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姓之一.doc_第1页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姓之一.doc_第2页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姓之一.doc_第3页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姓之一.doc_第4页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姓之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姓之一,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据统计,郑姓历代名人入二十五史者达443位之多。百家姓中,郑姓的来源不象其他姓氏那样复杂,其血统源流也较单一和纯正。先谈谈我们郑姓得姓之前的传说与史实。 相传,郑姓最早的血缘先祖是黄帝,受姓始祖是西周末年的郑桓公。在黄帝和郑桓公之间,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洪荒时代,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作为中原部落的首领,主要活动在今天黄河中下游地区。根据史记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子玄嚣;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帝喾妃姜原在野外踩了巨人脚印的大拇指,即孕而生子。由于他生得蹊跷,姜原多次将他抛弃,但都获救。最后一次丢弃在水渠里的冰上,被大鹏鸟飞来用翅膀暖和他。大鹏飞走后,他哭出声来又高又亮,使人们震惊万分。姜原这才意识到这孩子非同小可,就抱回养育,并起名为“弃”。弃长大后果然才智超群,教部落的人开荒种植庄稼,结束了游牧生活,成为远古时期掌管农业的稷官,史称“后稷”,封地在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其子不窟末年约在夏朝的中后期,该部落北迁到渭水中游一带,仍然种植农作物。 大约到了商初,后稷的曾孙公孙刘迁居到豳(陕西旬邑西),一边开垦农田,一边扩大居邑。逐渐地部众增多,粮食贮积日益丰富,接着又发展武装力量,扩大活动范围,渡过渭水到渭南地区采掘矿石,进行锻冶制造工具和武器,使势力进一步得到壮大。又传七八代,至高圉、亚圉,正是商王武丁前后,已成了商朝西部的一个大邦。从亚圉再传两代即古公亶父时,又从豳南迁到漆、杜之间岐山南面的“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并在这里兴建宫室城邑,使部落有了早期国家的雏形,从此称作周人或周族。再后来古公亶父二传于姬昌,三传于姬发,终于强大到灭商建国,史称周朝。古公亶父、姬昌分别被追尊为周太王、周文王。周武王姬发后十传至周宣王时,已是西周中叶。为了扩大王室势力,周宣王在即位后的第22年,即公元前806年,分封少弟友于槿林(今陕西华县东)为郑伯,建立郑国。友即姬友,史称郑桓公。 郑桓公姓姬名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分封到郑地才33岁。他对老百姓宽厚仁慈,长期以来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消息传到京都,这时周宣王已死,其子周幽王在位就封郑桓公为司徒,总揽天下朝政。在新的职位上,他仍然推行仁政,因而获得更多人的拥护。 郑桓公当司徒一年后,周幽王因宠幸褒姒疏远大臣,以至上下离心,天下诸侯也有背叛情形。郑桓公预感动乱在即,就向周太史伯请教:“看来现在王室要多变故,我怎能自保免予一死呢?”太史伯说:“应该找一个可以永久依托的地方来保全。我看,只有洛邑(今河南洛阳东)以东、黄河和济水交汇以南的地方,给你最为合适。”郑桓公不解,太史伯接着分析:“此地尽管属于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和郐国(今河南郑州南)的势力范围,但这两国的君主都是贪图小利,没有抱负的人,当地的百姓并不真心归顺他们。现在您是司徒,又受老百姓爱戴拥护,如果要求迁居到那里,两国国君必然会给您面子,把那里划分给您。以您的德能名望在那里过不了多久,虢、郐两国的百姓都会支持您。”郑桓公还不放心,向太史伯提出其他两个地方来比较:一为“吾欲南之江上”,二为“欲居西方”。都被太史伯有根有据地否定了。于是郑桓公向周幽王提出举族东迁的请求,周幽王不明就里答应了。虢、郐两国国君见有王命,也主动献出了十邑(即虢、郐、鄢、蔽、补、丹、依、蹂、历、华)土地。这样,郑桓公便有了立国的基础。不久,就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根据太史伯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今荥阳京襄城),史称“虢郐寄孥”。 郑桓公当司徒的第二年,犬戎叛乱,杀了周幽王和司徒姬友,西周灭亡。郑国人共立姬友子掘突为武公,追姬友为桓公。郑武公即位竟取十邑地而居之,又攻灭了虢、郐等小国,正式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建立郑国。