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汉双解成语词典编纂点滴张豫鄂 华中师范大学摘要:双语成语词典的编纂难在体例的设计上,查找方便、规范实用、针对性强是其宗旨。本文结合6年来编纂俄汉双解成语词典的体会,介绍在词目编排、选条原则、例句组配、翻译处理等方面的点滴创意。关键词: 俄汉成语 双语词典 编纂 经验1984年,华中师范大学周纪生教授主编了一部我国目前收条最为完备的大型辞书俄汉成语词典(6:1984)。它对我国的俄语教学、研究及翻译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随着时代和语言的发展,成语也在变化,不少的新成语词汇进入了俄语成语的宝库。俄语工作者迫切需要一本贴近时代、丰富实用的成语工具书,基于此目的,在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下,我系于1996年承担了俄汉双解成语词典的编纂工作。一、收目类别在词典编纂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对目前所拥有的俄语成语词典和读者需求进行了认真地研究,摘录了苏联科学院俄语研究所的十七卷本 (12:1950)和四卷本C (13:1981)中的所有俄语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条目;对比研究了的 (3:1997)在各个不同时期版本中的词及成语收入量:1997版量为80,000,而1982年第九版仅为57,000;.的 . -(2:1997)将1985年的800条扩充到1,500条;.主编的 (14:1997)收录4,000条成语词条;.主编的两卷本词典 (1:1997),则收录约12,000条成语词条,可看作是对4,000条的深化和补充。我们还参考了由.和.主编的 , (4:1979),由.和.主编的 (5:1994),周纪生教授主编的俄语成语词源(7:1990),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纂的俄汉大词典(8:1985)。在对上述词典中的成语收目走向进行分析、比较之后,我们发现俄语成语的收目范畴已极大地拓展了,这与苏联的解体、俄国的复出、语言的轮回等息息相关。最令我们感动的是商务印书馆将珍藏多年的、由刘泽荣大师亲自收集的条目卡片无私地赠予我们,使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在访教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决定,采众家之长,编出最能适应中国国情的实用型双解成语词典。俄汉成语双解词典旨在面向具有中等以上俄语水平的读者、俄语翻译工作者、俄语教师和从事语言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基于读者的实际需要,我们严格按照商务印书馆的要求,在编纂工作中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保持词典的典范性,又突出词典的应用性。根据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本词典在收条范围上从广义成语说,收条14,000左右。具体包括以下六大部分:1 类词成语(-)。这类成语意义完整,融合性强,不能分析,组成成分失去原来的词汇、语法、构词意义,整个成语是词的等价物,在句中充当一个成分。如 , , , , , , , 等。2 词的成语性组合( )。这类成语的意义可以分析,有一个组成成分保留原来的词汇、语法、构词意义。如 , , , 等。3 虚词性固定组合。这类固定组合在句中表达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起前置词、连接词等作用,或依附于个别单词或句子,赋予它们某种情感色彩。如 , , , , , ! 等。4 某些复合性术语和复合性称谓。如 , , , 等。5 部分有形象、有转义、中国读者从字面上难以理解的常用谚语、俗语。如 ; , ; , , ; , ; 等。6 部分从字面上中国读者难以理解的名言。这类名言多有典故来源。如 ; , ! ; 等。 二、词目编排体例1词目排列俄汉成语多变体现象,为了便于查找和研究,俄汉双解成语词典在词目编排中把主索引词的设立构想为,从成语的组成部分中按名词、形容词(包括形动词)、数词、代词、动词、副词(包括副动词)、语气词、连接词、感叹词的顺序选出主索引词。主索引词均立原词,不论它在成语中的形式如何。例如: 主索引词为 主索引词为 主索引词为 一个成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作主索引词的词时,则选第一个词作主索引词。例如: 主索引词为 主索引词为 主索引词按字母顺序排列,不论该词在成语中的位置如何。主索引词后用。