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邻区频点扰码规划指导手册.docx_第1页
TD邻区频点扰码规划指导手册.docx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邻区规划1.1 td-scdma几个基本原则l 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l 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扇区载频把b作为邻区,b也要把a作为邻区;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要求配置单向邻区,如当高层室内覆盖的窗口室外宏小区的信号较强,为了避免ue重选到室外小区起呼后往室内走产生掉话,配置室外到室内小区的单向邻区,这样可以降低室外宏小区的负荷。l 对于密集城区和普通城区,由于站间距比较近(0.51.5公里),邻区应该多做。目前对于同频、异频和异系统邻区理论最大可以配置32个(但是目前在lmt-r只能配置24个),所以在配置邻区时,需注意邻区的个数,把确实存在相邻关系的配进来,不相干的一定要去掉,以免占用了邻区名额,把真正的相邻邻区没有配置而在某些区域形成干扰。实际网络中,既要求配置必要的邻区,又要避免过多的邻区。l 对于市郊和郊县的基站,虽然站间距很大,但一定要把位置上相邻的作为邻区,保证能够及时切换,避免掉话。l 因为td-scdma的邻区不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而且检测周期比较短(一般32个同频邻区只需要320ms的测量周期),所以只需要考虑不遗漏邻区,而不需要严格按照信号强度来排序相邻小区。l 由于仿真模型误差或者人工参照mapinfo添加邻区主观上的误差会造成重要邻区的漏配等,可参考2g h1表,来避免重要邻区的漏配。1.2 gsm-td的邻区配置原则v 邻区配置原则 配置总体策略1) td-gsm网络同plmn2) 空闲状态 用户优先驻留td网 tdgsm双向重选3) 连接状态 cs业务进行td-gsm单向切换,挂机后通过小区重选返回td网络 ps业务进行tdgsm双向重选 tdgsm相邻小区配置规则建议邻区数量控制在6个以内; gsmtd相邻小区配置规则目前23g操作策略为cs单向切换(td-gsm),idle/ps双向重选。通话过程中发生td-g网切换在通话结束后ue若检测到td网络,则尽快发起由g网到t网的重选。为了保证能及时回到t网,需要给现网中大多数的gsm小区配置td邻区,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在23g互操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当用户驻留在g网时,网络侧在系统消息2quater中发给ue的td信息只有频点,再由ue根据td频点得到小区电平等信息,若发现满足网络侧设定的异系统重选条件则会发起对该小区的重选,而不考虑是否设定邻区关系。为此我们选取了单站及bsc120进行试验,给每个gsm宏小区配置t网的全部5个频点,扰码及rnc、lac等信息人为随意设定。试验结果完全正常,ue从网络侧获知td频点信息后,若检测满足重选条件,均会发起对该td小区的重选,没有发生失败。gsm-td相邻小区配置规则为: gsm宏小区添加5个td宏站频点,附近有td室内站的添加所有7个td频点 gsm室内站添加2个td室内站频点大唐区域频率配置原则:主要使用20102025mhz 频段;室内使用20102015mhz 频段;(f1f3)室外使用20202025mhz 频段;(f7f9)20152020mhz 频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f4f6)宁波全网,宏站使用6个频点(f4-f9),室内分布使用3个频点(f1f3)f3做为室内分布的固定hsdpa频点;f4f6做为室外站点的固定hsdpa频点;f7f9做为室外站点的固定r4站点;室内分布系统有4载波或4载波以上需求时,借用室外hsdpa频点,做为室内分布系统的hsdpa频点;室外频点能满足3个hsdpa频点的需求,当某个基站需要4个hsdpa频点时,借用室内f3做为hsdpa频点;f1和f2固定做为室内频点,根据需要既可以做为r4频点也可以做为hsdpa频点;具体不同站型的频率分组方案和hsdpa载波配置参照下面的excel表格nps软件频率规划方法:根据站型选定相应的频率分组,进行自动规划(nps软件算法会自动规避正对的小区,使得正对小区主频点异频)扰码配置原则:码资源规划注意事项:考虑邻区和频点配置下,码规划需要注意和规避的问题。