郑武公当政的第十年娶申侯女武姜为夫人,第十四年生了个公子叫寤生,因为是难产武姜夫人不太喜欢这个儿子。第十七年武姜夫人顺产少子叔段,很溺爱他。到了郑武公当政的第二十七年,郑武公得了重病。夫人武姜请求废长立幼,改叔段为太子,郑武公不答应。同年武公去世,太子寤生即位,就是郑庄公。 郑庄公即位的头一年,就封叔段于京(郑国都,荥阳京县),称号“太叔”。大臣祭仲反对说:“京这个地方比国家还重要,不能封给您弟弟。”郑庄公回答:“母亲要封给他,我不敢违抗。”叔段到了京,日夜操练兵甲,与母亲武姜密谋夺取王位。庄公二十二年,叔段果然袭击郑庄公,以武姜夫人为内应。庄公发兵讨伐,叔段败走京。京的百姓都起来反叛,叔段只好逃到鄢。在鄢又溃败,叔段最后投奔共国。郑庄公回师,把他母亲武姜夫人迁到城颖,并发誓说“不到黄泉,母子不相见。”隔了一年多,庄公反悔思念母亲。一次,隐居颖谷的考叔送东西给庄公,庄公请他吃饭。考叔说:“我家有老母,请国君让我把食物带回家。”庄公说:“我也很想母亲,只恨当初发了一个毒誓,没办法。”考叔说:“这有何难,在黄泉地下打一条道,就可相见了。”庄公听从他的主意,终于和母亲武姜相见了,史称“掘地见母”。至今这条通道的部分遗迹还在,被人称为“阴司洞”。叔段大败逃到共后,称为共叔段。他的子孙后来四处分布,有的姓段,有的姓共叔,还有的以共为姓氏。 这时东周开创者周平王在晋、郑等周边国家拥戴下东迁洛邑,但已经没有能力控制天下政局了。东周初年郑国成为离王室最近、势力最大的诸侯国。郑庄公便毅然打出了“以王命讨不庭”的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联合齐、鲁攻打宋、卫,制服陈、蔡,并打败北戎,稳定了东周政局。周王室十分感激,多次表示过“我周王东迁,晋、郑是依”。只是后来其他诸侯和王室近臣的挑拨,郑国和周王室的关系才越来越紧张,以至周王室提出互相质子(用儿子做抵押品)的苛刻条件。郑庄公为了顾全大局,也克制地答应了。但周王室得寸进尺,公然剥夺了郑庄公在朝廷的权力,以虢公来取代他。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王室联合陈、蔡、卫等国军队,攻打郑国。郑庄公忍无可忍,率军大败王师,临阵还射伤了周桓王。此后,郑国威名大振,成为东周初年的霸主。疆域东到今天的河南开封,南达河南许昌,北越黄河,西至河南荥阳西部的虎牢关,纵横百余里。加上这里土地肥沃,交通发达,商业繁盛,一时成为天下名邦。 郑庄公以后,由于晋、楚两国在郑国的北、南两方兴起,参与争霸,受双方夹击,郑国开始走下坡路。从庄公传昭公,昭公传厉公,厉公传子亹,子亹传郑子,郑子传文公,文公传缪公,缪公传灵公,灵公传襄公,襄公传悼公,悼公传成公,成公传厘公,厘公传简公,简公传定公,定公传献公,献公传声公,声公传哀公,哀公传共公,共公传幽公,幽公传繻公,繻公传康公,共二十传、十一世,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和兴衰过程。特别是郑康公时期,郑国已经衰落不堪,而强大的韩国又在郑国以南兴起。到了康公二十一年(周烈王元年丙午岁)即公元前375年,被子杨所判,康公被弑,韩国国王韩哀侯出兵伐郑,郑亡。至此,自郑桓公至郑康公,郑国前后立国432年,曾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因此,亡国后的郑国贵族和百姓们为纪念故国,纷纷改以国名为姓氏。所以,古代的谱书都这样记载郑姓的得姓原因:“郑氏出自姬姓。周厉王少子友封于郑,是为桓公。十三世为韩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另从“郑”字的本义上看,邑旁,纯粹是个地方名;从“奠”,有祭奠义;郑地当是祭奠王室先人的圣地。周宣王将如此重要的地方分封给异母弟,正是对郑桓公的倚重。台湾著名学者许倬云认为,卜辞中的“子奠”虽不能认定究竟是商王武丁抑或小乙的儿子,但其为殷商王子是可以肯定下来的。“子奠”的后裔居洧水之滨的郑父之丘,在殷商为“南郑”,在周代则为“东郑”。封了侯的子奠称为“侯奠”,领有奠地,是据郑扼守殷商王畿南大门的雄族。在卜辞中,郑已有南郑、北郑、多郑之称,说明郑在殷商已有迁徙分化,但其主体生活在以今日郑州为中心的豫中地区。武王伐纣时,为避免与侯奠直接发生碰撞,从洛阳北渡黄河,直扑朝歌,灭了殷商,之后郑人中一部分被西迁于陕西的奠,而大部分郑人乃留在原地,称为“东土之人”。 子奠、侯奠的“奠”,应读“zheng”音。郑在卜辞中写作“奠”,“邑”旁(也就是耳朵旁)是成为地名后加上的。“奠”在卜辞中是祭祀的酒器,后来又表示祭祀的行为,总之一直是在祭祀的圈子内转悠。后来,一个王子被取名为“奠”,发展为一个势力庞大的雄族。直到今天,“郑”字除为地名,就是姓氏,很少有其他含义,而挂在嘴边的“郑重声明”的“郑”,还残留着祭祀的气氛严肃。 郑桓公立国陕西,后又成为周天子的司徒。此时,史书上说:“河洛之间,人便思之”,“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如此看来,大约东西两地的郑人始终是有联系的,这也许正是桓公之所以在西周王室风雨飘摇之际能在东方寄孥,得一立足点的原因所在。 当然,今天的郑姓人除此一支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汉族郑姓主要有四大来源:姬姓、子姓、姜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派出姬姓。