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喇叭摆位完全图解现在的环绕音响器材真是复杂,就拿AV扩大机来说吧,环绕喇叭(不含左丶中丶右与超低音声道)可以接两支到六支,您知道环绕喇叭要怎麽摆吗?以下为了让您容易消化,我将用时针方位来作说明:假设座位为时钟的中心,聆听者的正前方面对的是12点钟方向丶後方为6点钟方向丶左手边为九点钟方向丶右手边为三点钟方向。好,就让我一次完整说完所有的环绕喇叭摆位手法。 下载 (2.27 KB)2008-12-28 17:48左中右喇叭摆位法 中央声道在12点钟方向丶左声道喇叭在11点钟方向丶右声道喇叭在1点钟方向。左丶右声道的高音单体与聆听者坐下时耳朵高度同高,中央声道的高音单体高度最好与左右声道同高,若为了闪避银幕,高度相差亦不宜超过60公分。左中右喇叭的高音单体应该直接对准聆听者头部(除非原厂有特别交待左右声道不必toe-in)。左右声道喇叭与聆听者距离必须均等,中央声道喇叭的距离则必须小於或等於左声道喇叭与聆听者的距离。 下载 (2.48 KB)2008-12-28 17:48只使用两支环绕喇叭的摆位法 Dipole环绕喇叭的摆位 左环绕喇叭的方位在9点钟方向丶右环绕喇叭在3点钟方向。请您特别留意Dipole环绕喇叭有左右之分,不要装错了,否则前方与侧方音场将会发生连贯不良的现象。环绕声道高音单体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则必须小於或等於左声道喇叭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 下载 (2 KB)2008-12-28 17:48Bipolar环绕喇叭的摆位 同样是双面发声的形式,Bipolar环绕喇叭没有左右之分。左环绕喇叭的方位在8点钟方向丶右环绕喇叭在4点钟方向。环绕声道高音单体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则必须小於或等於左声道喇叭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 下载 (2.07 KB)2008-12-28 17:48单面发声喇叭摆位1(侧方後向法) 此法适用於视听空间侧方与後方墙面对称而完整的场合,优点是侧方音场的连贯性良好。左环绕喇叭的方位在89点钟方向丶右环绕喇叭在43点钟方向。环绕声道高音单体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宜小於左声道喇叭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 下载 (1.66 KB)2008-12-28 17:48单面发声喇叭摆位2(後方侧向法) 此法适用於视听空间侧方墙面对称而完整的场合,若环绕喇叭的高音扩散性佳更适合使用。左环绕喇叭的方位在87点钟方向丶右环绕喇叭在45点钟方向。环绕声道高音单体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宜小於左声道喇叭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 下载 (2.02 KB)2008-12-28 17:48单面发声喇叭摆位3(侧後对向法) 有些单面发声环绕喇叭原本设计成背部贴墙丶用一丶两根钉子吊挂的形式,可采用此法。左环绕喇叭的方位在8点钟方向丶右环绕喇叭在4点钟方向,两支喇叭的发声面相对。环绕声道高音单体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宜小於左声道喇叭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 下载 (1.66 KB)2008-12-28 17:48单面发声喇叭摆位4(侧後平行法) 同样适用於背部贴墙的单面发声环绕喇叭。左环绕喇叭的方位在7点钟方向丶右环绕喇叭在5点钟方向,两支喇叭的发声面朝向正前方。环绕声道高音单体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宜小於左声道喇叭与聆听者头部的距离。 