表中约定如下一些定义:本站间:同一个基站下互为邻区的两个小区;第一邻区间:互为邻区的两个小区;第二邻区间:假设小区a有两个邻小区b和c,而小区b和c之间不是邻区关系,则小区b和c就是第二邻区间所指的两个小区。类别频率码字后果严重程度是否需规避本站间有频率相同(包括主频和辅频)同复合码组ue无法识别小区,或辅频上同频干扰增大高是第一邻区间(含本站)有频率相同(包括主频和辅频)同扰码ue无法识别小区,或辅频上同频干扰增大高是第一邻区间(含本站)同主频同下行导频码ue无法完成下行同步高是第二邻区间同主频同扰码从第一邻区切回时ue无法正确识别本小区高是第一邻区间(非本站)有频率相同(包括主频和辅频)同复合码组两小区距离较近时可能在辅频上产生同频干扰中尽量规避第二邻区间同主频同下行导频码切换时可能会产生同步错误中尽量规避第二邻区间不同主频同辅频同扰码辅载频上可能会产生同频干扰,但影响较小中尽量规避nps软件码规划方法:利用nps进行自动扰码规划。扰码规划时,需要预留一部分码字不参与自动规划,以便后期进行网络优化时调配使用。宁波项目预留的码字如下表所示:分组12345678910111213141516a042526282933394142485254568489b1571015204046474961647582118126c23611121722233435363845506586d891314181924273237446770104116117e1621303143597885929499105107109124125f5158102127-g538091100120-h5560718387112115-i577781889697101-j62686976108122-k636672799395106110113123-l73749098103111114119121-码字预留表其中0扰码用来标识新开的未规划扰码的站点,或者供一些临时站点使用。5,9,12,16,22,25这六个扰码是为优化预留的扰码,它们分属不同的下行导频码组,优化时可以根据周围下行导频码分布的状况酌情使用。126扰码是预留给以后mbms业务专用的扰码。 并且nps软件在规划扰码中,会考虑复用距离,也就是在后续自动码规划过程中,进行每个主小区的码规划时,将会把复用距离范围内的小区都作为主小区的邻区,分配扰码时保证主小区与它们不出现扰码相同且不出现同频同下行导频码的情况。邻区规划原则: 采用nps软件做自动规划,对于室外宏站小区,规划了3km以内距离最近的邻区(单小区最大邻区为31个,包含室内外);对于室内分布小区,规划了1km内距离最近的室外邻区(单小区最大邻区为31个,室内小区的邻区不规划其他室内邻区)。室内外邻区之间全部规划为双向邻区。 后期通过网优组的路测分析,也添加了部分邻区关系,使得切换关系得到优化。华为区域1.6 邻区规划1.6.1 邻区规划分析1.6.1.1 邻区规划原则对于td-scdma 邻区规划,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 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扇区载频把b作为邻区,b 也要把a 作为邻区;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要求配置单向邻区,如当高层室内覆盖的窗口室外宏小区的信号较强,为了避免ue 重选到室外小区起呼后往室内走产生掉话,配置室外到室内小区的单向邻区,这样可以降低室外宏小区的负荷。 对于密集城区和普通城区,由于站间距比较近(0.51.5 公里),邻区应该多做。目前对于同频、异频和异系统邻区理论最大可以配置32 个(但是目前在lmt-r 只能配置24个),所以在配置邻区时,需注意邻区的个数,把确实存在相邻关系的配进来,不相干的一定要去掉,以免占用了邻区名额,把真正的相邻邻区没有配置而在某些区域形成干扰。实际网络中,既要求配置必要的邻区,又要避免过多的邻区。td-s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2页 对于市郊和郊县的基站,虽然站间距很大,但一定要把位置上相邻的作为邻区,保证能够及时切换,避免掉话。 