即如上所说,姬姓郑氏出自周文王之后。公元前37年韩哀侯出兵灭郑,郑国子孙以国名为氏,散布于陈宋之间。姬姓郑氏2800多年的历史,国亡之后始普遍使用郑姓,这也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出自子姓。子姓郑氏出自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一方国。奠、郑古为一字,奠国即郑国,子奠亦称王子郑。子姓郑国最初在商朝都城近地的北郑,今河南濮阳西南古帝丘之地,后来为防周、羌之敌,西迁到商朝西疆的南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附近。子姓郑氏的历史至少有3200多年,这支最古老的郑姓,人寡势弱,以后一直无闻,可能淹没于姬姓郑氏之中。 第三支出自姜姓。姜姓郑氏出自姜太公之后。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阳。周穆王(公元前976前922年在位)夺西郑为下都,姜姓郑国实际灭亡。国人姓奠井氏,或为郑井氏,亦即郑氏,这支姜姓郑氏也有3000年的历史,后来史书上未见这支郑姓的去向,可能也淹没于姬姓郑氏之中了。 第四支出自外族外氏的改姓。我国的郑姓家系比较单纯,直到宋朝前没有发生其他外族基因流入的事件。宋朝以后在郑姓人群中的外族混同的主要事件有:北宋金国女真人石抹氏族改汉姓郑,清朝满洲八旗舒穆禄氏、郑佳氏等氏族均改汉姓郑。这些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后逐渐被同化为当地的汉民,其姓氏来源和血统源流当是另有所出。其中如回族中较有影响的郑姓人,其得姓原因是由于明朝皇帝朱棣赐姓,亦即明代航海家郑和养子郑赐的后代。从血统上看,他们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只是因为生活在汉族的大家庭中才被同化,改用了汉族人通常所用的姓氏,姓郑。至于其他少数民族中的郑姓,情况也与回族中郑和一支大致相同。在今天可以考知者,除回族中有人姓郑以外,又有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 外氏改姓如唐朝的郑注本姓鱼,郑愔本姓鄚,明代的郑和本姓马,都因不同的原由而改姓郑。 下面再谈郑氏姓族演变史: 郑姓得姓以后,开始了漫长而又辉煌的姓族演变史。 在这段历史上,既诞生过一代又一代历史名人,又创造过光辉而又巨大的历史业绩。郑姓所以能在今天众多姓氏中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与历史上的演变和曾经拥有过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以时代先后为序,简要介绍不同历史时期郑姓的演变情况。 1、先秦时期 郑国灭亡,以国为姓时,郑氏已有四支: 南郑与山东支脉较弱,河南的两支较为昌盛。 郑武公东迁后,留下一支南迁,称南郑。为首者称南郑君。 先秦时期,距今山东费城东18里“邴”地一支,为原郑国派驻人员的后代,孔子七十二弟子之郑国(即郑邦),应为该支。邴地因在鲁国,郑氏故又称“鲁人”,就地繁衍,即为东郑。 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一支郑氏后人还是韩灭郑后,迁陈、宋之间的幽公之子“南里君”鲁公之后。早在郑国被韩灭亡之际,原郑国贵族中改姓为郑的人投奔散居在陈、宋之间。由于这一地区是韩国和魏国的势力范围,郑国灭亡后他们也分别被称为韩国人或魏国人。鲁公之子琚,仕魏为大夫;琚公之子无悔,仕魏为新筑大夫;无悔公之子安平,初仕魏,后携范雎奔秦,封关内侯大将军,后为赵兵所困降赵,封武阳君;安平公之子徽,未随父降赵,而继续仕魏,并因拒秦兵之功,封新筑君,魏亡为庶民;徽公长子昌,初为秦吴县令,后随楚项王起兵讨秦,受封韩王,又称郑韩王。郑韩王为楚守荥阳,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使韩襄王孙信破郑昌于阳城,以信为韩王(称韩王信),郑昌降汉。 还有一支是滞留荥阳的儒公之子宙公之后,宙公在韩灭郑时被俘。韩国为贿赂郑国民心,于韩宣惠王元年(前332年)封宙公之子据于嚣山之阳的荒僻之地(即现在广武山一带),为践土君(或嚣阳君)守祭武公陵墓,称郑王之墟 (即今郑王庄)。据公之子强,为报失国之恨,曾载800金说秦伐韩;强公之子朱,跑到赵国,为赵媾秦,助秦伐韩;朱公之子国,初为韩国水工,参加治理荥泽水患,修筑鸿沟大渠,后奉韩王之命西遣入秦游说秦王修渠,意在疲秦,使其无力伐韩。国公终受秦王之命开凿了名闻后世的“郑国渠”,反使秦得水利,国力更强,统一了六国。中国历史进入秦汉大统一时期后,郑氏也随历史的发展,以中原为轴心,向周围辐射播迁。郑国渠的建成使关中大穰,不仅解决了秦国困惑多年的粮食问题,而且还使后人代代受益无穷。因此,郑国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水利专家,也是郑姓人在得姓后的第一个著名人物。 2、秦汉时期 鲁公世系的昌公,即郑昌。刘邦二年,郑昌认为分封已不合时宜,因而归附刘邦,参加了助汉统一的征伐讨平中。楚汉之间的战争进入第三年,“楚汉相争,鸿沟为界”,在荥阳北广武山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一幕。