例如: 在一个主索引词下有数个成语,则按成语的第一个词(若第一个词为可省略成分,则按成语的第二个词)的字母顺序排列;若第一个词相同,则按第二个词的字母顺序排列。例如: 主索引词在不同的成语中用了两种以上的形式,则立次索引词。在次索引词后用。次索引词按字母顺序排列。例如: 2例句编写1)例句一律选自俄苏文学中的经典作品(着重从现代、当代作品中选录),力求典范性。2)所选例句要能提供具体的语言情景,说明成语意义和用法,有助于读者理解、掌握成语。3)所选例句要有助于揭示成语的语义、语法搭配特点。如 () 既可指人,又可指物; 既可与积极意义词搭配,也可和消极意义词搭配。4)例句力求简洁明了,准确规范,思想健康;突出口语化、实用性原则。三、词目的翻译方式在长达6年的编纂过程中,我们对俄语成语的描绘功能,文化含义等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当我们将成语的原文释义及我们的词目翻译呈现在广大俄语工作者面前时,我们将面临最严格的检验。词目的译文在概念上是否准确,修辞色彩是否相应,例句的选择是否匹配,这都是双语词典编纂者在工作中颇为棘手之处。因为双解成语词典中词目释义的主要手段是翻译,而不是单纯的成语再造。在两种语言中,尤其是在俄汉这两种非亲属语言中,要找到这样的完全对应词语是很困难的。在双语词典的编纂中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手段处理成语词条,既要保持原词目鲜明的形象性,又要处理好修辞特色,难以舍取。对此在编纂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以成语译成语成语的形成和发展与本民族的生存条件、文化习俗的形成密切相关。俄汉成语都有各其自的语音、语法、词汇、使用范围的特点。但作为交际功能的语言仍有相通之处。我们认为,如能对等地用汉语成语译出俄语成语,如果选择恰当,既起到表情达意之功效,又能将成语的鲜明形象特点、修辞色彩跃然纸上,应该是翻译中的理想之作。汉语是世界上较为发达、丰富的语言,拥有大量的成语,可以进行对等的翻译。因此,在我们翻译词目时首选的方式是以成语译成语,但必须严格把握好成语的对等度,即概念、语体、修辞完全对等,而对语言形象不做绝对的要求。例如: (异口同声); (半斤八两); (目不识丁); (酩酊大醉); (神气十足); (混淆黑白); (浑水摸鱼); (束之高阁); (削足适履); (乳臭未干); (天壤之别); (剑拔弩张);, (如坐针毡); (随波逐流)。这些俄语词目具有鲜明的形象,汉语成语也能贴切地译出,但语言的使用规范不同,语言对形象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 ; , ,; ; ; 既可以完全等值地译出其形象,又保证了译文准确。但 ; ; ; 就只能撷取汉语中的习惯表示法来对应,既不失俄语的形象之鲜明,又不有悖于汉语的表达习惯。由于俄汉分属于不同语系,其成语的外延、内涵相距甚远。因此,能完全对等翻译的成语并不多。但成语词条的译文必须能严格表达出成语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含义和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在具体例句的上下文中倒不一定在字面上与词目的译文完全等同。例如: 译为:卑躬屈节,低三下四地(巴结)。例如: -? , . ! (, ).(名誉有何益?身无分文时,寸步也难移。没钱讲名誉,四处都碰壁。见到钱骗子,还得把头低)。 , , (, ).(没听说过这样的老油条,这样老奸巨猾的家伙还能改邪归正)。2以俗语、俚语、谚语译成语为了将俄语词条译得生动、形象、贴切,我们不仅在汉语成语中寻珍探宝,而且将翻译的视野扩大到汉语的俚语、俗语和谚语中去。例如: (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 (豁出去了,管它三七二十一); ,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三思而后行)。 . , (, ). (我们可不该丢了西瓜去拣芝麻。种子还没储备,我们却打起鸟来了)。3以通用词或词组译成语成语与单词在词汇意义上有相互等同的关系。例如: = (枪毙); = (死); = (太少); = (到处); = (聪明的); = (先稍微吃点东西); = (猝然住嘴)。四、保持原文的语体与风格1延续俄语成语口语体的风格现代汉语词典给成语的定义为: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四字格式和书面语体是现代汉语成语的重要特性,尤其是书面语体属性对于成语来说比四字格式更加重要。这是俄汉成语很重要的区别之一。俄语中往往把成语分为广义的成语和狭义的成语。所有的语言学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指出了俄语成语的口语色彩,如由.词典中收条约12,000条,其中修辞标注为“口”、“俗”、“旧”的占90%以上,而“书”、“雅”甚少。