因为td-scdma 的邻区不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而且检测周期比较短(一般32 个同频邻区只需要320ms 的测量周期),所以只需要考虑不遗漏邻区,而不需要严格按照信号强度来排序相邻小区。1.6.1.2 异系统邻区规划分析在td-scdma建网初期或者建网过程中,并不是全覆盖的网络。为了保证网络的连续覆盖需要为td-scdma 系统小区配置异系统邻区。异系统邻区规划主要考虑ue 的异系统重选和切换。一般需要将td-scdma小区附近的2g 邻区配置为异系统邻区。考虑到td 建网初期gsm的覆盖要优于td-scdma 的网络覆盖,没有必要将正在gsm 系统中进行的通话通过系统间的切换转移到td-scdma系统,因此可以不将该2g小区配置为异系统邻区,但是,一般建_议仍然将这些2g小区配置为异系统邻区,但是设置不同的相对切换门限,这样,既能够获得这些2g小区的测量报告,又灵活控制切换的发生。另外在td-scdma 建网初期,可能在室内或者地铁只有2g覆盖,为了保证覆盖的连续性,需要将这些室内或者地铁内的2g小区配置为相应3g小区的邻区。1.7 频点规划1.7.1 频率复用频率复用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概念,也就是相隔一定距离的小区内的用户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大大增加频谱效率。频率复用的机理是基于无线电波传播路径损耗特性,即假设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足够远,那么用于一个基站的频率可以在另一个基站上复用。使用相同频率的蜂窝小区称为同频小区,这些同频小区之间的距离必须足够远,使得同信道干扰电平足够低,从而不会降低系统的服务质量。1.7.1.1 频率复用距离频率复用距离指得是在满足通信质量要求下,允许使用相同频率的小区之间的最小距离。频率复用的最小距离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中心小区周围邻小区数目、地形地貌类型、每个小区基站天线高度、发射功率、调制方式及所要求的可靠通信概率等等。1.7.1.2 同频复用比为了减小复用距离d,必须充分降低设备的发射功率。通过调整移动台和基站的功率使c/i保持不变。但是d/r 的最小值取决于系统可以接受的最低c/i 值。比值qd/r 称为同频复用比。该量是传输质量和话务量的一种表示,该比值越大,潜在的干扰电平越低。td-s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3页1.7.2 干扰对移动网络的影响1.7.2.1 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在一定的距离之间使用相同频率进行复用工作时产生的干扰,它是决定系统容量和通信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根据td-scdma 系统测试情况及网络仿真的分析结果,在同频组网时,系统性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在测试中,集中体现在覆盖距离的减小,在网络仿真中,则体现在掉话率的提高。1.7.2.2 异频干扰在td-scdma 系统中,在采用qpsk 调制模式下,误码率要求不高,考虑到系统具有较好的邻频抑制性能,所以邻频的影响不大,可暂时不考虑,如果在将来的hsdpa中,由于调制方式采用了16qam 或者更高阶的调制方式,在扩频增益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在频率复用设计中加以考虑。1.7.3 频率规划原理频率规划是指在建网过程中,根据某地区的话务量分布分配相应的频率资源,以实现有效覆盖,减小同频干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1基站站型的确定基站的站型是进行频率规划的前提。结合规模估算的结果,可以确定基站的站型,得到单小区的载波数配置。2确定各基站小区的规划优先级和可用频点的配置方案对一个地区进行频率规划的时候,一般是以邻小区信息来确定小区规划的优先级。