部将郑昌对刘邦建议说:“楚军强盛,应高垒深堑固勿战,待敌疲劳时再出击”。刘邦纳其言,果获大胜。昌公之子荣,陈(今河南淮阳)人,随父参加了项羽起义,项羽败于汉,刘邦要求原项羽部将注册登记,以便授官,独郑荣怀念项羽不肯登记,被汉逐出,汉孝文时忧愤而死。荣公之子当时,为陈人,行侠仗义,汉景帝时拜为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先后任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位列九卿。郑当时对待宾客惟恐不便,对待长者惟恐不尊,对年轻人惟恐屈才,他常说:“宾客来到,无论贵贱,都要接待!”故汉书作者班固说:“张译之守法,冯唐之论将,汲黯之正直,郑当时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郑当时一次推士,因轻信谗言而失误,被人弹劾,下狱治罪,赎买出狱,废为庶人。不久又被起用,迁任汝南太守,任上病故,家无余资,靠亲友接济办了丧事。当时公之子韬;韬公之子仲 (江都太守);仲公之长子房,汉中大夫,次子远迁沛;房公之子季,官至赵王相;季公之长子奇,官至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恋祖地,举族迁回荥阳,死后归葬祖茔广武原;奇公之长子积(华县令)迁至河南新野,为南阳郑氏始祖。以后失谱,历经数代,至裔孙珥公,于明初迁至荥阳,居大里村(今荥阳王村镇西大村),为现居荥阳郑氏人数最多的一支。修“大里村郑氏宗祠”,其子孙又播迁周围县、乡、村。1992年,台湾郑氏宗亲访问团一行23人,寻根谒祖,曾到此祭祀,盛况空前。奇公之次子樨,官至后汉西河太守;樨公之长子宾,居山东高密,汉光禄大夫;宾公之三子郑兴,河南开封(今开封市)人,后汉经学家,靖南将军;兴公之子众,后汉大司农,出使匈奴,因维护了汉朝尊严,拜为中郎将,后汉书有传;众公之子安世,后汉车骑将军;安世公之长子琳,后汉车骑都尉,次子亮(亮孙冲为晋太傅,宗光公,卒后谥成);琳公之子熙,熙公之长子泰,次子浑。回迁开封的郑泰,曾远播沿海与海外;郑浑一支,迁回祖地,成为显赫晋魏的荥阳巨族,其后郑羲、郑道昭、郑述之祖孙几代,又到山东兖州、青州做官。 宙公世系的国公后代:公之子如公,如公之孙有一个叫郑弘的,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个历史名人。他年轻时当过啬夫,被名叫第五伦的太守发现,任命为都邮,举为孝廉。郑弘又拜河南太守焦况为师,研究学问。汉永平十三年(70年),楚王刘英谋反被废,焦况受牵连被捕,死于押解途中。接着焦妻和儿子又被捕,焦的亲朋都怕牵连自己而和他家疏远。独有郑弘剃掉头发,带着铁链,上朝为焦况鸣冤叫屈,终使汉明帝觉悟,赦免了焦况家属。他的忠义为人,感动了皇帝,当即任命他为邹县县令。在任上,他推行仁政,减少徭役,颇有声望,又升为太守,后为尚书,不久又入朝代郑众为大司农。他奏请皇帝批准,开辟零陵、桂阳(湖南南部)至南岭(广东、广西)的道路,打通了南北交通。在当大司农期间,他开源节流,使国库盈足。这时天下遭旱,边防有警,郑弘又建议减免灾区赋税徭役。元和元年(84年),郑弘进为太尉,他又推举第五伦为司空,每次上朝,他总是躬身自卑,以后辈之礼相见。皇帝问明情况,特在二人之间设以云母屏风,以免因小节而误大事,此举成一时佳话,到处流传。当地为了纪念他,把他幼时常去洗澡的泉,称为“郑公泉”。称顺时如意的风,为“郑公风”。弘公之子郑仲、郑均兄弟迁山东任城;他后代中有一部分后来迁居到了山东东平郡。到东汉初年,又有一个叫郑均的名人出现。山东与河南之郑氏是互相穿插、互为影响的。 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奇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郑吉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 到了汉代以后,郑姓的著名家族和著名人物便多了起来。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所记载的郑荣、郑当时父子和郑众等人便都是这一时期在政治上较有作为的人。尤其是郑当时,作为汉代知名最早的一位郑姓人,汉景帝时为太子舍人,汉武帝时任大司农。郑国的一位国王郑幽公,鲁的七世孙就是郑当时。在他当政时,族中担任中级官吏的就有六七人之多。从此他的家族便世代贵显,代代有人出来做官。如郑当时孙、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郑吉,在西域地区屡立功勋,汉宣帝时官至西域都护,封安远侯。六世孙郑稚汉末自陈迁至河南开封,从此定居在那里。到他八世孙郑兴的时候,又因为“明经”知名于世,官拜太中大夫。郑兴子郑众承传父业,成为东汉著名经学家,和他的祖先郑当时一样官至大司农。郑众玄孙郑泰,东汉末年官至侍御史。郑泰弟郑浑官下蔡长、邵陵令,至将作大匠。由于他们累世为官,拥有相当的政治势力和社会势力,甚至在经济上也“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实力颇为雄厚。因此,他们的家族不仅成为郑姓得姓以来的第一个著名家族,而且还被以后的郑姓人当作自己血统所出的母族,获得尊奉和敬仰。 除郑当时这一支外,两汉时期的郑姓还有其他一些旁族别支。