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研究.docx_第1页
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研究.docx_第2页
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研究.docx_第3页
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研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研究 摘要:国内外证券市场经验表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变更审计师行为以规避对自身不利的审计意见,因此,研究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动因,对避免变更行为导致的不利后果,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探讨了审计师变更中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动因及规律,研究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导致审计师变更的首要因素。 下载 关键词:审计师变更;审计意见;财务困境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1997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中审计师变更事件频频发生,引起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极大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变更的发生很可能潜藏着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有意通过变更审计师行为规避对自身不利的审计意见,或是向审计师提出解聘威胁来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进而导致审计质量的降低。因此,对于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动因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不良动机,规范审计师执业,为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监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 研究思路与假设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发生的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动因以及经济后果(着重于审计师变更前后审计意见的变化情况)提供实证上的解释和支持。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当上市公司获得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后,可能会有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动机,转而投向其他愿意提供标准审计意见的事务所。Chow & Rice(1982)、Krishnan & Stephens(1996)和Pittman & For-tin(2004)等几位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变更前会计年度出具的“不清洁”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另外,DeFond & Subramanyam(1998)变角度研究了审计师变更与意见分歧的关系,认为审计师为防止诉讼风险,可能偏好选择超出平均稳健水平的会计政策,促使管理当局产生解聘现任审计师的动机。Smith(1986)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发生变更审计师的研究发现:公司后任审计师的审计意见中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消除或许就是公司变更审计师的结果。Lennxo(2000)通过英国的经验证据证实上市公司利用变更审计师成功实现了审计意见收买动机。 Schwartz & Menon(l985)发现那些处于财务困境、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更易于变更审计师,并且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能与自己意见统一的后任审计师。Haskins & Wihams(1990)的研究也发现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更倾向变更审计师。BryanTiras & wheaktley(2001)提出,审计师变更非常不利于相关部门或者社会大众有效及时地识别濒临破产的公司,从而延迟其破产的进度。 国内的学者耿建新和杨鹤(2001)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被出具过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变更审计师,且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后,其审计报告中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显著地多于非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李东平、黄德华和王振林(2001)分析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前一年度的“不清洁”审计意见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李爽和吴溪(2002)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审计意见、财务困境、审计师地域特征、控股股东与管理当局变更,以及发行新股与审计师变更相关,而审计师级差、上市时间与审计师变更之间基本上是独立事件。上市公司规模与审计师变更也不存在相关关系。陆正飞和童盼(2003)的经验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上年审计意见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也说明上市公司存在意见购买的动机。陈武朝(2004)发现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是中国上市公司更换审计的真实原因之一,购买审计意见的效果则在不同年度有所不同。 由于国内外有些研究没有区分审计师变更的性质,类型和特征,将不同的审计师变更行为放在一起讨论,研究结果可能失偏颇。本文在此基础上,力求克服上述研究样本的“搭便车”现象,将强制性审计师变更和审计师辞聘这两部分剔除,主要研究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并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1a: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前,如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则更倾向于变更审计师; H1b: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后,后任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H2:出现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有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变更审计师来改善审计意见; H3: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上市公司,更容易通过变更审计师来操纵盈余项目。 