市中心地区话务量比较大,基站比较密集,基站的覆盖面积比较小,邻区却比较多,这些小区的规划顺序就比较优先。而在郊区,由于话务量密度较小,基站较少,基站的覆盖面积比较大,这些小区的规划顺序就比较靠后。考虑到频点资源的预留和固定某几个频点的特殊使用,在进行频点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使用频点的配置方案,来进行合理的频点规划。1.7.4 n频点组网频率规划1.7.4.1 n 频点技术td-scdma 载波带宽为1.6mhz,因此td-scdma 的可用频点较为丰富。在实际组网中,由于容量的需求,有必要对一个基站的扇区配置多个载波。如果一个小区配置了多载频,根据3gpp 规范,每个载频被当作一个逻辑小区,各载波地位是平等的,需要各自独立地配置一套导频信息和广播信息。在实际组网中,随着容量和载波的不断增加,这种采用小区叠td-s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4页加的组网方式存在小区搜索困难、终端测量复杂、切换困难、系统效率低问题。为了解决上述不足,ccsa td 行业标准中引入“n频点”同频组网。一个小区配置多个载频,仅在其中的一个载频上发送dwpts 和广播信息,多个频点使用共同的广播信息。针对每一小区,从分配到的n 个频点中确定一个作为主载频,其他n-1 个载频为辅助载频。在同一个小区内,仅在主载频上发送_dwpts 和广播信息,所有载频均可以承载业务码流。n 频点帧结构(n=3)n 频点只有一个主载波频点发射dwpts 和ts0,系统总体干扰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系统容量得到相应的提高;n 频点小区中所有载频资源属于同一小区,共用导频和广播信道,降低了手机接收广播信道的数量,系统可以对多个载频的容量进行统一分配和调度,提高了系统效率。n 频点减少了网络的小区数量,减少了小区的邻小区数量,减少了ue测量的负荷,因此降低小区的切换次数,提高网络的切换成功率。1.7.4.2 n 频点组网的频率规划目前td-scdma 使用的频段为20102025,9 个可用的频点。在td-scdma 中广泛使用n 频点的组网方式,由于采用n 频点技术,一个小区只有一个主载波,其余的载波都是辅载波,这n 个频点都是异频点。系统广播消息只在主载波下发,辅载波只承载业务信道。这样与单载波小区相比,提高了系统容量,与多载波小区(每个载波都有自身的广播信道)相比,降低了广播信道的干扰水平。因此在做频率规划的时候只要考虑尽量避免主载波同频就可以了,这与单载波的规划是相同的,可以参考单载波异频组网分扇区的频点规划原理(目前外场规划的站型都是定向站)。20102025 中国移动频点配置表td-s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5页1.7.5 n频点规划方法1.7.5.1 5m 同频组网目前中国移动一般的城市只给10m频段,6个频点使用,其中3个用于室内3个用于室外。频率的规划为1x3的复用方式对主频点进行规划。5m同频组网小区频率分配在此种频率规划方案下,对于hsdpa组网,hsdpa 采用独立载波同频组网与r4 频点不同。建议在f1(或f2或f3)这个频点上配置hsdpa,这样就不会产生hsdpa对r4 的同频干扰。1.7.5.2 10m 频率组网中国移动对大规模城市使用15m 频段,9 个频点使用,其中3 个用于室内(一般为f1、f2、f3)6 个用于室外,最大的站型可以配置成s6/6/6。10m 频率组网有三种组网配置方案,推荐方案一频率配置方案。方案一:6 个频点分成5 组(目前深圳外场的频率配置方案)l 组1:f5 f6 f4l 组2:f6 f7 f4l 组3:f7 f8 f4td-s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6页l 组4:f8 f9 f4l 组5:f9 f5 f4在这种频点分配方案下,对于hsdpa组网,把f4固定的预留给hsdpa载波,这样不会产生hspda对r4 的同频干扰。使用f5f6f7f8f9这五个频点对主载波进行频率规划。5个3 扇区的基站为一个频率规划簇进行频点规划。5 个频点复用频率规划图方案二:6 个频点分成6 组:l 组1:f4 f6 f8l 组2:f5 f7 f9l 组3:f6 f8 f4l 组4:f7 f9 f5l 组5:f8 f4 f6l 组6:f9 f5 f7在这种频点分配方案下,对hsdpa 组网,建议在f4(或f6 或f8)和f5(或f7 或f9)这两个频点上配置hsdpa,这样不会产生hsdpa对r4 的同频干扰。