如西汉时期的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郑季有子郑青,因随母姓,以卫青名闻于世,汉武帝时官拜大将军,封长平侯。他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收复过西域和漠北之地,为朝廷开拓疆土作出巨大贡献。又如东汉时的郑玄,祖居北海高密(今属山东),是一位杰出的经学家。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汉时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由于他在当时的经学领域具有开创性成就,后人把经学干脆称为“郑学”,借以纪念他的功绩。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郑姓家族的文功武治已经到了鼎盛阶段。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郑姓历史上的显赫年代。由于有前一时期郑姓家族的文功武治作铺垫,这一时期的郑姓人以西汉大司农郑当时的后裔为主干继续向前发展,并在西晋和北朝形成两个高峰,从而使郑姓正式进入天下著名族姓之列。东晋汉学家郑众的玄孙郑泰、郑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中东汉侍御史郑泰一脉相传的一支:郑泰,字公业,其所处的年代正值天下大乱,当时董卓篡权,各地起义军蜂起讨伐董卓。董卓想要出兵镇压,郑泰以“为政在德而不在众”等10条理由劝阻,得到了董卓的信任,被董任命为议郎。後因郑泰反对董卓之事败露,弃官返乡,被袁术封为扬州刺史,去任途中病逝。 郑泰的次子郑袤被曹操选为尚书郎,出任黎阳(今河南浚县)县令。因政绩显著升任济阴(今山东定陶)太守。又被调补为大将军,拜为散骑常侍。后来成为临淄侯,食邑千户。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後,郑袤官拜司空进封密陵侯。郑袤生了6个儿子,长子郑默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後被晋武帝任命为东郡(今河南滑县)太守,官至大司农。郑默子郑球官尚书右仆射,封平寿公。郑球弟郑袭也官至大司农。郑袭孙郑鲜之,在南朝刘宋时官至尚书右仆射,郑姓子孙从此开始在南方发展。 至于郑泰弟、将作大匠郑浑的后代,则是这一时期郑姓发展的主流:郑浑,字文公,是郑泰的弟弟,起先是在曹操手下当官。後来得到曹操的信任,被调到曹操身边当幕僚。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後,拜郑浑为侍御史,加封驸马都尉。郑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任职期间,亲自率领百姓开坡修田、植树造林,受到百姓的爱戴并得到皇帝的表彰。他去世後,他的儿子郑崇当了郎中,官致荆州刺史。郑崇的孙子叫郑随,当过扶凤太守。郑随之子叫郑眳,郑眳生了六个儿子:郑翳、郑豁、郑渊、郑静、郑悦、郑楚。郑豁后燕时任太子少傅,封济南公。其子叫郑温,郑温生了四个儿子:郑涛、郑晔、郑简、郑恬。郑涛随魏武帝到了甘肃,并定居在那里,成为西祖;郑晔定居在古荥阳(今古荥镇),成为北祖;当过北魏的建武将军,封南洋公;郑简定居京县(今京襄城),成为南祖;郑恬定居大索(今荥阳城),成为中祖。其后经十余世繁衍,北祖发展最大,子孙官位显赫,人丁兴旺。南祖次之,而中祖至六世后家道中落,直至十一世又复中兴。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祖郑晔一支。两晋以往,北魏时期,定高贵大姓已形成定制。公元495年,孝文帝详定族姓,确立了门阀系列。列鲜卑族穆、陆、贺、刘、楼、于、嵇、尉为一等士族,“勋著当世,位尽王公”;对汉族则规定:“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云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这四姓。”具体说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四姓为最高门。据说陇西李氏听说魏孝文帝于汉姓中“定四姓为最尊”时,急如星火,策马昼夜兼程赶至洛阳讨封,无奈卢、崔、郑、王四姓已定矣,李氏“姓”落孙山。为抚军心,孝文帝又颁令言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博陵崔氏之门第也很高,陇西李氏才悻悻而去,时人因而讽刺陇西李氏为“驰李”。由于郑晔孙郑羲历任翰林侍讲学士、秘书监,贵显于北魏,并在魏孝文帝定族姓时与崔、卢、王、李四姓同被列为第一等,排行第三,使整个家族获得了与北魏皇室贵族世代通婚的特权。从此,郑姓便成为天下第一流的姓氏,郑羲的家族也成为最为显贵的家族之一。在整个北魏时期,郑羲及其后代大都与皇室及权贵结有密切的婚姻关系,同时又享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特权,真可谓富贵满门,显赫魏晋。 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这一时期,北方动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形成中原人口向南徒迁,至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仍没有停止。