三、 样本选择及建模 从2001年起,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遏制强制性审计师变更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因此,从监管环境的稳定性和审计变更的自愿性来看,对2001年以后的审计师变更行为进行研究将更为合理。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中公布了2002年2004年年度财务报告248家发生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其中需要剔除B股上市公司、强制性变更的上市公司、审计师辞聘样本,经过上述处理所得的研究样本,能够集中体现了以客户为发起方的自愿性审计师变更。 对于审计师变更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Logistic回归中的二值因变量对应的概率分别用P(Y=1)=P和P(Y=0)=1-P表示,则相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及概率表达式为: Ln(P/1-P)=0+1Xi+ 其中Xi表示相关解释变量,为回归方程的参数。概率之比以Exp()表示,Exp()1表示如果解释变量的值的增加,因变量发生的概率会增大,反则反之。 本研究所构建的回归模型表达形式为: LnP(SWITCH)/1-P(SWITCH)=0+1QUALt-1+ 2QUALt+3?驻QUAL+4EPSt+5ROEt+6INCOMERt+7LIQUIDRt+8QUICKRt+9BLANCERt+10?驻NI+11EARN+12ALIEN+13DISTRESS+14ALLOT+15YEAR2004 其中,因变量: SWITCH是虚拟变量,用来表示公司是否发生了自愿性的审计师变更。当SWITCH=1,表明样本公司在考察年度内发生了审计师变更;SWITCH=0,未发生。 自变量解释如下: (1)QUALt-1表示在审计师变更前一年是否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当QUALt-1=1,表示收到的是非标准审计意见;0,未收到。 (2)QUALt表示在审计师变更当年是否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当QUALt-1=1,表示收到的是非标准审计意见;0,未收到。 (3)自变量?驻QUAL,表示在更换当年所获得的审计意见是否“好转”。当?驻QUAL=1,则表示意见得到改善;0,未得到改善。 (4)EPSt为审计师变更当年的每股收益。 (5)ROE为审计师变更当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 (6)INCOMER为审计师变更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7)BLANCER表示审计师变更当年的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8)?驻NI表示审计师变更当年的净利润是否增加。当?驻NI=1,变更当年净利润有所增加;0,未增加。 (9)DISTRESS表示样本公司是否处于经营困境。据吴世农(2001)的研究以ST或PT标记来表示公司是否处于经营困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当DISTRESS=1,样本公司在考察年度间曾被冠以“ST”或“PT”,反之取0。其他解释变量说明见回归表1。 四、 回归分析与结论 调用SPSS13.0中的Logistic Regression过程,检验自变量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后,使用全变量法(Enter选项)来估计Logistic模型,主要变量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的回归结果来看,基本符合假设预期,分析及结论概括如下: 1. 我国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审计师变更行为发生的首要原因。变更前获得的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变量与会计师事务所更换高度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921 9,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一回归结果与本文的预期符号相同。也就是说,在更换前一年是否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这一变量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审计意见改善变量与审计师变更高度正相关,说明当变更前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变更后审计意见又得到改善的上市公司更会产生变更审计师的企图。 2. 从审计意见变化方向角度来看,意见好转变量与事务所变更也呈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是0.896,特别是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其变更审计师的目的在于获得审计意见的改善,如果变更后并不能带来审计意见一定程度的改善,出于变更成本以及更多地暴露于监管范围两方面的考虑,上市公司就不会选择变更审计师。 3. 财务困境的代理变量每股收益变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审计师变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表明,当每股收益越差,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越慢,资产负债率越高时,三者共同反映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极有可能财务陷入了困境,更容易发生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改善审计意见的目的。不过ST公司变更审计师的倾向并不显著。 4. 盈余管理变量应当对审计师变更具有相当的的解释力度,但研究并未发现其呈现出显著性,可能的原因是选用的计量方法并不能对盈余管理进行有效评估,今后可选用JONES截面模型进行度量。但盈余管理变量的辅助变量股东权益净利率与审计师变更存在正向影响,处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即上市公司为达到监管部门的利润指标,修饰股东权益率使其变成较满意的期望值,会通过审计师变更来操纵管理盈余项目。 其他影响因素如审计师地域特征和配股动机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不再明显,前者由于审计市场的竞争加剧,各大事务所纷纷在不同省市设立分所,削弱了异地与本地事务所地域差异特征。后者因为监管部门对这种上市“圈钱”行为实施严格把关,抬高了配股增发门槛,使得三年发生增配股的公司数量大为减少,因而看不出该方面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Chow, C. W., and S. J. Rou- nting Review,1982,57(4):326-335. 2. DeFond, M. L., and K. R. Subraman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8,(2):55-67. 3. Bryan D., S. L. Tiras, and C. M. Wheat- bankruptcy emerge耿建新,杨鹤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情况的分析会计研究,2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