、从名句入手,介入对诗歌的欣赏。诗歌中的经典名句很多,描绘田园风光的、边塞风情的、抒发缠绵的恋情的,包罗万象,从赏析学生喜欢的名句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春天,领略“天街小雨润如稣,草色遥看近却无”那初春酥油一般润泽的细雨,朦朦胧胧的绿色,那草木萌发带给人的欣喜之情,领入夏季欣赏:“接天落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清雅秀丽之美。在陷入困境时,体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锲而不舍后豁然开朗的意境。这些诗句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直接激发起其阅读的兴趣。每天课前解读一两句,成为一种乐趣,也成为一种积淀。鉴赏名句的过程中,向学生逐步渗透鉴赏技巧、方法,使学生离开老师这根拐杖,也能尝试着去体味、去欣赏。三、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发挥学生想像力,丰富诗歌的意蕴,激发兴趣。学生之所以不爱读诗,是因为有些诗离学生生活太远,有些诗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思想感情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尽量找一些离学生生活近的诗,去激发其兴趣。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客居洛阳,秋风吹过,落叶萧条,引发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千言万语说不尽,所以家书将要发出时又打开补写,惟恐漏掉一句两句,讲到此处,学生会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能够打动人的诗才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这种细节、细腻的情感不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吗?不是每种生活都要经历,才能领略诗人的感情,诗歌是一种浓缩的艺术,在鉴赏诗歌时启发学生融入自己的想像,对诗歌进行再创造,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迢迢牵牛星写的不过是相思之情,如果启发学生,作者是借天上牛郎织女相思之情表达人间的相思之意,让他们根据诗句加入自己的想像,描绘一幅画面,男同学这样想:到长安去赶考的士人,在夜晚动了羁旅之愁,出来漫步,天上的星很亮,他凝视着天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想起了家中的妻子,妻子此时此刻也在织布吧,她伸出纤纤素手,一梭一梭地织着布,脚下的踏板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织着织着,眼泪扑簌簌地流下来,她想起了自己在外地漂泊的丈夫。女同学则可能从妻子的角度去想。经过这样的想像加工,天上人间的相思之情的内蕴加强了,学生也觉得饶有趣味。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尽量联想,不断往里面注入一些积累的生活元素,使诗歌在头脑中清晰、丰富起来。读曹植的白马篇,启发学生可以把作战勇敢,对国家忠心耿耿的白马将军形象具体化,同学们在记忆中搜索,找到了杨延昭、岳飞、赵云等形象,白马将军的形象鲜活起来。联想和想象能最大限度的还原、丰富诗歌的内容。生活积淀厚了,知识积累多了,学生自然能够调动学过的诗句进行比较,领略其高妙之处。学雨霖铃,读到“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我指导学生将其和毛主席的“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从几方面作比较:词的风格,词人的境遇,景色的殊异。经过讨论,学生明了,毛词表现的是一位伟人迎风破浪的豪迈情怀。同样是南国的天空,可是宽阔的江面,低沉的云雾,对一叶扁舟上的孤独的柳永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压抑。比较阅读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四、创设情境,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诵读在学生对诗歌初步有了兴趣、感知后,引导学生诵读。不仅要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还要在读的过程中,将文字转化成一系列的画面,读出韵律,读出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和作者形成共鸣,深切体味诗歌的内涵。还可以用名家的诵读去熏陶,或举办诗歌朗诵会,营造一种氛围,设置一定的情境,激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