其中郑氏南迁规模较大的有: 永嘉元年(307年),南迁始祖郑庠,曾任吴国车骑长史,平难将军,后出任东安太守,镇守丹阳 (今江宁县)。建兴四年 (316年)出任信安县令,死后葬于信安西门外。庠公长子平公为豫章太守,坐镇江州 (今九江)。庠公次子昭公,为东晋龙骧将军,封开国侯,率兵入闽,称“入闽始祖”,先任建安(南平)刺史,又迁泉州刺史,后为晋安郡太守,卒后葬长乐。现闽东、莆田、仙游的南湖系、夹漈系,均为其后;而莆田的露、庄、淑南湖三先生,于唐德宗元年(780年)相继由永泰迁到兴化(莆田),隐居南湖山,建造湖山书堂收徒讲学。后人称南湖三先生。子孙播迁到仙游、潮州等,由潮州远播泰国、菲律宾及东南地区。宋人郑樵为宋史学家,著作颇丰,称夹漈先生,亦为此支后裔。 彭城(今徐州)的郑氏,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中书侍郎郑颐的父亲携家迁此繁衍的;淮安的郑氏,是由徐州迁出的,与徐州郑氏原本一支;著名书画家、又名“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板桥),其先祖是由福建兴化(莆田)迁入的,为南湖郑氏的后裔。 沛郡(今宿县)郑氏,约为秦末汉初由陈郡或宋城迁人成为当地大族。三国时,随孙策起兵的郑札、郑胄、郑丰祖成了孙吴名臣,此后南迁。 4、隋唐五代时期 这一时期的郑姓仍以汉大司农郑当时和北魏秘书监郑羲的后裔为代表继续向前发展。早在北朝末年的北周时期,郑羲裔孙郑译任内史上大夫,与后来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同朝供职,并在北周宣帝病死时引杨坚入朝辅政,为其篡夺北周政权铺平了道路。隋朝建立后,郑译成了开国元勋,官至上柱国、岐州刺史,封沛国公。从而,他的家族也和平度过了改朝换代时的多事之秋。 到了大唐盛世,郑姓进入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尤其是在中国北方的荥阳已经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唐朝李世民时,姓氏的等级观念仍未松驰。贞观十二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命撰写氏族志,分上上至下下九等,定姓氏之高下尊卑,高氏以为李世民开明,竟斗胆定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居次。唐太宗知道后怒发冲冠,大加斥责,钦定皇族之姓为上之上,第一等;外戚之姓为上之中,第二等;崔、郑等大姓为上之下,为第三等。于是形成唐代李、崔、卢、郑、王五大姓,五姓七家,自持族望,耻与他人为婚。这种情况在西厢记就有反映。张生一上台就自报家门:“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先人曾拜礼部尚书;”崔莺莺出台便声明自己是博陵崔相国之女,老夫人许婚外家侄子郑恒,郑配崔,自然是门当户对,而张君瑞尽管是相当于现在外交部长级高官之后,无奈姓张,并非头等望族,所以恋爱路上困难重重,作者在戏中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无疑是对姓氏贵贱与门第高低的一次重型炮击。 早在唐朝初年,郑羲裔孙郑仁泰便是唐太宗麾下的重要将领,官至代州刺史,去世后陪葬昭陵;郑译子元寿也是唐太宗麾下的大将军,官至宜州刺史,先封萃国公后袭沛国公;郑译孙郑杲,武则天时为天官侍郎;郑译从侄郑善果更是鼎鼎大名,其祖父郑孝穆是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父亲郑诚是周的大将军、开封县令。郑善果9岁袭爵,14岁为沂州太守,隋时封武德郡公,唐初任太子左庶子、检校内史侍郎,封荥阳郡公,历任检校大理卿、民部尚书、礼、刑二部尚书,出为岐州刺史、江州刺史。此后,尽管唐太宗、武则天推行打击大族政策,郑姓与卢、崔、王、李等姓在政治上的地位受到抑制,但在文化上的优势却得以充分发挥,并使之在科举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造就了一大批学业有成的科举名士。有多人在朝中官至宰相,家族地位和声望十分显赫。北祖、南祖、中祖3支郑姓发展壮大,特别是郑姓在朝中的强大势力更是其他豪门望族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从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的郑益高中状元开始,直到唐朝灭亡二百年间,整个郑姓家族产生了22名进士、6名状元、8位驸马、9个宰相。人称 “郑半朝”,重新谱写了郑姓的辉煌历史。其主要代表是北祖郑晔的四世孙郑幼儒一支。郑幼儒生了两个儿子,长子郑敬道,当过开州(今四川开县)刺史;次子郑敬德,当过青州刺史,封爵阳伯。到了郑幼儒的五世孙郑曾,开始兴盛起来。 郑曾,字景秀,当过右慈州刺史,怀州刺史,加朝散大夫,去世后被赠光禄少卿。长子郑长裕有6个儿子,26个孙子,曾孙以下难计其数。郑长裕的5个世孙中,出了7位宰相,10多位御史大夫等朝官,10多位刺史节度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所记载的九宰相是:“北祖有珣瑜、覃、朗、余庆、从谠、从昌(疑即延昌);南祖有絪;荥阳郑氏有畋;沧州郑氏有愔。”