对主载波采用2x3的复用模式来进行频率规划,6个小区为一个频率复用簇,在同一簇内各小区的主频点采用不同的频点,不同簇采用相同的频率组。td-s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7页2x3 复用频率配置方式方案三:6个频点分成3 组:l 组1:f4 f5 f6l 组2:f6 f7 f8l 组3:f8 f9 f4在这种这种频点分配方案下,对hsdpa组网,建议在每个小区的主载波上配置hsdpa,也即f5 或f7 或f9,这样不会产生hsdpa对r4 的同频干扰。对主载波的频率规划同5m频率规划方法一样。1.8 扰码规划1.8.1 扰码规划分析1.8.1.1 td-scdma码资源td-scmda 系统中的码字有sync-dl,sync-ul、扰码和midamble 码。扰码与下行同步序列码、midamble序列、上行同步序列码之间分组关系为:sync_dl 序列和sync_ul 序列及扰码和基本midamble码之间的对应关系。td-s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8页1.8.1.2 码资源相关性分析1. 扰码相关性分析通过对128个扰码的自相关性分析得知扰码具有良好的自相关。但是通过对128 个扰码的互相关性分析可发现扰码间的归一化互相关值在0.09380.2188 之间,大部分扰码存在可能跟另外一个码字的归一化互相关值为1 的情况,扰码间的互相关性比较差。2. 复合码相关性分析在进行扰码规划的时候,不能只是考虑扰码的相关性,还要考虑复合码的相关性。复合码之间的正交性不好,就会导致用户数在比较多的情况下,基站发射功率不断抬升,最终导致掉话。某些扰码组间的最大互相关可能较大(如0.875, 0.9375),如果相邻小区使用这样的扰码对可能导致较强的小区间干扰,在网络规划中须尽量加以避免。表22为sf=8 复合码集,通过计算128 个扰码可以分成7 组。其中一个集合中的任一复合码与另一集合中的任一复合码都不同,但集合间复合码的互相关特性并不一致见表23,在进行扰码规划的时尽量避免复合码最大互相关性为0.875(4,5和4,6)分配给相邻小区。sf=8 的复合码集合sf=8 复合码集之间的相关性td-s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9页3. 广播信道的复合码冲突分析广播信道固定使用扩频码sf=(16,1)和sf=(16,2),因此同一个复合码集中,如果不同扰码分别与上述两个扩频码构成的复合码相同,将导致广播信道上产生较强的干扰。通过计算复合码集内出现pccpch 冲突的扰码对列表如下表:复合码集内出现pccpch 冲突的扰码对4. 上下行同步码相关性分析下行同步序列具有良好的互相关特性,如果限制dl-sync的相关性小于0.2660.281,造成可用的码组数量下降11.9%或6.85%左右,对扰码规划的影响不大。相对于理论最大互相关0.313,允许的最大互相关0.2660.281 可以使得期望下行同步序列的信噪比提高0.91.4 db。上行同步序列的互相关特性比下行互相关特性稍差,相对于理论最大互相关0.289 来说,允许的最大互相关0.273 使得期望上行同步序列的信噪比仅仅提高0.24db。但如果限制ul-sync 的相关性小于等于0.273,会造成可用的码组数量下降86.69%,严重影响扰码规划。在扰码规划的时候,不用考虑上行同步序列的影响,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最大互相关门限来提高下行下行同步码的性能。1.8.1.3 规划原则扰码规划原则:就是不将相关性很强的码分配在交叠的相邻小区或扇区。因此扰码规划的输入就是网络的邻小区关系。例如给定一个小区的扰码为r,那么与该小区有邻区关系的小区就不能分配与r相关性好的码。因此,目前扰码规划的算法实现依赖于邻小区关系。td-s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第30页网规提供的邻接关系,要充分考虑物理的邻区关系,而不要仅考虑切换邻区关系。所谓切换邻区关系,是网络实际配置的邻接关系;而物理邻区关系是根据实际的覆盖情况表现出的邻区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