下载 (1.95 KB)2008-12-28 17:48三支环绕喇叭的摆位法 左环绕喇叭的方位在9点钟方向丶右环绕喇叭在3点钟方向,唯一的一支後环绕喇叭在六点钟方向(聆听者的正後上方)。若采用此法,请勿使用Dipole环绕喇叭,否则将容易造成後半场因高音相位相反致使音场连贯不良。可以混用单面发声或Bipolar喇叭。 下载 (1.7 KB)2008-12-28 17:48四支环绕喇叭的摆位法 左环绕喇叭的方位在9点钟方向丶右环绕喇叭在3点钟方向丶左後环绕喇叭在7点钟方向丶右後环绕喇叭在5点钟方向。若要用Dipole环绕喇叭,请您四支全都用Dipole形式者(此为THX推荐的方式),前面我已经说过Dipole环绕喇叭有左右之分,在装设时左环绕丶右环绕依照喇叭的标示装设,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左後环绕喇叭要选用与右环绕喇叭标示相同者丶右後环绕喇叭要选用与左环绕喇叭标示相同者,若不遵照此法,後方音场不能连贯可不要怪我!您要是觉得Dipole喇叭太麻烦,乾脆就全都不用Dipole,改以单面发声或Bipolar喇叭,千万不要让Dipole与单面发声(或Bipolar)喇叭共处一室! 下载 (1.37 KB)2008-12-28 17:48以上所述的仅是喇叭的方位,喇叭的高度又是如何呢?以下告诉您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环绕喇叭的高度是以高音单体在耳平面的30度仰角计算。先测量座位与环绕喇叭预计要挂喇叭的墙面位置(在地板上量,不要任何的仰角),取得数据,再用下式计算: 距离1.732A 则环绕喇叭的高度为: (坐下时耳朵离地高度)+A 请您留意,前面各种摆位方式喇叭的发声面都是平射,只要您依照上述公式计算丶摆在适当的高度与位置,环绕喇叭不要朝下对着聆听者打。 ITU-R建议摆位法(适用於DVD-Audio与SACD) 前面叙述的摆位法最主要是对应电影软体,然而目前DVD-Audio与SACD的聆听方式,则是推荐采用此种摆位法。左丶中丶右喇叭摆位与前述方法相同:中央声道在12点钟方向丶左声道喇叭在11点钟方向丶右声道喇叭在1点钟方向。最主要的差异是在环绕喇叭的摆位,左环绕喇叭的方位在8点钟方向丶右环绕喇叭在4点钟方向,环绕喇叭不必挂高,高音单体与聆听者(坐下时)耳朵离地的高度相同。左丶中丶右丶左环绕丶右环绕喇叭的高音单体要精确地对准聆听者头部,为何要这麽作?因为绝大多数的高音单体发声的频率愈高,扩散的角度愈窄,因此您若是想要听到更完整的极高频,就必须将高音轴对准耳朵。 总算讲完了!对了,差点忘了说:最理想的喇叭距离是所有喇叭的高音单体到聆听者头部的距离完全相等,假使您的视听空间允许这麽做,Just do it! 本帖最后由 不会游泳的鱼 于 2008-12-28 17:48 编辑 文章来源于“HTPC原动力论坛” /thread-50715-1-1.html喇叭摆位基本法早阵子收到一位署名Stanley的读者来函,指出本刊从未有专文讲解喇叭摆位之事。的确,我们真的从未就这玩HiFi的基础性事宜作过详细讲解,因此,以下便要向初哥们讲讲喇叭摆位的基本法!首先要做到耳平高音单元 喇叭即扬声器或音箱(国内用词),人们大都将之概括地分成两大类别。一是座地式,一是书架式,但无论书架或座地的,摆位的方法都差别不大。首先,书架喇叭要坐脚架才靓声,这个实属必然,但也有些座地喇叭需要坐矮架;例如B&W的801及802等便是。至於喇叭的高度,不管需要坐架与否,一般而言足以聆听者坐着时耳平高音为准。然而,这不仅是喇叭的问题,座椅的高度亦需配合。举例说:若一款二路二单元喇叭指定要辅以27高脚架,使用後其高音水平高度达37的话,如阁下聆听时所用的座椅令你坐下时耳朵的水平高度高於或低於37,那便会影响到正常效果,这会令到高中低频失却平衡。而对於初哥们来说,最显然易见的弊处则在於;若高音单元低过耳平,音场整体会变得低矮。若高於耳平,中低音与低音会遮盖高音,形成低音过多而高音不足,或会有音场较高的错觉,但结像与定位会因低音对高音的遮盖效应,变得模糊。 