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与人间一卷诗.doc_第1页
留与人间一卷诗.doc_第2页
留与人间一卷诗.doc_第3页
留与人间一卷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留与人间一卷诗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及其情感经历(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 王晓杰)内 容 摘 要 徐志摩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有着太多情感上的忧愁和辛苦,于是,许多浓重的情感倾泻便凝成了大量不朽的诗歌。这些诗歌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他追求理想、渴望自由、赞美爱情向往爱情、甚至为爱情不顾一切。他曾得到过爱情的滋润,品尝过爱情的甜美,但也因爱情身处尘寰、心困炼狱。徐志摩的一生坎坷不平,他的感情经历更是风云变幻,然而,徐志摩留与人间的却是一卷绝美的诗。关 键 词 徐志摩 诗歌 情感“一个伟大的作者如罗曼罗兰或托尔斯泰,正像是一条大河,它那波澜、它那曲折、它那气象、随处不同,我们不能画出它那一弯一角来代表它那全流。”这是徐志摩在罗曼罗兰中说的一句话。对于志摩先生,如果将他比作一条河,那波澜、曲折、气象也必定是随处不同的,任何的一弯一角都概括不了人生的全部。这里,我只谈他生命的一个部分诗歌创作与情感经历。提到徐志摩,他在英国的留学生活或是不容忽视的。康桥文化的洗礼对徐志摩的一生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段生活奠定了他的政治观、艺术观的基础,转换了他职业的嗜好,更深深地影响了他今后的个人恋爱及婚姻生活。正如志摩先生自己所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河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河给我胚胎的。19岁结下的婚姻成了他婚姻生活悲剧的开端,其妻张幼仪成了这场悲剧的牺牲品。爱自己所爱,即便不被家庭、社会所容忍,徐志摩也要冲出封建婚姻的樊笼,这正是康桥文化影响的结果。离婚后,徐志摩写下了笑解烦恼结一诗,题为送幼仪。他在诗里把他们婚姻的烦恼结归罪于忠孝节义和封建礼教。 在康桥读书的日子里,徐志摩结识了当时只有16岁的林徽音。相同的志趣让他们有了心灵的互通,遗憾的是1921年,林徽音随父亲回国,这使徐志摩极度痛苦,他的心已经滴血,“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这忧郁我信,竟于渐渐地潜化了我的气质。”爱情生活的磨练,再加上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徐志摩开始笃爱大自然的美景,他主动而又自觉地到自然万物中去寻找慰藉。大自然给了徐志摩灵感,加上爱情变故带来的苦闷和忧郁,通过他的笔尖涓涓地流淌了出来,铸就了他情感的结晶诗歌。就于那时,徐志摩开始真正写诗了。 月,我含蓄着说,请登记我冷热交感的情泪,在你专登泪债的哀情录里。月,我哽咽着说,请你查一查我年表的滴漓情泪是放新帐还是清旧欠呢?小诗带着妻凄凄惨惨的忧情,真实地表现了他当时的苦闷心境,仿佛是在悄悄地低吟着,但这时的徐志摩并没有绝望,相反,他一直追求着光明与希望。这个时期是他练笔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些诗句虽意味不浓,意境不深,甚至个别诗句像在玩弄文字游戏,可话又说回来,没有幼稚哪有成熟? 1922年8月,徐志摩辞别剑桥大学启程回国。这其中的奥秘便是爱的追寻。归国途中,他作诗归国杂题一马骞、归国杂题二地中海、地中海中梦埃及魂入梦,谁知,徐志摩的一片热情竟被林徽音与梁思成相爱的消息冻结在空中。但林梁二人没有正式结婚,这让痴情的徐志摩觉得爱情的颓局还可以挽回,于是匆匆北上。那时的他仍是十分自信的,明星与夜蛾的第二段“夜蛾对明星说-我一定得去寻求她,不问她在哪里,即使天庭冰冷的圆穹上撞破了我的头颅,我也要去寻求她的。-”然而,林徽音却让徐志摩的追求全然落空。拿回吧,劳驾,先生是他写来告别这段感情的。“-害的我多苦,这几年叫痛苦带住了我,像磨面似的尽磨!- ”徐志摩刻骨铭心的初恋至此画上了句号。1925年徐志摩再次欧游,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他与陆小曼的罗曼史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其实,在这段情史里,徐志摩的确是用他的全部去追求他渴望的纯真爱情。可1924年4月两人相遇时,陆小曼已经是一个有夫之妇,这在当时是不被容忍的。然而,生活叛逆的徐志摩没有气馁,他热烈的追求着已经确立的理想。1924年12月30日,他写下的雪花的快乐反复咏叹了自己为爱情执着追求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漠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它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徐志摩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幽谷、山麓、荒街徐志摩都不向往,他的自信在于“你看,我有我的方向!”为这个方向,他已经决定不惜一切为代价。在欧游期间,徐志摩共写下了12封书信寄于陆小曼。他在信中激励陆小曼做白朗宁夫人式的私奔,又相约共赴罗与朱式的情死,为陆小曼已经顾不得什么性命与名誉的徐志摩只求一个伴!就凭着这样的爱,徐志摩回到了北京,但他们发现幸福还是很遥远。在等待陆小曼离婚的日子里,徐志摩忍受着来自外界和他自己内心的折磨,因为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喜欢追求一切的爱与美,他曾坚定的说:“我只要你,有你,我就忘却一切,我什么都不想都不要了,因为我什么都有了。”正是这种坚决去爱的态度让他们的爱情从困境中走了出来。我们来看他在起造一座墙里的誓言。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在这流动的生命里起造一座墙。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就使有一天的霹雳震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这个时期,爱情诗作是他作品的主要部分,如偶然望月我来扬子江买一把莲蓬都写得情意绵绵,这样的爱情诗作对冲出封建樊笼的男女也有着极大的鼓舞。经历过情感的折磨,他的诗文作风也更加成熟。徐志摩的再婚得不到家人、朋友、社会的谅解,他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与痛苦。即使在这样的情境中,他依旧是一腔热情,一团火焰,一片春光。郁达夫曾说过:“徐那不顾一切,带有激烈燃烧性的热情,一经激发便不管天高地厚,势非至于将全宇宙都烧成赤地不可。”尽管大众舆论严厉的指责徐志摩,但他对陆小曼的爱自始至终都是那么的狂热,从爱眉小札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陆小曼在他心里的位置,“你是我的生命我的诗,完全是我的,一个个细胞都是我的。”他因她而哭,因她而笑,因她而忧,因她而喜,甚至因她而呼吸。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爱是真挚的高尚的深层面的。他对她说“你不知道我怎样深刻的期望你勇猛的上进,怎样相信你确有能力发展潜在的天赋,怎样私下祷祝有那一天叫这浅薄的恶俗势力的一般人开着眼惊讶,闭着眼惭愧。”这正是他灵魂深处赋予陆小曼的爱。这种爱,既是一种潜在的父性的关怀和帮助,更是一种朋友式、兄弟式的爱。然而,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如果说张幼仪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徐志摩可以离异,那陆小曼是他在一片反对声中执意选择的,再苦他也要默默承受。他对陆小曼的爱是不曾改变的,但陆小曼的堕落却让他有些心灰意冷,我不知风是在哪一方向吹袒露了他的伤悲和心碎。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清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带着这样的心伤在赶去参加林徽音演讲会的途中,不幸飞机遇难了。 徐志摩的一生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这个新时代的新诗人以他的方式,挥別了他所热爱的世间。一个年轻的生命带走的是满心的疲惫和愁苦,留下的却是一卷绝美的诗。参考文献1.徐志摩传- 韩石山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