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改革初探.docx_第1页
《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改革初探.docx_第2页
《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改革初探.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改革初探 要: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教授曾指出: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课程不改革,就都很难落实。课程改革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目前,各所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笔者也在一体化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下面就这个课题谈一下自己的尝试,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改革;电子技术 笔者从教十多年来,每个学年都要担任电子技术这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期间,在教学环节设置和课堂组织上也进行了大大小小的尝试,现结合本学期担任的四年机电一体化1301班的电子技术这门课的教学工作,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1 学情分析 这个班的学生是初中起点的学生,年龄小,都是15、16岁的年纪,活泼好动,理论基础差、逻辑思维能力差,但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针对这个班的学生特点,学期初,笔者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以及勇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加深对生活的感悟,使其逐渐认识到“学习=工作、学习=生活”。期间穿插理论知识的学习目标。 2 打破传统授课模式,设立小组教学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本门课程的教学特点,笔者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全班39名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并选出组长。六名组长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自己小组组别。组长产生后,先让他们按抽签的顺序依次挑选出团队中的三名主力队员,这样团队的核心由此产生,剩下的15名学生自己来抽签决定进入哪个组,最终确定每个小组的成员构成。当然这样分组方式肯定会在这15名学生中心理产生心理冲击。于是接下来笔者引用了一个管理学中很著名的“木桶理论”对他们进行团队教育。在一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因为,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影响了这个团队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让短板达到长板的高度或者让所有的板子维持“足够高”的相等高度,才能完全发挥团队作用,充分体现团队精神。慢慢地学生都理解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心理波动也慢慢消除。接下来我制定出考核办法,每个团队成员的得分是由团队所有成员的平均分决定的。并且在接下来各个环节的考核中,各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各个小组的得分按完成工作的速度、质量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按7、5、4、3、2、1的分值附分。这样一来各个小组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即便是团队中的个别学生有偷懒懈怠的状况出现,不等老师去提醒,团队的组长或其他成员也会主动去提醒督促,整个课堂气氛就这样给带动起来了。 3 以任务为载体,打破传统知识体系,重构知识,解决技能和知识整合的难题 姜大源教授曾经指出:以任务为载体,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是重构知识,绝对不是消灭知识、不要知识。解构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学科体系中去提取适度够用的知识,并与工作过程进行整合。 对这一观点,笔者很认同。的确,以往的电子技术课程总是按先模拟电子电路,后数字电子电路的顺序逐一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感觉挺枯燥,学起来也无趣,很难提起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在这次一体化改革中,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模式。选用了两本教材当学材,一本侧重于理论,一本侧重于实践。然后打破原来的知识体系,通过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提炼,确定了认识电子电路、大功率USB电源制作、OTL分立元件功放制作、矩形波型号发生器制作、3人抢答器的制作、数显计数器的制作6个学习任务和6位数字钟设计制作1个综合学习任务,共计7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编写了相应的工作页。工作页在编写的时候考虑到课程特点,决定将工作页内容偏向学材方向,引导学生学习,配合学材完成教学。按照学科特点,工作页共分为六个学习活动,分别是任务导入、任务分析、列写方案、实施任务、任务验收和总结评价。 4 具体任务开展时,教师在多种角色中灵活转换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按工作页的设置,先提出任务,此时老师充当的是老板的角色。各个小组获得任务书后,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提出问题,由老师负责解释答疑。然后每个团队进行任务分析,列出方案,之后开始任务实施。每个小组先根据任务要求画出电路组成框图,之后再画出电路原理图。期间遇到不懂的知识,由组长提出,此时老师充当技术支持的角色,负责讲解。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再去听理论知识讲解,会听得更用心,更投入,理解也更深入。电路原理图出来后上电脑仿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直到仿真成功。之后进入任务实施阶段,先根据电路原理图,确定元件种类、数量,领取所需要的元器件,此时老师就变成了仓库管理员的角色。组长要填写领料单。学生拿到元器件后要进行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确认规格以及质量好坏。之后根据电路原理图,结合电路板和元件尺寸,画出焊接草图。焊接之前教师再次恢复教师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习用到的焊接工艺。做完这些后,就可以进入电路板焊接阶段了。此时教师充当现场督导的角色。电路板焊完后,经老师检查后通电测试,有些板子能一次成功,有些则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老师又充当了医生的角色,根据出现的现象,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部位,引导学生利用仪器仪表查找故障所在,之后再通电测试,直至问题全部解决。在整个过程中,老师随时充当考官的角色,不定时分项目对各个小组进行考核,并现场打分,打分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适时地营造点竞争气氛,促进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最大程度的发挥。 当各个小组的任务都完成后,就进入总结评价阶段。这时各个团队各显其能,制作海报或PPT,现场向大家展示作业成果。此时教师转变为项目验收方,验收由三方完成。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并按2:3:5的比例打出成绩。最后结合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各个小项目的得分,最终确定小组每个成员的在该课题上的成绩。 5 总结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电子技术的课改工作已全部结束。与以往授课模式相比,成绩还是很显著的。 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表现在在电路板焊接时一个个热情高涨,为了完成一块电路版,整整一上午四节课都不愿意停下来休息一下,电路板的成功率也很高。 其次,教师和学生心里的距离拉近了。课改班每周16节课,基本上和学生天天见面。课下学生会主动跑过来帮我拿东西,取仪表,课余时间学生也愿意找我聊这聊那。而且他会因为对老师的亲近而会喜欢上老师教的这门课。 第三,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分成了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能创做”,第二梯队是“能学做”, 第三梯队是“能跟做”,第四梯队是“就不做”。对于不同梯队的学生,自然要求也不同,决不能一视同仁,而是刻意营造一种“梯田式”的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每个梯队的学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能或多或少地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