此有一误,郑愔本姓“鄚”, 后来冒姓为郑,所以被时人称为“鄚郑”(见朝野佥载)。 荥阳郑姓出仕的除了这9位宰相外,还有尚书、侍郎、郎中、常侍、大夫、御史等朝中官员60多人;刺史、节度史、廉访史等地方官员50多人;将军、司马、别驾、府率、参军、长史、县令等其他官员300多人。还有“六状元”:郑益、郑全济、郑澥、郑言、郑洪业、郑贻矩;八驸马:郑敬言、郑孝义、郑万钧、郑潜曜、郑巽、郑沛、郑河、郑颢。 总之,“郑半朝”“满床笏”“六状元”“八驸马”“九宰相”,可谓家族显赫,人才济济。其实,唐朝郑氏除了这九宰相,还有4位郑姓宰相:郑肃、郑涯、郑綮和郑昌图。这12位郑姓宰相中,在历史、文学史上被重重写上一笔的是郑畋,他与李商隐是挚友。李商隐有送郑大台文南觐:“黎辟滩声五月寒,南风无处附平安。君怀一匹胡威绢,争拭酬恩泪得干。”就是写给郑畋的。 郑畋(tina)是荥阳郑氏家族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唐末积极组织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宰相。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任藩镇幕府。咸通五年(864)入朝,十年迁户部侍郎。十一年,充翰林学士承旨。后因事被贬为梧州刺史。僖宗即位,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乾符元年(874),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因反对招抚黄巢事与另一宰相卢携忿争,俱罢相。广明元年(880),郑畋任凤翔(今属陕西)节度使。同年冬,黄巢攻入长安,僖宗出奔蜀。郑畋招集畿内散兵,顽抗义军。中和元年(881),郑畋传檄天下,号召四方藩镇合兵围攻长安,为阻遏黄巢义军在关中的发展,竭尽气力。不久,部将李昌言发动兵变,逐郑畋。郑畋被罢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二年,召郑畋至成都(今属四川)主持军务。三年,黄巢起义军退出长安,僖宗将还京。当权宦官田令孜及其兄剑南西川节度使(今四川成都)陈敬瑄与郑畋不协;李昌言又因逐郑畋自代故,也不愿郑畋继续执政,三人合力排郑畋去位,郑畋赴其长子彭州(今属四川)刺史任所。据唐志记载,郑畋有玉堂集五卷,凤池藁(gao)草三十卷,续风池藁草三十卷。据全唐诗录记载,郑畋美风仪,神采如玉,文学优深,尤长于赋。今存诗十六首,多七言绝句,音调流利,而意气不扬。最为著名的一首是马嵬坡,太平广记记载:“马嵬佛堂,杨妃缢所。迩后才士经过,赋咏以道其幽怨者,不可胜纪。皆以翠翘香钿,委于尘泥,红凄碧怨,令人伤悲。虽调苦词清,无逃此意也。丞相郑畋为凤翔从事日,题诗曰:肃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终是圣朝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观者以为真辅国之句(出缺史)。”据史载郑畋为人仁恕,姿采如峙玉。清代汪彦雯评郑畋:“黄巢以下第书生而搅翻世界,郑畋以筮仕书生而整顿残唐,均是英雄伎俩,固不得以成败论也。” 唐高宗年间,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镇守,后被困九龙山一带,其族人陈敏、陈敷二人率领中州58姓军校入闽相救。陈敏、陈敷的幕僚中有叫郑时中的,后滞留在闽地繁衍后代,后世子孙众多。故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满街排”的谚语。如漳州同安之角尾、洪塘等之郑氏均为此支,后迁台湾者甚众。 唐代被誉为“诗、书、画三绝”的郑虔,被贬浙江台州为司户参军,死后葬白石金鸡山,对浙东文化有较大贡献,被誉为“台教正宗”,后代播迁临海、宁海、三门、天台、黄岩一带。 唐中和年间,寿州屠户王绪,与妹夫刘兴全聚众作乱,挟固始县佐王潮及弟审邽、审知为助,命王潮为军正。宰相郑畋(荥阳郑氏后裔)第三子可远公,被挟以举族相随任别将。王绪自称将军, 刘兴全为副,重用王潮兄弟。光启元年 (885年),王绪领兵 5000,氏族(士、农、工、商、百工技艺全有的自给自足群体)万余人,渡江而南,辗转江州(九江)、洪州(南昌)、虔州(斡州)、攻陷汀州(福建长汀),沿途遗散氏族老弱,故闽西长汀、龙岩、武平、上杭等地之郑氏,均为此次遗散之郑氏后裔。后王潮以军众不习南方水土,又经桃源(今永春)沙县返回中原。并严肃军纪,不许扰民。此时的泉卅刺史廖彦若,贪暴害民,民众疾苦难言。泉州人张延鲁率领泉州民众迎候王潮于武荣 (现丰州镇),请王潮兄弟解民疾苦。王潮遂命攻城,未果,又命就地屯垦,可远公率族人屯垦武荣州(今福建泉州晋江县)。一年后克泉州城,王潮自领刺史,命可远公守南安郡桃林场 (五代十国时升为桃源县即今永春县)。可远公因年老厌于迎送,辞官避禄隐居于福建吴田。后以山间多瘴疠寝疾,再移姜莲命名为凤山。盖怀念凤翔官游之地也。到他的曾孙、入闽四世祖郑懋在宋真宗(968-1022)时任潮阳军都巡检使,告老致仕后仍卜居治东,俗称东门。因这地方出在大鹏山之阳,故又称鹏翔(阳)郑氏,也有怀念凤翔之意。如今,这支郑姓人自入闽至今1106年,已繁衍五十世,有族众万余,海外亦相当,在当地和海外都是一个影响较大的支派。 江西九江的郑氏,多是唐代郑善果的后裔。