然而,以上的并非金科玉律,仍有许多非一般例子要视乎个别喇叭的设计来设定,好像Martin Logan、Magnepan等屏风喇叭,又或Bose的直接反射技术喇叭,便不能套用上述的高度设定准则。此外,某些巨型座地大喇叭将高音单元放得高高在上,例如Wilson Audio的Grand Slamm,又或像Dvnaudio Consequence将高音单元放在贴近地面者,便需根据设计者的指示下,以一个较远的冲程听音距离,才能合成出平衡的全频频率响应。所以,无论要设定什么类型的喇叭都要先参阅说明书,看看有没有厂方建议的高度指引实属必须程序。喇叭放第一个13位,聆听椅放在第二个13位 好了!当完成了高度设定指引的要求後,接着就要处理左右声道两喇叭之间,喇叭与聆听位之间,以及喇叭跟喇叭後墙与侧墙等之距离。 传统的说法,无论要在一个新地方重新设定一对喇叭,抑或换了一对新喇叭,第一步;应将两喇叭放在聆听间长度的三分一之上。以本刊25尺长的大Hi-Fi房为例,喇叭要距离喇叭的背墙84(面板起计)。其次,左右声道两喇叭的距离,以面板中轴线作准,至少6尺,这是有效呈现出一个立体音场的最短距离。太过接近的话,会弄至最简单的左中右定位效果也变得难以分辨。此外,两喇叭的面板应完全平行後墙,并各与两侧墙形成90。(直角)及离墙数尺。至於聆听位,则应设定在另一个三分一之上,即喇叭与聆听位就像两个将聆听间长度划分成三等分的分界点。 上述的传统手法,纯粹就着如本刊那两间长方形的理想型Hi-Fi房,以及传统式样的喇叭而论。若遇上香港常见的不规则钻石形客厅,又或总面积百多尺的大细边客饭厅,又只能用半边来玩Hi。Fi的情况,还有若使用NHT类面板向内侧倾斜喇叭及特别要靠近後墙才靓声的Naim Audio喇叭等,如以刚才的传统手法,根本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以上及继续下来要为初哥们提供的指引,同样不应以金科玉律视之,只要就着情况做到尽量接近便是! 基本上,左右两喇叭应与後墙平行,即左右两声道喇叭与喇叭背墙的距离完全相同,而左右两声道喇叭亦应跟聆听位有着相同的距离,这样才可确保左右两喇叭发出的直接声同一时间到达聆听位,所以左右喇叭与聆听位理应构成一等边或等腰三角形。若是等腰三角形,则两喇叭一边作为底边跟聆听位,以构成一锐角三角形为佳。若呈钝角三角型的话,即一是聆听点与两喇叭的距离太接近,又或两喇叭之间的距离太远、太宽,这两种情况,都会很容易弄至音场中央结像奇大。例如一独唱者的口形,横跨左右喇叭,更只能有极左及极右两定位,此之为大耳筒效应!就像透过耳筒聆听两声道立体声重播般,只有在头颅中心的一把人声,以及极左极右的音乐声,完全谈不上三度空间舞台感。所以务必先搞妥这个平行於喇叭背墙前的三角关系,否则难有正常靓声!调校toein角度至中间人声结像立体 搞妥三角关系後,然後要处理的便是Toe-in问题。设定喇叭之初,应先作平摆。即不(*Toe-in或Toe-out),这个应是不变的做法。继而找些有一把人声肯定在中央的录音;就好像近期大热的“Voices”金碟,试试Track 2,听听Rebecca的声音能否在中央结像,若不,则有两个可能性,一是两喇叭的距离太宽,那便先把喇叭向中央栘近。但,若然两喇叭的距离不足六尺,这样则会是Toe-in角度的问题,我们可将两喇叭逐少逐少向中央Toe-in,直至可营造出一个明显的中央结像为止。同时间我们要留意音场两侧的乐器声或其他声音,会否缩在两喇叭之间,甚至缩成一团,若出现这情况,则表示Toe-in得太多,令音场过份收窄,故此我们要多用两三个不同类形的录音作准,最终要做到音场左、中、右三部的能量尽量平均分布,若同时间音场能远远撑出两外侧,当然更好!*(Toe-in者,即两喇叭在差不多原地上向内侧转动,令前障板更面向两喇叭之间的中线,而Toe-out则相反。) 除了Toeinout角度外,两喇叭的距离亦同样对音场左、中、右的能量平均分布,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假若环境容许两左右两声道喇叭的距离逾6尺,我们应试试同时间将两喇叭向外侧等距地移出,看看能否拉宽音场而不影响能量的平均分布。情况许可的话,可大胆些以尺计移出,拉到音场中央出现缺口才停下来。