就其来源而言,俄语成语少有出处,多数是反映民众生活的口语性成语。从结构上看俄语成语无固定格式,组成成分多少不定,可为词组,可为短句,与惯用语近,各结构成分间的联系比较松散,可以插入其它成分。以词典中字母B条目为例。该字母共有1,065条,修辞标注为.的有210条,为.的有238条,.有304条,而.仅43条;.词典收录的1,500条词目中修辞标注为.的仅36条,而.的高达就达1022条。由此可见,俄语成语词典的编纂已日趋口语化、简洁化,因此,译文中尽管词目在上下文中也可用成语译出,但我们从口语体的色彩出发,而选择了用惯用语译出。例如: . . 释义为: ,按汉语成语可译为:囊中羞涩,囊空如洗。但从修辞标注来看,不如译为:空得叮当响,兜里空空。- ? , , . , - , - . . (, ). (“您干吗搞这种蠢事?”我问里波贡,当我们走到街上后,我气昏了。“不干吗,”里波贡回答说。“你们是大学生,穷得叮当响。可卡梅纽克肥得酒肉臭。”)由此可见,很多带有鲜明的口语乃至俗语色彩的狭义俄语成语被对等地译成书卷味极浓的四字成语,会有一种牵强附会之感。2保持词目鲜明的形象性翻译成语和翻译一般的词相比,有它的另一重难处。成语不称呼事物、特征、数量、动作,而是形象地描绘它们。很多成语都包含有形象,其成语的概念就寓于形象之中。如成语 ,其形象为“长柄大镰刀砍在石头上”,意为“强强相敌,棋逢对手,强中更有强中手”。“碰上对手啦”这种现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不用成语表达此种意境,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汉语中有“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彼此彼此,”,能让人想起古战场上“摇旗擂鼓,鏖战疆场,不分胜负”的壮观场面;而“长柄大镰刀砍在石头上”让人联想到俄罗斯人割草的情景和刀猛砍石头迸溅的火星,都非常鲜明生动。由于俄汉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及文化视点,造成了成语中不同的形象表达方式,但其基本概念“硬碰硬”却完全对等地呈现出来。贴切的译法应用“钉头碰铁头”这个形象。这说明,在成语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意义是灰色的,而形象是常青之树,即一个意义可用多种形象来表达,反过来,多个形象表达同一个意义。可见,应该“用形象译形象”。因此,在词条翻译时,我们严格地把握住语体、修辞特征的关,让每个词条的译文能较好地体现其语体风格。词典编纂是一项劳役般的苦工,需要长年的苦功、寂寞和忍耐。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多年支持和关爱我们的全国同仁、专家们对我们的期望,更是我们自己的期盼。愿她的问世,能使我们为俄语事业而甘于清贫的俄语人“暗香盈袖”,充实富足。 注:本文中所有的例句均采自词典,译文由作者翻译。参考文献:1) . . 1997 . 2) . . . -, . , 1997 .3) . . , 1997 .4) . . , . , 1979 .5) . . . , 1994 .6) 周纪生,俄汉成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工生产打样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店铺入股合同样本
- 借款合同样本标准样本
- 副食批发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前台文化墙采购合同样本
- 劳务公司承包酒店合同标准文本
- 分支机构经营管理合同样本
- 企业解约合同样本
- 乡村公路护栏承包合同样本
- 临时修建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体育赛事管理课件
- 幼儿游戏与社会性的发展
-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
- (医学课件)特应性皮炎
- 2024年安徽合肥文旅博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各年级 小学一年级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弱点 主题班会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策略
- 酒店网络营销外文翻译文献
- 咽部肿瘤的诊治
- 情景题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北京东城区北京汇文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