善果为江州(九江)刺史时,死于江州任上。其子孙就在九江、德安地区繁衍。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及以后的历史上,郑姓人的队伍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则不断有别的姓氏的人加入进来。这种新的加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使郑姓的血统源流复杂化,但也同时使郑姓的演变史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如唐文宗时期的郑注原姓鱼,后来因故改姓郑。郑注是一个忠于朝廷、敢为天下先的人,在探讨郑姓演变史时应该有他的一席之地。再如上文提到的郑愔本姓鄚,后冒姓为郑。 又如南唐李后主之后为避战祸,因李后主曾受封郑王而改姓郑。 5、宋元时期 姓氏高低之分,在北宋初年有百家姓,出自一位不为人知的老儒之手。赵乃当朝国姓,理所当然地坐了首位;第二位是强弩射潮的吴越王钱缪之尊姓,钱乃吴越国建立者,尽有两浙十三州之地,于是当了亚军;第三至第八名的,孙李周吴郑王六姓,俱是历妃之姓,帝妃一家,同为皇室,最高贵的前八名,不许他人染指,此书即是按当时政治地位高低排列的。由于郑姓在天下姓氏中的突出地位,在北朝和隋唐时已经确立,这一时期的郑姓仍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早在五代十国时,原南诏清平官郑回之七世孙郑买嗣任南诏执政大臣,后来灭了南诏,建立大长和国,统治今云南及四川、贵州大部分地区。郑氏大长和国自买嗣得位,传三世,首尾共计二十六年(公元902927年)。 到了宋代,一些新的郑姓人物和郑姓家族不断涌现,其中如郑珏、郑居中、郑颛、郑文宝、郑獬、郑侠、郑刚中、郑清之、郑樵、郑懋等人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们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过突出建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时期居住在浙江永嘉地区(今温州)的郑姓人,因相继出了思想家郑伯熊、郑伯英、郑伯莫、郑伯海、郑伯谦等著名人物而名扬天下。他们的学问在南宋初年还一度被称为正统学派,即“郑氏景望学派”,又名“永嘉学派”,成为一代学宗。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郑伯熊(?11241181)字景望,学者称敷文先生。22岁中进士,27岁任台州黄岩县尉,55岁以直龙图阁任宁国府知府,期满改任福建建宁府知府,亡故于任上,终年58岁。他有二个功绩:一是反对秦桧,使洛学能够延续;二是培养了一大批影响全国的温州籍学者,如陈傅良、叶适等。 北宋德安人郑良,是个地理学家,是唐代郑善果的重孙。南宋德化(九江)人郑轮,任龙南县令。龙南县原有一些人因不堪官府压迫,被迫上山为匪。郑轮上任后,政宽人和。原上山为匪的一些人,纷纷自动下山,说:“现在有个好官不欺压我们,我们都愿回去种田了。”袁州(今江西宜春)的郑谷,任永州刺史,以写鹧鸪诗出名,人称“郑鹧鸪”。宋代有个郑铨,是一位学者。新建(南昌附近)郑伯文,早年亡故,其妻矢志不嫁,孝敬公婆,被写入元史列女传。 浙江乐清柳市郑氏太祖五六公系荥阳郑氏五十四世祖畋公第十四世孙(与宋真宗时的郑懋比相差悬殊,是否有误,存疑),畋公第三子可远受命镇守福建,其后世为闽人。五代时(公元943年),闽王王审知之子王曦、王延政为争夺王位相继攻杀,闽疆大乱,波及郑家。南祖畋、畯、毗三公后裔携眷由福建长溪赤岸峤山(今福建霞浦县)泛舟温郡乐清、苍南等地。后裔入迁苍南的有灵溪蔡家垟、沪山塘下六板桥、云岩金家垟(今金中村)、平等韩家垟、矾山西坑、坑门岭、中墩南头、龙沙抛网山等地。五六公伯仲四人即是时浮海至瓯。五六公卜居乐邑西乡之凰屿(今属乐清柳市东凰屿村、西凰屿村、屿头村),晦迹终老,坟历螃蟹鳃之麓,成为柳市象山郑氏一世。 柳市象山郑氏七世、明代锦衣卫镇抚郑宗元,字国瑞,(公元1340-1388)浙江乐清县人,兄弟六个居末,为人沉静方正,从容大度。元末明初,方国珍窃踞温、台三州。人民遭受兵荒马乱之苦,呈现在水深火热这中。那时郑宗元年方弱冠,有大志,存远见。受乡里父老嘱托,挺身而出率领群众。奋起平乱,一举消灭方寇。佐明太祖朱元璋驱逐元人,有功于社稷,为明朝开国立下了功勋,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授郑宗元锦衣卫镇抚之官职(正三品衔)。任官奉纪守法,维家行孝。先世居凤凰屿(即今柳市镇屿头与东、西凰屿三村),后奉母马氏徙居象山桥北(今象阳镇桥后村)。卒后钦赐葬于象山独龙岗之麓,筑有国林,以旌表之。 自五代后唐至明末清初约700年时间里,先后自闽入迁平阳(今苍南)的,为桓公35世孙泰、浑二兄弟后裔,形成泰、浑两大派系。属泰公派系的有露、庄、淑(即“南湖三先生”)、兰之四个支派;属浑公派系的有畋、畯、毗、浣、仁表等六个支派。露公支派迁徙苍南后,其分布为最广,庄公支派徙居苍南人口不多,以上畋、畯、毗三公称为“南祖”。浣、仁表等三公称为“北祖”。共二大派十个支派分居今苍南36个乡镇。 至于元朝时期的郑姓,较值得一提的是居住在浙江浦江的“九世同居”义门郑氏。这支郑姓人的先祖也同汉大司农郑当时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