继而再转过来将两喇叭拉近,直至音场再次接台,及至平均。如是者拉宽收窄不断反覆试验,并将每次来回的幅度收窄,直至找出一个音塲最宽而能量又平衡的距离来。事实上,许多发烧友都会为求音场更宽而将左右喇叭拉得太宽,引至音场中央断裂而不自知,因此以上来回地拉宽修窄的程序极为重要。 然而,还有一事得注意,就是两喇叭距离的改变跟Toein/out角度有着互相牵动的关系,因此搞过任何一办,另一办很大机会需要再行调节,许多时更要来来回回多遍。没法子,要靓声便不能偷懒!喇叭与后墙及侧墙的关系 接着要讲讲喇叭与喇叭後墙的关系。或许很多初哥都会听闻过,喇叭摆得越贴近後墙,低音越丰满,越强劲!的确,越近则越丰越强劲,但初哥们切勿因追求强劲而忽略平衡度,盲目地将喇叭推得太贴近後墙,这会使到低频过份凸出,令高、中频等被盖过,失却平衡度之余,那些低音还会变成只有量而无线条的混浊低音。因此,市场除少数如Naim Audio指定要贴後墙摆外,绝大多数喇叭都应当与後墙保持一定的距离。至於这距离是多少,没有一定准则,要根据不同喇叭跟不同环境的配合而定,如环境许可的话,可由背板离後墙四尺作起点,但以香港现实的居住环境来说,由近至两尺起也得接受。然後耐心点重覆将它们移前或拉後,直至找出音色最平衡的一点。当然,若同时能取得立体感强的深度及层次感,诚然好事! 最後,还要讲的是喇叭与两侧墙的关系。这个很难一概而论,只要不过於贴近便是,至少相距两尺吧!若有五六尺当然更佳。此外,香港常见的以单边客饭厅玩Hi-Fi的情况,使得一边喇叭的两三尺外便是墙壁之同时,另一边却要延展至八、九尺的饭厅才到侧墙。这也得妥协,惟有将离墙较远的那边喇叭,试试以较大的Toe-in角度去取得多一点直接声来相就,看看能否调校出比较平衡的效果。 以上所讲的谨供参考,事实上摆喇叭还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变数,例如地面、天花墙壁、家私、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水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财经大学《系统理论数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腾讯战略投资》课件
- 2025海鲜供货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国化纤纺织原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尔夫发球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槽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线缆外护层开剥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糖果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罩棚吊顶喷漆施工方案
- 2025安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跌倒坠床的预防及护理
- 智慧树知到《演讲学(同济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生物技术合成天然香料香精课件
- 华东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 2025年度文化产业竞业禁止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JJF(冀) 105-2011 烟气采样器地方规程
- 国家开放大学《小企业管理基础》综合练习题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 上海外服笔试题目
- 查对制度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